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青恋》第645章


眼下,郑家就不乐意!
黄瓜坚定地说道:“别说什么以国下聘,也不要权势财物。就跟寻常百姓一样,让亲长点头就成。‘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要求谁也挑不出理来!”
黄豆点头道:“对,这理说到天上也说得通!”
郑氏就笑了,对郑长河老两口道:“爹,娘,你们可听见了?也别想些杂七杂八的了,咱就一门心思,专心给紫茄挑女婿——她横竖是要嫁的。那秦霖闹出这么大响动,就让他先来。他要是不能让你们满意,别怪咱们选旁人。连皇上也怪不着。我张郑两家为国尽忠的有文有武,连女子还有两个呢。谁要是敢拿这个说事,黄豆你就当面骂他!”
黄豆听了连连点头。
郑老太太精神振奋地拍着大腿道:“我看在紫茄面上,也不难为他。”又转向紫茄,“你也不许心软帮他,知道吗?”
紫茄急忙保证道:“我都不管,我都听你们的。你们满意了,事情自然就成了;你们不满意,我绝不嫁他。这都是先说好的。”
她心下隐隐喜悦。
没来由的,她总觉得秦霖一定有办法。
见她心意如此坚定,众人更放心了。
主意拿定,大家就认真商议起来,包括秦霖淘汰后另选他人,也要早做准备。
真是奇怪,换个角度,把这事当成郑家挑女婿,秦霖是待选人之一,而不是安国跟大靖交涉,要白虎公之妹和亲,大家的心态就不一样了,心里没那么梗了,也欢喜起来。
紫茄被掳,对她的声誉还是有影响的,一般人家根本不会上门提亲,但知心亲近的人却关注她。眼前就有两人:一是紫茄师兄——秦翰;另一个就是南瓜。
秦翰就不说了,对紫茄早有些意思;南瓜呢,原是曹氏在大嫂郑氏面前探过口风,却因紫茄被掳而搁下了。南瓜自己也是愿意的。
不管怎样,都要将秦霖先打发了,才能议到下一步。
郑长河老两口现在心情很焦急,一方面等不及想看秦霖有什么手段能令他们心服;另一方面又心痒痒的,想多了解些他的情况,省得事到临头没主意。
这种情况下,等小苞谷午后从皇宫回来,立即被接到外祖家,被一干人围住,反复询问他见到的关于秦霖的任何事。
于是,小苞谷继皇宫说故事之后,在白虎公府又开了讲坛。
在他嘴里,秦霖好的不得了。比高凡好无数倍:又温和又威严,对他和紫茄姐姐温和,在臣民们面前威严;有本事会打仗,跟大哥板栗不相上下……
郑长河不料外孙这样推崇秦霖,忙哼了一声道:“他再好也没用!北边光秃秃的,又冷又苦,也没房子,住啥帐篷,再好也不好了。”
小苞谷不敢苟同,他说草原好啊。又大又广,好宽哪;还有,雪山可美了,草地也美。牛羊也美;烤羊肉和牛肉干好好吃的……住帐篷好啊,进出方便,整天在外边,别提多自由了;不像京城,大伙都关在屋子里,跟坐牢一样……
郑家长辈听得一愣一愣的。
小苞谷说得口干舌燥。“咕咚”灌了两口水后,很中肯地评价道:“就是没菜吃。不过皇帝哥哥说他早两年就在想办法了,鼓励农耕,在安国选好地方种田地。不光放牛羊。也盖房子住。我们在乌兰克通就吃了大白菜和笋、干菜,住的也是房子,不是帐篷……”
又说秦霖当皇帝如何威风,那些人都很服从他,对他可好了……
他如此卖力地为秦霖说话,乃是离开乌兰克通时,曾向秦霖许诺:等回家后,帮他在外公外婆面前说好话!
小孩子的话听去总是有趣的。郑长河就算没马上改变心意。却被吊起了听故事的胃口,不住追问。
当晚,小苞谷留在了郑家。明天要继续说故事。
这且不说,只说次日朝会,只有三品以上重臣上殿面君,因又议起两国联姻之事,黄豆特被宣上殿参加。
不少人得了消息,知道皇帝竟然想收伏秦霖,于是,赞同联姻的人就多了起来。也因此,众人把矛头都对准了郑家。
黄豆便出列奏道,郑家不反对联姻,只要秦霖能让郑家四位长辈点头即可,“我郑家什么条件都不要,就这点要求。希望跟寻常百姓嫁女一样,欢欢喜喜的,而不是被逼的。所以这个女婿一定要取得长辈同意。”
英武帝君臣听了都郁闷不已:谁不知郑家长辈不同意这门亲,要他们点头何其难!
马上就有人大义凛然地说道:“荒唐!安皇是何等人才,难道还配不上令妹?再说,为了我大靖……”
黄豆不等他说完,就截断他话道:“为了大靖,我大哥、我小叔在疆场出生入死;为了大靖,本官也夙兴夜寐,这难道还不够,必定要陪出吾妹才算忠心?那要朝廷百官何用?我大靖男人都死绝了吗?就算女人也该为国出力,我姑姑家两个女儿如今都在边疆浴血奋战,还想怎样?”
他一反昨日在皇帝面前的软求,改为强硬地直言。
那人怒道:“不知好歹……”
黄豆大声道:“哼!大人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郑家一边有人在边疆打仗,一边还要陪出女儿;大人无需出人出力,光凭一张嘴,现成谄媚话倒说了一堆。这等好话谁不会说!若大人真对朝廷忠心,就该帮着想主意,让下官祖父母心甘情愿嫁女,而不是逼迫。这才像个忠心臣子的样儿!”
那人气得发昏。
冯相忙问道:“老公爷和老夫人究竟想怎样呢?”
他觉得说个条件,也有个努力的方向不是。
黄豆道:“不想怎样。金银财物和权势,我郑家一概不需要。随你们想什么主意,只要让郑家长辈欢欢喜喜地点头就行。这是再平常不过的要求了。”
王相等人都想,听着最平常不过,可眼下却是最难的。
索性爱金银财物或者权势倒不难办了。
有人便出主意说,派人去开解。
黄豆立即摆手道:“下官祖父母正为这事不痛快呢。若大家派夫人上门劝解,乱糟糟的更添烦恼,请恕不接待;若皇上请皇后或者太后出面,那就是以势压人,那也不成。反正,就不能逼。若是逼的话,到时候喜事变丧事,什么后果可以想象,吾妹也不能活!”
众人听呆了,这才醒悟:郑家摆明了就是拒婚!
正不得主意,英武帝却在上面沉声道:“朕,答应了!”
第612章 嫁女条件
英武帝斩钉截铁地答应,一定会让郑家祖父两代都欢欢喜喜地答应亲事,绝不逼迫,然后立即宣布散朝。
看皇帝胸有成竹的样子,黄豆倒迟疑了。
不过他并不担心,因为郑家提出的不是一个具体的条件,而是让祖父母和父母心服。
若真能让祖父母和父母心服,也没什么好愁的了,那就嫁呗!
遂丢开这事,自去忙碌。
再说英武帝退朝后,命人宣张杨和赵耘去御书房。
二人去后,赵耘不等皇帝开口,先拜倒说道:“皇上召臣来,若是别的事,微臣都能尽力;若是郑家的事,请恕微臣无能为力。”
英武帝冷哼一声,道:“无事!朕请你用午膳!”
赵耘“啊”了一声,张大嘴巴看着皇帝。
张杨见皇上这样幽默,忍不住微笑起来。
英武帝转向他,沉声问道:“张爱卿如何说?”
张杨想了想道:“微臣也没有主意,不过微臣可以提供郑家二老的一些喜好,或许对皇上有所启示。”
英武帝命他二人坐下,道:“快快说来!”
张杨便道,郑家连续三代都只有一个闺女,第二代便是他大嫂,老两口一向宠爱这个女儿;郑姑娘是孙女,长得模样脾气性格都像姑姑,因此老两口一直放在身边养着,定不会舍得她远嫁的。
他神情十分坦然,细细地述说郑家的境况。
这也不是什么秘密,说出来看皇上如何应对,如此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紫茄的亲事。
英武帝目光炯炯地看着他问道:“之前郑家选孙女婿,都有什么要求?”
张杨摇头笑道:“哪有什么要求。郑家贫穷时尚且不注重名利。如今更不放在眼里了。因此横竖都挑不中,总归是舍不得嫁,觉得嫁谁都亏了,又生怕闺女嫁去婆家受气。”
英武帝再问道:“那你大哥当初是如何娶得你大嫂的?”
赵耘立即道:“这个微臣最清楚。”
英武帝瞪了他一眼,道:“你还能比张爱卿清楚?那可是他的哥嫂!”
赵耘笑道:“还真是这样。那时候微臣年幼,常去张家玩。比师兄知道的多——他光顾读书去了。”
张杨笑着点头,道:“其实也不用多说,一句话就够了:张家和郑家交好,彼此知根底,大哥大嫂的亲事也就水到渠成了。”
英武帝却起了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