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宫种田记》第3章


亦和看到他拿锄头的样子就知道丞燕根本不会务农,却没有当面戳穿他,只是微微一笑道:“我也不是很会,大家一起慢慢来。”小月不过是一个十□岁的女孩子,看到这一切只觉得好奇。她是在淑妃进宫时陪着进来的丫头,从小与亦和一起长大,从来不知道自己姑娘会务农,看了一会才说:“主子,你真的会让这些东西发芽生长吗?”
“只要咱们好好种下去就一定会有收获的,土地从来都是最朴实的,它不会让任何人的劳动白费。”亦和手里握着种子,心里满满的很安心。
云芳宫外的宫砖甬道上,一个穿着青色家常衫子的俊朗男子慢慢踱步走过来,他身后约三尺的距离跟着六个衣着干练的男子。等他不知不觉走到云芳宫大门口时,忽然听到里面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土地从来都是最朴实的,它不会让任何人的劳动白费。”
然后又听到一阵低低的交谈声,只是声音似乎特意压低了,只能听到几个人细细交谈的声音,具体的谈话内容听不真切了。
“皇上,李大人等还在御书房候着呢。”跟在青衣男子身后的贴身护卫宫叶可看到自家主子愣愣站在宫墙下半晌不动,斗着胆子上前提醒一句。正在此时,一个穿着紫红色衣服的中年太监一路小跑赶了过来,在青衫子男子面前跪倒在地道:“老奴找了皇上半天了,李大人都在御书房候着呢。”
“走吧。”梁国皇上程沐霄淡淡应了一句抬步往来路而去。中年太监李资抹了一把头上的汗心里暗暗庆幸,如果被皇后娘娘知道皇上来过云芳宫自己就死定了,还好,皇上只是在云芳宫外站了一会儿。
作者有话要说:冷宫只是背景,偶尔会有那么一点点的阴谋。
☆、第3章,定质子
程沐霄在御书房温和笑问:“李大人大中午顶着日头赶到宫里又何急事?”
“臣此次进宫只为质子之事,魏王又派人来催了。”说到此处,李大人顿住口静候皇上的决定。
程沐霄心里一阵冷笑,暗道:“送去做质子?哼,说的好听,不过是捏在别人手上的一个棋子罢了。
此次大臣们推举的是大皇子程澈。如果不是有人提及可以让大皇子程澈去魏国做质子,自己几乎已经忘记了这孩子的存在。自从他的娘亲被禁足以后再也没有人在自己面前提起过这个孩子。如果不是这次的质子之事,自己也许已经把那个女人忘记了吧。今天自己是怎么了,怎么刚才会走到云芳宫?
听她的语气,似乎现在过的还不错。难道她也已经忘记他了?
李大人屏气凝神半日,没有听到皇上的任何回答稍微有些沉不住气了。他抬头小心问一句:“皇上?”
程沐霄这才回过神来,他微一怔道:“李资,前段日子是有人来报她自寻短见了?”
李资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皇上果然还是没有忘记那个女人,只有再提及淑妃时才会用“她”来指称,有时候不说并不代表忘记,不提并不代表不爱。李资从十三岁上跟在皇上身边伺候,怎么会不了解皇上的心思,听到问话忙打了个千应到:“是二十三天前了。”
“一个废妃你倒记得清楚,哼!”程沐霄一声冷笑,李资马上扑通一声跪了下去道:“奴才不敢,听说云芳宫的用度似乎不够用。”
李资驴头不对马嘴的回了一句,程沐霄正端着一杯茶准备喝,闻言啪的一声重重摔在地上,他冷着脸到:“你还听说什么?”
“奴才还听说现在云芳宫里已经开始自己种粮食种菜了。”李资最了解皇上的性格,如果是他漠不关心的人,肯定不会气得摔杯子。就在李资说完这句话后又听到啪的一声,又一个杯子应声而碎。
一口气摔了两个茶盅,看样子皇上对于云芳宫那位还是没能忘情呀。李资趴在地上不敢动了。
“李大人,你去准备吧,本月月底送大皇子程澈去魏国。”程沐霄看着地上那一滩子水渍平静道。礼部尚书李豫衡得了这话忙诺了一声退了出去。
御书房里静悄悄的,李资跪在地上动也不动。直到透过窗棂的阳光把那滩水渍晒得半干时,皇上才微不可知的叹了一口气道:“大皇子临出宫
前带过去见见她吧。”
“那奴才安排在明天?”李资小心问道。
“嗯。”程沐霄应了一句摆了摆手,李资应了个诺退了下去。一到自己的值事房,李资马上挥手叫来了一个小太监到:“去把这个月的份例提前给云芳宫那位送过去。”
“公公,现在……”小太监有点不太明白刚想问就被李资瞪了一眼闭上嘴巴,乖乖下去了。李资想了片刻像是下了什么决心似的猛地站起身子。
初春的阳光照在身上有些懒洋洋的,下午的时间尤其短,刚喝过一盅茶日头就落到西边的屋脊上了。亦和伸了个懒腰,回头看了看身后整齐的一畦已经种下黄瓜种子的菜地心里美滋滋的。
小月有样学样也种了半畦,丞燕把工具都收拾干净收回屋子里看着主子满脸掩盖不住的喜悦之色心里也有些甜意,好久没有看到主子的笑了。
小月和丞燕在厨房里将煮好的粥端了上来,正准备伺候亦和用膳,就听到有人在拍打宫门,二人对视一眼,均感到奇怪,已经很久没有人来过云芳宫了,会是谁呢?
丞燕一路小跑去打开门,只见皇上身边的红人李总管站在宫门外,他马上跪地见礼道:“奴才见过李总管。”
“起来吧,咱家是来宣旨的,请和主子接旨。”李资淡淡地看一眼跪在地上的丞燕道。
此时,小月已经将李资前来宣旨之事告诉了亦和,亦和连忙来到殿外,恭敬接旨。虽然她对皇上长的是圆是扁不感兴趣,但是对关乎自己生死的圣旨还是很感兴趣的。
“和主子,奴才奉皇上口谕前来。大皇子这个月底就要送往魏国,皇上恩典准许大皇子与和主子团聚三日。”李资道。
亦和早就注意到李资身旁站了一个三四岁的小童,瘦弱的小身板,漂亮干净的大眼睛,一张小脸透出几分苍白来。她看到这个孩子时,心头忽然一动,一种莫名的情绪溢上心头。
她知道,这具身体有一个儿子,约摸三岁左右。今天看来,应该是这个孩子。
送往魏国,是什么意思?
“奴才告退。”李资看着和主子红着眼睛看向大皇子,心里生出几分不忍,打了个千领着前来送皇子的众人离开了。皇上的旨意很古怪,只要把大皇子送进来,不要留下一个侍奉的人。
宫门再次关上,只剩下大皇子程沆站在红漆剥落的大门
前,看着眼前的亦和,眼神里全是陌生。
“奴才(婢)见过大皇子。”小月与丞燕跪下给程沆见礼。
程澈好奇地打量着眼前那个女人,穿着一袭半旧的家常衣衫,头上只带着一根家常的白玉簪子,与他平时里见到过的父皇的妃子都不一样,素净简单到极点。来之前,自幼带他的嬷嬷已经说过了,自己这回是来见自己的亲生娘亲。
“澈儿。”亦和吸着鼻子叫了一声,声音就硬咽了起来。这些莫名的悲伤情绪是这具身体特有的,与亦和真的没有半分钱关系。她蹲□子向眼前的娃子伸出了手。
程澈只是带着几分警惕地看着亦和奶声奶气地问:“你是我母妃,为什么要让父皇送我去魏国做质子?”
“送你去做质子?”亦和反问着,上前一步将程澈搂在怀里,将头俯在他弱小的肩上,无声的流泪了。
“主子,大皇子能来是喜事,我先去做吃的。”小月不忍心再看下去,示意丞燕也上前去劝。
丞燕连忙上前道:“主子先带大皇子进殿吧,天暗了,外面冷。”
亦和无声地抱起程澈,自己这具身体的亲生儿子往殿内走去。程澈好奇地打量着大殿外大片松软平整的土地又问:“别人告诉我,去做质子就是送死,是不是?”
亦和听到这话,脚步明显地一滞。这是常识,凭着她原来看了几百部宫斗小说的经验,这绝对是去送死,说这话的人一点也没错。
“澈儿,是母妃没用,不能好好保护你。”亦和深吸了一口气将程澈放在软登上,看着他的眼睛说。
对程澈来说,亦和是很陌生的一个人,如果不是刘嬷嬷经常在自己面前说她是自己的亲生娘亲,他根本不会知道这个人。这是他第一次见自己的娘亲,第一次有这样一个女人抱自己,第一次有人用这种温和的语气和自己讲话,他鼻子一酸,哭了起来。
“母妃,澈儿很想你。”程沆小脸一皱哭了起来。
他一直在想自己母妃的样子,他一直想能够像其他兄妹那样能窝在母妃的怀里撒娇,今天终于被母妃抱了,他幸福的哭了。
亦和很高兴,孩子还是肯认她的。她将小小的人儿搂在怀里,轻声细语地问东问西,就像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