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之天雨花 作者:桂月迭香》第170章


那四个婆子一听孝贞回来了,本来正赌得兴头上,也停了手,兴冲冲地围上来看孝贞都带了什么回来。
袁氏一眼瞧见孝贞身上还是那身唯一的外出衣服,眉角就跳了跳,撇了撇嘴。
从前孝贞回次娘家,她那亲娘都舍不得女儿。总要给寻身好衣裳的,有一回冬天天气寒冷,居然还披了件大毛的披风回来,当然了,那件大毛披风第二天就被自己寻个借口。拿去当了一百两哩。
如今叔叔们回来,怎么反而不送新衣裳了?
再一细看,居然包袱也没有多的,两手空空而去,两手空空而回!
袁氏眉毛一竖,尖声冷笑道,“媳妇好个做官的叔父,见媳妇这般去了,也不照顾一身新衣裳回来?想是送了些银钱不成?”
孝贞从袖里拿出二十两银子奉上。“这二十两是妹妹们凑的,说是给姐夫做法事用的。”
袁氏见了白花花的银子,这才面色稍缓,将银子揣在怀里,又觉得太少,撇了撇嘴。
转眼瞧见两个孙子孙女依在孝贞裙边。眼珠一转,冲他们招招手。
“麟儿琼儿过来。”
两个小童对看一眼,向前挪了几步,怯怯地叫了声。
“祖母。”
袁氏咧开嘴嘿然一笑,露出满嘴黄牙,面上纹路似一朵老菊花,吊稍眼里泛着精光。
“你们在外公家里就没收到见面礼么?”
若不是见着这两小鬼还穿着原先单薄的旧衣,她都要上手去摸上一摸,就不信那左家两个当官的,家资巨万,连俩小孩的见面礼也不舍得给。
麟儿摇摇头,“外公说给了也是白费,不如不给。”
这话都是临来时大外公教的。说若是祖母这般问,就要这么答。
好多好吃的好玩的,都留在外婆那里了。
放在外婆那边,自己以后去外婆家,还能拿出来玩一会儿,若是带回家来,祖母拿去的东西就没见拿回来过。
琼儿也聪明地附合着哥哥,“就是。”
袁氏哼了声,骂道,“定是你们两个哭丧着脸,讨不了人家的喜了,没用的东西!”
麟儿琼儿都低下了头,泫然欲泣。在一边立着的孝贞也垂下了眼。
在厅中伺候着的寒梅看不过去,心疼地把两个孩子带了出去。
其他三个婆子见没有什么好东西可看,也没有可以顺手沾光的,不由得都嗨地一声,各坐回原位。
边婆子故做好心地劝道,“袁妹子知足吧,又不是亲生的,不过是堂叔,能有这二十两银就很不错了!”
常氏捂着嘴笑了两声,“才刚老袁可是答应了要请咱们吃顿好茶饭的,如今这二十两也不少了。老袁可莫要不舍得啊!”
袁氏心中窝火,冲着孝贞道,“还不去给你几个婶子准备酒菜去,你这一世也没有当大小姐的命了,就在我家熬着罢!”
本还想着借机好好刮些油水的,没想到左家这般吝啬!
袁氏的如意算盘落了空,再打牌手气就差了,那二十两银没一会就输得只有五两了。
等孝贞和寒梅尽力备好了晚饭,端上来一看,不过几样素菜米饭而已。
晋家本就没有什么家底儿,厨间自然不会有什么大鱼大肉的食材,那三个婆子见了,自然好一阵冷嘲热讽,这个说待客不诚,那个说好素的饭。
袁氏感觉丢了好大的人,却不想想自家厨房的寒酸样儿,指着孝贞大骂了一顿,又拿了一百个钱,让寒梅去外头买了各样半斤熟肉火腿回来,这才堵了三个狐朋狗友的嘴。
☆、一八四 三赌婆夜路见鬼
四个婆子就着酒菜,交流了下各自修理媳妇的经验,补充整理了街坊四邻的谣言八卦,互相吹捧各自显摆。编排旁人是非时,如老鼠开会,窃窃私语,唧唧咕咕,说到高兴处,又拍背勾肩,哈哈大笑,声震屋顶。
眼瞧着外头夜深了,三婆子这才竟犹未尽地起身跟袁婆子告辞。
“呃,老姐姐看这般,估计没甚油水了前儿跟你,提,提的那事?…”
方婆子临出门时,又转回头来勾着袁氏的背,神神叨叨,舌头虽有点大了,事还记得清楚。
袁氏目光一闪,心中意动,却是犹豫,“再看看吧,过几天再…”
使个眼色,意为你懂的。
方婆子嘿然笑了一声,挥了挥手,跟上了前头的边氏和常婆子。
三个婆子吃得肚圆,喝得眼花,走路头摇身晃,脚下似在水中划着一般。
见外头巷子里黑不隆咚,方婆道,“…老姐姐,咱,咱叫个轿子回去吧?”
边氏打了个嗝儿,道,“不过就几条巷子,花那个钱作甚,有灯笼呢,咱几个相跟着,慢些走也就是了。”
仨婆子只有常婆子手里提了个灯笼,在头前照着,三人高低深浅地走着,才出了街口,忽然最后头的方婆子感觉背后冷嗖嗖的,仿佛有人在她肩头大大的吹了口冷气。
方婆子犹自不在意地拂了拂肩膀,嘟囔了句,仍旧紧跟着前头的边氏。
却又觉得背上似乎有什么东西大力拍了一记。方婆子一回头,顿时吓得魂飞魄散!
这后头,居然跟了只全身黑漆漆的鬼怪!
哇呀呀,这丈二的身长。血红的眼珠,青色可怖的脸,喘着粗气。冲着自己张开血盆大口,露出一口森森的獠牙!
方婆子只觉得哄得一下,头大如斗,血脉逆流,半响才发出一声惨绝的叫声,急慌地夺路而逃,只恨自己腿软如面条一般。不能跑得快些再快些。
边氏常婆子二人听了动静齐齐回头,也吓得魂飞魄散,拔腿便跑。
却听那鬼怪脚步声沉重,仿佛每一下都有千金之力,却始终紧跟在三婆子后头。三婆子慌不择路,也不管是不是回家的道儿,见路就拐,只想寻着有人的地方好逃脱一命。
哪知才到一个路口,一只高大的青面鬼横在路中间,正伸长了枯爪要抓过来!
“哇啊啊啊!…”
三婆子齐声发出尖厉嚎叫,掉头又跑,这回身后又多了一只鬼,三人挣命逃着。东跑西窜,速度如飞,也难为她们一把年纪了,速度倒抵得上个年轻人。
三婆子正吓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忽然瞥见路边有一处小屋,修得齐整。似乎里头还隐隐有些光亮,顿时跟捡了根救命稻草一般,三个一齐冲了进去,因为太过齐心协力,在门口还挤作了一堆,还是方婆子力大,搡开那两个,自己先冲进了这避难所!
只听扑通扑通扑通三声,婆子们纷纷跌落在了一个妙不可言的所在。
闻着传过来的气味,两只青面鬼停住了脚步,相视俱是一笑,阴恻恻怪叫道,“本要寻个活人吸些阳气,却都落入这污秽的地儿,罢了,再上别处去寻!”
粪坑里的婆子们听得清楚,暗自庆幸逃过了一劫,却是臭气熏天,满身污秽,而且坑深路滑,三人齐心合力好一阵儿才爬得出来,连呕带吐地摸回自家去。
这三婆子深夜吃了这一惊,回到家里连吓带恶心,在家里病了足有一个多月,病好了也再不敢走夜路,就怕再遇到那个会吸阳气的青面鬼。自然去晋家的次数也少了许多。
却说那两个青面鬼,见三婆子落坑,便穿街绕路,到了左府的后门处,轻轻叫开了门,进了门,便各人都取下了头上顶着的道具。
旁边还有小厮笑嘻嘻地帮忙脱掉黑袍等戏装,原来这两只青面鬼,倒是永正身边的小厮扮成的。
小厮们去回了公子前后经过,永正听得面露微笑,虽然暂时动不了袁老狐,先收拾一顿那三个长舌婆子解解气也是好的。
这个主意,还是仪贞临走前,兄妹两个商量出来的呢。
永正乐得睡不着觉,到自己的书房,把今夜的事儿写了封信,准备寄给仪贞让她也听听成果,同乐一下。
正好左府中有个清客要过去投奔王府,永正便让他带了信过去。
这位清客却是个襄阳本地人,年纪四十多岁,名为沈平,因维明不打算再入朝,所以家中几位清客西宾,都来辞行回家,别的人这些年在左家效力,也都手里有些积蓄,足够回家过小日子了,只有这位沈平,家中贫困,早年是老母生病,后来又是妻子长期卧病,如今母亲妻子都过世了,留下个十五六岁的未出嫁的女儿,而他手上居然只有不足十两银子!
虽是左府知道他家里困难,辞别时特意多给了一百两银子,可也不够父女日后生活的。
沈平家里虽然在城里有破屋三间,却是沈平的大哥一家人住着,沈平回去也是没地方的。因想到那边王府初建,定然需要些人手,便起了投奔的心,维明觉得这沈平虽然说不上有多能干,但公文书信来往这些业务,还是非常熟练的,且在左家也有好些年,人品绝对信得过。
这王府属官,才干尚在其次,可靠才是首要的,不然若是招来个有异心的,对于在外的藩王府来说,可就有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沈平拿着维明写给朱常泓的荐书到了王府。
因是岳父推荐,朱常泓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