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闲记》第99章


陶晨芙,一个亲临了《山水记》送给她的女子,徜若有一天,萧子元真的能在立储之争中成功了,居于那方高墙广院之类,她是否还能有真正的快乐?
这样一想,便觉得自己的心也无比广袤空苍。竟十分怀念起大雪的丛林中,那些穿越雪林的肆意笑声来。
有些人,有些事,一旦远了,便再也寻不着,回不去了。
她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自己在卫府十年的悠闲生活,何尝不是花间一梦,有一日,那些过往的幸福悠闲,只怕连影子亦遍寻不得吧。
只觉得脸上有些痒,伸手一摸,竟是一脸泪水。
第二日寅时卫临潇就起了床,收拾好去了大夫人院里,临尘同公主果已前去拜见,行了新人大礼,一家人团坐着吃了团圆饭,大夫人留着新婚夫妇说话,卫临潇却忙着去看新人进宫面圣的一应物事是否打点好了。
等把新人送出府,卫临潇跟着大夫人回了屋,刚好侯爷也进来了,略说了几句话,卫临潇就看着卫侯及大夫人正色道:“爹,娘,尘哥儿的婚礼总算结束了,临风和临雨还小,也打算不上,我看临云的婚事,娘还是早些打算的好,我知道娘是舍不得,可她一日一日也大了,留得再久,也终是要出嫁的,不如就早点定个人家嫁了吧。”
大夫人微怔,怎么会突然说起这个来呢?卫侯却深深看了卫临潇一眼:“潇儿说的对,爹爹心中不是没有想过,只是……”
只是嫁给什么样的人家却一时难已定夺吧。
若是一般人家,怕是万一怕侯府出事,保不了临云,若是太过显赫的世家,临云就是嫁过去了,有一日侯府不再,临云的日子只怕更难呢。何况如果选的夫婿人品不好,卫家一旦出事,只怕更是害了临云。
卫临潇就叹了口气:“这样的事,也不是急在一时的,爹和娘放在心中,慢慢看着就是了。只是现在天气炎热,把妹妹们拘在家中反而不好,西山虽然给我做了陪嫁,可爹爹要是不介意,我看不如把妹妹们送过去避避暑。可惜临风要去学堂,倒不能误了他的学业。”
倒不是真怕误了学业,只是卫侯一时送走三个儿女,太过扎眼罢了。女儿们毕竟受关注的少。就是送了出去,也不至引起多大关注,何况这个时候,世家小姐们离京至别院避暑的原也不少。
卫侯点了点头,对着卫临潇淡淡一笑:“潇儿想的极是,不过西山那处院子,既已给了你,你妹妹去还要烦你打点,就送去……”
“不,爹爹,我觉得西山别院刚好。”
卫侯见她打断他的话,倒是一愣,见自己的大女儿望着她的双眸沉静睿智,随即便笑道:“好,西山别院是不错。既然潇儿说送去那里,就去那里吧。回头叫你娘给她们收拾一下,过两日就送过去。”
既然她愿意为着妹妹担一份责任,作为父亲,他亦不愿叫自己的女儿失望。
见事已说完,卫临潇便喝了口茶,看了父亲一眼,也不过半年多时间,他的两鬃,竟已添了些华发。虽则还是那个威风俊美的爹,却又于原本的任情豪侠中,平添了些苍桑之气。
“只是两位妹妹不在身边,娘到底有些寂寞。得闲我会我回府里陪娘的。”卫临潇一时只觉的心中极酸。
大夫人听着他们父女两人说话,只是怔怔的,有些发愣。到了此时方道:“你总回娘家也不好,身为人家的儿媳,就不能叫公婆妯娌说出话来,我还有你赵徐两位姨娘陪着说说话,也不打紧。何况侯爷难得常年待在府中,我也不觉得身边空寂。你不用总操这些心。在那边安心过日子才是正经。”
“娘能放宽心就好。”卫临潇安慰着。心里却想着临风该怎么办,她想了许久,也想不出任何办法来。
刚好赵姨娘进来问中午延席的事情,卫侯便说要去前厅陪客,自去了不说,大夫人嘱了赵姨娘几句,卫临潇怕大夫人不放心,就道:“娘也累了一早上,身体又不好,还是歇一会儿吧,您不要操心了,我跟着姨娘出去看看。有我在,您只管安心歇着。”说着,就叫了惜文和秋烟进来服侍,自己则跟着赵姨娘出了门。
第一百零五章节 意外
临尘有了紫瑞公主这道护身符,若紫瑞能尽力庇护,性命想来无忧的。临云临雨她也会想办法周全,惟有临风因是卫家的男儿,恐怕到时候会是最受牵连的一个了。卫临潇想着,看着赵姨娘越发不忍。
临尘大婚一过,圣上必以为卫侯会放松戒备之心,他如果真想动卫家,恐怕日子就不会远了。
“最近娘身体欠安,府里的事,真是辛苦姨娘了。”卫临潇边着,边携起赵姨娘的手道。
自家这位大姑奶奶从来都谁对淡淡的,除了弟弟妹妹们,就是对大夫人,也未见得如此亲切过,此时竟然携了并不相熟的自己的手,赵姨娘一时受宠若惊,吱吱唔唔竟不知道说什么好:“不辛苦不辛苦,我也只是打打下手罢了。”
眼眶就有些发红。
卫临潇拍了拍她的手予以安慰,这位赵姨娘谨小谨微,看似低调,无欲无求的样子,实慢细究起来,除了那世子的承爵之位,临风可是一样也不少的,虽然也是因大夫人对庶子庶女并不苛刻,可于赵姨娘从中周全,也绝计脱不了干系。她们家的这两位姨娘,禀性不同,可谓南辕北辙,可究其本质,却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卫临潇见她如此,忙笑道:“转眼二弟都十三岁了,我们家虽是武侯之家,可男子入仕,读书自是第一要,要我看来,我们家风哥儿在读书上,却还比尘可儿强些呢。”
卫家再有权势,正经读书出身的文臣却到底不大看得上,自古文臣看不起武官,不说别的,卫临潇前世生活的那个世界,就有朝代规定,文臣出入乘轿,武官出行,却只能骑马,如今这个朝代到不至于,但说到底,文臣却也一样看不起武官。
卫侯素来不与文臣交往,除却避嫌之外,未必没有这个原因在。还好他们家有爵位在身,若是一般武官世家,境况只怕又差太多。
在一个母亲面前夸她的孩子,永远是不会错的,赵姨娘听了,柔美的脸上,就露出了真心实意的笑来:“我倒是不懂读书的事,可姑奶奶能夸他不错,想来是不错的了,也曾听侯爷说过风哥儿读书不错的,我们风哥儿最喜欢您,要是听到了您这句话,不定高兴成什么样子呢。”
说着,脸上也露出了骄傲之色。
若是此时风哥儿也到了年龄,考个功名,娶门亲事,卫侯放他出府单过,只怕到时候受的牵连还小些了,只可惜风哥儿只得十三岁,什么都来不及。卫临潇心中叹惜,面上却笑道:“我也极喜欢风哥儿的,长相且不说,人又乖巧聪明,读书又这么好,以后必定能考上功名,我们是武侯世家,若是风哥儿日后科考进士,前程降不可限量,姨娘以后自有更好的日子,就是为姨娘博个诰命来,也不是不可能的。”
赵姨娘听了这话,却不置可否,只淡淡笑道:“但愿能借姑奶奶吉言,那也是我们风哥儿的造化了。”
卫临潇此日又忙了一天,事情虽比昨日少了很多,却俞发累了。或许是昨夜没有睡好的原因,大婚三日,明日再忙一天,就该回张府了。到时候再好好休息几天。这样想着,便觉得这样的忙碌,虽然极累,却也不是那么不能容忍。
午后无事,她便让丫鬟们收拾了临尘的东西,想着临尘和紫瑞公主今日回了公主府,一应事情也必忙乱,东西明日再找人送过去。自己少不得也要带着弟妹们去看看。
谁知到了傍晚,门房的管事竟然急匆匆跑到后院来报,说是世子爷和公主一起回府了。不仅是她,连卫侯及大夫人都十分吃惊。一家人忙迎出门去。
临尘已扶着八公主下了轿,并着一众麽麽宫女小厮们进了前院。一院子的下人们都跪了下来,见过公主驸马,卫侯和大夫人并卫临潇姐弟几人,刚要行礼,就被紫瑞阻止了:“在家里我是儿媳,父亲母亲万不可如此,折煞儿媳了。”
说着,半福了身,给卫侯和大夫人行了礼。
竟也不以“本宫”自居。临尘听了自是高兴,感激的看了紫瑞一眼,紫瑞亦朝着他一笑。
卫侯听了,便微微点了点头。
一行人自去了大夫人的正院里。
等坐定了,大夫人才问:“怎么不回公主府?圣上和皇后可恩准了?”
临尘便看着紫瑞,紫瑞一笑,答道:“是我的意思,并求了父皇和母后的,父皇和母后见我能孝顺公婆,自然十分高兴,哪里有不准的。因此允许我和世子爷在侯府和公主府各住半月,以尽孝道。”
大夫人十分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