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的生存法则》第282章


……
大抵是应验了玲珑的话,果真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否极必泰来风雨过后必有晴天。
如情生下孩子的第十五天,从山西传来一记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傅原大军已全面控制代王及大同所有明暗势力。
而第二日,宫里忽然下旨褒奖靖老王爷,称其教子有方,靖王骁,骁勇善战,机警果决,知人善任。与江西巡抚,庆昌侯兄弟合力平定邪教,荡平流寇,明德有功,献俘太庙,益显臣节,功在四方。靖王骁不计个人得失,不计荣辱,忍辱负重,出生入死,威名远扬,功臣昭昭。今特意下旨褒奖,分封四方兼镇北大都督,赐坐蟒袍,紫金蟠龙玉带,食邑三万户,其父教子有方,赏金万两,夜光杯两对,羊脂玉杯盏两对,顶级大红袍三斤,大宛良驹十匹。其母柔嘉淑顺,风姿雅悦,端庄淑睿,克令克柔,安贞叶吉,雍和粹纯,赐东海南珠一斛,西域素缎十匹,雪莲十株,血燕十盏,凤凰琉璃灯二盏,汉白玉雕花床榻一张,雕鹤纹柏川浴桶一张。
而如情因为在蓐期间,不宜见客,太妃代为领旨,称其静容婉柔,丽质轻灵,风华幽静,淑慎性成,柔嘉维则,贤妻楷模。赐东海南珠一斛,西域素缎十匹,雪莲十株,血燕十盏,凤凰琉璃灯二盏,汉白玉雕花床榻一张,柏川浴桶一张。静心静养,兹尔佳勉。
如情所出小屁孩子,屁大点的小东西也被赏赐了好些名贵玩意,甚至被封为靖王世子,承袭王爵之位。赐名为涵衍,寓意为“常意真君之於道,必有望圣人而未及其量,率贤人而大得通者,故能涵衍古今,廓穹天地。”
直至皇帝圣旨制曰,文武百官才陡然反应过来,原来李骁在江西的所为所为,确是为着巢灭邪教所设的计谋妙计而已。
制曰召书一下,朝中弹勋李骁的声音陡然减少了一半,虽然仍有个别言官仍是不肯善罢甘休,但拿李骁的话来称便是纯当屁放。
抛开这些不和谐的声音,反正制曰召书下达后数天内,王府陡然来了好些送礼的,这回不再是随便拿些扇子砚台之类的玩意,全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满满当当地堆把隆仙居侧屋堆得比山还要高。
而接下来的日子,如情再也没有在白天里睡过好觉,亲王郡王级以下的贵妇她自是不必招待,可京城的亲王王妃郡王王妃世子妃国公夫人侯府夫人之类的人物少说也有好几十上百位,并且大都还是李骁的长辈,人家登门看望你,你还好意思装睡不理人?虽然月子期间可以不必下床见客,可也得坐起身靠在床沿一起陪笑陪聊。
如果说这些人是真心来看望的还好,可惜她们不是。所以如情很痛苦。
昔日受尽了奚落与假情假意的慰勉与落井下石,还得摆出一副伤心无措的表情,如今,尽管心里不痛快,仍得陪着笑脸,好茶好饭的招呼。
所幸,李骁这厮真心不愧为京城第一嚣张哥,毫不留情面地把这些人统统骂了回去。
151 无题
更新时间:2012…12…13 21:01:38 本章字数:5458
章节名:151 无题
李骁这位嚣张哥嚣张到何种程度,单看那些离去的贵妇一个个面带菜色便可知晓。嫒詪鲭雠晓如情畅快了一阵子,又颇觉不安,虽然真心不喜这些人,但大家都在京城里混,抬头不见低头见,大家在肚子里打打官司就罢了,何苦明面上得罪呢?撕破了脸面也无济于事的呀。
李骁却不置一辞,“得罪了她们又怎样?如今爷我立了大功,正是烧热灶的时候,就算放个屁都无人敢说是臭的,今日里骂她们又怎么了?还敢咬我不成?”大不了在暗地里骂他两句罢了。
如情啼笑皆非,“就爱浑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王爷真能保证一辈子被烧热灶。”
李骁耸肩,“以后的事,谁又能保证呢?最重要的是把眼前的日子过好就成了。”如果总爱顾忌这顾忌那成天自找不痛快又要什么意思呢?
如情无法说通他,有些郁闷,方老太君登门看望她时一股脑儿地吐了出来,“……祖母,你瞧瞧这人,鼻孔也生的太高了。这哪能行呢?”
老太君却赞成李骁的做派,“人活于世,哪能面面俱到?姑爷虽处事燥了些,但也不失为好法子。至少你现在耳根子是清净了不少,是吧?”
如情点头,“话是这么说没错,可这些人不是亲王就是郡王国公的,哪真能得罪?”虽然这些人在朝中确实没多大实权,但总归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呀。
老太君道:“你呀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然后笑着与如情解释了这些人都是权贵之家,若个个都与靖王府交好,皇上才会更加坐不住的。
李骁“得罪”的人越多,树的仇敌越多,皇帝才会越发放心。一来李骁脾气就那样,大家都习以为常了。再来这些人确实是欺人太甚,又何必为了面子与她们周旋,不但无法落个好,反而还让自己受累,得不偿失,今日里与他们划清界线,也省心省事多了。
如情想了想,点头,老太君说的很有道理。是自己顾虑太多了。
如情又问起山西大同的事,老太君笑道:“已经完全控制了局势,大可放下心了。”
如情双眼一亮:“这回哥哥们都立下大功,不知皇上会如何重赏他们。”
老太君笑得柔柔的,脸上带着浓浓的欣慰,“大哥儿这回立下奇功,皇上龙颜大悦,正式任命为吏部左侍郎,官居三品,赏银万两。你大嫂子也被钦封为正三品诰命夫人。二哥儿更是了不得,匡抚正义,平叛有功,力挫靼鞑,平定叛王,临危不乱,力挽狂澜,被称之为国之柱石亦不为过。皇上的诏书昨日已然抵至方家,你二哥加封从一品左柱国将军,食奉五千石,赏金万两,御赐田宅八百顷,并赐立蟒袍一件,金玉带两条,可有进宫骑马资格。你二嫂子加封为从一品诰命夫人,食朝庭奉禄,和你大嫂子一样,都被赐‘贤德佳妇’匾额。你这两个哥哥,可真了不得呀。”
如情击掌,真心替哥哥儿感到高兴,“这下子,爹爹肯定躲在被子里得意在笑。”以她对方敬澜的了解,在人前估计还得保持着道貌岸然宠辱不惊的文人形像,但在无人时肯定把嘴巴都要笑烂。
老太君也跟着笑了起来,“是呀,托儿子的福,你老子已官复原职。再过两日又要起程去江南巡视江南盐运。”
如情“啊”了声,“不会吧,皇上这么好说话?”
老太君又道:“不止如此,你那嫡母,也就是你哥哥们的亡母大李氏亦被诰赠为一品淑人。甚至我……”说到这里,老太君深深笑了起来,似有欣慰,“你大哥是个孝顺的,还在皇上面前替我求了个诰命。”
如情又惊又喜,“真的,真的么?哎呀,这是应当的,应当的呀。祖母虽非咱们兄妹的亲生祖母,可这些年来祖母对咱兄妹关怀有加,呕心沥血,不是亲生,胜似亲生。大哥哥,大哥哥他……祖母好人有好报,孙女也替您感到高兴。”
老太君摸了摸她的头,轻笑:“傻丫头,你哥哥却是一片好孝心。不过你激动什么呀?”
如情胡乱拭了泪水,笑道:“人家只是高兴嘛,祖母这些年的付出总算没有白费了。”虽然诰命夫人只是皇帝笼络臣子的一种手段而已,实际上也没什么实权,但总归是一种身份的像征。对于权贵世家来说当然算不得什么,但对于普通士官之家,却是够瞧了。
老太君慈爱地笑着,“我膝下无子,把你老子完全是当作亲生儿子来对待。这里头也确实还包含了些想头,但对你们兄妹几个,我却是实打实的掏心挖肺。也不求你们回报什么,只是图个老来有所依靠罢了。”
……
日子在平静中度过,只是有着上千下人服侍的王府,至少望哥儿出世后,总有些捉襟见肘之感,太妃想着望哥儿没有办洗三,但满月酒肯定是要隆重举办的。先前走了好些管事及下人,再来望哥儿又需要人侍候,把可靠得力的人拨过去后,嘉欣宛及隆仙居的下人就有些不够用了,于是太妃又准备再弄些人手进来。
先前那个秋荷伙同针线上的婆子里通内外,秋荷更是在如情生产当日陡然来一出阴毒伎俩,着实惹怒了老王爷和太妃,基于杀鸡儆猴的原理,秋荷虽然后头全都招供却也抵不过李骁的怒火,被活活打死不说,其家人尤其是近亲全被打上二十板子,再被罚到庄子里做粗活。紧接着,李骁回来后又听说此事,又把那个被人杀死的针线上的婆子的子女媳妇女婿也给拖了出来打上一顿板子丢进庄子罚里去,最后雷厉风行又查处了几个贪污的耗子及在值班期间偷喝酒的奴仆,大怒之下,统统给捆了来打得半死不活再给丢了出去。
李骁这一血腥行动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