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的北宋》第145章


李想那诡异的来历,李桃猜得到,比李桃更聪明的李念怎么会猜不到?虽然她没有亲眼看到李想从天上掉下来,可是李想这些年种种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表现早就让她心生怀疑了,而李想对开封的又是喜爱又是恐惧想尽办法挖地道却且有总琢磨着要搬走……这些矛盾的态度无不在向李念透露着李想的各种可疑之处。
李念对时局的敏感远远高过李想,她有个天子近臣的亲哥哥,有个对她什么都不隐瞒的皇子未婚夫……再加上如今身在民间出入自由,可以打听到不少外头的消息,她早就敏锐的感觉到了时局的紧张,也隐隐猜到了李想种种奇怪的举动所代表的含义。
“阿兄,开封会沦陷,是么?”李念轻声说:“但是大宋,不会亡国,会南迁,对吧?只是不知道是不是还是现在的官家,我猜,应该不是吧?”
李想惊的目瞪口呆,他早就知道李念聪明,但没想到她聪明到这个地步,怀疑到他的来历不奇怪,根据他的行为推断出开封会陷落也不奇怪,但是居然能够算得出南宋的皇帝换了人,这就有些智多近妖的味道了。李想愣了半晌,才从对李念的惊讶中缓过劲儿来:“阿念,你相信我做的准备都是有必要的?”
李念眼中含泪:“阿兄,你最近憔悴了很多,未卜先知,却无力回天,很难受吧!”
李想狠狠地点头:“很难受,很难受,我明知道这个国家要面对什么样的局面,却什么也做不了!我明知道你嫁给赵植不是什么好事儿,却没法反抗圣旨……我真的后悔带你到开封来!”
李念慢慢的走到李想跟前,坐到了他旁边的椅子上:“不,阿兄你已经做了很多了,日后想起来,你是不会后悔来到开封的。”李念说到这里微微一笑:“而我,也从没后悔来到开封。只有来到这里,我才会成为真正的李念,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仅仅只是改了一个名字,心里却在犹疑自己到底是谁……”
“阿兄,把你知道的都告诉我吧!等人救不如自救,我非要知道前因后果,才能想得出应对的办法啊!”
这一天,李想跟李念整整说了一下午的话,一开始是李想说,后来则是李念复述,她慢慢把李想说过的历史大事串成了一串儿,便说边记:“照阿兄的印象,你所知道的历史里,金人南下是在灭辽之后,而从他们南下到靖康之变,用了两年或者更短的时间。”
“你们绝对不能等到金人打过来再逃,那样子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必须早作准备,至少提前一年就得有人去杭州打前站。其他人也要在局势恶化前撤走,等到所有人都知道危险的时候,就跑不了了。”
李念一边说,一边拿笔在纸上写写画画,最后停下了所有的动作开始发愣,愣了半晌,忽然猛的站了起来:“阿兄,立刻让温仪姐带人去杭州!最迟明年年底,所有人必须要离开开封。”
李想大吃一惊,抬起头来看李念,却见李念一脸的坚定:“辽人大势已去,一年之内必然亡国。照你说的,辽灭后官家会反悔割让土地的事情,让金人有借口打过来,官家怕了,这才禅位……照现在这个趋势,最迟两年金人必然南下!”
李念为李想安排的很周到,可是李想却更加受不了了:“那你怎么办,那你怎么办?你那个未来的公公是个疯子!为了自己苟延残喘闺女老婆儿媳妇都能送给金人!”
李念却一脸冷静:“我要是什么都不知道,当然很危险,可既然提前知道了,又怎么会让自己落到那个地步?”她说着,微微一笑:“我没本事救国救民,保住自己还是不成问题的!时间还早呢,我总会有办法哄了他离开开封。对了阿兄,我过阵子得从你那里借些人,给十二那里也修个地道,修的隐秘些,等大工程完了偷偷来……多一点儿防备总是好的,便是人跑了,留个地道藏下家里重要的东西也不错!”
“所以阿兄,你根本用不着担心我,你只要把大家安排好就行了!”
☆、118第一百二十章
转眼又入了冬;李想这阵子心情很烂,因为他发现自己前阵子的怀疑病不是神经过敏,耿德阳这个混账玩意儿确实在勾搭甘九娘。
这真是个晴天霹雳!李想本来就就够愁的了,如果是三年前,他想要带走这些小娘子,就是一句话的事儿。虽然大家都有个性;但是她们属于一个大家庭,心里头都把李想当做大家长的;小事儿上会闹一闹,大事儿上还是听他的。可现在呢?一个个全都各自有了家庭;拖家带口的,让他怎么张口说走走走不在首都呆了咱们统统南下!
李想心里暗暗算计过,欧温仪跟暖暖他是可以弄走的;欧温仪喜欢挑战,打着开辟新市场的旗号绝对能说动!韩桂花一家也好说,别看她爱吐槽,但是对李想很尊敬,他的决定从来不质疑;小桃那边不用担心,既然岳飞是想要家人撤退的,那他肯定能想办法说服家人,这一点完全不用李想操心;李念更不用说,她知道了历史的轨迹就好办。还有杜十一娘……这时候李想又有些庆幸杜十一娘喜欢他了,就冲这一点,杜十一娘就肯定不愿意离开他,想带她走很容易。
比较头疼的问题是没法直接带走李三娘,李三娘的目标太大,而且似乎李婆婆的身体不行了,现在李三娘已经把清乐坊的事儿全都接了过来。清乐坊上上下下几百口子人,她哪里能说走就走?不过既然三娘是要跟他结婚的,那就他们两人都把事情安顿好了之后,他再返回头把她偷出来好了!
最难处理的是苗玉奴,现在又加上了甘九娘!苗玉奴的丈夫是京官,还是前途正好的天子近臣,想让他们离京不容易;而耿德阳更要命,他是因为在外奔波身体不好,才请求了上官帮他走动,调了回来,好容易调回来,怎么肯再离开?
李想越想越恼火,不行,绝对不能让耿德阳把九娘娶走了!可再一转念,又颓然坐倒。爱情这种事儿,哪里是别人劝得住的?耿德阳前阵子犯了胃病,正当值的时候疼的险些晕过去,一打听才知道,他多年的老毛病,早上出来的太早,官舍的早饭还没有做好,他就空着肚子来上班了……李想看看耿德阳那张比自己苍老了一大截的脸,心中不忍,再次把他接回了自己家住着——家里人少,实在是太冷清了。
谁知道耿德阳前脚住进来,第二天甘九娘上班的时候便从别人嘴里得到消息,紧接着便带了一堆她阿娘养的鸡下的蛋还有别的一堆东西来看耿德阳了。耿德阳原本病病殃殃的,一看到甘九娘,顿时精神了。甘九娘每隔一天边跑回这边住,她下班回来正好能赶上耿德阳下班,两人凑在一起嘀嘀咕咕,时不时能听见甘九娘快乐的笑声。李想简直疯掉,天底下那么多好男人,这死丫头怎么就缠着这个老头不放呢?她难道有恋父情节么?
李想猜对了,甘九娘确实有点恋父情节,其实也不能说恋父吧,应该说她喜欢年长的男性。这种喜好的成因不得而知,但她确实就是喜欢像耿德阳这样稳重的男人,当然,甘九娘一开始可能并没有把对方当做谈恋爱的对象——大叔的岁数爷爷的脸啊!她是恋父不是恋祖父啊……可是耿德阳这次搬回来,因为不在外头风吹日晒,所以脸不那么黑了,又因为生活规律,皮肤也恢复了一些光泽,鬓边的几个白发拔了之后居然没有新的白头发长出来!虽然看起来还是比同龄人老一些,可也就是老个五六岁的样子,当然不能跟李想比,他是出名的细皮嫩肉看不出年纪,跟他比那是自虐。
这年月三十多岁的男人还是正当年呢!甘九娘一开始叫人家耿叔,后来问起来得知跟李想一样大,就改了称呼叫做耿大哥,耿大哥叫来叫去,越叫越亲密越叫感觉越不对,耿大哥看奴奴的眼神好专注,奴奴的脸都要红了呀!
等到耿德阳老脸泛红的请李想帮他出面向甘九娘父母提亲的时候,李想已经认命了,甘九娘这阵子跟个小麻雀似的跟在耿德阳身后叽叽喳喳,傻子也看得出她是真的喜欢人家。李想愁得要死,小桃回来的时候,他便与小桃跟李念说了这件事儿。
“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李想在屋中间直转圈儿
“阿兄你别转了,我看着头晕!”小桃扶额道:“九娘跟她爹娘在郑村过得不错,去年还托了人把她爹娘的户籍都落过来了,就是不嫁耿员外郎,她也未必肯跟着阿兄你搬到杭州去啊。天底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阿兄你不可能把每个人都永远栓在你身边。与其光在这里担心九娘要嫁他的事儿,不如想想让她过得安全些!”
李念也跟着点头:“我也要留在开封的,平日里总能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