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静的宁静生活》第36章


虽然天色还早,但沿寺的路上,已有许多行色匆匆赶去寺中的宾客了。这其中多的是些一心向佛之人。
太阳初升之时,钟楼响起清悦悠长的钟声,声声洪亮,如贯耳际。全寺上下三百僧人在方丈圆松大师的带领下,在寺前的广场面西肃立。由方丈带头五体投地,焚香顶礼三拜,动作从容,不疾不徐、优美大方。僧人端坐于地,开始齐念:“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三声;“阿弥陀佛”百声;“南无观世音菩萨”三声;“南无大势至菩萨”三声;“南无大势至菩萨”三声;念毕,再念大慈菩萨赞佛忏罪回向发愿全偈一遍:“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我今大归依,忏悔三业罪,凡有诸福善,至心用回向。愿同念佛人,感应随时现,临终西方境,分明在目前。见闻皆精进,共生极乐国,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后,由方丈顶礼三拜而退。
凌静本身不是信佛之人,但自己身上发生这等奇妙玄幻之事,对这此反倒有了敬畏之意。
因此,凌静怀着这样的敬畏之心惊奇地停了下来,在人群中遥望了一下,只见众僧委坐于地,闭目吟诵,双手端放于膝上,而之前见过的笑容满面地圆松大师此刻却是宝相庄严,一副得道高僧的相貌。
凌静默默地退了开去,从侧门进入寺中,耳边似乎回荡着众僧的吟诵之声。慢慢地,外面的声音逐渐远去了,寺中一时陷入了沉静当中。凌静一路行来,竟然没有碰上一个僧人,几乎所有的僧人都去了礼佛,是以寺中冷冷清清,空无一人。
03解惑
凌静一边走,一边看,不一会就来到了上次与静云大师见面的后堂会客厅内。
静云大师已然端坐在厅中,静静闭目坐禅。
凌静缓缓走到厅中,默默端坐于静云大师身前一米摆放着的蒲团上,静心等待大师发话。
静云大师手上一直不疾不徐地一一细数佛珠,等了许久,却始终默默无语。
凌静也不说话,只是静等,一时,厅中只闻得佛珠转动摩挲碰撞时发出的声音。
大约过了四十分钟,总之凌静都已经觉得腿脚渐渐麻痹了,才终于听到静云大师的声音。
“女施主耐心很好,老僧有一言相告,是以召唤于你。施主可知否?”
凌静暗想:“我怎么会知道,知道了就不用过来了!”嘴上说:“不知!”
静云大师含笑看了她一眼,凌静立时觉得自己仿佛变做了透明人,什么心思都藏不住似的。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施主倒真是坦白。老僧也不打诳语了。老僧在寺中这么多年,也是第一次碰到施主这样的奇遇之人。好奇之心人皆有之。老僧昨夜细算了施主的生辰八字,只推算出施主在不久之后会有一次大难,关乎生死,而更远的事情却又非常渺茫,隐而不见。”
凌静听到自己有一次关乎生死的大难时,脸色也不怎么好看了。当然,任是谁听到这句话也不可能开心到哪去。要不是眼前这位大师是云霄的叔叔的好友,凌静几乎都怀疑他是不是个骗子了。因为这些话正是一般市面上那些冒充高僧骗钱的人的开场白。
静云大师看穿了她的想法,也不辩驳,只问了一句:“施主之前是否曾发生过魂不守舍之事呢?”
凌静有些莫名地看着静云大师,有些不解,何为魂不守舍?
是呀,一般人哪里知道这些佛教用语呢?
大师解释说:“舍:指人的躯壳。灵魂不能依存于躯壳之内。形容精神分散、恍惚,意念不能集中、自持。但我说的乃是它的本意,指的是一个人的灵魂和躯体不能相容时的反应。施主的魂魄与身体本就不符。人的身体是有磁场一说的,因为你们的磁场非常相近,这才会发生她死你替的奇幻之事。但,相近不等同于一模一样。事实上,这世上是没有哪两个人的磁场是完全一致的。当身体受到外界强烈刺激时,它就会对你的灵魂产生排斥性,上次的事情只能说是运数,天定而已。如今我察你颜色,正是魂魄不稳的迹象,施主并没有佩戴佛珠吧?”
凌静回想起上次生日宴时的表现,心里也认同了大师的话。若不是关键时刻云霄戴着的黑檀木的佛珠帮她稳固住心神,可能自己早就烟消云散了。而且,今日因为早起,自己并未戴佛珠,又因为早晨天气凉爽,是以自己又是穿着长袖的衬衫,手腕部分盖住了,一般人哪会知道自己有无佩戴饰品呢?
第四十一章 指一条明路
更新时间2012…5…10 13:40:07 字数:2051
01指点迷津
凌静此刻很想拿面镜子照照,看看自己的脸色是否真如大师所说,那么他究竟是从何处可以看出魂魄不稳呢?凌静疑惑不解中。
静云大师眼中含笑,看穿了她的迷惑,说道:“你的眉间有阴郁之气,但面色却红润,说明身体健康但却心绪难宁;两眼灿而有神,这乃是说明你的灵魂正气凝聚而形于外;但眼下却有暗影,必是夜晚神思不属的征兆;你要谨记,思虑过多,对你此刻的身体并不利,很容易让身体产生排斥,从而造成魂魄离体呀!”
大师语重心长的一段话说完,凌静反而有些呆了,真是神奇,原来从一个人的面相可以看出那么多东西的?那么大师又是怎么看出自己没戴佛珠呢?
大师又说:“前日我见你佩戴了佛珠之后,神色分明好转了许多,但今日一见,却又比之前差时更甚,所以我才猜测你今日根本就未戴佛珠。”话音一转,又说:“我这串佛珠是好友士清诚意相赠的,本是顶级的南海黑檀香木制成,有宁神静气、去烦去燥之效,对稳定心神有很大的功效。你一定要经常佩戴,保证珠不离身。不然,长此以往,你的情况会越来越糟糕。千万不要再把老僧的忠言当成耳旁风。”
凌静有些了然,但更多的却是对静云大师行为的不解,她也这样问大师:“静云大师,恕我冒昧,您既然知道我并不是这个身体的原主人,为什么你还要帮助我呢?这根本不符合情理呀!我不明白!”
02原来是她
静云大师回道:“老僧从你的眼睛可以看出你之前必定是个正气善良之人,这一点是我要帮助你的最根本原因。还有,你可能不知道,凌静之前其实是来过云霞寺的,而且,我恰好也给她看过一次相。她的面相是很明显的早夭之相,死亡是她注定的结局,这一点我虽然没有明说,但她却是知道的。对于没能化解她的生死之劫,老僧一直到现在仍耿耿于怀。”
凌静恍然,原来如此,正是因为她之前来过这座寺庙,静云大师才会如此轻易地就推算出自己是替代她而生的。或许也正是出于对她的愧疚,静云大师才会把好友所赠的黑檀木佛珠转赠于自己,当然这也解释了静云大师对自己特别相帮的真实原因。
凌静可不认为自己的魅力大到可以请动这位高人哦!所以说呢,她的自知之明还是很强的。
然而,之后静云大师却又慢慢地吐出一段话,差点把凌静吓个半死。
“还有最重要一个原因。”大师缓缓地道。
“还有?”凌静惊讶不已。
“其实,你并不知道,她一直就在你的身边。”静云大师此刻的架势像极了那些个招摇撞骗江湖术士。
凌静感觉脑后一阵阴风,回头一看,当然,什么都没看到,但是小心脏却被吓得扑嗵扑嗵地跳个不停,冷汗都快流下来了。拜托,这又不是鬼故事?!
静云大师好笑地看了她一眼,凌静瞬间就确定了这是一只老狐狸。看他笑得那么奸诈,靠,一定是骗人的!
凌静怒目而视,这一刻,她浑然忘记了对方的得道高僧的崇高身份。
静云大师笑道:“施主放心,你的灵魂正气很重。虽说你是阴月阴日阴时所生,但阴极生阳,所以你反而是个正阳之人。不怕,不怕,寻常鬼魅根本都近不了你的身。”
凌静觉得又是一寒,鸡皮疙瘩集体起立抗议,寻常的不行,那难道说不寻常的就行了?老大,你可别吓我?天知道她可是最怕这些东西了!如果不说清楚的话,估计接下来的几个星期她都没好觉睡了。
03静云大师的真面目
静云大师又说:“好了,我所赠的佛珠记得一定要戴,是驱邪避凶的吉物。”
凌静已经是第N次听到这串佛珠的功效了,但此刻却不得不在意起来,毕竟它可是对付自己最怕之物的不二法宝呀。戴,一定要戴,绝不离身。凌静心里莫名地产生一个念头,大师是不是怕自己对那串佛珠的重视不够,这才编出这一段鬼话来吓唬自己呢?
凌静恍然大悟,用控诉回鄙视的眼神看着静云大师。
什么有道高僧,分明就是老顽童来的!
大师笑呵呵地说:“施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