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笔记》第149章


“如此就好,但是切不可有下次了,不管去哪,要跟父母说清楚才行!”吴氏叮嘱道。
王勃答应:“是,儿子谨记。”
吴氏看他皮肤风吹日晒粗糙了些,心疼的摸着他的脸说:“回来了就好好歇歇,看你这样子,为娘都快认不出来了。”
“是。”
吴氏又说:“柔娘这个月底就要出嫁了,幸好你赶回来了,不然错过了,岂不是让柔娘怨你一辈子。”
柔娘要嫁去龙门河东薛家,亲兄弟要送嫁,若王勃不回来,只得让王勉一个人跑一趟了。
说了一会儿子家常,吴氏让王勃快回去歇着。王勃走到门口,吴氏又把他喊住,犹豫了一下,却说:“没什么,你先去洗漱吃饭吧。”
看着王勃的背影远去,吴氏幽幽的叹了口气,她原本想把十二娘进宫的消息告诉他,但不知王勃听后是什么反应,想着他刚回来,先休息几天再与他说吧。
王勃自回城的那一刻,就在考虑该如何面对已于李思训订亲的十二娘,他本以为自己出去散了三个月的心,这事已经可以淡然对待,但在进入王家大门的那一刻,他就有些紧张,好似害怕遇到十二娘。
从吴氏院里出来,王勃情不自禁的走到了娉婷小楼外,看院门紧锁,脸色露出怅然之色,自嘲的想到:人家订亲了,自该回家去住,怎么会继续住在你王家?
又看了几眼毫无人气的漆黑小楼,王勃默然的回到自己的院落。
绿禾带着几个丫鬟,忙碌的跑进跑出,又是准备热水洗漱,又是准备衣物欢喜,还准备了大桌的饭菜给王勃吃。
王勃在澡房洗澡,绿禾在屏风外准备干净衣服,一遍颇为怨念的说道:“五郎以后不管去哪,把小的带上吧,你不在的这几月,小的真不知如何是好,只怪当初没跟紧一点。”
“当时若告诉你,你肯定会劝我留在家中,不过以后我再出门,会禀明父母,到时候就带上你。”王勃说完问道:“最近家中都好吧?”
绿禾回道:“都挺好的……也不对,出了一件事,五郎这次走的突然,没见到十二娘的最后一面,实在可惜。”
只听水桶里传出一阵哗啦声,王勃从澡桶里猛的站起,跌跌撞撞的转到屏风这边,脸色卡白的问道:“十二娘……十二娘怎么了?”
绿禾见王勃七魂丢了三魄,意思到自己说错了话,忙解释道:“不是,不是最后一面,小的说错了。小的是指,十二娘进宫做女官去了,五郎没赶上送她。”
王勃脸色转暖几分,揪着的心松开了,但脸色依然不太好,追问道:“十二娘不是跟李思训订亲了吗?怎么又进宫了?”
绿禾怕王勃受凉,推着他重新坐进澡盆,详细把事情说了一番。
想着绿禾说的话,王勃心中时喜时悲。十二娘最终没有与李思训订亲,可她进宫了,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她……
他忽的想起一事,问道:“元之呢?他回长安了吗?他可知道十二娘的近况?”
绿禾摇头道:“自去年冬天姚都督过世,就再没姚郎的消息了。”
王勃定定的坐在澡桶里,反复的想着年前年后的事,从姚元崇父亲突然去世的消息传回,再到十二娘忽然要跟李思训订亲,最后她又进宫了……
早在十二娘要跟李思训订亲时,王勃就想不明白,十二娘明明是喜欢姚元崇的,为何对那门亲事没有反对,反而十分配合!
他当时见十二娘纵使不能嫁姚元崇,也不愿意嫁他,反而要嫁李思训,被愤怒冲昏了头脑,选择了离家出走,好疏散一下胸中的郁气,可现在回想,便觉得事情诡异。十二娘突然入宫之事也分外蹊跷,王勃觉得有什么东西从脑海里闪过,却一直抓不住头绪。
他非常生自己的气,在十二娘最关键的时刻,他竟然不在她身边,以至于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也不清楚。他狠狠的砸了一下水桶里的水面,发誓一定要弄清楚真相。
反复琢磨了一夜,在他和姚元崇都不在的情况下,十二娘若有事,一定会与曹映嘉商量,她肯定知道些什么,这么想着,王勃次日一早就去曹家找到了曹映嘉。
曹映嘉比过年前憔悴消瘦了许多,王勃见到她,关切的问道:“嘉娘,你最近身体可好?”
曹映嘉勉强笑了笑,说:“我还好,倒是子安你,三四个月不见,听说你出远门了?”
王勃点头说:“我之前远游去了,回来之后惊闻十二娘进宫做女官,周围却没人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想问一问你,你是十二娘最好的朋友,你一定知道是怎么回事!”
第一百五十八章 约见
曹映嘉别过脸,强忍着表情的脸上终究露出愧疚和哀伤的神色。
王勃一看就知道此事必有内情,步步紧逼的追问起来。
曹映嘉以手绢掩面,啜泣说道:“都是我的错,十二娘是为了我才进宫去的。”
“究竟是怎么回事,嘉娘你说清楚一些。”
嘉娘哽咽说道:“在李思训尚未向十二娘提亲之前,我以为会与他订亲的人是我,所以在听闻十二娘与李思训订亲之后,心中十分难过。当此事被十二娘知道之后,十二娘就说她不该夺我所爱,她是为了成全我,才自毁亲事,选择进宫……”
王勃眉头皱起,说道:“你们两人都糊涂,感情岂是物品,能被你们让来让去?”
嘉娘的感受,王勃或能理解。嘉娘就如他一般,喜欢一个人却得不到,反被自己的好友得到。可是他又与嘉娘不一样,他从未埋怨过姚元崇,因为他知道,感情没有对错,若十二娘真的喜欢姚元崇,这也怪不得他。
“我好后悔,我最后与十二娘说的话,一定伤了她的心。”嘉娘哭道,“我明知道李思训不喜欢我,这不能怪十二娘,可我还是说了难听的话,让十二娘左右为难……”
这也许就是因女子情怀不够豁达,嘉娘做不到王勃那样。
王勃又问了一些细节,并宽慰了曹映嘉一番后,离开了曹家。
从十二娘能以入宫的手段阻止订亲的情况来看,十二娘最早同意与李思训订亲是真实的,只不过到后期因曹映嘉而发生改变。
想到这里,他心中就有些难受,在他看来,就算他娶不到十二娘,十二娘也应该嫁个她喜欢的人,她没理由跟李思训订亲,特别还是在姚元崇父亲突然逝世的情况下……
疑惑解开了一半,还有很多地方想不通,王勃现在很想见十二娘一面,可是,进宫对他来说太难,他必须想点办法才行。
自探花宴之后,十二娘在宫中小小的“火”了一把,先是由皇后挑选入宫,进而与皇室宗族子弟有婚约,她怎么看都已经是皇家的人了。
寻常宫女对她十分恭敬,一般的女官也对她很和气,从不认为她是新人就故意欺负她。
对于绝大多数进宫的宫女或女官来说,未来的不确定性是她们心中最大的痛,待年满之后出宫,女子岁数已大,能嫁个什么样的人,谁也不知道。
十二娘未来有了这样好的出路,大家都羡慕的不得了。十二娘每天应付着大家真心或假意的“恭贺”,对李思训能避开则避开,可太子妃仿佛拿她当自家人一般,三天两头喊她过去送书、送画,实际上则是陪她喝茶聊天。
跑东宫的频率太频繁,难免会遇到李思训,其他亲卫、勋卫看到她,也会亲切的与她打招呼,含有他意的笑让十二娘颇感无奈。
可巧十二娘刚从东宫太子妃那里出来,李思训就从后面赶上,说:“到了吃饭的时间,你是回掖庭宫吃饭吗?”
十二娘心存怨念,但在李思训面前不太设防,便说:“我哪有时间吃饭?太子妃隔三差五喊我来说话,我自身的事情都做不完,回去还得赶工呢!”
李思训问道:“事情很多吗?”
“上到皇上、皇后,下至各级女官,大家都是‘好学’之人,随便谁来借个书,还个笔,每天要归档的东西就堆成山。”
李思训笑道:“我还以为司籍司的女官每天看看书,有宴席的时候在旁奉笔奉纸,很清闲呢。”
十二娘说的话其实有所夸张,她与秦女史两人轮流当值,只有在当值的那天若恰巧被太子妃喊去,才会耽搁工作,也不是每次都如此。
不过今日恰巧就是她当值,她回到掖庭宫之后,将各处还回来的书一一登记,而后抱去书阁里一一归为。
从书阁里出来,就见一小太监站在门槛边张望,见到她,立马堆笑的说:“高女史,小的给您送饭来了。”
这小太监就是在探花宴上给她送香脂的那个,不用想也知道是谁让他送的饭了。
她接过饭盒,说:“以后别送东西来了,人来人往的,看到了不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