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剩女》第169章


宋元义忙问道:“茶是谁沏的?”
墨香脸色一白,忙上前“扑通”一声跪地,急切地道:“老爷,茶是奴婢沏的,但是奴婢绝对没有下毒,小姐待奴婢好得不得了,奴婢怎会有害小姐之心……”
宋元义摆了摆手道:“你先起来,现在说这些为时过早,你去把剩下的茶水、茶叶,拿过来给李大夫瞧瞧。”
墨香脸色略好了些,起身应道:“回老爷,没有剩下的茶水,小姐每日饮茶不会超过一杯,所以奴婢每回沏茶,刚好只有一杯,剩下的茶渣,当时就清理了。不过,小姐用过的茶杯应该还没洗。”
宋元义揉了揉太阳穴道:“那就去把茶杯和茶叶拿来。”
墨香应了声是,急慌慌地出去拿东西去了,片刻后,又几乎连滚带爬地回来了,“老爷,茶叶罐子上有张纸条,奴婢沏茶的时候明明没有,莫不是跟小姐中毒有关?”
墨香一手拿着茶叶罐子,一手拿着茶杯,那张纸条便夹在茶叶罐子的盖子下,露出了一小截。
宋元义抬手将茶叶罐的盖子打开,取出那张纸条看了一眼,然后念道:“一日逍遥散,十二个时辰后药性自消,于身体无碍,勿急。”
李大夫听得这话,点头道:“这药名倒是跟老夫适才所说的不谋而合,那个门派最擅长也就是这个一日逍遥散,只是这药方听说是被付之一炬了,怎么还会有这种毒药流传于世?”
宋元义皱眉沉吟道:“这人既有机会得手,却又不是下的致命毒药,可见他图的不是清语的性命,又留下字条,将药名和药性相告,倒是让人费解了。这人这般大费周章,所为何事?”
不过,不管怎样,宋元义都觉得,自己心里有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至少,这件事情不是清秀做的。
“你是叫柳香吧?”宋元义问。
柳香忙点头应了声是,宋元义又道:“你且仔细伺候着,我和李大夫去外头等着。”女儿躺在床上会有诸多不便,自己和李大夫到底是男人,留在闺房里于礼不合。
宋元义吩咐了柳香后,又低头对清语道:“你莫要着急,王太医很快就来了,他对解毒倒是有些门道,兴许这毒并不是无药可解的。”
清语眨了一下眼,表示自己知道了。
宋元义替清语掩上被子,转身去了大厅里。
清语静静地躺在床上,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她才得到太后寿诞的请帖时,心里的确想过,如果能生一场病就好了,自己就不用去那种复杂的场面立规矩了。而且,越是临近太后的寿诞,她心中的不安也越是强烈,仿佛在这一日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似的。
如今倒是好了,直接中了这种毒,哪里都不用去了。
片刻后,宫里的王太医赶来了,见自己进的是小姐的闺房,不由得有些迟疑,宋元义忙道:“请恕下官隐瞒,是小女被人下了毒,下官不欲声张,还请王太医见谅。”
王太医原本有些不悦,但听说是侯府的小姐中了毒,脸上的神色也就肃然了,毕竟明日便是太后寿诞,若这会儿出点儿什么人命的话,还真是很不吉利的一件事情。
替清语的两只手都把过脉后,王太医摸着下巴上的短胡须沉吟了片刻,然后点头道:“令千金这脉象,是中了一日逍遥散的毒。不过这倒是奇了,谁会把江湖上已经绝迹、而且千金难求的一日逍遥散用在令千金身上?简直莫名其妙。”
宋元义没有把那纸条交给王太医看,而是面有忧色地问道:“不知王太医可有法子解了这毒?”
王太医摇头道:“准确的说来,这一日逍遥散不算是毒,说是补药倒贴切些,虽然服用后会有十二个时辰不能动,却也正因为这药能让人真的全身放松下来,所以药效过后,反倒会觉得神清气爽。而且,这药下官也没有解药,只怕令千金得在床上躺上十二个时辰了。”
宋元义听闻王太医也说这药对身体有益无害,心中稍定,朝他一礼道:“多谢王太医了,事关小女声誉,今日之事还请太医不要对其他人提及。”
王太医点头应道:“那是自然。”说罢还了礼就要走,宋元义忙给海棠递了个眼色道:“海棠,你送王太医出去吧。”
海棠点了点头,送王太医出了芷兰苑,在门口处给王太医塞了张一百两面值的银票。王太医也没拒绝,心安理得地收了。
王太医并不算嘴巴大的人,只要封口费给足了,他一般不会到处说人是非。
海棠送走王太医后,回到芷兰苑清语的房间里,正听见宋元义在那里安慰清语。
“其实只是躺在床上一日不能动,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多留些人守在这里,不会有事的,只是明日太后娘娘的寿诞你不能去了……其实也是好事,小辈里头去的很少,你这般出挑,反倒太显眼,锋芒太露也不是好事,你就好好地睡上一觉,这些日子为父见你都瘦了,也是该好好休息休息了……”
清语这段时间的确是累坏了,身体累倒是其次,心里累才是真的累,每日都在提心吊胆地过日子,所以当父亲在她耳边轻声安慰时,她竟然真的放松了下来,沉沉睡去。
宋元义见清语睡着了,这才命海棠留在此处仔细看着,自己来到客厅里,把芷兰苑里所有的丫鬟婆子全部叫来,一一地仔细盘问了一番,不过盘问的结果让他很是失望,竟然没有任何一个人看到有可疑的人进出芷兰苑。再联想他看到的那张纸条,字迹苍劲有力,绝对是出于男子手笔,只要一想到有个男人不知何种目的曾经出入过自己女儿的院子,宋元义的心里就没法如表面那么平静。
看来是该加强侯府的戒备了。宋元义在心里想着。
不过,他也只能是想想而已,因为第二日皇宫里出了大事,此后的好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没有精力再去想什么加强戒备的事情了。
正文 第一百五十四章 寿宴
第一百五十四章 寿宴
第二天太后寿诞,凡是四品以上的文武百官和四品以上的诰命夫人都收到了请帖,纷纷携带着送给太后娘娘的寿诞贺礼,前往万和宫赴宴。
就连常年称病不出的姜氏,也破天荒地穿着她的诰命朝服跟着太夫人和上官氏一起进了宫。
万和宫的正殿里,陆陆续续赶到的文武百官和诰命夫人们自觉地分成了两边,男人们站在右边,诰命夫人们站在左边,当然,按照惯例,依旧是品级越高的,站的位置便也越靠前。
位于最前端的位置,左右各设置了十把太师椅,这些太师椅是为上了年纪的公侯以及公侯夫人们所设,侯府的太夫人也在此之列,早早地被宫女们搀扶着,在椅子上坐了,跟一些老姐妹聊些家长里短的话题。
片刻工夫,来参加宴会的客人便都到齐了,整个正殿的两侧站的全是身着盛装的朝臣以及诰命夫人们,红色和黑色各占了一半,这两种颜色参杂在一起,奢华中带着些低调,明艳中带着些沉稳,倒是别有一番滋味。
客人们到齐后,便是几位王爷登场了,新一辈的王爷只有两个,一个四王爷朱子优,一个仁亲王朱子文,这两位王爷从正殿门口一起进来,朱子优一袭暗红色朝服,头戴金色朝冠,倒显得人如美玉一般,若不是他眼睛下面略有些浮肿,眼神也带了几分阴沉,倒真是翩翩佳公子一位了。
可惜,不管朱子优如何出色,只要他选择和朱子文一起出场便不会有人看他,关注他,所有的目光和赞美,都被众人毫不犹豫地给了朱子文。
亲王的朝服与王爷的朝服颜色上差别颇大,一个是暗金色,一个却是暗红色。一个金灿灿的,一个却显得颇为暗沉。按理来说,暗红色的衣裳其实比暗金色的衣裳更容易让人出彩,正因为衣裳的颜色不算抢眼,才能显得出穿衣之人的风采来,而暗金色的衣裳本身太过明艳,非一般人能驾驭得了。
不过,这暗金色的亲王朝服穿在朱子文身上却是再合适不过了,那样聚天地之灵秀于一身的天之骄子,穿着那样明艳而张扬的衣裳,反倒如天神临凡一般,叫人不敢逼视,却又忍不住要把目光落在他的身上,脸上。
数百米长的大厅走道,朱子文走得坦坦荡荡,脸上一直带着淡淡的浅笑。
所谓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大约就是这般了,除了看见年轻的郡主县主们时、他那时不时飞出来的媚眼以外,朱子文的相貌气度和言行举止,几乎完美得无可挑剔。
朱子优虽然被朱子文的风采掩盖了十几年,但他却还是没法习惯这个事实,心中依旧会觉得不平,于是越是往正殿里头走,他那双眼睛里的阴沉也越发的浓厚。
两位年轻一辈的王爷在朝臣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