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舞》第3章


定不能让他们看到。偏偏这么多天赶路没有办法练舞,我浑身筋骨都不舒服,好想尽情地舞一番,跳到精疲力竭,跳到死。
“是”,秋儿了然地道。在柴府一年,我热爱舞蹈的程度可是有目共睹的。
在选妃大典之前最重要的事是秀女体检验身。所有的秀女都必须经由宫中经验丰富的老宫女检验确定身体健康且是处子。接受这样屈辱的检查实在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我出来得很早,想早点验完身以后可以早点溜去跳舞。可到了储秀宫后的花园以后,我才发现这个愿望是没法实现了。偌大的花园里早已经站满了秀女,这些女孩们三五成群地挤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聊着,有的兴奋,有的紧张,有的骄傲地炫耀自己的美丽,有的低调地站在一旁颔首柔笑,各怀心事的女人们真真假假地表达着善意或恶意。这样菜市场一样的场景实在让我感觉很无趣。无奈我必须承受这样的煎熬。
正文 夜舞
被迫扒光衣服,我闭着眼睛忍受着那些老宫女们在我身上又摸又捏的检查,当初上大学的时候高考体检和专业形体面试也没有这样的,这种感觉真不好受。突然感觉下身一阵异样,我低头一看,吓得惊叫跳开,羞愤道:“你在做什么”?为什么要用手摸那里?
那老宫女好像已经见怪不怪了,敛着眉垂首道:“奴婢在给您验身呢,这是在检查看您是否是处子”。我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深吸一口气,好不容易才让自己冷静下来。算了,为了婉贞,我不能惹麻烦,引起别人的注意。
老宫女检查完后,满意地点点头,对外间记录的小太监说了声:“柴秀女,通过”,转头又对我道:“姑娘可以出去了”。
逃难似地离开这间让人难堪羞辱的房间,我也不和那些还等着验身的秀女们搭腔,径直往西厢奔去。
“小姐,你怎么了,脸色这么难堪”?秋儿见我仓惶的样子吓了一跳,连忙关切地问。
我深吸口气,倒了杯茶,抿了一口,这才安抚秋儿:“我没事,你别担心,只是刚才验身有点不习惯罢了”。
“哦”,秋儿这才安下心来,“对了,小姐,您让我找的地方我下午去找了,在储秀宫东面有一个‘洗墨斋’的宫阁,绕过‘洗墨斋’有两条小道,沿右边那条走一段就有一片桃花林,很偏僻,现在花正开着呢,有密密的花枝挡着您晚上去跳舞肯定别人发现不了。”果然是大户人家里的丫头,聪明心细。
我一听,有了精神,“嗯,我今晚就去”。春天正是百花怒放的季节,皇宫中园林之冠的御花园更是美不胜收,应该没有人会注意到这片偏僻的小桃花林。
为了更隐蔽,我穿了一件淡粉色的舞衣,舞衣的轻纱上绣着朵朵桃色的小花,非常漂亮。以前在学校只有演出的时候才能穿古式的舞衣,可是我却是再也回不去了,就让我在穿一样的衣服跳舞的时候幻想自己还在现代演出吧。
晚餐吃得很少,因为心思不在上面。等到天黑以后,在外面张望的秋儿轻声对我说:“小姐,外边没有人行走了,只要咱避过巡视的禁卫军就可以了,走吧”。我点点头,蹑手蹑脚地和秋儿找到那片桃花林。天上的半月淡淡的照在林中,既不太亮又不至于看不清东西而绊倒,正是再适合不过了。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红楼梦》中大观园里小姐们成立的诗社由“海棠社”改称“桃花社”就是因为黛玉作的这首《桃花行》。当初读《红楼梦》时不喜欢林黛玉,对这首诗的伤悼语句也没甚好感,来到宋朝后,在自己感情失败、飘零无依的情况下,倒对这首诗有了点共鸣,对那黛玉也有了怜惜之感。
哼唱着这首曲,我扬起水袖。在舞蹈中我才能找到寄托,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我才知道原来我还活着。这陌生的地方、陌生的朝代、陌生的人、陌生的思维模式、陌生的生活方式……这一切都不属于我,我好想回家,好想妈妈,好想泠泠,好想……然。为什么要背叛我,如果你能为我再等两年,只要两年,我就可以和你结婚,我就可以为你生一个孩子,我们就可以永远在一起。你以为我至爱舞蹈,所以就不会要孩子吗?姑且不说有了孩子以后我还可以继续跳舞,就是不能了又怎样,舞蹈怎能和你相比?我的一生都是为你活的啊。如果不是你的背叛,我又怎会掉到这几百年前的北宋来,怎会害了泠泠,怎会让妈妈伤心欲绝,我恨你!
终于累极瘫在桃花树下,大口大口地喘气,泪水从腮边滑落,只有在这样的夜晚才能这样地发泄自己的情绪。哭吧,哭完了,明天我还是“柴婉贞”,成全我在这个时代唯一的朋友的幸福是我现在最大的任务,一是为了报恩,二是证明自己还有价值。
还好秋儿远远地站在一边把风,没有看到我的失态。
正文 赐婚
原本以为验身不过是一项例行程序,可是结果宣布以后,竟有过半的秀女被刷了下来,留下来的几十位秀女接下来就是接受一系列的宫廷礼仪训练。
北宋宫廷就是一个活脱脱的女儿国。这段时间里,我才明白白居易的诗句“后宫佳丽三千人”并非虚夸。负责教导我们的姑姑(品阶较高、资质较老的宫女)告诉我们,后宫在皇后以下,以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宸妃为夫人;以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下面还有婕妤、美人、才人、宝林、御女、采女等名号,共一百○八人;再加上下等宫女们,宫中女人的数目绝对不在三千以下。而这数千女人只有一个共同的男人——皇帝。可笑的是,在这种男人制定的姬妾制度下最深重的灾难,却是在这个制度下由女人们互相施加的。
女人与女人之间的生死战争,都是无奈之举,真正没有人性、真正要被痛斥的,既不是嫡妻,更不是姬妾,而是乐于其中、自命风流快活的男人们。男人的占有、男人的自私才是导致这个悲剧的根本原因。
我不要成为宫廷斗争下的牺牲品,只要守在一小方静土里,平平淡淡地过一生。所以我要小心翼翼,我要尽力做到被人漠视;所以我总是假装在大部分人都学会了才会,我经常“不小心”地摔倒,经常“不小心”摔破联系用的茶盏(摔这些古董的时候我真的很心痛,这些可是官窑精制的上等茶具啊),经常忘记得体的答话方式。在教习嬷嬷第N次捂头长叹后,我终于在选秀仪式上被安排在了大殿中最不起眼的角落里。这正是我要的。
选秀仪式在一座华丽非常的大殿“养心殿”中举行。秀女们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艳丽非常,就盼着能够有瞻仰圣颜、承恩雨露、封妃封嫔的机会。我们分为几排在殿中站好,半颔螓首,笑容微绽,视线与身体呈45度落在地上。教习嬷嬷说既不能直视天颜,又要展现最美的仪态,所以这样的姿势最得体。
我在角落中,没人注意,所以反倒可以悄悄抬头看看传说中的皇帝究竟是什么样子。上殿坐着三个人,两个女人分坐在男人的两侧,左边那个老一点的那个紫衣华服贵妇应该是太后吧,那右边那个年轻的美女就是皇后了。中间那个穿龙袍的不用说,用膝盖想也知道是皇帝了。我只知道这个皇帝年号元颙(只有皇帝死后才能由后世大臣们上商议给评出庙号,即什么宗、什么祖的),奈何我对年号一点概念都没有,所以还是不知道即将出场的是北宋的哪个皇帝。这个皇帝年纪不大,长得还不赖,庄严威仪,周身散发出一股无以伦比的贵气和傲气,就是眉间稍皱,隐隐地透出不耐。
“官家,吉时将至,选秀仪式可以开始了”,皇帝身后站着的一个老太监细声细气地禀示。
皇帝没有答话,倒是老太后先发话了:“官家,你开始吧,充实后宫,为皇室开枝散叶,承继祖宗基业是你应尽的责任”。话刚说完,那皇后眼中闪过了一丝难堪。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