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新传》第226章


“贾宝玉不是想跟我拼消耗吗?我就将计就计。跟他拼!这样我还能省下不少人马……”多尔衮狞笑着说道:“他的弹药一旦耗完,手上地火炮、火铳.还比不一根烧火棍……到时候用不着山西的援军,单我城内这万余勇士也足以荡平他们!”
“跟我拼消耗?多尔衮还真的很有演喜剧的天分……”城下的王燃用手敲在地图上标明的漫长海岸线上,轻笑地说道:“他不会以为控制了山东地陆、水两路我就没戏了吧……咱可有一条钢铁般的补给线!”
王燃没有吹牛,江浙到山东半岛再到天津再到北京,这一条线在张煌言东海舰队及其陆战队的保护下。确如钢铁一般,源源不断地为王燃的远征军提供着补给。
当然这件事不能怪多尔衮不懂装懂,他再聪明也得受生活时代所限,打惯了陆战的他一时转不过这个弯也是情有可原。
“就算是他的弹药充足,也没什么好担心的……我们的弹药即便照这个用法,也还可以再支撑个二十多天”,多尔衮嘴角的狠厉不变:“十几天里能干的事儿多了……山西的援军足以赶到、河南豫亲王也能打到南京边上……贾宝玉总共就这么点兵力,北京城下有十万、山东又被洪承畴牵制了十万……自己的金陵大本营眼看着就要完蛋,我看他还打不打北京城!”
“到时候他想不打、想撤军回援金陵都不行!”多尔衮显见得对王燃非常恼火,一副恨不能食其肉的表情。
王燃充分满足了多尔衮的愿望,在接下来的三四天里,攻击越来越频繁,力度也在不断增强……原本中间还留有一个一日三餐外带下午茶及宵夜的时间,现在这些福利一概取消,只剩下火炮声和明军攻城部队的呐喊声。
北京城内的局势日趋紧张了起来,弹药消耗再次提速,负责供给的官员已经几次提出了预警,而红衣大炮的反击也由开始的积极应战、一齐开火,调整为分批次、看情况应战。这倒也不全是弹药的问题,连续几天的炮战,已使得近三分之一的红衣大炮出现了无法修复或是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修复的情况,而剩下大炮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不间断的使用造成了火炮寿命的急剧下降。当然话又说回来,炮少了不是一件好事,不过这倒也对缓解弹药不足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王爷,照这样下去,炮弹倒还能盯上个十天左右”,负责库存的官员一脸的苦笑:“但红衣大炮恐怕就剩不下几架了……”
多尔衮的脸色显然不好……没有了红衣大炮,清军就失去了压制明军进攻最犀利的武器,这两天明军也似乎发现了这一点,战车的活动范围整体往前推进了一大步。
“不仅是火器,箭矢的数量也不多了……”负责库存的官员继续说道:“便是檑木滚石……”
这也怪不得守城的清军,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受到袭扰,尤其到了晚上,就着点火把的光能看多远?那肯定是见着点动静就是一片箭雨过去……也正是由于这种作战的不间断,清军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城下回收这些本可以重复利用的武器。而更可气的是,这种消耗是完全的不对等,清军无偿地向明军提供着诸多冷兵器,但明军却毫不领情,他们根本就不用弓箭,只是用火炮、火铳辅助进攻,这叫清军怎么重复利用?
“贾宝玉、这个混蛋,难道不知道自己的大本营正在被攻击吗?”多尔衮恨恨地一拍桌子。
“我当然知道你们正在打金陵”,城下的王燃淡淡地说道:“但想让我放弃原本的计划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事实上,在满清多铎和左梦庚两部人马开始发动攻击的第三天,王燃就得到了这个消息。说实话,这个消息确实让王燃等人吃了一大惊。
根据王燃等人的估计,多铎部有李自成牵制着,再加上李岩的暗中协助,怎么着也能再支撑个把月,而左梦庚没有别人配合,也肯定不敢在短时间内兴兵犯难。
可这一切随着牛金星的反水而得以提前发生。当然这里面也有王燃不小的责任,他与黄得功之间的双簧不仅骗过了多尔衮,也骗过了其它人……正如多尔衮与龚鼎孽当初分析的那样,正是这个双簧给天下人发出了一个错误的信号,让那些本就处于墙头草阶层的“中间分子”对抵抗清军失去了信心,而后虽然王燃以事实说清楚了双簧的含义,但左梦庚、牛金星等人却已是骑虎难下。
幸亏王燃在决定北伐这前对这一变故有了一定的准备,黄得功十万人马不动,继续防范左梦庚,而李岩所部八万人也是一个人都没有抽调,保持着对清军的时刻警惕。
但不管王燃怎么调拨,手上可用的筹码就那么多,再增强,黄得功、李岩两人也要面对数倍于己敌人的攻击。
黄得功的面前是拥兵八十万的左梦庚,左梦庚部队的战斗力虽然较差,但胜在人多,正所谓蚁多咬死象,黄得功一方面要分兵对付左梦庚,另一方面还承担着拱卫金陵的责任,自顾尚且不暇,根本没有力量他顾。
而李岩面前则是刚得到李自成主力补充而实力爆长的多铎部,近五十万的兵力虽然在人数上还少于左梦庚,但实力却强之好几个层次,即便李岩部手下全都是特种大队的人马,想要守住河南也非易事,更何况他手下还有不少刚招不久的新兵。
所有人心里都明白,单靠李岩的八万人想要守住河南根本是不可能,而河南一旦失守,面临两路夹击的金陵也将随之崩溃,王燃能坐视这一切发生吗?
“命令山西,加快进京的速度!同时命令豫亲王和左梦庚,不要管京城之事,加大对明廷大本营的攻击!”多尔衮嘴角的冷笑不断:“我倒要看看贾宝玉能撑多久!”
第七卷 满江红 第六章 围魏救赵
3
据后世的军事学家分析,战局发展到这个时候,已经无从判断双方的胜率。
多尔衮手握重兵,摒除被王燃废了的三万八旗军,还有京城守军一万余人、陕西河南界多铎部近五十万人马、山西界吴三桂部十万人马、山东洪承畴部五万人马、湖北左梦庚部八十万人马、还有关外沈阳大本营近五万人马,合计一百五十余万。
虽然多尔衮手下一百五十万的人马中,满、蒙、汉八旗加起来不过二十万,余者全都是各地招纳的降军,队伍可说是参差不齐。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多尔衮政令的权威与通达,而且令人奇怪的是,别看这些降军当初对上清军时个个像是软脚虾,但对上明军、农民军或是地方武装时,就是换了个人,表现的却是相当神勇积极。一旦归附,便立刻主动请为先锋,替清军再去招纳更多的人。如此滚雪球一般,一年不到,便使得清军从刚入关的二十万发展到今天的一百五十万。
而王燃所部的主力军满打满算也不过四十万,山东阎应元部十万、南京黄得功部十万、河南李岩部八万、徐州守军两万、庄子固部近十万。从可用的筹码来看,多尔衮是王燃的四倍不到,优势明显。
当然,多尔衮部下的战斗力相差较大,并不是所有的部队都具备满清八旗那样强横的冲击力。
从大面上讲,最具战斗力的自然是那二十万八旗子弟,它的战斗力与武器配备最先进地庄子固部相当。这个“相当”的含义是说,如果是十万对十万。双方硬碰硬的打,拼到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亡。
在清军中战斗力排第二的应当是新近投诚的原李自成部义军及吴三桂部原明廷山海关守军,这部分部队地战斗力与黄得功部的战斗力相当,较阎应元部及李岩部地实力也只差一点。
在王燃的部队里,应当说是庄子固部的战斗力最强,这倒不是庄子固部的人员素质高。主要是因为庄子固部地配备好……时间与材料都有限,王燃手下的兵工厂能保障住庄子固地十万人就相当不错了。象战车、连珠铳等刚从实验室出来的高端武器,也只有庄子固的部下能够配备。
排在清军实力最末的便是左梦庚部及其它投降部队。这种排序对左梦庚不太公平,由于拥兵八十万也未能突破黄得功十万人地防守,左梦庚部的战斗力一直被人们所看轻。但实际上。左梦庚的八十万人马里至少可以抽出十万精锐,勘与黄得功部一较高低。只是左梦庚的治军思想有问题,追求数量而不求质量,而实际上当兵打仗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新丁在战场上不仅发挥不了作用。而且会拖累整个部队地战斗力,这也就是左梦庚八十万人顶多能发挥出二十万战斗力的主要原因。
但不管怎么说,就目前的多尔衮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