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第217章


吕氏又心疼又气恼,见秀珠情绪略有些激动,才道:“他还在府里住着,你哥哥亲自谢过他了。”
也不知秀珠与吕氏说了什么,隔天中午,吕氏设宴让顾炎、顾廷煊作陪,在百寿堂抱夏摆了一桌,亲自酬谢潘公子救了秀珠,以此答谢潘公子。
那日下雨,潘公子亦是全身湿透,多多少少有些狼狈。之后梳洗更衣,倒是十分的风流倜傥、一表人才,虽无潘安之俊美,那款款而谈洒脱不羁的言谈举止,却已经胜过顾炎几分。
一时之间惊动了上上下下所有人,老夫人也打发身边的婆子送了些薄礼感谢潘公子,潘公子却婉言拒绝,只说不论什么人,遇上这样的情况,都会出手相救,而他恰好遇上,倘或不救心里才不安,委实不敢收什么谢礼。
这谦逊的模样甚得人心,就连香雪也道:“她还真是命好,荒郊野岭的,不是上山砍柴的农夫救了她,偏偏遇上这样一位玉面书生。”
香雪大概说出了所有人的看法,吕氏起初还气恼潘公子这样将秀珠抱回来,之后却对潘公子甚为客气。救命之恩,自当以身相许,大概所有人都认为无论如何,潘公子也该娶了秀珠才是。
潘公子并非上京人士,而是南边江浙一带的人,此番上京是探访故人。家中情况甚好,虽不是大富大贵之家的,也是中等偏上,而他还是个秀才,说话间文采飞扬,倒是有些真才实学的。最关键的是,他的原配正妻头几年就病故,现在家中并无妻妾。
小玉冷笑道:“无论那潘公子是什么样的人,我倒对他实在没有一点儿好感。”
香雪好笑,“要你对他有好感做什么?只要她对他有好感的罢了。我就不明白,怎么她就这般命好呢?”
童若瑶嘴角弯起一抹清浅的笑,潘公子果真如他嘴里说的那样好,又怎么会大肆宣扬救了秀珠。一边说不用感谢他,一边又嚷嚷的所有人都知道他如何救了秀珠。心口不一,矛盾的行事作风,是要稍稍留心便能发现。
可这些事,和自己实在没有关系,也懒得往深处琢磨。
119:顾廷煊的丰收季节
事隔两天,尼姑庵的道姑才来拜访顾家,听说秀珠受伤,惶恐不已。幸而秀珠没事儿,吕氏也没怎么责怪她们,反而还打赏了香油钱,就把道姑们打发走了。
秀珠乖乖在房中养病,盛情难却,潘公子留在顾家小住几日,自有外面的管事小厮张罗,并没有住后院中来,后院诸人也不再得见这位玉树临风的年轻人,只知道此人八九不离十还住在家里罢了。
对此,方氏道劝过吕氏,“……虽然有救命之恩,到底不是知根知底的,这样留在家里住着,多少得留着些心。”
吕氏颇为不在意,笑道:“我瞧着潘公子相貌人品都不错,秀珠岁数不小了,终是不能一直留下家里,幸亏她如今想通了。”
方氏明白吕氏是已经为秀珠看准了那姓潘的人,听得吕氏如此说,明氏暗地里松了口气,方氏却愈发心急,不但不准明氏和明彩兰提告辞的话,还让吕俊一早一晚都来请安,一声一句“姨妈”地叫着,偶尔迫于方氏的压力,他还不得不关心这位便宜十妹几句。
吕氏好似都没留心,任旧客气地留他们继续住着,倒是经常打发人去询问那潘公子的起居生活如何,生怕怠慢了似地。而对方氏等人的心,明显淡了许多。
这样过了几日,秀珠情况已经好了七七八八,身上的伤口多数已经结疤长出新肉来,她能下地走路,自然也得去老夫人那里请安。
而对于差不多一个月不见的秀珠,也没人表示出多大的热情,老夫人见了也只是淡淡一挥手道:“起来吧,回来了就别再叫你义母成天担心。”
秀珠脸一红,乖顺地站起身走到吕氏身后去。
黄氏似笑非笑看了秀珠一眼,叹道:“秀珠有心为老夫人祈福,没得弄了一身伤回来,不论如何,终究是比我们这些人懂得孝顺。”
秀珠只觉脸颊火辣辣地,脑袋不觉垂得愈发低,老夫人咳嗽一声,目光落到顾炎身上,问道:“那潘公子可还在家里住着?”
提到这话,顾炎没来得及回答,吕氏抬头笑道:“还在家里住着,老夫人见见也好。”
“算了,我老了,眼睛也不好使唤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吧。”老夫人嗓音略带倦怠之意,吕氏讪讪地笑了笑,道,“是儿媳的不是,一点儿小事也要老夫人操心。”
老夫人轻轻挥了挥手,好似忽地想起一事来,朝郝氏道:“五丫头快十六了吧,她的事儿你也该张罗起来。”
此话一出,坐在边上的顾廷雅本能地红了脸,羞涩地垂下头。童若瑶笑眯眯看着她,老夫人寿辰那天,顾廷雅终于被人认识,不日便有人拿了礼物上门来说亲。一共有三户人家,一家还是官家,不过提亲的那个人却是庶出,另外两家同样是商户,也不知老夫人到底给顾廷雅相看的是哪一户。
但有一点儿是确定了的,顾廷雅好事将近,黄氏心里有些不乐意,郝氏和老夫人说了什么她都没留心。
最后,老夫人看不过去,朝黄氏道:“家里几个女孩儿,官中拿出一部分来,不够的我给补上,都是孙女儿,没有偏袒的理儿。”
黄氏笑道:“瞧老夫人说的,虽然时下外面铺子的生意不好,五丫头的嫁妆再不济弟妹也会好好置办,哪里用着的老夫人拿梯己出来?”
没有分家,自然是要从官家拿银两出来,黄氏暗地里剐了郝氏一眼。纵然心里不甘,也好过现在把三房分出去,少不得忍下去罢了。
她那点心思老夫人自然看得明白,说起崔氏和铭姐儿满月的事儿来。
黄氏立马道:“这事儿儿媳也琢磨着,现在外面铺子的生意不好,虽到了下半年旺季,可也不知怎么了,现在竟有人把订单退了。中山侯府原说要给府上太夫人做寿,昨儿得到消息,说是怎么怎么的,反正是不预备大办,原定了的那些缎面料子,说好了这几日送去,却突然打发人来说不要了。”
朝中时局振荡,正在彻查朝廷中与盐相关的朝廷命官,一时之间人人自危,即便是那些位高权重者,这个风口浪尖上,自然是能避开就避开。黄大人贪污受贿,那些黄白之物到底去了何处?
这个时候大肆铺张地大办宴席,岂不是自个儿把自个儿推出去让敌对的一方抓住把柄好参上一本。一般人都能看明白的问题,那些久经官场的人,自然早已看得十分明白。
顾家的生意从出了盐一事就开始下滑,后来还了顾家的清白,可紧接着就发生黄大人的事儿,只要这一次朝中动荡不平静,如中山侯府这样的大笔订单买卖,短时间内都不会有。
“所以儿媳琢磨着,铭姐儿满月,就咱们家的人乐一乐,也有亲戚们在,总是热闹的。若是老夫人心疼月桂和铭姐儿,大不了等铭姐儿满周岁的时候,再补办一次。再说……”黄氏看了童若瑶一眼,情绪低落地道,“侄儿媳妇娘家老太太才去了。”
黄氏如此识大体的一番话,众人自然听到心里去,郝氏不禁在心里冷哼。黄氏未免算计的太干脆利落,眼下廷雅要置办嫁妆,她就推说没钱,还把铭姐儿拿出来说事。虽然气恼,可老夫人都点了头,她也无可奈何。
从千禧堂出来,黄氏紧几步追上吕氏等人的步伐,笑道:“虽然老夫人也说铭姐儿满月酒就咱们自己家的人乐一乐,我觉得还是把敏惠叫来吧。她就在上京住着,有些日子不见,我倒怪想念晴儿的。”
吕氏自然满嘴答应,跟在最后出来郝氏,瞧着这边大房和二房说的热闹,不禁紧了紧拳头,别开脸快步离开。
“……如此,初一我就打发人去接了她们母女来。”黄氏笑道。
吕氏笑盈盈点着头,朝童若瑶吩咐道:“你没事儿也去瞧瞧月桂。”
童若瑶应下,吕氏等人回去,童若瑶就跟着黄氏去崔氏那边,明彩兰一声不吭也跟着来,嘴里道:“就跟着表嫂子去透透气。”
明彩兰虽说话没什么顾忌,可方氏到底是长辈,如今又在亲戚家,她也要顾着脸面不敢真正和方氏闹翻。再者,方氏是她姐姐的婆婆,多多少少也要为她姐姐明氏着想。
童若瑶瞧她一脸郁色,不禁有些心疼,携了她的手一起去瞧崔氏。崔氏气色已经好了许多,针灸治疗之前是一天一次,如今是三天一次,可惜任旧是没有奶水。
铭姐儿睡着乐,放在崔氏身边,小脸蛋儿胖乎乎十分可爱,明彩兰瞧着,手痒痒的很想去抱抱,可又怕把小东西吵醒,不禁惊奇地道:“原来咱们都是从这样的小不点儿长大的!”
她天真的话语逗得众人都笑起来,黄氏道:“可不是从小不点儿长大的?难道一出生就成了大人?那也要肚皮装得下不是?”
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