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革看围三缺一式的包围已经完成,估计派出去的军队已经选好了埋伏地点。命令士兵喊话。大宋士兵喊:“城里的西夏兵听着,金国已经被我们大宋灭国了,不要给金国帮忙了。快出城投降吧!我们是大宋皇帝的御驾亲征部队,投降了,大宋皇帝优待你们。”
全城的东、南、北三面都想起了话筒声。他们为什么不先开炮呢?因为先喊话可以让西夏军队先知道现在的大的形势,打击西夏兵的士气。
吴革知道光喊话是没有用处的,停了一会,正准备喊开炮。
城上的西夏兵喊:“大宋的军队听着,不要开炮,我们出城投降!我们出城投降?”
吴革还楞了,西夏兵怎么这样听话?是不是又遇到庞虎那样的早就想投降大宋,想回家的汉族将军?
西夏兵很快就打开了城门,都没有带武器,列队出城投降了,投降的士兵四千人。
吴革让汉兵、党项兵各站一边。汉兵有一千五百人,把汉兵编到自己的军队里,又派兵二千,看守城市,看管投降的西夏兵。一问投降的西夏将军是什么民族?原来也是党项人。
吴革看已经把该处理的处理了,又命令部队出发,争取早一点去包围另一个城市。
小赵皇帝带的军队又快马赶了五个小时的路程,才看见一个城市,命令四万人包围城市,四万人去打埋伏。
三面包围完成后,小赵皇帝命令部队喊话,话筒掏出来了,士兵们喊:“
西夏的兄弟们,你们被包围了。我们皇帝的御驾亲征部队,已经灭亡了金国。你们不要帮金国的忙了。放下武器,出城投降,我们大宋皇帝优待你们!出城投降,我们大宋皇帝优待你们!”
又等了一会,小赵皇帝也准备下命令开炮。城上有人喊:“大宋军队听着,不要开炮,我们出城投降!我们出城投降!”
怎么这么快就投降?小赵皇帝还在纳闷,是不是又遇到庞虎这样的汉族军队了喔!
城下士兵们喊:“你们出城投降吧,我们不开炮!”
一会,西夏兵就出城投降了。清点人数,西夏俘虏兵有三千人。问投降的将军,并不是汉族人是党项人。小赵皇帝把汉兵分出来,整编到部队里。派了二千大宋兵守城,党项兵留在城里学习汉语。
看天色已经不早,小赵皇帝命令部队宿营。刚刚宿营,吴革派出的两个报信的士兵就到了。吴革已经占领了两个城市。都是一喊话,西夏兵就投降了。问他们的将军,并不是汉族人。
原来,西夏朝廷派来了十万人,出来打大宋军队,占领土地。王禀看西夏军队很多,马上命令部队撤退到长城上。太原的军队腾出的地方,西夏兵很快就占领了。西夏兵的将军,十分高兴,认为那些说大宋军队很厉害的人是瞎说,事实证明,他们没有打仗就逃跑了。
他们又派西夏军队向前进攻。他们也分兵两路,一路向东打。东部是大宋燕京军队,小赵皇帝没有命令他们撤退。加之他们的将军,都是打过开封保卫战的,那里把西夏兵看在眼里。都守在城里,等西夏部队来进攻。京城知道长城一线要打仗,早把良心炮黑白炮弹,手榴弹火药送到前线。弹药充足,还不打几个好仗,对不起西夏兵送来的立功的机会。
西夏兵的将军不知道厉害,每个城派了一万人,州府,还派了两万人。按照他们打云内州县的经验,估计很快就要打下来。
西夏兵长期攻打大宋与西夏交界的那些寨子,对攻城的经验比金兵还多。一开始就准备了云梯。城里的将军,开头命令士兵有一箭无一箭在那里射击。西夏兵很快就渡过了护城河,到了城下,不是上了云梯的西夏兵,大宋的守城部队,一律不射。城墙下面聚集了大量的西夏兵。上面的将军在看西夏兵到了城下的人数达到了理想的状态,红旗一扬,四下良心炮开始轰击,城墙上石灰一齐倒了下来。西夏兵眼睛正难过的时候,上面的炸药包挨一挨二的就甩下来。良心炮又是地毯式的轰炸。震天动地的轰炸结束,只有那些还没有到城下的,还在边缘的人跑了出来。
更可恶的是,那些在开封保卫战来的军官,知道燕京的大宋兵没有杀过敌人,都赶下城墙下面,人人都要睁着眼睛砍西夏那些死了的人,或者没有死的伤兵。规定每个兵至少要砍死人或者活人四刀。军官们都在那里监督着。那些大军官,净是小赵皇帝身边京城保卫战总指挥部的文人,原来是文官,也没有打过残酷的战争,被小赵皇帝提拔到军队当了军官,自己也壮着胆子拿着大刀到城下去砍人,至少按照自己规定的砍四刀。看着西夏兵被砍成那样,大宋兵许多人都呕吐起来。
可怜西夏的士兵,在各个城下,被砍得都大卸八块,那里有一个完整的死人?小赵皇帝命令不准砍敌人的头,这比砍头还要残酷。
这一路西夏兵,死伤惨重。五万人只有两万人下来。其中还有三千士兵受了伤,还靠跑得快。
另一路西夏兵五万去进攻王禀守的长城。刚走到,天就快黑了,只得宿营。
王禀在那里督促大宋兵守卫长城。天黑了,这时一个士兵求见。没有办法,王禀只得把他传进来。
原来,这是一个参加了京城保卫战的士兵。在吴革所带的军队里,打大同的时候,被金兵的箭射伤了,就留在大同养伤。后来伤好了,已经赶不上原来的部队了,只得到了王禀的军队里。他见王禀指挥大宋军队守城,哪里象小赵皇帝在京城开封打仗的样子在准备战争。所以越级来见王禀。还好,王禀原来管的军队不多,官架子还不大,传话让他进来。
他一进来就说:“王将军啊,守城的仗不是这样打的呀!”
王禀把脸一沉,想批评他了。你想王禀与金兵浴血奋战,就是守城的,他还说王禀不会守城?
正文 第五十章 对夏战争
王禀将军听他说的话,有些不高兴了。
这个士兵他说:“王将军,我可是参加过皇帝指挥的京城保卫战啊!”
王禀一听这个士兵参加过京城保卫战,马上改为尊敬的态度。既然参加过京城保卫战,一定有好的经验告诉他。马上说:“请坐!请告诉本将军,应该怎样指挥打赢这一场保卫战。”
这个士兵想起了石灰。
这个士兵说:“还是在开封的时候,我看见堆在城墙上的石灰,还以为是要加高城墙。打了仗,才知道这就是最好的武器。我们长城上这一次没有准备石灰。还有朝廷给我们送来那么多的炸药包也没有运到长城上,发给士兵们。”
这个士兵说:“王将军,您可知道石灰是个好武器?”
王禀还不知道石灰可以做武器,听他一解释就知道了,还真是好武器。
王禀说:“炸药包是运来不少,我们没有良心炮,没有办法打呀!”
这个士兵说:“王将军,不知道了吗?炸药包守城是最好的武器。士兵只需要点燃了它,丢下长城,就可以炸死敌人。哪里需要良心炮。高处向低处甩下去就行了。”
“王将军,我们应该马上把石灰、炸药包运到城墙上。如果大家不知道怎么用,马上把下面的军官们叫来,我可以当教官。说几句话,就可以教会,简单得很。”
石灰,准备修长城曾经预备有一些。
王禀马上就通知把石灰运到长城上沿着城墙边堆好,又把炸药包连夜发下去。还通知长城上的军官们马上来连夜开会。
直到半夜那些军官才来到大同的王禀将军府。那个士兵讲了几句话,军官们明白后都高兴起来。
那个士兵讲:“我们人身上什么最娇贵呢?是眼睛!我们在长城上守卫,敌人必然眼睛看着上面。因为怕我们射箭。要躲避。如果我们把长城边上的石灰撒下去,撒进他们的眼睛。西夏兵有谁还能够打仗。这就是石灰的用处。回去把盆盆,铲铲,箢篼准备好,这些都可以用来撒石灰。”
“又来说炸药包。炸药包,不光是良心炮可以打。拿在我们手上也可以用。我们把炸药包点燃了,轻轻甩下长城,一炸几十个敌人就要完蛋。只是我们的战士,点燃炸药包后,不要站着。要防备炸药包里面的铁蛋子打上来,把自己打死了。”
他用了一个石头,做了一个点燃的样子,摔下长城,自己赶忙蹲下来。
“还要注意,点燃后不要站到边上去了,谨防自己炸药包的声音太大,把自己吓到滚下了长城,或者震下去了。”
那些军官要求点一个炸药包看一下。这个士兵说:“这可不敢,据说西夏兵被皇帝用良心炮打过,现在炸药包炸了,明天他们不敢来,就麻烦了。”
“还有,你们
小说推荐
- 他改变了大明
- 简介:朕的外挂上线了?那就先搞个大新闻!再实现他一个小目标,让大明成为万狗之王.157270第1章 1.外挂上线“东虏尽得辽中之地,川浙精兵被袁应泰那个蠢货尽数葬送。现在倒好,你们还有人要朕追封那个无能的蠢货”在廷议的现场,一大群官僚们都大气不敢出一一下。一会后,首辅刘一璟才站了出来“袁应泰虽有罪,
- 最新章:第220章
- 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 历史的拐点
- 从历史冷到历史热马立诚:改革开放初期是文学热,进入20世纪90年代是经济学热,后来又有一段政论热,现在是历史热,先后四个热。到书店看一看,各种各样的中外历史著作满坑满谷,蔚为大观,中国大片也都是历史题材。雷 颐:历史热是正常的。无论美国、法国、英国还是俄国,每年的畅销书,历史著作都占据了很重要的一个
- 最新章:第25章
- 大宋八贤王by:景文(历史yy+虐心+强受+he)
- 大宋八贤王 作者:景文 身世(上 二月二,照例是春季祭祀的大日子 天光还未亮,大宋东京城里各处大街小巷的井台前已经开始热闹了,随处可见挑着水桶百姓。街角食肆的白色炊烟和早点香气混杂着亲切的招呼声、问候声冲淡了这初春之晨的料峭 突然,一阵响彻御街的鼓声响起,内城的朱雀门打开了。一队开道的皇家御林军向朱
- 最新章:第96章
- q版历史 在爆笑中学习历史
- 《Q版历史》前言 尽管陈平很贪,但他的贪和现代意义的贪截然不同。首先,陈平大肆收受财物,是受当时汉政权管理方式的局限,所有的将领主要是靠自筹经费来养活部下,陈平受金,是作为部队活动的经费,为行军打仗提供经济来源,在当时封建私有制的条件下,陈平的个人财产和由他控制的活动经费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其次,刘邦
- 最新章:第57章
- 无法改变事情 可以改变心情
- 作者:张笑恒第1节:序言序言人生之事,不如意者十有八九。我们永远无法控制每一件事情,比如生老病死、挫折失败、股市的涨跌、海啸地震。以及各种不幸的降临等等,但是我们永远可以选择自己的心情。我们常常以为是一件事情引发了我们的某种情绪,但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认为,是我们内心的想法或者说心态决定了我们的情绪。
- 最新章:第19章
- 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 作者:刘灿荣】推荐序 1很难想像,曾为武侠少年的灿荣,几经人生的周折,在鬓发微霜之时,竟也热衷于勾沉历史、思辨生命的寻索。回望学生时代,我经常看着灿荣意气昂扬地站在讲台上,传述着从杜牧到郑愁予的古今诗话。有时又酒入豪肠,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书、剑、酒一再伸展、呼吸、挥洒在校园感性的岁月中。离开校门之
- 最新章:向历史借IQ-第27章
-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作者:忆江南【由文】历史新课堂第1章 历史没有那么美事实上,历史远没有那么美。公元前33年,王昭君奉汉元帝之命出塞和亲,嫁给南匈奴的呼韩邪大单于。那时,昭君年方十九,风华绝代,的确是人间少有的美女,但呼韩邪单于却已进入暮年,垂垂老矣,完全没有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风采。两年之后,即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
- 最新章:第57章
- 中国历史上的宫门之变
- 简介:皇权位于权力金字塔顶端,是各条政治斗争支流和各派政治力量最后汇聚之处。在中国古代政治中,皇位传承是极其严肃的政治事件,因为它包含着核心政治权力的交接,关乎国家稳定的大局。皇位交接的那个瞬间,一切政治准备、官场交易和积蓄已久的黑暗都在短时间内撕开伪善的外衣 暗杀未遂 公元前607年末的一个深夜,
- 最新章:第29章
- (历史同人)[综]后妃变奏曲
- ╮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综]后妃变奏曲》作者:浅洛洳雪文案:文艺版文案:纵识阴阳,怎控阴阳?时年,世界骤变,阴阳失衡。以人之力抵抗苍天之命,以己之身肩负万民所愿。原是拆东墙以补西墙,是非对错,自有后人评说。时空轮转,是假意换得真心,亦或是假意对上假意?
- 最新章:第22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