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且,德军占领斯大林格勒就能直接从中国得到补给,甚至促使中国参战。
因此,已得到加强的南部战线,被德军占据了先手,连战连胜,实在给了斯大林很大压力,使其大为光火。
好在希特勒又犯了老毛病,以为自己无所不能,越过参谋部自己瞎指挥。在德军调来调去的过程中,苏军迅速地稳固了防线。
斯大林得意的微微一笑。
集体力量永远要超出个人,军事上尤其如此。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斯大林的军事素养也不错,但他清楚,军事比自己强的人有不少,这很平常。希特勒就是不能认识到这一点。
突然间,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斯大林一回头,就见一个参谋,脸色煞白,手持一封电报,快步走了过来。
斯大林极不满意地从参谋手里接过电报,他最讨厌慌慌张张了——‘有什么大不了的,遇到坏的消息,慌张有什么用处,一点儿用也没有。这个参谋叫什么来着,明天就派他去前线。’
扫了一眼电报,斯大林的眼睛一下子瞪的老大,只觉得一阵眩晕忽然袭来,耳朵里嗡的一下子,他伸手在空中抓了抓。借助于那个参谋的扶持,才没有倒下去。
‘镇静!!!!’斯大林告诉自己。可他怎么也放松不下来,他的手死死地抓住参谋的手臂,感到空气似乎凝固了,用尽全身力量才吸了一口气。
斯大林清晰地听见了自己的吸气声,忽然觉得很可笑,出人意料的冷静了下来,松开手,推开参谋,斯大林平静地对那人说了声,“谢谢!你叫什么名字?”
‘明天就把你送上前线!!’斯大林恶毒地想。
斯大林快步走向办公室,他要与作战部长通话,了解下到底是怎么个情况。一个小时前的通话,还一切顺利,现在竟会如此,多少令斯大林有些不快。
‘不过……战争才刚刚开始!’斯大林想到。
在喀山,斯大林的办公室与在莫斯科时的差不多,一间宽敞的办公室和一个大大的办公桌。
当天晚上,斯大林召集了最高统帅部和政治局成员,一起商讨如何应对中军危机。
参谋乙把一张军用地图,铺在斯大林那大大的办公桌上,开始讲解眼前的形势。
“今天上午十点半,中国军队不宣而战,越过边境,对我军发起进攻。
中军总兵力未知,估计在一百五十万到二百万之间。
空军方面报告,中军至少动用了六千架战机,出动一万架次以上,占据了压倒多数,我军与德军陷于苦战,遭此打击,斯大林格勒地区飞机损失惨重。
此外,中距还深入到古比雪夫、乌法、叶捷林堡和秋明一线,及新西伯利亚地区。当地空军也遭到严重损失。
目前,各类飞机的损失数字是1872架。
……
随后,中军分成三个方向来袭。
一是北海,兵力未知,已经占领切列姆霍沃非武装区,正在向泰舍特进军。
这里应该是牵制力量。以泰舍特守军,进攻不足,短期防守尚可,久战不利。
二是北哈萨克,兵力未知,中军正在向库尔干、伊希姆、鄂木斯克进军,意图切断西伯利亚与内地的联系,进占乌拉尔工业区。
……
守军力量不足,需要紧急支援。
三是乌拉尔河防线,兵力未知,但不会少于五十万,中军进攻此处,意图与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汇合,切断高加索地区与我的联系,并全歼高加索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
在猛烈地轰炸过后,下午一时许,中军已经在乌拉尔河上十多处地点搭建浮桥,试图渡过乌拉尔河。
由于前段时间,乌拉尔河防线守军有五个师被调往斯大林格勒,目前只有十五个师,分布在二百公里的防线上,需要支援。
……”
与会者都知道情况严重,却不知道会严重到这个地步。
当初德国突袭,苏联损失的飞机,也才一千八百架。那时候损失的很多飞机,都是老式的双翼飞机。损失远不及现在严重。刚刚的数据可都听见了,光容克…2就损失了107架,这是前线数量的一半了。
一时间,屋里鸦雀无声。
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想了想,又开口询问了几个细节,才说道:“泰舍特不是主要进攻方向,命令守军立即出动少量部队,破坏东部铁路。同时,加固工事,准备防守。”
斯大林讨厌别人说废话,所以华西列夫斯说话都很简洁。但与会者都明白他的意思。
由于感受到中国的威胁,苏联在工业部局时,没有过多的考虑西伯利亚。临近中国边境,只有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和乌拉尔工业区——都远离泰舍特。中军即便攻克泰舍特,也还须进军一千多公里,才能威胁新西伯利亚。
中国没有必要舍近求远。否则,后勤就是个负担。
“其余两路都很重要。我判断,中军将以乌拉尔河防线为辅,以西伯利亚防线为主。
……”
说到这里,就产生分歧了,与会者一阵骚动。
中军攻克乌拉尔河防线,就可以从东方、北方威胁斯大林格勒,一旦攻克之,就可以与德军汇合,席卷这里和高加索地区。并且从南方威胁到莫斯科,战略意义不是西伯利亚防线能够相比的。况且,中军至少在此动用了五十万大军。
华西列夫斯基一说完,安东诺夫就反驳说,“我认为恰恰相反。中军是以乌拉尔河为主,继而以斯大林格勒为目标,与德军汇合……”
斯大林一面听着各人的意见,一面在办公室里缓慢地来回走着。他不时地走近那张大桌子,弯下身子,凝视着打开的地图。
这时,斯大林回到自己的办公桌旁,拿出几支香烟,捏碎,然后把烟丝慢慢地装进烟斗。烟是“黑塞哥维那弗洛尔”牌的。
朱可夫的发言吸引了他的注意,斯大林停下点烟的动作,留意倾听。
“中国军队超过三百万,以其出动的空军来看,恐怕是动用了大部分兵力。
就是按出兵二百万计算,中军也足以两条战线,同时并举了。从战略上讲,中军应该以乌拉尔河为主。但是,KGB根据情报判断,中德密约约定的是,亚洲部分归中国,欧洲部分归德国。
因此,我支持华西列夫。
不管怎样,中军的参战都会带来沉重的压力,必须尽快地增援前线。
……”
随后,朱可夫的发言进入实际的计划。中军在北哈萨克的进攻,针对两大工业区。
因为西伯利亚铁路距离中国太近,苏联在“一五”其间,修建了伊热夫斯克(下塔吉尔)…谢罗夫…托博尔斯克…托木斯克铁路线,并把工业部局向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东欧平原的北部扩展。因此,中军的进攻很难截断当地的铁路交通。
这是对苏联有利的一面,应命令当地守军严防死守,争取时间,并迅速在当地组建乌拉尔方面军和新西伯利亚方面军,统一指挥,从东西两个方向,阻截中军的进攻。
同时,对两条战线的增援,也是必不可少的。
战争的胜负取决于苏联能否守住西西伯利亚平原,以及美国的援助力度。
朱可夫建议,收缩防御,把高加索方面军调到斯大林格勒,动员起所有可动员的力量,武装起每个适龄男女,尽快督促美国开辟第二战场,苏联人只能战斗到底了。
“把高加索油田送给德国人?”梅赫利斯挖苦地说。
朱可夫明白,“放弃高加索”这几个字对于所有的苏联人,包括对于斯大林意味着什么。但是,高加索是守不住的,他不能感情用事。
“高加索不得不放弃,”朱可夫断然回答,‘必要的时候,斯大林格勒都得放弃。’——这句话,他明智地没有说出来。
……
关于高加索问题,会议没有达成一致,但中国很快帮助斯大林下定了决心。
当夜中国空军彻底把巴库油田和格罗兹尼油田轰炸了一遍。根据当地矿务局的报告,采油和炼油设施大部被毁,绝大多数油井燃起熊熊大火,半年之内油田无法恢复生产。
高加索油田遭遇毁灭性打击,也帮助希特勒下定了决心,德军向高加索的进攻已经毫无意义。希特勒带着些许不满,命令德军,除留下一部牵制高加索苏军外,余部掉转过头来,集中所有兵力,用于斯大林格勒——早该如此了。
提起霍东阁,人们更愿意说起,霍东阁那担任中华国术协会会长的父亲,以及霍父与董家二老,当初喝过血酒,一个响头磕在地上的,八拜之交。要不,就说霍东阁是董家的嫡系,在董家长大的。霍妹嫁给了董毅然。凭着这样的背景,霍东阁什么不干也能升官云云。
人们私下里,就是喜欢说长道短。比如说,有本事的不?
小说推荐
- 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 作品: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作者:高芾 内容简介 正文 政事本纪 紫禁城里小吃摊“皇上到圆明园喽”窗外这么一喊,二秃子爬起来就收拾家什,出门直奔西苑。不单是他这个卖烤白薯的,整个海淀镇,卖煎饼果子的,卖糖葫芦的,卖切糕的,卖羊头肉的…全都奔西苑而去。干吗?出皇差?皇上有御膳房,不吃烤白薯。二秃子
- 最新章:-传说中的近代中国-第15章
- 中国近代史
- 蒋廷黻(﹏(﹏ 蒋廷黻,一八九六年出生于湖南邵阳,一九六五年病逝于美国纽约。他在故乡度过了少年时代,十七岁时负芨远游,先后肆业于美国奥柏林学院、哥伦比亚大学,获文学士和哲学博士学位。一九二三年返国,任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一九二九年受聘为清华大学历史学教授兼历史系主任。中年后始到国民政府供职,还政后又
- 最新章:第19章
-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 第一部分 序章第2节 三国的相互关系 三国的相互关系 中国、日本、韩国三国都具有各自的传统与文化。三国的人民作为近邻,从很久以前就开始友好相处。但有时也发生争斗和战争。在19世纪西方列强以武力入侵以前,三国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 三国的关系 近代以前,中、日、韩三国之间已经存在国
- 最新章:第14章
-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2-历史的底稿
- 写在前面 作为一个教书匠,读书写字,本是自家的功课,时间一久,就变成了习惯。每天如果不看几页文字,几天不写上几个字,心里就空得慌。据说,古代有写了文字,不求人知而藏之名山的,近人也有宣称,写东西只为自娱自乐,根本不想发表的。不过我从来没有这么高的境界,除了曾经写过的情书和偶尔写过的日记之外,写了就想
- 最新章:历史的底稿-第38章
- 5890-历史的底稿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
- 作为一个教书匠,读书写字,本是自家的功课,时间一久,就变成了习惯。每天如果不看几页文字,几天不写上几个字,心里就空得慌。据说,古代有写了文字,不求人知而藏之名山的,近人也有宣称,写东西只为自娱自乐,根本不想发表的。不过我从来没有这么高的境界,除了曾经写过的情书和偶尔写过的日记之外,写了就想发表,比较
- 最新章:历史的底稿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第38章
-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1-历史的坏脾气
- 《历史的坏脾气》堪称去年畅销书市场上的“黑马,作者张鸣继续“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写就《历史的底稿。晚近中国,即从帝制崩溃到现代中国初立这一段,是中国历史上危机与生机并存的岁月。对这段历史进行反思和清理,是今日知识分子关注的课题之一 在书中,作者以其一贯的风趣,把晚清到民国有争议的人物和有趣的故事挨个
- 最新章:历史的坏脾气-第41章
- 剑桥中国明代史
- 导 言这一卷和下一卷都用于讲述明史。这一卷讲述的是政治史,从 14 世纪中叶结束元代对中国的统治的那些叛乱—1368 年建立的明王朝即兴于其中的一个叛乱—讲起,一直讲到南明,即明王朝的最后残余部分于 1662年在缅甸被消灭时为止。那时距满清王朝于 1644 年在北京宣布受夭之命完成征服中国之时差不多
- 最新章:第210章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作品:中国现代文学史 作者:刘勇 编著 内容简介 其次,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既突出重点内容,又具有广泛的知识覆盖面,点、线、面结合,追求叙述历史的深度和力度,立体化地展现了现代文学的直实形态。这体现了我们体例编排上的一些新的想法和追求。我们力图在相对简约的篇幅中,尽可能展示中国现代文学丰富而完整的面
- 最新章:第219章
- 新中华民国史之戏说张作霖
- 《新中华民国史之戏说张作霖》作者:荡寇入关与出关楔子雨亭是一个大学生,高中的时候学的是文科,中国的文科其实也很轻松,至少在雨亭看来是这样的。当别人都在死记硬背的时候,他只是在一遍又一遍的看书,他只是觉得背书太累了,不如看书,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自己也没多大压力。老天还是不长眼,高考中居然获得了
- 最新章:第14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