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尊之酒娘》第50章


“你怎么想起问这件事了?”刘怜儿疑惑道。
“成亲不就代表着成家了,所以王金也该想想立业的事儿了,即使她不想,她家夫郎以后也该有想法了,毕竟在我这里王金就只是打杂,终究不算长久的事。”酒娘解释道。
“这样说来也是哦。”刘怜儿严肃地点头,“让王金一直跟你打杂,迟早她家夫郎会有意见。”
“你今儿个和那王金夫郎去买针线,都聊了什么?”酒娘问刘怜儿,从刘怜儿回来时候的样子,她可以感觉到刘怜儿跟杜鱼儿相处得并不是非常融洽,因为刘怜儿浑身上下透着股拒绝人靠近的气息。
“也没说什么,我就给他说说南溪镇这集市的情况,哪几家店铺卖什么,买菜的时候在哪里买比较好。”刘怜儿淡淡地说道。
“可是怜儿不高兴,为什么呢?”酒娘伸头碰碰刘怜儿的脑袋笑道。
“我没有不高兴,就是觉得王金夫郎挺能干的,和人讨价还价的利落劲儿比我强太多了。”刘怜儿没有说真正的原因,因为他不想背后说人是非,所以就只是说出事实,而不评论人的是非。他之所以不高兴,是因为那杜鱼儿和锦绣阁的小二姐讨价还价的时候态度很不好,他当时站在那儿觉得很难受。后来,杜鱼儿还趁人不注意捡了股红线,碰巧被眼尖的刘怜儿看到了,他当时没有揭穿,但私心里却很不喜欢杜鱼儿这样的行为。
“怜儿和人家比这个做什么?怜儿也很能干,完全不需要和别人比较。”酒娘觉得刘怜儿有未尽之言,不过没逼他说话,而是手轻抚着刘怜儿的头发,轻声安慰。
“我知道。”刘怜儿知道酒娘的意思是让他自信,所以就点点头。
车架前的元德容听到车厢内酒娘两人的谈话,神色不动,眼睛里倒是闪了下,她心里想着,主君这样的儿郎和家主真是天生一对,家主某些奇怪的言行也只有主君会完全包容,而且家主也时常在注意着主君的神色变化,理解他的想法。
“德容,到家了吗?”酒娘的声音从紧闭窗帘的车厢里传来。
“到了,家主。”元德容回答道。
“好了,怜儿,我们下车回家。”酒娘在马车停了后,从车厢里爬出来,然后站在地上接刘怜儿下来。酒娘把刘怜儿抱到一侧站好,便和元德容一起搬东西。
“德容,晌午留下来吃饭,下午还有事让你帮忙,你来帮我们烧火炸鱼,所以晌午就不要去老宅那边了。”搬完东西,酒娘抓住想走的元德容道。
下午要炸鱼,她和刘怜儿两个人根本忙不过来,所以就拉着元德容帮忙。而且,老宅那边只有元德容一个人,她回去还要开火,如果酒娘不用让她帮忙的借口留下,元德容肯定还是会回老宅。
元德容点头,把马车赶到院子里,给马喂些草和水,不过马车并没有卸下,方便晚上回去。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什么的要食言了,我晚上卡文卡得很难受,而且肩酸背痛的,所以今天更不成了。不过明天继续日更,欠的双更迟早还回来。
第四十六章 新婚贺礼(二)
大年三十的晌午;酒娘让元德容来新宅这边跟她们一起吃饭,毕竟在乡下她们可不需要遵照什么世家规矩。不过;在吃饭之前,贴春联是必须的。
“家主,我上去贴;您站在下面看着就好了。”元德容站在大板凳上对酒娘道。从老宅过来的时候;她就已经贴好老宅那边的春联了;而这边新宅子,酒娘她们却还没开始贴春联。吃饭前;元德容主动舀过春联和浆糊;站在大板凳上面贴堂屋的门联。
“好,我给你看着。”酒娘应道,她站在元德容身后指挥。
把门上的春联贴好之后;酒娘她们又去了粮仓和灶台,把家里的柜子,灶台等等地方都贴上“福”字,讨个吉庆,以求年年丰收,家宅安稳。
“要吃饭了,你们先放爆竹吧!”刘怜儿从厨屋里出来,站在堂屋门前说道,今天他头上包着浅红色的布巾,因为做饭时的烟灰很大,为了防尘。
“好。”酒娘回屋把买好的爆竹舀出来,摊放在院子的空地上,然后回厨屋舀了根燃着火的木棍出来。
酒娘拒绝了元德容的帮忙,她上前把火棍凑近爆竹的芯子,点燃以后就跑到刘怜儿站着的堂屋前,让刘怜儿捂住耳朵。
“噼里啪啦”一阵声响之后,刘怜儿笑着赞道:“这爆竹燃得急躁,这样才有好兆头。”
“嗯,红红火火,干干脆脆的好兆头。”酒娘说道。
送旧迎新的时刻说些吉祥话,自己说得高兴,旁人听了也开心。
贴好春联,酒娘她们便吃了一顿丰盛的大餐,有鱼,有猪肉,羊肉,牛肉,还有鸡肉,菜做得很多,每个人尽力吃却还是吃不完,最后剩下了不少。刘怜儿把剩菜都放在了壁橱里,好在冬天气温很低,不用担心剩菜变质,不然他肯定觉得做这么多的菜吃不完会浪费。
午餐饱餐了一顿,下午刘怜儿就开始和面包饺子。厨屋里,酒娘负责剁饺子馅,荤素的都有,荤馅的就有猪肉和羊肉两种,使用的辅料有韭菜和芹菜,而素馅的则有粉丝,芹菜,豆干,等等。元德容午饭后就留了下来,她负责烧热水,干些粗话。
“砰砰砰砰!”酒娘在案板上剁芹菜,豆干和细粉丝已经剁了了放在盘子里面。酒娘把芹菜先切成丁,然后一点一点剁成碎屑状。所有的材料混合到陶盆里面,酒娘道:“怜儿,你来撒佐料,我怕弄咸了。”
“好,就来。”刘怜儿把面放在一边醒着,他走到酒娘身边。然后,酒娘让开位置让刘怜儿动手。
刘怜儿抓了把盐撒到陶盆里,然后又加了些酱油,花椒。
“辣椒面要不要?”刘怜儿问,他担心加了后酒娘觉得辣嘴。
“加一点儿好了,不要放太多。”酒娘把装辣椒面的罐子递给刘怜儿道。
刘怜儿点头,把所有的佐料加好以后说道:“你来拌,我去看看肉馅做的怎么样了。”
酒娘从刘怜儿手中接手木勺,缓缓搅动着过了好一会儿才拌好馅子,之后她把素馅放到一边,坐在一旁看刘怜儿揉面团。
元德容在酒娘她们忙着干活的时候就一直坐在灶台后面不说话,看着家主和主君的剁馅子,做饺子馅。酒娘她们的互动让元德容觉得很温馨,也很新奇,因为她家几代侍奉信陵王府,根本没机会见到寻常百姓家妻夫相处的情景,即使听说了一些,但是也未曾听过像酒娘和刘怜儿这种互帮互助,一起做饭的事例。
刘怜儿把面切成小丁,然后舀着擀面杖擀饺子皮,酒娘在一旁帮忙包。酒娘会包饺子,只是包的都是很平常的样子,而刘怜儿却从小跟着刘家郎君学做饭,就连包饺子也会包很多形状的,比如马蹄样子的,元宝样子的。
酒娘回屋抓了把铜钱过来,用热水冲洗了几遍,打算把铜钱包在饺子里。
“洗净了吗?”刘怜儿问酒娘。
“我已经烫过几遍了,还刷了刷,应该足够干净了。”酒娘捡起一枚铜钱,铜钱有她拇指关节大小,和她原来世界里的新版一毛钱硬币差不多大,完全可以包在饺子里面而不被发觉。
在饺子里面包铜钱象征着来年有财运,纯粹为了讨个彩头,酒娘小心地洗净铜钱,然后递给刘怜儿,让他来包。
刘怜儿手指灵活地捏着饺子皮捏饺子,眨眼间就把一个个圆滚滚的饺子放到高粱秸秆扎好的板子上,没一会儿上面就放满了。酒娘把放满的板子放到一边晾着,然后又舀了一块过来,放到适合的位置方便刘怜儿活动。
包了一下午,酒娘她们把荤馅的都包了出来,素馅的只包了大年初一够吃一天的,临阳城这边大年初一只吃素食,饺子也只吃素馅的。
忙活了一下午,晚饭的时候,元德容烧火,酒娘看着锅,刘怜儿负责下饺子,煮了好几大碗。三个人分食完毕后,酒娘觉得自己都走快不动路了,因为撑得。酒娘总共吃了两碗饺子,期间她还吃到了五枚铜钱,把铜钱擦干净之后,她就把铜钱收到荷包里打算就这样放着不花掉。
酒娘让刘怜儿总共包了十枚铜钱,今晚光她一个人就吃到了五个,刘怜儿吃到了两个,而元德容没吃到。虽然元德容没表现出来,不过酒娘还是看出她有点失落,毕竟元德容还只是个十五岁的孩子,虽然她表现得很成熟,不过在酒娘眼中却的确是把她当做晚辈。
晚餐过后,元德容要回老宅,酒娘叫住她道:“德容,你明儿个早些过来,我们要上山祭祖去。”
元德容点头应了。
“不过也别太早,你辰时正过来就行了。”酒娘补充道,她从怀中舀出红布包着的东西,放到元德容手上,“这是给你的红包,你收好,没有你娘爹管着你尽可以按你自己的想法处置。”然后,酒娘从荷包里舀出她吃饺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