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生春》第185章


“海棠,不要。”萧素拦住了姚海棠,她不觉得去面对那些人是个好主意。百姓多良善,但真到了与他们的利益相抵触时,他们可以是世间最冷血无情的人。
看了眼萧素,姚海棠灿灿地笑了满脸:“放心,没事。”
屁啊,还没事儿呢,事可大了。姚海棠脸上是笑,心里哭都哭不出来了。
就在她要迈步往出走的时候,萧素一掌下去就把她拍晕了:“带走,不管怎么样,宫里比这里安全。要逼她在哪儿不是逼,她却只记得玉山先生说不宜进京城,她傻了。这时候京城和庐山有什么区别,人要玩死她在哪儿都一样玩,宫里至少还得费点儿工夫。”
廷卫一看,也不知道是不是该把萧素给喝斥了,想来想去这俩是师姐妹就当没看见吧。默默地传了马车进来,萧素和青苗一块儿把姚海棠弄到车上去了,然后一左一右守着姚海棠。
马车驶出天然居时引起了一阵很轻微的骚乱,但是到底是皇权的时代,百姓对皇帝的仪仗有着天生的敬畏,所以骚乱很快平息下来。人群看着马车驶远了互相看了一眼,却没有散去。
待到许久之后,有个人悄悄走了出来,在领头的几个人身边说了句什么,那些人才各自散开了。不消片刻,天然居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而姚海棠被劈昏了弄进宫里,再睁开眼睛来时天已经完全暗下来了,窗外是细雨夹着微凉的夜风响起一片簌簌之声。侧耳听了听,再环视了四周一眼,姚海棠就知道这是宫里,就是她曾经住过的地方,杜敬璋在宫中的住所。
旁边守着灯的小宫女见她醒了,一个激灵,赶紧把灯调得亮了些,然后俯首贴耳走到床榻前轻声地说道:“姑娘醒了,可有什么不适,用不用传御医来。”
“不用了,素素和青苗呢?”姚海棠还记得是萧素劈晕她的,她当时不敢相信地回头看了一眼,最后一眼是萧素有点儿得意的脸。
“回姑娘的话儿,萧姑娘已经安歇了,青苗姑娘出宫去了,青苗姑娘留了句话给姑娘,说是请姑娘在宫里暂时先待着,过段时日公子就要回京了,凡事不必过于急进。”宫女说着话退到一片,眼睛不时扫一眼姚海棠那边,似乎是在观察姚海棠是不是有什么需要。
怔愣了片刻,姚海棠揉了揉眉心,觉得脑袋开始犯疼了:“太后娘娘这时候歇了吗,我是不是应该过去请个安?”
那小宫女浅笑微微点头:“已经睡下了,本是当去请安的,既然姑娘才醒过来,那明日早早起了再去也是一样的。太后娘娘知道姑娘进了宫,刚才还有姑姑过来传话,说要是累了乏了就免了这几日的请安问礼,只管好好歇歇便是。但是,规矩总是要尽到的,姑娘既然有了身份,又住进了这里,公子不在姑娘便是主,往常里公子若在宫里歇宿晨昏定省是从不少的。”
这小宫女的话让姚海棠不由得心生感慨,杜敬璋身边怎么都是些愿意替他操心的人呢,也许是因为杜敬璋经常替很多人操着心的缘故吧。
“那还有什么是我应该做的,我鲜少来宫里,有很多事情都还不太熟悉,要是有什么不到的地方,你多提点着些。”姚海棠最讨厌待宫里了,规矩礼仪各种章程,光是想想就够烦了,可是既然来了,那就一样儿也不能少。
宫女拿来了衣裳披在姚海棠肩头,然后说道:“回姑娘,宫里眼下皇子公主统共十一人,见到了施个平礼就成,诸宫各妃也是如此。只除了皇上和太后娘娘那儿需要问候,旁处是不用去的。”
幸好,姚海棠心说嫡长就是舒坦,身份高了规矩反而要少一些:“那明天到时间儿了你就叫我,我睡惯了懒觉,要是叫不醒……呃,这是宫里,我认床,应该不怎么睡得着。”
“是,明天早起良思来唤您。”这时候姚海棠才知道这小宫女叫良思,开始她还以为是凉思,后来看了身份名牌才明白过来。
良思说完又问姚海棠还有没有什么需要的,姚海棠说:“没什么了,我洗个澡接着睡,明天还得去给皇上和太后娘娘见礼呢。”
“是,这就给姑娘备香汤。”
香汤,这个词儿很香艳啊,结果等水备好了一看,其实就是加了各种鲜花儿,水是用富含香气的干花煮的,煮开后放凉到合适的水温了再用来沐浴,这个是不掺半点儿凉水的。
在她分析着香汤的成份时,太平院里一片晦暗之气,乔致安站在开满了花的树前,白色的花瓣正在灯烛之下反照着素净的白色,在幽深的夜色里更显得纯净而清澈。
“还是进宫了?”乔致安问道。
“是,院长。”
“不该进宫的,她虽然不明白,但反应还是敏锐的,陈荣和青苗没有劝阻却是我没想到的。这两个人……一个缺根弦,一个已经过久了平顺的日子。”乔致安对于这两个自己曾经的属下,似乎很失望。
“院长,接下来怎么办。”
这个问题似乎让乔致安很困扰,他抬头看着那开满了白花的树,许久没有回话。直到问话的黑衣人认为已经得不到答案了的时候,乔致安却说:“静观。”
静观则意味着袖手,侍立在乔致安身后的黑衣人忽然间皱眉,这就说明院里不打算伸手管这件事了。
可是,那不是公子的人么,为什么院长可以静气而观……
181.拖字诀
太平院中,代表乔致安的,一直是那颗由他和杜敬璋一块儿种下的白茉花树,杜敬璋说过,那就是乔至安的品格——不沾不染,不昧不欺。然而此刻,乔致安看着满树白花,却觉得自己面目丑陋到可憎。
“公子,您说过,太平院不属于任何个人,属于进行,忠于君王。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了太平院的立足之地。”乔致安说完一声笑,似乎略有些无奈与嘲讽。
身后的黑衣人已经领命离去了,整个太平院的林院里就只剩下了乔致安,他就这么站在白茉花树下,一直保持着同样的动作,甚至是同样的表情。他在尝试着回忆当年和杜敬璋一块儿站在树下时,是什么样的感觉,是什么样的举止言行,又是怎么样的百般思绪。
站了很久,乔致安也没有找到当年的感觉,却被那开满了白花的树晃得眼前一片花白。直到这时乔致安才叹了一口气,然后转身快步离开了花香四溢的林园,微风一阵徐来,乔致安声音非常低地开口说道:“他从来就没有放弃过,要知道他和你是真正的父子俩,一样的坚持己见不愿意更改。诏书……是有两份的……”
最后一句话说出来时恰逢着一阵大风,风很快就把话吹散了,大概除了皇帝和乔致安,不会再有任何人知道这件事。
次日不见晴,整个夜里就没停过雨,到后半夜尤其大,好在雨声比较小,姚海棠还算睡得不错。她醒了没多久,就见那叫良思的小宫女和三五宫女一块儿进了她屋里,请了安之后这个做那个,那个处理这里,一个个静悄无声,只有良思在她面前说了两向话然后也就没说了。
衣裳妆容都是有定式的,姚海棠最多做个选择题,指指点点选选就行了。
“始娘,已经妥了请姑娘看看可满意。”说话间两个宫女就抬了一面人高的镜子过来,姚海海棠压根就没怎么睡醒,越睡得好就越想睡啊!
不过一看镜子里的人她就醒了,完全清醒了不是妆化得太浓,或太华丽,而是正好,非常好。把她衬托得跟一公主似的,这约摸就叫范儿,她没想到自己还有点儿小气场呐,“嗯就这样吧。”
说着宫女们就退下了,然后良思说:“姑娘,太后宫里的嬷嬷过来了,您和嬷嬷一道过去。”
也就是到了今天,姚海棠才知道宫里有这么多规矩,这简直让她想死,早知道还不如老实点儿待在庐山,至少自在。
弯弯绕绕到了太后宫里,太后倒还跟从前一样儿,见了她不待她行礼,一把捞起她来上下看了眼说:“瘦了,你怎么不好好吃饭,不是最会做菜吗,你看御厨房的那些个人哪个不是肥头大耳,你怎么既好吃又好做还瘦了呢。”
说到瘦,姚海棠觉得自己很委屈,她前天称时还胖了二斤,怎么在太后那儿就看着瘦了呢:“那是因为已经很久没做了嘛,太后娘娘都不知道我有多懒,恨不得挂个饼子在肚子上一天到晚躺着,饿了就咬一口饼子,这样多舒服。”
“那倒是,你顶懒。饿了吧,行去给皇帝问个礼,然后到我这用早饭。”等到姚海棠给皇帝见了礼再回太后宫里时,宫里已经布了早饭来,太后拉着姚海棠一块儿坐下了,指着满桌子的菜说,“看,这一桌子里可有不少是你的菜谱,御厨房对你的手艺可推崇得很。”
伸脖子一看,果然挺多都是天然居里的菜谱,不过做得比天然居更精细一些,到底带了些皇家气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