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到了元朝》第222章


淳褪撬摹>妓溃疾坏貌凰馈?br />
我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轻声道:“皇上是天子,是万民之主,是坦坦荡荡的君子,不管说什么,做什么,都不需要瞒着臣子。”
“万民之主?”铁穆耳微笑着,柔声道:“可是我现在只想知道,你相信我吗?”
我拱手道:“皇上说笑了,微臣怎敢不相信皇上。”
铁穆耳眼中眸光闪烁,沉默了一阵,缓缓道:“你若是相信我,有什么事,也不该瞒着我。”
我心中一惊,起身想跪下,又被他伸手拉住,按着我坐回椅上,轻声道:“你若是不想说,我可以等。”
我不敢抬头看他,急忙伸手提起酒壶,给他满倒了一杯酒,朗声道:“微臣敬皇上一杯。”
铁穆耳默默地看了我一阵,不再说话,接过酒一饮而尽,放下酒杯,抬头看天上的星辰,风从树梢刮过,点点星光洒在两人身上,空气变得有些迟滞。我坐在椅上,心里说不出的难受,犹豫着,想要告辞离去。
这段时间上不了网,推迟了更新,请大大们见谅。
第七卷 官场浮沉(下) 第七十三章 心生两方
这时,铁穆耳忽然打破沉默,站起身拉着我道:“你想看星星吗,我在园中搭了一个观星台,那里无遮无挡,最适合观赏星空了。”
我悄悄抬头看了他一眼,不敢拒绝,只得低声道:“是,皇上。”跟着他穿过密密的梅林,一直走到红木搭成的高台前,观星台有好几丈高,上面镶着汉白玉的实心围栏,遮的密密实实,站在下面,根本看不到高台上的人。楼梯的扶手上还雕着精致的花纹。铁穆耳笑道:“不如我抱你上去。”
我忙道:“微臣不敢。”铁穆耳早已伸手抱起我,一个纵身跃到台上。高台上十分宽敞,四周都是围栏,中间摆着一张铺着虎皮的雕花龙椅,旁边还有几把红木小椅。铁穆耳走到龙椅上坐下,笑着向我伸出手:“丽君,过来,坐在我身上。”
我躬身道:“微臣不敢。”
铁穆耳轻笑一声道:“怕什么,这里又没有外人。”
我依然站在原地不动,正色道:“请皇上见谅,微臣绝不敢乱了宫里的规矩。”
铁穆耳凝神看着我,笑了笑,站起身,走到我身边,一只手搂着我的腰,另一只手指着天空道:“你看,北斗七星。”
我仰望夜空,只见淡淡的银河从天际划过,如一条烟雾织成的轻纱,一弯新月静静地在云中穿行。微微的风吹来,轻轻吹动我的发丝,铁穆耳的手慢慢搂紧我,我犹豫了一下,轻轻用力,想从他怀抱中挣脱出来。
铁穆耳无声地笑了一下,轻轻松开我,指着天边道:“看,流星。”
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颗璀灿的流星拖着长长的尾巴,从天际划过。很快,又有三三两两的流星从同一个方向飞来,消失在茫茫夜空中。我不禁拍手笑道:“真漂亮,想不到竟能看到如此美丽的流星雨。”
铁穆耳扭头看着身边的丽君,晚风吹来,将她身上淡淡的馨香吹到鼻端,看着她在朦胧夜色中迷人的侧影,想象面具下她姣好的容颜,芬芳的嘴唇,想吻她的冲动油然而生。
我察觉到铁穆耳渐渐变得灼热的目光,心中一惊,慌忙退后道:“天色已晚,微臣还是先告退吧。”
铁穆耳迅速伸出手,将我紧紧拥入怀中,取下我脸上的面具,轻轻吻向我的嘴唇。
我奋力挣出他的怀抱,退后几步跪下道:“请皇上听臣一言。”
铁穆耳快步上前,伸手想扶我起来,我叩头道:“皇上,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但臣今日不得不说,请皇上明鉴。”
铁穆耳不禁摇头笑道:“小丫头,总是这么固执,好,你先起来,有什么话,我们慢慢谈。”
我低声道:“谢皇上。”慢慢站起身。
“来,坐下再说。”铁穆耳走到龙椅上坐下,选了个最舒服的姿势,轻轻靠在椅背上,指着对面的位子,向我招手微笑。
我迟疑片刻,走到他对面的椅子上坐下,铁穆耳伸手过来,把我的手拿过去,紧紧地握在手心,轻轻揉了揉,笑道:“手很冰啊,已经入冬了,还穿得这么少,真不会照顾自己。”
“皇上。”我想把手抽出来,却被他牢牢地握着,半点都移动不了。
铁穆耳凑过来,又摸了摸我的脸颊,柔声笑道:“看看,脸色这么苍白,眼圈也是青的,昨晚是不是一夜未睡。告诉我,都想了些什么?”
我不禁脸红道:“皇上,我……微臣什么都没想。”
“连我都没想?”铁穆耳凑得更近了一些。语气中忽然加了几分笑意:“小丫头,又在撒谎。是不是要我罚你,才肯说实话。”
“微臣不敢欺瞒皇上。”我额上已经快渗出汗来了,象这样说下去,几辈子也说不到正题上啊,一咬牙,使劲把手抽出来,用郑重的语气道:“皇上,微臣今日有几句话,如骨埂在喉,必欲吐之,请皇上容臣把话说完。”
铁穆耳笑了笑,依旧靠回椅背上,一手支腮,看着我道:“丽君,想对朕说什么?”
我拱手道:“今日之朝廷有几大隐患,皇上英明,自然早已知晓。”
铁穆耳轻轻点了点头笑道:“你所说的隐患,依朕看来,一是蒙古的十四王和他手中的五万蒙古骑兵。二是北方边境的四大宗王,他们手中握有几十万骁勇的雄兵,对朕手中的蒙古虎视眈眈。三是军队在江北,人在京城的九王。朕说的对不对?”
我笑道:“皇上说得很对,不过依丽君看来,还有三大隐患,一是将各民族区别对待的大元律例,二是穷奢极侈,欺压百姓的部分蒙元贵族,三是隐藏在汉人百姓心中,对朝廷的不满和仇怨,若不能消除这三大隐患,就算荡平了蒙古和宗王的反叛,大元依旧不能永保昌盛,世代永存。”
铁穆耳沉默了一阵,忽然伸手把我一把拉到他怀里,紧紧地抱住,贴在我耳边笑道:“说得好啊,丽君,那三大隐患是明的,这三大隐患却是暗的,朕若想坐稳江山,让子孙世代永昌,这几大隐患都是非除不可的。”说完从怀中掏出一本奏折,递给我,柔声道:“你看看,这是蒙古十四王叔和六旗联名递上来的,请朕去蒙古参加忽里台……”
我打开奏折,仔细看了一遍,惊道:“皇上千万不要去,这十四王和六旗存有谋反之心已久,怕是要对皇上不利。”
铁穆耳接过我手中的奏折,笑道:“倘若朕料得不错,京城的九王叔虽不在邀请之列,却是一定会亲自前往的。”他说到这里,看了看我的脸色,轻声道:“九王叔伤势已经完全痊愈,听说他今日还曾与你一起在大都湖游玩,是吗?”
“是啊,皇上。”我轻声道,忽想到李正风,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汉官,九王爷若是要除去他,只怕不费吹灰之力吧,我怎能让他因为我,陷于危难之中。想到这里,心底暗暗叹了口气。
铁穆耳点了点头,低声道:“他可曾对你做了什么?”
“没有做什么,只是喝茶弹琴而已。”我正色道。
“喝茶弹琴?”铁穆耳微微一笑,“看来九王叔雅兴不浅啊,朕曾经听过他的琴艺,不过已经是七年前的事了,那时九王婶还在世,自王婶去世后,他便声言知音已绝,今生不会再抚琴,如今却为了你破例,不知是何缘故?”
想不到九王爷弹琴,竟还有这样一段典故。我心中一惊,勉强笑道:“原来如此,不瞒皇上,微臣对此毫不知情,也不知他为何要对微臣抚琴,也许是一时兴之所致吧。”
铁穆耳不易察觉地皱了皱眉,笑道:“这次朕前往蒙古参加忽里台,就是要借这个机会,将九王和十四王这些久怀反心的人一并铲除,永绝后患。”
我立刻答道:“皇上英明,只要除去他们,大元的隐患便少了一半。”
铁穆耳柔声笑道:“说得对啊,皇祖母三日之后,就会离开大都前往五台山,饭僧礼佛,长达半年之期。到时,朕再将这几个反王除去,大元的一切,便尽在朕的掌握之中了,等这次从忽里台回来,朕就和你举行大婚仪式。让你安心进宫,做朕的妻子。”
我急道:“皇上三思,此事必然招来大多数朝臣的反对,还有那些皇亲国戚,只怕他们会联合起来,反对皇上,大元的江山也会因此不稳啊。”还有一句话我没说,那就是皇甫少华,他该怎么办?
铁穆耳轻声笑道:“别担心,铲除反王之后,朕会将兵部尚书之职授予李正风,再将朝中蒙臣借清叛之机,撤换一部分,以忠心耿耿的汉人出任要职,留下的大臣中,伯颜和都林都是支持蒙汉平等的,对此定无异议,皇亲国戚手中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