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鸾》第22章


看着大雪纷纷,朱元璋疑惑了。芈嬛,她究竟是什么人?
19
19、应天城,金丝笼(4) 。。。
马皇后回到坤宁宫时,小皇孙与吕妃皆已沉沉睡去。芈嬛简略对马皇后说了今日之事,马皇后赞扬她安排妥当,极是欣慰。
傍晚时,朱元璋传了旨,小皇孙赐名“允炆”。
马皇后瞧着摇篮里那个小小的生命,是越瞧越喜欢,当下便决定让朱允炆与吕妃在坤宁宫多留些时日。她对朱元璋说,吕妃的身子尚需调养,且允炆顽皮,只肯听芈嬛一人的话,便就再住些日子罢。
朱元璋一来出于对孙儿的疼惜,二来出于对马皇后的夫妻情义,对这个略显不妥的要求也就允了下来。
吕妃产后的身子极是虚弱,无力抚养朱允炆,只得让芈嬛代为照顾。朱允炆这孩子倒也奇怪,每每在芈嬛身边时,都安静乖巧地不得了,可一旦换了人抱,便立刻变成个混世小魔王。
马皇后时常感叹说:“这孩子是与嬛儿有缘呐,不过也好,总算有人能降住他。”
眼见天气就一天天暖和起来,整个洪武十年的冬季,只在允炆出生那日下了一场不小的雪,余下的时候多是湿冷着。
洪武十一年,阳春三月的日子里,朱元璋急召秦、晋、燕三王回京,遂命秦、晋两王就藩,独余下燕王朱棣未让他离去。
朱棣觐见了朱元璋后,便来了坤宁宫向马皇后请安,恰巧碰见芈嬛怀抱着朱允炆在院庭里晒太阳。
阳光和煦地笼在芈嬛与那个孩子身上,她面容上流淌着似母亲般的温柔让朱棣心中微微一动,继而在唇边漾起一个淡淡的笑意。
芈嬛瞥见门外立着个人,便回头看去,却见是朱棣着一身金银线绣的朝服立在门前,负手望着她。
芈嬛勾了勾唇,头一次在面对朱棣少了些戒备和算计,她起身将允炆放进摇篮中,对着朱棣一福,“奴婢见过燕王殿下。”
“你在宫中过得可好?”他大步走来,在芈嬛跟前站定。
“倒是没什么不习惯的,一切安好。”她笑意满满,时不时地看着摇篮里的朱允炆。
朱棣顺着她的目光看去,遂俯□,拨弄了下允炆的小手,说:“真是个可爱的孩子,大哥好有福气。”
芈嬛瞧着他目中毫不掩饰的羡慕之情,便随口道:“王爷既然喜欢孩子,那便与王妃多生几个就是,何必来羡慕别人。”
朱棣闻言,手蓦地顿了一下,遂点点头,算是回答了她。
“老四,既然来了,就该先向母后请安,怎的倒先跑到侄儿这里?”柔和却略带责怪的声音在二人身后响起,正是马皇后。
“娘娘。”芈嬛福了福,继而垂首恭敬地立着。
朱棣见是马皇后款款而来,便含笑叩首行礼,“儿臣给母后请安。”
“免了免了,你这孩子,说风就是雨。”马皇后微笑着轻叹一声,走上前来拉住朱棣。
“听你父皇说,打算叫你们兄弟三个就藩了?”马皇后牵着朱棣往内殿走去,边走边随意聊着。
“父皇只命二哥、三哥前往藩地,儿臣则继续留在中都讲武,等待合适时机。”
马皇后闻言复又叹息,她拍了拍朱棣的手说:“就藩之事倒也不急,你再在母后身边多留几年,母后也有个说话的人。”
朱棣望着马皇后,不禁失笑,“母后这般说,怎的儿臣仿佛是个女子一般?”
“你要是个女子啊,母后可舍不得你早早就成亲了。”马皇后慈祥地笑着,进到殿里时,有意无意地回头看了眼庭中的芈嬛,眸子里一时复杂已极。
芈嬛瞧着他们母子二人的背影,只觉生活平静得毫无波澜。但她却无法知道,在这安宁的表面下,正酝酿着一场浩劫。命运的黑手悄然伸向芈嬛,把她推向了权位斗争的风口浪尖上。
洪武十三年,大明朝廷风起云涌,一时间人人自危。
当朝丞相胡惟庸之子,因在市集骑马不甚摔在别家马车之下,而死于非命。胡惟庸大怒,在未通知官府之时,便将车夫杀死。朱元璋得知此事后,则命胡惟庸“杀人偿命”。
遂,胡惟庸亲信涂节上奏,表胡惟庸有谋逆之嫌。朱元璋抓住时机,毫不犹豫地将胡惟庸处死,诛三族。
然而,此事只是个小小的引子,由胡惟庸集团牵扯出的大臣官员不计其数。朱元璋则一视同仁,只下了一道命令,杀!
一时间,朝堂之上腥风血雨,大臣皆颤颤巍巍,生怕下一刻自己便脑袋搬家。
芈嬛断断续续地听闻了“胡惟庸案”,但却未放在心上。
朱允炆已过了两周岁,但仍是整日腻在芈嬛身旁,奶声奶气地唤她“姑姑”。
马皇后为此事不知唉声叹气了多久,可就是改不过来这孩子的称呼。芈嬛许久之后方才觉得,或许便是那时川子常常喊她“嬛姑姑”,才叫允炆学了去。可这小皇孙抵死不改口,众人也是没辙,只得随他去了。
芈嬛被锦衣卫押走时,朱允炆正坐在她腿上摆弄着一个木头娃娃。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坏了皇孙殿下,也气坏了马皇后。
芈嬛入了诏狱,那个传闻中比之地狱尚要恐怖几分的地方。
马皇后求见朱元璋,朱元璋没说什么,只是平静地将一封密奏递到马皇后手中。
密奏极为简短,但那两句话,却足以让芈嬛生不如死。
奏上写,芈氏之女嬛,胡惟庸义女也。
“朕不需要再查她的来历,只这一条,她必死无疑。”朱元璋口气疏淡,漫不经心地呷了口茶。
“陛下,芈嬛若有异心,臣妾与允炆恐怕早就身死数次。”马皇后与芈嬛相处许久,两人间的情分已远不止主仆那般简单。
“宫中高手环伺,她倘若敢动一动手指,可还会有她的活路?”朱元璋垂首去看案上的奏折,淡淡道。
马皇后攥紧了手里的密奏,深深望了眼朱元璋,不再多言,跪安离去。她明白,朱元璋要的不过是处死芈嬛的理由。在他的心里,这个来历不明的女子就是威胁江山社稷的隐患。但他却不能无缘无故地杀了她,只因她已在不知不觉中牵动了朱家太多的人。
坤宁宫里,灯烛噼噼啪啪地燃着。马皇后蹙了眉坐于案前,提着笔却不知该如何去写。
允炆在东配殿吵着要见姑姑,任谁说话,他也不肯听,就是一直哭闹。
马皇后定定心神,抬笔疾书,片刻后,一封短信便写好。
“璎珞、川子。”她招呼了身前最为信任的两人,将手中的两张薄纸分别交给他们,道:“送到御医院,交给王御医。”
“是,娘娘。”
马皇后沉吟一瞬,“你二人分别从东西角门出,不可露出马脚。但倘若是遇上锦衣卫,也莫要以命相抵,只管把信交了就是。”
“是,娘娘。”璎珞与川子垂首行礼,都心知此事事关重大,便不敢再耽搁,匆匆离去。
诏狱里,芈嬛被扔进一间夹杂着血腥气和腐烂气味的牢房,遂不再有人理会她。
芈嬛从地上爬起来,打量着这个潮湿且恶臭的地方。蟑螂在地上来回乱窜,头顶是厚厚的蜘蛛网,墙角数不清的老鼠洞里发出令人发毛的啃噬声。
牢房的高墙之上开着个细长的窗子,能略略瞧见外面暗沉沉的夜空。芈嬛靠着墙壁坐下,却不料触上一片湿粘的液体。她垂首仔细看去,发觉竟是浓稠的血合着白色的脓液沾在了墙上。
芈嬛遂将手在身上蹭蹭,不以为意。她曾见过太多令人作呕的事物,如今这般情形看来,倒似乎好上许多。
“小姑娘,你这是犯了什么罪?怎的也被关了进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在昏暗的牢房里传来,芈嬛回首去看,却瞧不见半个人影,只得作罢。
芈嬛轻叹,“大约是有人不愿我再在这世上罢。”
“被关进这儿的人,都是必死之人。他们进来时获的罪千奇百怪,可归根结底却只是你方才说的那条。”
“我不会死。”芈嬛淡淡吐出四个字,脸上毫无波澜。
那老者闻言先是一愣,继而哈哈大笑,几乎是要笑出泪来,“小娃娃,果然是不谙世事,不通事理呐。”
芈嬛不再搭腔,她抱着膝在潮湿的地上坐着,闭了眸子,对周围的一切不闻不见。
芈嬛迷迷糊糊睡到半夜,忽闻有人打开了牢门,遂一把将她从地上拉起,连拖带拽地将她拧到刑房。
刑房里各种刑具一应俱全,扑扑跳动的火光映在几个彪形大汉身上,更将他们衬得犹如恶神一般。
芈嬛被人一下甩在地上,她冷不防地一摔,手掌便被蹭破了些皮。
“深更半夜的,各位有何贵干?”芈嬛理理乱发,从地上站了起来,环视着周围几人道。
“有何贵干?”一个领头的男子狞笑着,“你装什么清高?告诉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