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第228章


禁不住叹口气,对面小玉浅笑道:“没想到二夫人和三奶奶如此大方,全套的赤金镯子、教练、项圈就送了两套!”
大房和二房如此和睦,三房闹着要分家,黄氏就是想把三房孤立起来。更或者,只是想把三房分出去罢了,而黄氏主动教童若瑶主持中馈,崔氏又一概之前冷淡说不上但绝对不亲近的态度变得近亲起来……
想到三婶子郝氏,童若瑶也说不上心里什么滋味,从老夫人的态度上瞧,分家她并非不赞成,只是觉得现在不是分家的时候,毕竟顾廷雅还没嫁,顾廷礼还没娶,这些都是要花钱的地方,分了家三房还能像现在这样体面么?
黄氏再怎么苛刻他们三房,面子上总得过得去。倘或是怕因为大房而受到牵连,可叫大房的人心里作何想?二房尚且不怕,三房如此就显得太过生分。
算了,想来想去也没用,反正分家也不是大房说了就算。
小玉见童若瑶眉宇微蹙,一言不发,说了几句话也沉默下来。
童家大门上仍旧还挂着素色灯笼,院子里亦是十分的安静,只有门上打望的惠儿见小玉扶着童若瑶进来,忙朝正屋里禀报了一声,迎上来福福身道:“姑奶奶来了,夫人们正在正屋里呢!”
“大嫂呢?”童若瑶一边走一边问。
惠儿指了指原留下来作童若远孩子住的那间屋子,“刚刚才放了碗筷。”未了又不上一句,“大奶奶很能吃。”
这话刚好被迎出来的陈妈妈听见,道:“大奶奶要喂养熙哥儿,自然要多吃些才好。”
童若瑶愣住,随着陈妈妈一道进了屋,才听陈妈妈解释说,蒋蓉华坚持要自己喂奶,况且她奶水充足,而大名痛林熙的熙哥儿死活不吃奶妈的奶水。头一天蒋蓉华还没有奶水,这小东西喝水都成,就是不吃奶妈的奶水。
童若瑶好奇地盯着襁褓中果然白白胖胖的大胖小子,惊奇地道:“这么小的奶娃,怎么就认人了?”
蒋夫人亦是宠溺地看着襁褓中可爱的外孙,道:“孩子虽小,到底是亲娘生养的,许是对蓉华身上的体味熟悉。”
今儿是熙哥儿的洗三礼,倘或不是在老太太热孝里头,家里应该会很热闹的。不过,也算是该来的人都来齐全了,蒋夫人、童若秋、张氏等纷纷将金元宝、银元宝、手镯子等物丢进那铜盆子里头,稳婆说了些吉祥之语,童若瑶将自己预备的、吕氏、老夫人、黄氏、崔氏还有郝氏预备的一块赤银长命锁也放了进去。那盆里的水险些溢出来,洗三礼便也结束了。
而熙哥儿似乎也饿了,扯着嗓子响亮地哭起来,蒋夫人忙抱着她去找蒋蓉华,童若瑶也跟着一块去,进门的时候,恰好瞧见童若远半坐在床边上,手里端着茶杯依非常熟练的姿势喂蒋蓉华喝水。
别指望他看到熙哥儿会欢喜地跳起来,但眼底那一抹挥之不去的心满意足,却也瞒不过众人的眼。
“熙哥儿可是饿了?”听到孩子的哭声,蒋蓉华忙心疼地询问道。
蒋夫人将孩子抱过去,童若远推到一边,童若远凑上去就瞧见蒋蓉华解了上衣领口的扣子,当着众人面儿就奶起孩子来。
惠儿和夏青是已见怪不怪,小玉却羞得微微红了脸,童若远只觉蒋蓉华脸庞光华闪耀,那奶孩子的画面也变得格外温馨而令人感动。暗暗想到,自己的孩子也要自己喂奶才怪,虽然奶妈子的奶水也是母乳,可毕竟不是自己的。
熙哥儿贪睡,吃饱了又在蒋蓉华怀里睡过去了,蒋夫人瞧着,忙把熙哥儿抱过去,连童若瑶瞧她精神很好,面容也无太多疲倦,敬佩之感油然而生,只是,“怎么也没个奶妈照顾?”
“请了奶妈的,可熙哥儿这小不点的,奶妈抱着就哭起来,惠儿、陈妈妈她们倒是能抱。”说着一笑道,“晚上才有趣呢,都是你大哥带着睡觉,饿了就抱过来我喂奶,吃饱了他抱着去旁边榻上睡。幸而现在天气不冷,一大一小才没事儿。”
童若瑶一进门就瞧见了西边铺了被褥的榻,自己在脑海里想象了一下大哥童若远抱熙哥儿的画面,禁不住笑了笑,可心里也明白。不管大嫂说得再怎么在理,熙哥儿再怎么认人,都是为了节省家里的开支。多一个奶妈,不但多了一个人吃饭,还相应地要多出许多开支来。
想到这里,也不知心里什么感觉,只觉得眼眶微热,强压下去道:“没想到,大哥还能哄孩子。”
蒋蓉华似是看出了童若瑶的心思,微笑叹道:“是啊,就是怕耽搁了你大哥的课业,不过好在熙哥儿听话吃饱了要么睡,不睡只要抱着他,他就格外安静。现在虽……可想想也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以后慢慢就好起来了。”
童老爹要丁忧三年,孙子辈的童若远和童若晨也要守孝一年,恰好明年八月就是大考之年。童若远得了欧阳先生指点,加上他本身的能力,中举虽不能十拿九稳,可也无需太过担心他会落榜。
等童若远走上仕途,家里情况自然会好转。
“只是让大嫂辛苦。”
蒋蓉华淡然一笑,“并没有什么辛苦不辛苦,一家子一条心,日子总是能好起来。”
正说着话,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小玉进来禀报,“大姑奶奶回来了。”
童若淳?童若瑶有些疑惑,蒋蓉华道:“二叔派了好些人打听她去了何处,许是打听到了,故而才叫她回来的吧。柳姨娘……”顿了顿接着道,“柳姨娘可能也熬不过多少日子,二叔念她是大妹妹的生母,老太太又过世,不论如何总该回来一趟。”
几天前童若秋才说柳姨娘去乱坟岗上寻到童若绾的尸骨,亲手将童若绾埋葬了,“不过几天怎么就这样厉害?”
蒋蓉华面露怜悯,“就是因为她深夜外出,又淋了雨,她身子本来就没有完全好起来。何况早产不但伤及小的,也伤及大人……自那日早上她蓬头垢面地回来后,就卧床不起了。”
加上老太太的葬礼,自然没人能估计到她。童若秋说童若绾死不足惜,即便魂魄不宁也赎不了她一身罪孽,这话竟一点儿也不过分,她一个人就害了两条命,一个是她生母,一个是她来不及看一眼这个世界的弟弟。
中午吃过简单的饭菜,童二叔那边已经张罗起要护送老太太灵柩回蜀地的事儿,童若瑶随着家人一道说去行最后的大礼,择了明儿的良时,天不亮就要将老太太的灵柩送出大门,然后走水路。
没过几天,童家传来消息,柳姨娘离开人世。
此时,天气已经转凉,吹吹在脸上有股丝丝寒意枝头再不见一片绿叶,大地金灿灿一片金黄。风吹过,带来的却是一股萧索肃穆。
上京越来越不平静,紧张的气氛似乎也感染了天气,连日来苍穹一片苍黄阴暗。 
黄氏手捧茶杯,听着旁边识字的妈妈念着账本上的内容,一时之间吴妈妈急匆匆从外面走进来,神色略带惊恐,“夫人,秦家老爷革职查办了。”
黄氏已经,茶杯没放稳妥,半杯茶尽数倒在桌上,珍珠忙拿出娟子擦拭。
黄氏很快回过神,道:“没想到连泰家也牵扯进去了,幸而之后没怎么来往了,否则……”
吴妈妈不禁点头,“夫人说的是,只是可惜那间铺子……”
说到这里黄氏也心疼起来,她手里几间铺子,也就数那间铺子生意最好。原送给泰家王夫人是要结交,结果送了真正出了事儿,泰家却能躲多远就躲多远……想到这里胸膛里就升起一团火来,咬牙道:“泰家这样的人,也莫怪会有今日!”
珍珠和吴妈妈见黄氏动气少不得劝几句,黄氏冷笑几声,叹口气道:“也是咱们没那个运到,二房结交了王家,偏咱么就结交不上。”
吴妈妈微笑道:“倒也不是结交不上,只是王家树大招风,难免对外人谨慎。”
黄氏白了她一眼,“说来说去,还不是一个理儿,若是有那个运到,是咱们二房与王家交好,我也不至于……”
说着叹口气,看了看桌上的账本,抬头问珍珠,“你可听说二爷他们南行送了信回来没?”
珍珠琢磨半日,摇摇头,“并没有南边的消息传来,表小姐如今好起来说是要出去寻找晴儿姑娘。”
“她一个妇道人家怎么好单独在外行走?偏她又是那么个软弱的性子。”黄氏叹口气,“咱们女人但凡强悍些,就说咱们女人不安分,可若是太过软弱,就由得那些男人随意欺负……”
吕氏坚决地摇头,板着脸道:“难道你非要我看着晴儿不好,你又不好么?”
敏惠眼眶通红,“可已经差不多半个月过去了,都没有晴儿的消息传来,我心里也着急……”
“知道你着急我心里何曾不着急,可你想过没有,你要如何去寻找晴儿?你一个人上哪儿去大厅?你虽为人母,到底还年轻。再说,你留在上京我们都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