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血征程》第127章


军终于抵达大食国境线。至于其他两路大军,封常清并不担心他们的行动,因为他们只是负责牵制大食在阿姆河地区盟友的。
“越过锡尔河,务必在十月之前抵达并夺取布达达城。”
在封常清的指挥下,都护府大军分为四个战斗集群,分别扑向扼守锡尔河两岸的各个城邦城市。第一战斗集群在张曲突的指挥下,沿河上方向扑向安延城、布哈拉城。第二战斗集群在李千成的指挥下,沿河下方向扑向苏尔汉城、费尔干纳城、喀拉塔勒城、锡尔城。第三战斗集群在符冶的指挥下,沿河中方向扑向吉扎克城、卡什卡达里亚城、纳沃伊秤钩城。而自己亲自指挥的中央集群,则直扑当面的纳曼干城。
安延城、布哈拉城、吉扎克城、卡什卡达里亚城、纳沃伊秤钩城、纳曼干城、苏尔汉城、费尔干纳城、喀拉塔勒城、锡尔城十一城,都是以城为国的弹丸小邦。其原属圣龙河中都护府保护国,是圣龙最西端的附属。但至隆哀帝一朝时,由于圣龙内乱,圣龙被迫收缩势力范围,而为国力上升的大食所攻占。而今,上述小邦番民虽已伊斯兰化,却仍然受到大食人的残酷盘剥,生活异常艰辛。(例如锡尔国,大食给其下达的进贡清单如下:每年向巴格达交纳30万个达卡银币;每年向巴格达提供奴隶3000头;每年向东方总督交纳5万个达卡银币。)因此,生活在锡尔河地区的人们,一直在期盼救世主,在期盼传说中的圣龙人来解救自己,当然他们的敌人大食人也清楚这一点。而大食之所以会对锡尔河地区放松监管,不过是为了节省兵力,是为了收缩防线。在他们看来,只要能击败圣龙人的此次进攻,自己再回过头来收拾锡尔河地区的各个城邦也不迟。不过,上述的一切,却没有能够逃过封常清——昭武九姓以行商为借口,早在数月前就深入锡尔河流域刺探军情,并将一切禀报给了封常清。所以,封常清在抵达锡尔河地区之后,立刻分兵攻击各个死心塌地依附大食的城邦贵族,尽量为圣龙、为自己在锡尔河流域争取盟友,并为自己的进军建立一个稳固的后勤供给基地。
果不出封常清的预料,在不到一旬之内,他的四路大军就已完全征服锡尔河地区,并扶植起亲圣龙势力掌权。现在他可以放心的向西北进军,向大食的东方军事重镇恒罗斯进军。当然为安全起见,他还是有必要派遣一支偏师去攻击葛逻禄的——葛逻禄是一个摇摆于大食与桑林河之间的西域强国,但其同时又是一个对圣龙素怀恨意的国家(夏侯明在世时,就曾三次进攻葛逻禄,杀其国王迫其西迁。)。而今葛逻禄背叛桑林河投靠大食,已经为桑林河所不容,自己此时去攻击葛逻禄,料桑林河也不会有异议。
九月初四日,封常清拜张曲突为北路军大将,遣卒一万攻葛逻禄。而其本人则在一日后,挥军西进奥李·阿塔城,欲趁奥李·阿塔的大食守将塞珊提斯不备,一举袭取···至奥李·阿塔城下,封常清这才发现自己的想法有误——塞珊提斯不愧为是大食名将齐亚德的胞弟。他在强化奥李·阿塔城的整体防御能力的同时,还将客居奥李·阿塔地区的昭武九姓之人悉数拘禁,并在整个奥李·阿塔地区实行焦土政策。对于如此棘手的敌人,封常清明显是估计不足。但是,他有他的招数应对——以一偏师围困奥李·阿塔,又一偏师扫荡江布尔河沿岸大食定居点,而自己则率主力继续西进横渡江布尔河,直逼恒罗斯。
布达达城。守备布达达城的大食主将乌马尔·哈马提斯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滚滚而来的烟尘,望着天边黑黑的云层,不由的打了个冷战。
乌云在翻动,在急速的向布达达城袭来。而在布达达城下,甲胄鲜明、旌旗如林的圣龙人,正排着整齐划一的队型在等待着——攻击布达达城的号角声。
飕飕飕···巨大的石弹挂着风声,从圣龙大军的阵后射向布达达城,射向大食人引以为豪的东方拜占庭要塞。没有人能想到圣龙人会携带来威力如此巨大的攻城武器,没有人能想到它的体积居然小到两匹马即可携带,更没有人想到它的结构居然是如此的简单实用——四个人在三盏茶的时间内,就可以拆卸组装,并开始攻击。
“万能的真主,救救你的···”
乌马尔·哈马提斯乞求的喊声还有一半没有来得及出口,其头颅却为一枚石弹所中,整个人象长了飞翼一般横飞出去。然后重重的摔打在铺满青石板的街道上,将洁净的地面染红,再浸透。
城中的守军尚未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却听城下的圣龙军队齐声高呼到:“降者免死,违者屠城。”
守军迟疑了。他们不知自己该不该向异教徒投降,不知异教徒是否会象自己对待异教徒一样,更不知异教徒是否值得信任。他们可以思考,也可以选择,但是城外的圣龙军队却不能等待,他们又发动了一轮新的攻势——随着城外一阵雷鸣爆动过后,原本坚固的城垣被轰塌多处。余烟在风中飘荡,带着刺鼻的气味,一直飘向礼拜堂···投降,向圣龙人投降,布达达城守军在城内教长的建议下选择了放弃抵抗。至少他们认为自己能用自己的食物与财宝换取自己的生存,换取城中十万百姓的生存,换取清真寺的依然存在。
鹰掠四方
屠城,一个令人不齿的行为,但它却是一门艺术。
作为战争的副产品,杀戮与奸淫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它能激发己方将士的斗志与士气。作为圣龙远征军的统帅,封常清正是基于此理才下令屠城,向那些可怜的人举起自己的刀。
布达达城,一座可以信赖的城市。封常清站在坚固而厚实的城壁上,放眼观瞧,茫茫的大地上,已不再有大食人的踪迹。但是,他又突然有一种恐惧感,确切的说是对自己的部下有一种深深的恐惧感。他不知道自己的部下还能作出什么样地举动,不明白他们为何对杀戮与奸淫有着如此强烈的渴望,他们到底是怎么了?
···布达达城的噩耗传来,整个大食帝国的东方部分都在沉默,在哭泣,在颤抖。十万人,一天之内,全部成为圣龙人邀功的信物,太可怕了。身为帝国东方总督的阿布·穆斯林,此刻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作战计划——在江布儿河畔会战的预期目标是不可能实现。到不如引诱圣龙人越过江布尔河,依托恒罗斯城与奥李·阿塔城的坚固城防工事拖疲、拖垮圣龙人,然后展开决定性的会战···呼罗珊,两万呼罗珊铁骑簇拥着他们的主帅阿布·穆斯林出发了。一路上,他们得到了各方的支援,实力在不断壮大,呈滚雪球状壮大。至十月初,阿布·穆斯林所统帅的阿拨斯联军终于抵达距恒罗斯城一百四十里处,并开始派出大批斥候对恒罗斯城附近进行必要的侦察活动。不久阿布·穆斯林得到了他所需要的情报——圣龙人的统帅正在布达达城指挥整个战役,恒罗斯城与奥李·阿塔城周边百里之内的己方城镇已经不复存在,到处都是敌人的斥候在游弋。至于敌人有多少,斥候们的说法却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少则说有十万,多则称有十五至二十万。不过阿布·穆斯林却不这样认为,依照他多年的统兵经验看,圣龙人不过三四万而已。至于那许多打着圣龙旗号的敌军,则是隶属于圣龙的仆从军或雇佣军,他们的战斗力并不强。拿定主意之后,阿布·穆斯林立刻命令全军前进,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抵达恒罗斯城西南面的云霄山。
既明敌情,则当因势导之。不过现实却非常人想象的那般简单,至少不会是你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封常清在阿布·穆斯林抵达云霄山时,已接获斥候的报告,知大食援军已至,会战将至。但是,现在自己麾下十余万将士已被江布尔河与恒罗斯城、奥李·阿塔城分割为东西两大集团,根本没有与大食人进行战役会战的本钱。若要强行与大食人展开战役会战,其结果无外乎是自己惨遭失败,帝国的又一次努力将惨淡收场。若选择退出恒罗斯地区,则会助长大食人的气焰,他们会选择报复,至少是去报复锡尔河各国。再有一点,无论是主动退出,或是被迫退出,自己都将违背与锡尔河各国的承诺,势必引起锡尔河各国的敌视,甚至是刀兵相见——隆哀帝时,帝国安西都护府就曾遭到大食与锡尔河诸国联军的围攻。
“难,真的是难以抉择···”
正当封常清在为当前军情而烦忧的时候,他的偏师却在对葛逻禄的战役中取得了重大胜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