《竟然是真的》第43章


《过路人间》之前一直有各种无锤料在网上放,一会儿有李沛然沈竟一会没沈竟的,让她们这些人七上八下。产粮全靠P图、剪辑和脑补,当初沈竟一条微博就让不少人入坑。只可惜《不朽》剧组管得严,没什么路透,再加上两个人以前从没同框过,真的磕糖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而现在有官宣综艺就有合体,到时候就会有更多的观察机会了!
《过路人间》八月底开拍,款项打过来后,李沛然按照自己的管理将20%的收入捐了出去。
这是他的习惯,每次的收入扣除税款后将剩下的钱二八分,永远将20%的收入捐出去。有贫困山区儿童,有失学儿童,也有老兵的项目,碰到合适的就捐。在低谷的那两年他寒暑假基本不回家,会去支教,去一些地方住一段时间,开阔了事业,许多从前课本上的冰冷字眼在实际中看到更有体会。
有悲有喜,有痛苦有坚守,有人间烟火,有边缘生活。而后路过寺庙的时候进去烧香,和另一个烧香的老人聊起来,对方跟他说,要时常保持“不满”的状态,也就是80%的状态。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保持八十分的心态,去追逐百分百的优秀。
老人的态度平和,看得出年轻时候一定很帅气,是有大智慧的人。李沛然站在他身边,油然而生出一种尊敬,那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他觉得身旁的人一定是大人物,应该是退休了出来看看。后来凭印象去网上搜了一下,只能感慨一句太低调了。
也是那时候解开的心结,努力的锤炼自己,积极向上,一边写东西一边揣摩,补齐了自己前十八年亏欠的功课。到终于有人递橄榄枝来的时候,他抓住了这个机会。
8月底开始录制《过路人间》,李沛然趁着空闲时间和《无限循环》铁三角见了面。
《无限循环》的导演林森,编剧胡一帆,特效景轩,这三个人不是一个专业甚至不是一个学院的,但他们开学的时候分到了一个宿舍,关系非常的好,约定了以后也要相互扶持。
比较惨的是临毕业那会儿赶上了影视寒冬,一年下来没多少剧组开工的。胡一帆的本子倒是有人想囤,不过连名字都不给他,他不愿意,三个人一合计,继承胡一帆妈妈的火锅店去了,指望着赚到钱把电影拍了。同时景轩也在一家特效工作室工作。
他很厉害,本身技术过硬,又很聪明,做东西完全是又快又好。不过摊上一个折腾的老板,每天加班加的像狗,后来更是直接住院。老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他住院也是两位室友哥哥照顾,出院后就提了辞职,把手头工作交接完,也去胡一帆那里。
三个人这时候已经是毕业第四年,还在漂着,前路迷茫,只有坚持梦想才让疲惫的生活透进阳光,坚持着那一点点希望继续前行。
四年下来,三个人也攒了一点钱,但对于拍小成本电影来说,这些钱还不够,还是要拉投资,要找人,很多相关方面的流程也需要公司背书。投资也是需要钱的,大家都不是傻子出来做慈善。
再小的成本,在现在这个时间点,没有千万也拿不下来,而普通人靠做生意赚千万,是非常难的。
如今资本在娱乐圈的投入相较前几年理性了许多,但普通人进入这个圈子依旧很难。
四人约在了咖啡厅。
李沛然习惯性的提前十五分钟到,发现胡一帆他们已经到了。面前放着的咖啡表面有些凝固,想来已经待了有一会儿。
一番介绍后,李沛然靠长相气质迅速分清了三人。
三个人都挺瘦,林森长相有些憨厚,很靠得住的老大哥的模样。胡一帆戴眼镜,手里拿着一叠A4纸,应该是文稿,他手腕有块皮肤颜色已经是深褐色了,很明显的伏案工作做了很久,经常摸电脑键盘和鼠标。刚过来的时候景轩那架势很明显的在玩游戏,估计是赢了,小得意的样子,现在则是正襟危坐。
“不用紧张,我们就先随便聊聊。”李沛然温和道。
他气质疏疏落落,有如青松翠柏,林森他们原本有点紧张,影帝啊,活生生的影帝在面前。但李沛然就像个普通人一样招待,这让他们紧绷的情绪一下子放松了不少。
“我看了本子就想联系你们了,不过当时在剧组拍戏,抽不出时间。”李沛然道,“我想问一个问题,投资跟进,你们这边最快多长时间能把班底组建起来?”
拍电影是个团队活,导演来掌控全局,必须hold住场子,先期立项,备案,从主摄影到服化道,场务,副道等等一系列人员,到确定演员,场地。把所有前期筹备工作做完后才轮得到开拍。电影开拍后每天烧的钱至少都是六位数往上走,这还是小成本,大成本制作更不必提。等拍完后剪辑,特效,又是哗啦啦的钱。之后就是看宣发,这是重头戏。
胡一帆看向林森,森林斟酌了一下用词,谨慎地给出时间:“2个月。”
“那就是十一月了……”李沛然想了想自己的行程,“我这边能出的是这个数。”他左手比了个一,右手比了个五。
林森和胡一帆相望了一眼,一千五百万的投资,这个价格其实有点偏低,不过对于拍这样一部小成本制作来说省吃俭用还是可以的。
只不过这样他们可以选择的演员范围就更小了。
“另外,我想试试纪逢生这个角色。”李沛然毫不掩饰自己的来意。
林森眯起眼睛,“李先生,恕我直言,我们可能付不起你的片酬。”
“我的片酬可以折成投资,这点不用担心。”
胡一帆直言:“可是李先生——”
“叫我沛然就行,不用这么客气。”李沛然很理智的分析,“我想在目前的圈子里,合理片酬范围内,没有人比我更合适出演这个角色。”
这话倒是真的,总一千五百万的投资,可能连一个像样的角色都请不过来。李沛然再怎么flop,好歹他刚有了作品,估计明年就能上,《过路人间》也马上要录制,到时候再爆了,他重拾自己的电影路也就不是问题了。
“这个角色和你有十多岁的年龄差,为什么会想到出演一个四十岁的角色呢?”胡一帆直接将自己的疑问提出来,“没记错的话你的《不朽》明年上,马上也要录制一档国民综艺,出演这么一个角色,对你似乎没有什么正向的推动作用。”
他再怎么自命不凡,觉得自己的剧本千好万好,也知道这样的剧本是没有获奖可能的,因为这是一部喜剧片,有点鸡汤,讲了中年危机,这种题材不是学院派那群老头的喜欢的类型,也不沾国内各种奖项的偏爱。
奖项没有,票房就更难说了,电影进影院后宣发跟不上,可能毫无水花的就过去了,上演影院几日游。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说,李沛然再去演电视剧可能会更好一点,相同的时间,他能拿到不菲的片酬,能在国民面前刷脸熟度,对于重回圈子里的他来说,这是“最好”的选择了。
对艺人来说,形象很重要,李沛然如果来饰演纪逢生,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自己的形象,中年微胖,疲态和苍老,这是非常摧毁粉丝受众的。
他以为李沛然接《不朽》,已经是选择在二十七岁这样一个年龄去走另一条路,流量小生,但没想到他会选择出演纪逢生这个角色,耗费三个月时间,还需要“整容式演技”。
“因为我觉得这个角色值得。”李沛然笑笑,“国内对于中产中年的生活状态探讨的本子极少,更何况是这么优秀的结构,我可能接下来几年都不会碰到。现在看到了,又怎么能错过?”
胡一帆看他的眼神带上了敬佩。初见的时候对李沛然的印象还带着影帝光环,但现在他喜欢李沛然这个人。内核坚定,态度不卑不亢,能够在这个圈子里如此从容,通透又拎得清,是真的有将这当做一生的事业在运营。
“我能看看你的试戏么?”林森插话。
“那我来餐桌吃饭那段吧。”李沛然说罢,调整自己的状态。
前后一分钟不到,他的气质立刻变了。眼睛是疲惫又明亮的,这种明亮来自于公司即将上市的野心,多年工作没有浪费,成功上市套现,实现财务自由。
然后他眼睛晃过茫然,对财务自由后的路产生了一瞬间的茫然,但只有一瞬,注意力转到眼前。他的女儿纪初夏说叫家长,儿子像个讨债鬼一样问他要钱,想要买滑板。
“买滑板干什么?难道你想早上一路滑板去上学?”李沛然说着,右手按上左手无名指,做了一个旋转的动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