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书归梦》第84章


人的意料。众人都在私下议论纷纷,皆说流言蜚语不可尽信,上官明皎这样回来,说明传闻都是子虚乌有,难怪庄王退了兵。
皇上沉吟了片刻,令内侍传旨,着上官明皎继续居于棠澜宫,以公主之礼待之;端宣公主刺杀单于,为护国功臣,应当重重封赏。
圣旨一下,众人噤声,议论渐止。
棠澜宫中,敬妃、珏慧公主又惊又喜地端详着上官明皎,仿佛她是从天而降一般。珏慧公主一把抱住上官明皎,激动地说:“明皎,想不到还能再见到你!”
上官明皎也紧紧抱住了公主,“公主还好吗?”
“我和母妃都好。你刺杀了单于的消息传来,我们都觉得难以置信!你身体如何,可曾受伤,要不要让太医过来给你看看?”珏慧公主拉着上官明皎的手絮絮地说着。
上官明皎尚未答话,坐在一旁的敬妃微笑道:“明皎,本宫已宣你母亲进宫,你先去沐浴,一会儿好见你母亲。”
上官明皎走到敬妃面前深深一礼,“多谢娘娘。明皎此行虽然莽撞,总算没有酿成大祸,让娘娘担心了。”
敬妃怜爱地扶起上官明皎,眼中有着几许欣慰,“看到你平安就好。别的事,本宫自会替你处理妥当。”
珏慧公主亦上前,轻轻拍了拍上官明皎的手背。上官明皎感激地望着两人,有股暖意在心中流过,连日来破碎了的冰冻了的心,此时终于有了一丝慰藉。
上官夫人进宫的时候,身边跟着上官明皎最想见到的人,昭云。主仆二人四目相对,千言万语都在心中翻滚,但没有机会说出;只是彼此的一个眼神,便已传达了最想表达的意思:你平安就好。
上官夫人抱着女儿,激动得泪如雨下。这半个月来,对她又何尝不是煎熬,尤其是在听说了上官明皎刺杀了单于之后。后来庄王兵围府邸,说韩仲泽要对郡主悔婚,和上官明皎破镜重圆;那几天里的提心吊胆,竟是比年轻时的闯荡江湖刀头舔血更甚,不光是担忧阖府上下的安危,更是牵挂着千里之外的上官明皎——不知那破镜重圆是真是假。女儿与韩仲泽的爱恨情仇,她并不完全清楚,然而她知道,上官明皎最爱的人,一直都是韩仲泽。上官明皎掩饰得很好,可是女儿的心事,又如何能瞒过母亲。
“素光,庄王说你和韩仲泽破镜重圆,究竟是不是真的?”上官夫人到底还是问出了这一句。
上官明皎虽然早已料到母亲必然要问这个问题,可是在听到的时候,还是止不住地心痛如绞。她不能说实话,即便是对着自己的母亲。
“没有,那只是流言。我们之间,如今依然形同路人。”上官明皎云淡风轻地说着,连声音都不起一丝涟漪。
上官夫人闻言,轻轻叹息了一声,将上官明皎揽入怀中。“傻孩子,别再想着他了。娘知道,这很难,可是只有忘记了,你才能摆脱这种痛苦。”
上官明皎倚靠在母亲的怀里,默默地流着泪,她的痛苦,她知道一生一世都摆脱不了。
上官夫人离开之后,敬妃屏退众人,拉了上官明皎单独问话,从刺杀单于的经过到独自归来的原因。上官明皎一一禀告,包括去乌叶国见到上官明瑟的事也告诉敬妃知道。只是,她依然没有说出自己和韩仲泽冰释前嫌,更没有提到霁雪郡主和她的较量。她告诉敬妃,刺杀单于的确是在韩仲泽的帮助下完成的,他还为此身受重伤,霁雪郡主放心不下韩仲泽,亲自去探望,因此她独自一人回到了京城。敬妃听了,点点头,并没有说什么。
时间在平静中悄悄过去了将近一个月。上官明皎住在棠澜宫中,日子和以前并没有太大的不同,除了,突然多出来的空闲。也许还不如以前那样,忙得整日不得闲,她反而没有机会胡思乱想,不像现在,落叶飞花,微风流云,都能让她想起自己的事。这一个月来,没有任何韩仲泽的消息,庄王和霁雪郡主仿似人间蒸发了一般,动静全无。她淡淡地自嘲,自己果然还是放不下的。当日做出决定之时,她并没有想到,接下来漫长的日子里,靠着回忆生存,是件多么可怕的事;而被回忆所俘虏,又是件多么痛苦的事;至于想要遗忘那些回忆,更是件不可能的事。
41、环佩空归夜月魂
41、环佩空归夜月魂 。。。 
这一日,朝中忽然有消息传来,尤安国的新任单于日前已经继任,新单于遣使臣送来国书。消息只传到这里为止,后宫中没有人知道那国书里写了什么。
午饭时分,御前的内侍突然来到棠澜宫中,对敬妃宣旨,只说是皇上让敬妃娘娘立即去御书房,有要事商量。敬妃接了圣旨,打发了内侍,回转身来,神色凝重。
珏慧公主和上官明皎看着敬妃,脸上亦是复杂表情。皇上此时宣召敬妃,一定是和上午尤安使臣送来的国书有关,也一定和上官明皎有关。
“本宫现在就去御书房,你们在棠澜宫好好等待,不要离开,明白没有?”
“是。”珏慧公主和上官明皎都答应了。敬妃带着方姑姑和几个宫女起身离开,上官明皎看到敬妃在经过她身边时,眼中显现出抚慰的神色。她的嘴角也微微勾起,但这笑无法深达心里。
一个时辰之后,敬妃回来了。方姑姑跟在敬妃身后,等敬妃走入了大殿,便屏退了下人。珏慧公主和上官明皎听到通传,立刻赶到了大殿。偌大的殿中,只有敬妃和方姑姑。敬妃坐在正位上,神情难以捉摸;方姑姑站在她身后,看到两人进来,微微行了一礼,目光扫过上官明皎脸上时,有着隐约的躲闪。这一切,都没有逃过上官明皎的眼睛,她有种难以名状的感觉,空旷的大殿从未让她如此不安,敬妃和方姑姑的表现都传达给她一个信息,有件对她不利的事情正在等待着她。
敬妃示意两人坐下,方才开口:“本宫刚从御书房回来,有话要对你们说。此事重大,因此本宫屏退了无关之人。”
珏慧公主闻言,转头看向上官明皎。上官明皎脸上保持着一贯的平静,只是望着敬妃不做声。
“明皎,今天上午尤安国送来国书,里面的内容与你有关。”敬妃看着上官明皎说道。
“是何内容,请娘娘明示。”上官明皎微微敛首,声音波澜不惊。暴风雨前的平静,大抵如此。也许下一刻,敬妃就会告诉她,尤安国要她为老单于抵命。她并不害怕,似乎从出塞和亲那天起,她就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敬妃望着上官明皎,眉心止不住微微蹙起,很少有情感起伏的眼睛,也在此时流露出不舍和无奈。她不愿意说接下来的这句话,但是她又不得不说。刚才在御书房中,一个时辰,两世为人;她在皇上面前据理力争,反驳着淑妃的咄咄逼人,但最终还是无力回天;皇帝的那句“你若抗旨,获罪的便是整个棠澜宫”让她无法再开口,她只有先接受这一切,回来向上官明皎说明。
“尤安国的新单于新近登基,尚未册立阏氏。如今他赏识你的机敏果决,认为你堪当大任,是个难得的女中豪杰,愿意赦免你刺杀老单于的死罪,迎娶你为新任尤安阏氏。皇上的意思是,既然尤安国不计前嫌,为免两国干戈,保我朝平安,你还是应当继续和亲,嫁于尤安新任单于。”敬妃极力说得轻松平静,却看见上官明皎缓缓地站了起来,盯着自己,眼中是不可置信的惊愕。
上官明皎看到敬妃的嘴一张一合,但已不知道她在说什么。“新任尤安阏氏”,这六个字不啻为晴天霹雳。敬妃的话,完全出乎了她的意料,让她毫无心理准备。她好不容易刺杀了单于,以为改变了和亲尤安的命运,却还是在劫难逃。兜兜转转,竟又回到原地;这一场大梦,她以为早就醒了,却原来始终被困在噩梦中,一生一世。
“娘娘,您是说,我还要再嫁一次尤安,是吗?”上官明皎失神地望着敬妃,幽幽地问道。
敬妃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却又说不出是什么,只是无奈地点了点头。
上官明皎凄然一笑,午后的阳光投射进来,映得她的脸上一片惨白。她什么话都没有说,便软软地倒了下去。
上官明皎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已是掌灯时分。她只觉得很累,仿佛周身的力气都已用尽。疲倦地扭头四顾,她在窗边看到了章适颐的背影。“适颐,你来了。”
章适颐闻言回过头,走到床边坐下了。“我奉命去行宫侍奉太后,前日才回宫。你回来了一个月,我还没见过你,想不到如今就用这种方式见面了。”
上官明皎淡淡地笑了,“怎么就只有你在,昭云呢?”
“我只说你要好好休息,让她们都出去了,只有我在这里守着。你现在觉得怎样?”
上官明皎皱了皱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