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那个昏君by岚月夜》第53章


孪胱拧!?br />
彭磊除了留下赵和恩,又给秀兰留下了许多她自己的用品,看起来倒像是真想留她在家里常住的样子。张氏等人都有些着急,又劝秀兰低头认错,快点跟着回去。
“好了,娘,姐姐,我心里有数,你们就别跟着操心了。”秀兰把母亲和姐姐都送走,留云妆和赵和恩在外面侍候,自己回房。
珍娘看她进来,站起来相迎:“都送走了?”
秀兰点头:“再来这么两次,就算我不肯,我爹娘也得把我硬押上车送回去了。”
珍娘失笑道:“妹妹说笑了,两位老人家也是关心你。”
两人又就先前商量的计策确定了细节,一直到午时前珍娘才告辞:“我先回去安排一下。”
“姐姐吃过饭再回去吧,上次扰了姐姐一顿饭还不曾回请呢!”秀兰挽留道。
珍娘推辞:“时候不早了,再吃了饭怕赶不及,来日方长,咱们且先记着就是了。”
秀兰也就没有再留,亲自下楼送她走了。等吃完饭,云妆借着侍候秀兰睡午觉,旁边没人的时候,劝她:“娘子,您还想等什么呢?奴婢瞧着,陛下今日遣彭磊他们来,就是想接您回去的。”
“想?他想的什么,谁知道呢?我只知道彭磊可从没说过要接我们回去,我们若是就这么回去了,算怎么回事?”秀兰心里还是把云妆当自己人的,所以跟她多解释了两句。
云妆想一想也是,于是又问:“那娘子打算什么时候回去?陛下恐怕不会亲自来……”
秀兰躺好了,一笑:“等等再看吧。你别担心,也去休息吧,别忘了看看赵和恩安顿好了没有。”
云妆应了出去,下楼到东面隔间里去看赵和恩,见他已经收拾好了,正在坐着,就关了门问:“陛下留下你,到底是什么用意?”
赵和恩起身相迎,闻言答道:“陛下只让我好好侍候娘子,别的让我听您的话行事。”
云妆顿觉重担压身,无力说道:“听我的?我哪有什么法子啊?眼下是娘子和陛下较劲,哪里听得进我的话?”两个人对坐,都是满脸愁容,最后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眼看着秀兰若无其事,每日里不是在家里陪张氏说话,就是去找许家那位太太说话,日子过得甚是悠闲,似乎并不以回宫为念。而西苑那边也安静了下来,接连三天,那边并没有一点消息再传来,也没有人再来探望,好像忘了留在家里的秀兰一样。
又过了两天,云妆觉得有些不对劲了,跟赵和恩嘀咕:“这位许家的太太怎么总引着娘子见那些尼姑?还带着娘子一起听她们讲经,我瞧娘子这两天手里也总拿着经书,可别看得移了性情。”
“娘子可说什么了没有?”赵和恩问道。
云妆皱眉答道:“娘子说,读了经书心里安静,就没那么许多烦恼了。”
赵和恩也有些担忧了:“这样确实有些不妥,娘子年纪轻轻,又不似那许家太太身处绝境、无可寄托,怎能一味从经书里得安宁?”他来了以后先就把许家的事情打听清楚了,又帮忙想办法打发了来庄子捣乱的人,所以对许太太的处境也很清楚。
云妆点头:“说的就是这话呢!你说咱们是不是该引着娘子去寻些别的消遣?”
别的消遣,赵和恩寻思半天,“这刘家坳里哪有什么别的消遣?”娘子和娘家人话说不到一处去,就爱去寻许太太,这哪拦得住啊!两个人左思右想,没想出什么办法来呢,秀兰就要跟着许太太出门去。
“听说这家庵堂香火旺盛,观音大士常常显灵,我们去住几天,听听大师们讲经,权当散散心。”秀兰说完又看赵和恩,“你送了我们过去就回来,那里你不便留宿。”
云妆和赵和恩面面相觑,一起劝道:“娘子,这不妥吧?”
秀兰看了他们两个一眼,问:“有什么不妥?有珍娘姐姐同往,那里又是有名的庵堂,常有内眷往来留宿的,云妆若是不愿去,就也留在家里好了。”
云妆一听忙说:“奴婢怎会不愿去,娘子去哪,奴婢自然是要跟着去哪里的。”
于是最后一行人还是上了彭磊留下来的马车,一同向常与珍娘往来的庵堂而去。秀兰跟珍娘携手坐着,一边看窗外风景,一边说起庵堂中的景致。云妆则有些心神不宁的跟珍娘的小丫头坐在一起,听她们两个说得热闹,心里却还是很不安定。
好在路上并没发生什么事,到庵堂下车,有相识的姑子来迎,一路先去拜菩萨,再进到后院静室,众人坐下来喝茶,又谈讲了一会儿经文,用过午饭睡了午觉,再出去游览庵堂。眼看并无异常,云妆终于安了心,要不然赵和恩也走了,万一有事,她一副小脚,想传信都难。
谁知她还是放心太早,到了第三天,娘子跟那许家太太和庵堂的住持大师关起门来讲经,不知怎么的,讲了大半天也不曾出来,她正疑惑呢,许家太太忽然推门出来,拉着她到一边说:“云妆姑娘,事情不太妙,秀兰妹妹好像入了魔障,正问大师如何剃度出家呢!”
“出家?!”云妆听了大惊失色,紧紧拉着珍娘说道:“太太,您可千万拦着,好好劝一劝!我们娘子正值青春,好好的怎能出家?”
珍娘点头:“我自然会劝的,只是这事光你我劝恐怕无用,我借故出来,就是想让你回王家报个讯,请王家人来接她回去,好好劝劝。唉,我只知道她这段日子心里烦恼,无处诉说,这才请了师父们来帮她开导,哪想到如今却害她误入歧途……”
云妆已经没心思再听她为自己辩解,只说:“太太千万拦着一些,我这就回去请王太太来!”说着松手转身,飞奔去找马车要回刘家坳。
第57章 落发出家
皇帝这几天过的有些不知滋味,他耐心的一等再等,就是没等来秀兰低头的消息。那天他握着手里的头发沉思许久,想起了唐玄宗杨妃故事,先觉心疼,转念一想,又有些恼怒,她这是仗着自己纵容她,想效仿杨妃,让自己接她回来?
想想当初她说的那些气死人的话,再想想她让章怀云捎回来的话,可见是毫无悔改之心。这样不行,得借此机会好好教一教她,让她知道什么当做,什么不当做。于是就狠下心来,不肯亲自去接,但是又不能不回话,他不想让下人回话,使得秀兰失了面子,就亲笔写了封信。
又安排了彭磊和赵和恩同去,如果秀兰肯回来,自不需多说;若是她一时不肯回来,就留下赵和恩也好,想着万一秀兰过后思量,改变了心意,却又拉不下脸自己回来的话,也可让赵和恩回来传个信,自己再派人去接就是了。
没想到这么一等就是五六天,刘家坳那边却一丁点的消息都没有,皇帝心中烦躁,带了人去自己的酒铺,想散散心解闷。在街面上走了一圈,发现行人寥寥,铺子里生意也清淡,颇有些不豫,问凌宇缘由,他也说不上来,正要发火呢,门外忽然有人进来禀报,说赵和恩求见。
皇帝忙叫宣进来,等赵和恩进来,磕了头不等他问就回话说:“回禀陛下,娘子去了庵堂要落发出家,小的们劝不住,您快去看看吧!”
“你说什么?出家?”皇帝霍地站了起来,“胡说八道!娘子怎会出家?”
赵和恩连连磕头:“陛下明鉴,小的不敢撒谎。前日娘子带着人去了刘家坳南边的无明庵,说是住几天散散心,小的听娘子命,将她们送到之后就回了王家。不料方才云妆姑娘急忙忙的坐了马车回去,说娘子与住持师太谈的投机,不知怎么就要剃度出家。她回到王家请了王太太等人前去劝解,让小的飞报与陛下。小的不知陛下在此,先回了西苑,已是耽搁了一会儿,想娘子一贯听不进王太太的话,此时如何实难预料……”
皇帝有些将信将疑,追问道:“娘子不是想不开的人,如何就想到要出家?”
赵和恩就把秀兰的处境简单说了,秀兰半路回去,村里人的侧目、家人多番施压,她在家里坐不住,只能去寻外人说话,从佛法里求安宁等等,说到最后声泪俱下,再次磕头求皇帝去劝秀兰。
皇帝听了这番话已有几分相信,又看赵和恩一心护主,感叹道:“瞧瞧,亲人还不如一个外人。朕就不明白了,早先听娘子说,他们一家人本来也算亲热,怎地一朝富贵了些,就全都变了呢!”
“陛下说的是!正是因先前穷困,如今陡然富贵,过了些好日子,王家人才更怕失了这些富贵呢!”赵和恩用袖子擦了擦眼泪,又求皇帝:“陛下,您快去看看吧,再晚了城门关了,只怕为时晚矣。”
皇帝仔细看了赵和恩半天,见他神色焦急,眼泪也货真价实,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