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花的北宋市井生活》第209章


其实真让妙儿从徐四郎和徐东临之间做选择,她倒也宁愿弃徐四郎而选徐东临,至少她和徐东临也算是相处过一段时间,彼此也算是互相欣赏、脾气相投……可问题在于妙儿得知徐东临对她的心意后,心里没由来的生出一股恐慌来,那股恐慌让她下意识的想要拒绝徐东临、拒绝这份感情。
其实在这个陌生的朝代,妙儿是既渴望得到爱情、又害怕爱情的到来,前世今生两位母亲的经历让她害怕爱情多过于渴望爱情,她害怕爱情最终带给她的只有伤害!
前世的母亲带着年幼的妙儿抓奸在床,不但当场把父亲给赶了出去、还把家里的锁全都换了,甚至几日后母亲就迅速的和父亲办了离婚。于是从此妙儿便只能和母亲相依为命,并且心里也有看抹不去的阴影。
妙儿以为穿越到北宋后就能逐渐淡忘心里那场梦魇,可哪知她却再一次和尤氏一起抓奸在床、抓到张光和崔氏偷情,阴差阳错的勾起了妙儿前世最不想记起的梦魇,见亲眼见证了尤氏所承受的痛苦…
前世今生的梦魇叠加在一起后,让妙儿再也不敢轻易相信爱情,也让她非常的没有安全感,不敢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任何一个男人,哪怕到最后一定要和一个男人生活一辈子,那妙儿宁愿选择和彼此都没有感情的男人生活,只有这样她才不会重蹈两位母亲的覆辙,才不会受到伤害!
此时此刻,觉察到徐东临的心意、感觉到他对她的异样情愫后,妙儿心里其实十分的迷茫———她能够帮着治好张三郎的心病、解开张三郎的心结,但自己的心病她却治不好,她始终不能说服自己敞开心扉、接受徐东临这份感情。
于是思绪辗转过后,妙儿很快就做出了决定:“巧娘,你别说了,我们两既然都有婚约在身,那就不能随随便便的毁约退亲……我明天就把这些物事都还给徐四少爷,希望他收到我退回去的这些物事后,能明白我的心意。”
妙儿说完便一脸沉默的收拾徐东临送的那些物事,很快就把桃木梳、金步摇、玉镯和银手镯一并包在一块帕子里,任凭巧娘在一旁苦口婆心的劝导,妙儿也没有改变决定和心意……
第二天一早,妙儿便跟苏二娘借了个丫鬟,让她帮着跑一趟腿去徐府把徐东临请来。徐东临还不晓得妙儿已经决定和他划清界线,因此一见妙儿主动使人找他,马上神清气爽的迈着愉悦的步伐来到张记找妙儿,路上他还特意买了一包妙儿喜欢吃的香糖果子,一见到妙儿就十分殷勤的把手里的香糖果子递了过去……
“四娘,我买了你最喜欢吃的香糖果子,你快尝尝!”
妙儿没有伸手接徐东临递来的香糖果子,只努力摆出一副冷漠疏离的姿态,语气冷淡的说道:“不必了,我已经不喜欢吃香糖果子了。”
徐东临一脸不解的问道:“怎么突然不喜欢吃了?昨天我们逛相国寺时,你不还买了一大包并吃得津津有味?你是在和我说笑吧?好了,我都已经买了,你就赶紧拿去吃吧!”
“那是昨天,今天我已经不喜欢吃它了,你以后也别给我买这些物事,”妙儿说着顿了顿,才刻意加重语调说道:“男女有别,你给我买这些物事不合适。”
妙儿的冷漠和疏离,让徐东临拿着香糖果子的手顿时僵在半空中,脸色也立时变得十分尴尬,过了一小会儿他才有些不自在的把手收回,调整了下情绪后才若无其事的问道:“听说你找我?有事?”
“嗯,我是有事找你,”妙儿点了点头,一边刻意低着头不去看徐东临失落的目光,一边把昨晚包好的那包物事取了出来,轻轻的放到徐东临面前后、冷声说道:“这些物事还给你,你我都是有婚约在身的人,你送这些物事给我着实有些不太妥当,所以我希望你把它们收回,也希望你从今以后别再送类似的物事给我了。”
妙儿的话让徐东临的脸色大变,心里更是隐隐感觉到妙儿想要彻底和他划清界限,尤其是那句“你我都是有婚约在身的人”,那句话像把利剑般迅速的插透徐东临的心,让他的心顿时血流不住、疼得几近窒息!
第四十三章 初登徐府
这徐东临一直是个骄傲爱面子的男人,他也只会在妙儿面前流露出别人很少看到的一面,可妙儿那番隐晦绝情的话却让他马上收起了那一面,一张俊脸很快就绷得紧紧的,只见他沉着一张脸看了妙儿许久,见妙儿一直都低着头看都不看他一眼,最终终于痛苦的闭上了双眼……
当徐东临重新睁开双眼时,语气已经恢复了在别人面前的冷漠:“你的意思我明白,你说的对,你我都是有婚约在身的人,我不该做这些冒昧且不妥当的举动!我在此给你赔礼道歉了!”
徐东临说着客客气气的对妙儿作了个长揖,做完后他立刻毫不犹豫的转身离去,走了几步后才背对着妙儿冷冷的说道:“张小娘子请放心,在下从今以后再也不会来打扰你了,保重!”
徐东临说完这些话便大步流星的往外走去,而一直到此时妙儿才敢抬眼看着徐东临那渐行渐远的背影,一直一直的看,看到眼角不自觉的流下一滴眼泪,妙儿才匆匆忙忙的收回视线、抹去那滴眼泪———和徐东临划清界线后,她怎么会难过得落泪呢?
一定是她早就把他当成了至交好友,所以眼下他们不得不成为陌路人这个结局才会让她觉得惋惜、甚至伤感到落泪……
一定是这样,她一定是舍不得徐东临这个有勇有谋的好友,才会因为他的离开而难过!可离开对他们两个谁都好,既然决定了那就洒脱一点放下吧!
徐东临,再见了。
从那以后,徐东临真的从妙儿的生活里消失了,哪怕徐东汉依旧经常来找巧娘斗嘴,可一向是个话篓子的徐东汉、却突然从来不再张家人面前提起兄长徐东临,就好像徐东临和妙儿他们从来都没认识过、相处过般,就连巧娘有时候故意提起、徐东汉也会迅速的转移话题。
徐东临的消失让妙儿先是有了一丝不习惯,接着生出了一丝似有似无的失落感,但为了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让自己不再去想和徐东临有关的事,妙儿很快就决定要快刀剪乱麻的把自己的亲事做个了结……
于是妙儿竟难得的主动催促张大郎、让他赶紧打点好上徐家拜访的大小事宜———妙儿心想无论和徐四郎的亲事最终能不能成,她都必须要去徐家一趟做个了断,不能再这样无期限的拖下去了!
张大郎见妙儿竟主动提起前去徐家认亲,自是感到十分欣慰,更是连连催促苏二娘按照汴京这边的规矩准备厚礼,并嘱咐苏二娘多备些礼物,不能让他们张家头一次上徐家拜访就叫人瞧不起。
眼下张家也不缺银子,加上苏二娘是汴京土生土长的小娘子、对汴京各大铺子都十分熟悉,因此她很快就置办了几件大方且上得了台面的礼物,并且还正儿八经的先拿了张大郎的名帖,让小厮按照张大郎给的地址投去徐府,并还送了封张大郎亲笔写的信给徐天光,委婉的说明了张家人想要登门拜访的意思。
苏二娘派人投去徐家的名帖很快就有了消息,徐天光收到张大郎的信后更是立马写了回信,说这些年来他一直十分挂念妙儿,也早就期盼他们前来汴京拜访,还为这些年因各种原因而少了来往表示歉意,并表示一定会隆重接待妙儿兄妹。
其实这些年来徐家人虽然很少回家乡,但逢年过节还是会派人送些礼物到张家去,那些礼物都由张耀一家帮着接了,回礼也都是由他们操办,两家人的来往也仅限于此、没有更进一步。
所幸的是徐天光是个光明磊落、信守承诺且十分正直之人,因此这些年来丁氏虽然刻意减少和张家的联系,但徐天光依旧压制着她不让她胡乱,也从没有过退掉张家这门亲事的念头……说起来徐四郎那光明磊落、信守承诺的性格,倒是完完全全的遗传自他父亲。
且先不说徐家那头如何,却说苏二娘准备好前往徐家拜访的礼物后,张大郎和张三郎便带着妙儿前去徐家拜访。这跟着妙儿他们前去徐家的小厮平常除了跟着张大郎外,也会替张家其他的人跑跑腿,更是没少去请徐东临兄弟……
因此一到徐家大门外,那跟在最后的小厮就下意识的“咦”了句,心想这未来姑爷的府邸怎么和徐东临兄弟的府邸在一处儿,难不成徐家还有第三位少爷?可惜那小厮还没来得及把心里的疑问说出来,妙儿一行人就被徐家的管家恭恭敬敬的迎了进去,一路被请到了大厅上座奉茶。
徐天光夫妇早就在大厅里候着,一见到妙儿一行人就笑容满面的迎了上去,徐天光更是十分亲切的拍了拍张大郎的肩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