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改变了大宋历史》第90章


小赵皇帝把朱慎看了看,笑了,没有说话。
章老头与他的女儿走了。戏台上又上来一个年轻书生。书生说:“书生本姓王,已经二十五。父母已双亡,家在城中住。说的女人多,脚小怎走路。独爱大脚女,没人上门述。”
下面的大臣说:“人与人不同,就是他独爱大脚板。”
又一个大臣说:“大脚板有什么好,那有小脚女人走路好看!”
书生说完又是边走边唱:
读书要读万卷书,
不知社会也白读。
行路要行万里路,
首先跨好第一步。
经史子集全通读,
夫子教诲已记住。
不在社会去历练,
仕途管理怎样做?
书生做走路的样子,爬上山峰,看山峦重叠,青山绿水。说:“每天只在城内的家中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里看得到这样好的美景。”不由得,诗性大发,做了一首诗:
山峦重叠青山绿,
登高远望眼界宽。
大千世界步步看,
行路万里胜万卷。
书生正在欣赏青山绿水的美景。忽然从戏台钻出两条狼,狼也会说人话。
说:“到处寻找食物,爬得腿软脚酥,遇见一个书生,正好享受口福。”
看戏的人都笑起来,“狼也会说人话?好看!好看!”
正文 第五十九章 被迫纳妃
书生在山顶吟唱诗的声音,被章秀花、章老汉听到了。
两条恶狼,扑向书生,书生反抗与恶狼打斗的声音也传到了秀花、老汉的耳朵里。恶狼咬住书生的腿,书生滚下山顶,恶狼还在追击。秀花、章老汉手持弓箭向山顶跑去。章老汉、秀花一人射死了一条恶狼。
秀花跑向书生,喊:“书生!书生!”书生半撑着身子,在那里呻吟。
秀花把自己的衣服撕破与书生包扎。包扎完毕,书生还不能走路,章老汉背着书生到自己家养伤。
在章老汉家,秀花在给书生上药。
章老汉在一边唱:
小女喜欢读书郎,
老天双手来奉上。
秀花在旁边去给书生倒水。
书生唱:
书生喜欢大脚女,
碰上大脚美娇娘。
秀花在那里唱:
姑娘喜欢读书郎,
月老牵线来碰上。
年轻书生文才好,
打着灯笼也难找。
章老汉忙去对秀花悄悄说话,见秀花点点头,做害羞状。
章老汉又开始对书生问话了:“书生,老汉冒昧地问一句,书生贵姓,家住那里,可曾婚配。”
书生回答道:“吾家住县城,书生本姓王。父母已双亡,尚未娶妻房。”
章老汉又说:“书生既未娶妻,小女年方十八,老汉冒昧高攀,想许与书生为妻,不知可否中意。”
书生唱到:“出城玩耍画中游,生死凶险美人救。苍天驱使娇娘到,叩谢岳父赐佳偶。”
书生就在章老汉家中养伤,秀花殷勤服侍,郎才女貌,男女双方都十分满意。
一天。章老汉与女儿秀花上山去打猎。十几个匈奴前来抢劫。
匈奴人唱:“世上难把公平说,汉地气候美,土地真真肥,汉人穿绫罗,家家粮食多,户户有房屋,处处用具多。我们匈奴事事差,牧草希希拉,牛羊无嘎嘎,丰年勉强饱,灾年亏欠大。”
又一个匈奴人唱:“汉人那有匈奴恶,骏马弯刀去抢夺。粮食家具全都要,男人女人捆一坨。金子银子真真好,绫罗绸缎赶快抱。吃喝使用都具备,奴隶家中干活好。杀人放火平常事,做个匈人不得了。”
匈奴人闯进章老汉家,见王书生一人在家。把章老汉家中的锅碗瓢盆,粮食衣服全部装进口袋,丢上马背。见王书生一人在家,先把他用一根绳子捆了,见他腿已经受伤不能走路,再给他一根木棒牵着他走。见他死死地不走,就用棍子狠狠地打,打了将他捆住一团,放在马上驮走。
书生知道章老汉父女就在附近,大声喊“救命!”
章老汉父女听到救命声,急忙往家里跑。
秀花唱:“听到王郎救命声,家中出了大事情,可能匈奴来抢劫,王郎无力不得行。”
章老汉唱:“以前老妇匈奴害,女婿娇弱无力道。快抄近路拦强盗,旧仇新恨一齐报。”
戏台上,章老汉、章秀花拦住强盗,一阵射箭,一阵拼杀,把匈奴强盗全部杀死。把书生抢了回来。
王书生唱到:“光读诗书没有用,恶狼咬来会喊痛。匈奴抢去做马牛,感谢恩人再造功。文化还要武功配,武力能把自己卫。从此刻苦学武功,文武双全真正对。”
后面演的是种师道的故事。
演的是种师道奉皇上的命令修筑边境新城,突然西夏兵杀到,敌强我弱。种师道想出一条计策。命令部下悄悄潜出,伪装成大宋的援兵,在西夏军队犹豫不决的时候,又派精锐部队,冲进敌寨厮杀,不但解除了自己被敌人包围,还打了一个大胜仗的故事。
说明,只要敢于与敌人战斗,一个弱小的部队,也可以用计策,战胜强大的敌人。
前面的一场戏是讲的个人,不但要学文化,还要有武功。
后面的戏,表现了只有不怕敌人,敢于战斗,才能出奇计,战胜强大的敌人。
小赵皇帝看演出结束,站了起来,用双手鼓掌。全场的观众,见皇帝站了起来,也只得站起来,也不知道鼓掌是什么礼节,全部向皇帝学习,鼓起掌来。
小赵皇帝带领自己的皇后,走向戏台,向演员握手表示祝贺演出成功。
小赵皇帝站在戏台的中央讲话:
“大宋的臣民们:”
“我们汉族,常常面对野蛮民族的侵犯。我们需要一种什么精神来面对他们呢?”
“我们需要一种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
“我们需要一种善于斗争,善于胜利的精神!”
“我们需要一种尚武的精神!”
“可是,在去年,在金兵的进攻面前,我们领兵的统帅,抛下自己的几十万军队从前线逃跑回来。我们的军队,在与敌人打仗的时候,明明有天险河流,不守,一箭不放,跑了。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不守,投降了。有一条不能突破的天险河流,听到敌人的鼓声,十几万军队就逃跑了。历史上汉族还没有出现这样的事例,竟在我们大宋出现了。这已经是我们大宋的历史耻辱。我们缺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我们缺少善于斗争、善于胜利的精神。我们缺少尚武的精神。这些精神是需要培养的。”
“戏剧就是培养民族尚武精神的一个好的形式。”
“我们礼部,最近为戏剧成功下了不少力气。我们要表示感谢!有功的人士还要评功。”
“其他的戏剧,朕就不准备审查了,你们礼部认为可以,就去演,到基层的军队去演,到民众中去演。”
礼部的官员喜气洋洋,皇帝已经通过,几个月的力气没有白费。
五月二日晚上,小赵皇帝亲自写了一个向吐蕃进军的命令。
向吐蕃进军的命令
宁夏前线各部队:
在安排好在宁夏的驻军后,立即向吐蕃前进。现在的气候,和吐蕃四分五裂的局面,正是我大宋统一吐蕃的良好时机。
一、原洛阳部队,要在部队挑选身体强壮的士兵军官三万。带好充足的武器弹药,充足的银两,适当多带马匹,在西宁聘请带足翻译,包括与地方官员做翻译的人员,带上地方官员,在当地找好几名熟悉道路的人员,在王勇将军带领下,骑马直接向逻些前进。在解决了地方部族武装,建立了各地方政府后,留一万到一万五千人在当地驻守,其余军队向西宁方向修路。
二、青海附近军事行动由吴革将军,吕好问少宰负责。
三、行政区划:青海附近的黄头回纥、阿柴、脱思麻的地方,与原来的西宁府一起,建立青海路。西宁为首府。
藏布江的河谷地带,和中江河谷等地建立藏布路。以逻些府为首府。在中江河谷,找一个地方建立中江州。
在靠近成都府的吐蕃地区,划为成都路管辖。
具体的界限的划分、州县的划分,官员的安排,由吕好问根据本命令;具体负责实施。
四、我大宋军队,如果没有阻力,可以先占领地方,再命令各部族缴械。如遇部族军队阻扰,应该先解决该部族的武装。
各俘虏的部族武装,可以在各地组织学习汉语。为统一吐蕃民族到汉族打好基础。
五月三日早朝,小赵皇帝把向吐蕃进军的命令征求大臣们的意见,见大臣们没有意见。下令立即快马送到宁夏的吴革将军吕好问少宰。
小赵皇帝又征求两个大臣到西辽、大理去做使臣。小赵皇帝说:“使臣有两个任务,一、说我们是友好邻邦,朝廷派使臣来通报灭亡金国、西夏的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