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事嫡妻》第7章


正想著,一袭朱红百花穿蝶衣裙的孟清华便在夫婿的搀扶下款款走来,莲步轻移似云中仙子,珠钗摇摆金灿夺目,富贵而优雅,让人为之屏息,唯恐吓著这人间绝色。
「清华给各位长辈请安,来迟了,请勿见怪。」孟清华蹲身一福,镶著一百零八颗南海珍珠的裙摆顿时光华四射。
即使是周府这般见惯大场面的人家,也被她这一身惊人贵气的衣裳给惊呆了,差点坐不住。
「咳咳!来了就好,不用多礼,先敬茶。」老夫人定力较好,很快回了神,命人端上新沏的茶水。
其实在重生前的见礼,孟清华也是穿著这身教人两眼发亮的珍珠衫,那会儿公婆还在堂上,与她亲近无比的小姑周玉馨便连连称赞,不时的感叹嫂子的美好无人能及,以珍珠做衫这手笔世上难见,她福薄难望项背。
虽不是明讨,但言下之意不言而喻,事后她送了小姑一盒粉红珍珠,乐得她嘴都笑得阖不拢,直道要串件衫子来穿。
只是她自始至终也没见过周玉馨穿过珍珠做的衣衫,反而是她自己这件千金难得的珍珠衫平白无故的丢了,不过对她而言,那不过是件把赏的玩意儿,丢了就算了,并未放在心上。
「是,祖母喝茶。」一杯清茶高举过头,孟清华跪得笔直。
「好,祖母喝你一杯茶,望夫妻和顺,能早生贵子,来年生个大胖曾孙让祖母沉沉手。」她一面说一面笑著给了见礼。有孙万事足,人一老就盼著胖小子满地爬,咯咯咯地笑露八颗小米牙,博人开心。
看到老夫人拿出通体润白雕莲生双凤暖玉,包含周端达在内的周府老少个个都睁大眼,不敢相信老夫人竟然送出只传长媳的传家玉佩,那是夏氏死后又回到老夫人手中,崔氏绞尽脑汁想得到的当家信物。
但是老夫人却越过名正言顺的崔氏,给了年方十六的小媳妇,这分明是打了崔氏脸面,教她情何以堪。
在场唯一不意外的,便是面露讥诮的周明寰,他看著牙根几乎咬断的崔氏,心中暗讽著,他母亲的东西只能留给他的妻子,不论她费尽多少心思都休想拿到,那不是她能拥有的。
吊著的滋味不好受吧!这只是第一步,他会一点一滴拿回崔氏霸占的一切,让她明白不该她得的,她永远也得不到!
「谢祖母疼惜,孙媳妇一定会努力达成祖母所愿。」但愿你能看得到,命运给我再一次的机会,希望也能改变你。
祖母并不长寿,在入冬的一场大雪中,因受了风寒而卧病在床,从此与汤药为伍,在得知她有孕的那个月病情又莫名加重,不待明寰赶回来见最后一面便与世长辞。
不过重生之后她才发现一丝不对劲,当时的祖母其实已能下床行走,还能喝上一大碗热粥,可是却突然一病不起,短短数日便因一口痰梗住而病逝。
在当时看来并无不妥,人老了,病情反覆折腾,稍有不慎便噎气了,那会儿婆婆拭说起祖母的病逝,她因孕吐难受并未细想,只是红著双眼哭了一场。
但如今再回想,似乎事有蹊跷,祖母在死前跟她要了婆婆为她准备的补药药渣,看了又看又细闻一番,像是想跟她说什么又开不了口,只叫她少喝点药,是药三分毒,补过头就成了害人物。
可那时她听不进去,只当祖母小气,舍不得她用上好的药材补身,还曾怨过她不疼亲曾孙。
「好孩子,寰儿娶你是娶对了。」男俊女俏,一对珠联璧合的璧人,看得她欢喜。
是吗?她可不敢确定。孟清华正想著,便被丈夫扶起,又朝公爹一跪。
「爹喝茶。」
周端达呵呵喝著媳妇奉的茶,将一对红玉麒麟放在托盘上以示早生麟儿,添福添寿添儿孙。
「婆婆喝茶。」
在周端达之后,孟清华再度双膝落地,只是崔氏刚要伸手端起茶杯,面色冷峻的周明寰立即端走鱼跃龙门托盘,手劲略大的将妻子拉起,指著不知何时已放在正堂后方供桌上的牌位。
「这才是你的正经婆婆,在正室面前,继室行妾礼,你先向娘敬茶,这是为人媳的孝道。」
不用回头看,光凭想像,孟清华就可想而知崔氏的脸色有多难看,但她还是将茶洒在地上,表示对先人的敬意,而后才在夫君的眼神示意下向崔氏行半礼。
「是谁将姐姐从祠堂中请出,为何没知会我一声?」崔氏的面色如常,扬眉轻笑,但手中的丝帕捏得死紧。
「我娘也想瞧瞧儿子的媳妇,她托梦告诉我要坐正位,为人子者岂可不遵母命。」周明寰语气冷淡,不以母亲称呼崔氏,让她有怒发不出,憋屈不已。
不过他有张良计,崔氏亦有过墙梯。面庞一柔,看向衣著华贵的新妇,亲自走下椅子,神态和善的取下腕间的金丝缠枝红翡玉镯,笑容可掏地套入媳妇润白如玉的雪腕。
「小小见面礼别嫌弃了,娘是小家碧玉出身,没什么好东西可见人,你就收著当一份心意。」他不让她好过,她就朝他妻子下手!
其实崔氏的娘家不算小户人家,但和曾经鼎盛的兵器世家——周家一比,的确算不得大户,不过是开了几间颇有收益的绸缎庄,养几口人不是难事,但要大手笔的挥霍就得不行了。
不过在攀上周端达这棵大树后,崔家可说是转运了,不仅出手越来越阔措还买地置产,名下多了好几座庄子和位于闹市的铺子,……甚至把周府产业当私产享用。
出手不打笑脸人,崔氏这招难倒了孟清华,她眼波一转,向一旁的巧姨娘行礼转移注意力。
「向姨娘奉茶,你是公爹的姨娘,小辈理应向长辈敬茶。」
微怔一下的巧姨娘眼眶泛红,站起身扶了她一把,似喜似泣,眼泛泪光。「嗯!我喝茶、我喝茶,很好喝,我……大少爷很好,真的好得没话说,请你……以后多费心了……」
鼻头一酸,她以帕子轻拭眼角。
「还有我、还有我,大嫂,我是玉馨,大嫂的衣服真好看,这些亮亮的珠子好像大嫂水亮的眸子一样好看,可惜我福气没大嫂的好,连几个把玩的珠子也没有,大嫂是好脾气的人,借我摸摸就好,沾点大嫂的福气……」
看似弱质女流的周玉馨一个拐子挤开了巧姨娘身后的周玉湘,再若无其事地插入孟清华与巧姨娘之中,弱不禁风的身子一扭腰,站得很稳的巧姨娘忽地趔趄,往后跌了出去。
幸好周明泽眼明手快的上前一接,不然她定会摔倒在地,在众人跟前出了大丑。
「华儿呀,娘这般称呼你也是把你当自家女儿看待,以后和馨儿多走动走动,当一对无话不说的好姐妹,咱们周府家大业大,日后娘多教教你,这偌大的家业总是要交到你们这一房,多学点总没错。」崔氏极力地拉拢新媳妇。
趁新妇尚未站稳脚步,将她纳为己方势力,为自己所用,只要再趁著交好时拿捏对方的弱点,也不用愁她将来会反抗。
「这……」回头一看,夫婿的脸色冷得吓人,孟清华在心里暗叹一声,新妇难为,得了婆心,失了夫意,难以两全。
第三章 一动不如一静
当个好妻子真的很难。
明知道婆婆是怎样的人还要装成孝顺的媳妇更是难上加难。孟清华前思后想,目前她手上没有酬码,与其平日树敌不如先顺著崔氏再见机行事。
只是如此一来,周明寰便立即满脸寒霜地冷视她,好似她没拒绝婆婆、小姑的靠近便是天大的过失。
她一动不如一静的策略在他看来却是顺应讨好崔氏,而他冷著一张脸,令她不由得想起前世两人冰冻的夫妻关系,心中忍不住酸楚。
他到底知不知道一个女人家的为难,在后宅之中,除非是掌权的主母,否则媳妇在婆婆面前都是矮一截的,只能微不足道地任人摆布,一个孝字就能压死人。
入了周家门,她必须先做好人家的媳妇,别人才会认同她是与他一体的妻子;若要同心迎战,他也得先告诉她要怎么做,而不是由著她去摸索,把她丢在狮子笼里让她拚杀出一条血路。
「你、你慢点,我跟、跟不上你,你走得太快了……」孟清华喘著气,追著前头快步疾行的男人。
周明寰明明听见妻子的呼唤,可是他胸口堵著一股难消的怒火,怎么也停不下来,只觉得平日的沉稳瞬间化为碎片,飘散而去。
他心里很清楚不是妻子的错,刚嫁过来的她什么也不知道,也不晓得他和继母之间面和心不和,各有算计,并未当对方是真正的家人。
可是看到妻子和崔氏母女有说有笑的相谈甚欢,一副婆媳和乐的模样,他莫名地心生埋怨,有种被最亲近的人背叛的感觉,她应该站在他身边支持他,而非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