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者狂想曲》第718章


?因此,《蜘蛛侠2》还是可贵的坚持了一如既往的风格和主题。这种决策很是正确,是正走在大路上的风范。如此下去,第三第四第五摆明了要将青涩的蜘蛛侠培训成顶天立地名副其实的大英雄。也就是说,整个《蜘蛛侠》系列极有可能变成有着青春剧味道的成长故事。不要说六集,就是更多都能拍到。”
除了日本的媒体之外,美国的报纸当然也继续大幅度报道沈红星的这部电影。《洛杉矶时报》这样评论道:“片中的动作场面可以说非常之多,差不多几分钟就会有一场,而且由于打斗的各方都是超能力者或是拥有高科技的工具,所以几乎所有的动作场面都是在不着地的状态下进行的,这方面也是本片值得称道的地方。主角们在空中打斗时摄影机视角的转换抓得非常好,观众的视线总能在或不停旋转或拉近拉远的背景的映衬下牢牢地跟着打斗者们上下翻飞,体验那种紧张刺激的感觉。
影片中除了蜘蛛侠外,效果做的最好的可能就是沙人了。当镜头跟随粒子加速后的沙子翻过沙丘一点点汇聚成尚处在挣扎状态的沙人时,那种感觉实在太震撼了……”
基本上,所有的媒体都在称赞沈红星公司的CG技术以及沈红星个人的拍摄功力。是的,虽然CG技术好像一直都是美国垄断着,甚至说得绝对一点,好像都是美国的工业光魔在垄断着,但是实际上,美国还有很多小的后期视觉特效公司。
这也就意味着,其实做视觉后期特效的门槛并不高——前世沈红星在某视频网站上看过,一个国内的视频迷,居然只用了3000块钱人民币的费用,就拍出来了一个10分钟左右像模像样的“战争片”。
虽然这个战争片里面所有的枪声爆炸声都是从别的商业大片里面“借”来的,但是其后期特效倒是他自己做的——从此看来,沈红星就知道视频特效的入行门槛到底是怎么样的了。
那为什么中国之前的特效做的都很垃圾呢?因为当时国内的电影和电视剧都对高质量的视觉效果没要求——对于电视剧来说,他们的针对人群是中年妇女,而中年妇女的话,会非常关注视觉特效么?而本来拍摄《集结号》的时候,帮冯晓岗做爆炸特效之类的爆破师们,那也是想在大陆接活儿的,可惜别人都嫌贵,最后还就是《赤壁》才用了他们做特效……
所以,沈红星公司里面的视觉工作室经过了一年多的筹备和练习之后,能做出来好莱坞主流平均水平的特效,基本上也不是什么难度很大的事情——也就是时间稍微长了点,花钱稍微多了点而已。
这部《蜘蛛侠2》,在全球上映了之后,特别是在北美上映了之后,直接掀起了一阵《蜘蛛侠》系列的观影高潮——是的,连带着《蜘蛛侠1》的DVD等周边,那都是被大量购买,甚至北美的电视台也来高价购买播放权。
总得来说,沈红星光是票房,就在北美赚到了6个亿美元出头,加上全球市场上的份额,一共票房得到了11亿美元的超高成绩。再加上全球电视台、DVD的销售,一下子又赚到了将近3亿美金而着3亿,那基本上就是沈红星和惊奇公司两家一起分的
之前,虽然沈红星也有出售电影的DVD或者录像带,但是悲催的是,沈红星出道的时间,基本上正好是国际市场上面DVD慢慢取代录像带的时间节点。在刚开始DVD出来的时候,也就是1999年6月,日立、松下、三菱电机、时代华纳、东芝、JVC六大技术开发商结成联盟,也就是形成了传说中的6C联盟。
但是在99年之前,各种要开发DVD标准之类的新闻报道就满天飞了,所以除了中国以外全世界的人们都在等待着DVD的出现——当时的中国市场在流行自己的VCD。而刚出来的DVD因为价格贵以及片源不够充足的原因,所以一直没太流行。
一直到了21世纪的索尼PS2游戏机出售了之后,这个搭载了DVD播放器的游戏机才凭借着自己的巨大能量把DVD推广到了全世界。
因此,DVD的销量也大了起来,而在之前因为消费者知道录像带要落伍,DVD又太贵,因此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真空期。
不过,在《蜘蛛侠2》的电影上映之后,沈红星却没有急着开始拍摄之后的电影,他准备稍微处理一下其他的事情。还记得么,沈红星曾经考虑过要不要做个类似IPHONE的手机,本来苹果公司在90年代一直是半死不活的,后来到了21世纪,可以说就是因为他们弄出来了个IPHONE,才把整个公司的盈利水平提高到一塌糊涂。
对于沈红星来说,做个这样的手机其实是完全可行的——白了,也就是一个电容触摸屏的问题,这个技术专利早就有点烂大街了,基本上全世界都可以研究,而且成本也不是很高,只不过以前没有人想到把这玩意儿弄到手机上而已。
真的,别以为全世界的手机大厂们的上进心很强——在中国的山寨手机出来之前,有哪个手机大厂能跟山寨厂商一样关心消费者需要什么功能了?光是一个可以变声的小程序,可以让大学生装成是自己家人帮自己请病假,这就能吸引多少人去买?
沈红星本来就有点喜欢给别人添麻烦——说白了,就是喜欢走别人的路,然后让别人无路可走。现在,相比于世界级别的手机大厂来说,沈红星现在有一个相当大的优势,那就是他已经成功的打入到了日本市场里面。
不知道是不是岛国的特性,虽然他们都需要跟外界交流才能活下去,但是他们都有点封闭的倾向——比如说日本,比如说英国。他们都固执,都喜欢把自己圈在岛上,还不乐意让别人上去。
虽然日本这个国家,必须依靠贸易立国,但是他们就是喜欢把自己的市场给封闭起来,就像是索尼一样,经常脑抽的自己开发一个跟全世界都不一样的标准,然后把全世界都挡在日本之外。
当年IBM在开发个人电脑后,日本的NEC也开发了一个自己的电脑系统,也是用的DOS操作系统,名字叫“98系列个人电脑”。不过这个电脑虽然跟IBM的比较像,但是很奇怪的用了别的格式的软盘,因此,国际通用的软盘,在日本基本上就是不能使用的……
正文 第五八六章 两手准备
第五八六章 两手准备
基本上,日本的做法很容易让人想起来传说中的“加拉帕戈斯进化”。这个“加拉帕戈斯进化”还是跟著名的达尔文有关系,当年——也就是1835年的时候,年轻的查尔斯…达尔文随船来到了“加拉帕戈斯群岛”。
这个加拉帕戈斯群岛呢,地处东太平洋,隶属于厄瓜多尔,然后因为远离大陆,所以群岛上动物都千奇百怪。后来,经过这样现象的启发,查尔斯…达尔文才想到了进化论——因为长时间远离大陆,群岛上的生物都没有天敌,所以他们都渐渐的发展成了奇形怪状,而且这些动物也就只能在他们的群岛上生活——因为他们的奇形怪状完全是在没天敌的情况下进化出来的,已经不能适应外界那种充满了天敌的世界了。
而在沈红星眼里,日本市场从某些方面来说,也是有些加拉帕戈斯进化的倾向——他们总是喜欢把自己的市场给封闭起来,把自己的小岛圈起来,不让外人的产品出去,然后就只让自己的产品卖到别的国家去,这也就是为什么二战之后同样战败国的德国很得美国喜欢而日本老是遭到宰割的原因之一——相对来说,德国并不圈住自己的国内市场,他卖出去赚回来的美元,全都直接在美国市场买东西了。
在日本这种被称为“加拉帕哥斯产品”的东西不少。依靠对外贸易立国的日本本来应该和外界交流很多,但这种加拉帕哥斯产品的大量出现却也说明了日本人的保守和内向。日本人在没有外来竞争的情况下,就特别喜欢弄一些日本人特有的规格出来,当初是为了防止外国同类产品进入日本,但到后来基本上都是日本人失败,要么撤销这些奇怪的规格,或者根本就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只好走一步看一步地依靠自然淘汰。
日本的电子产品很有名,但是进入2000年来日本人在新兴的电子产品上却没有什么建树。手机是这十几年中最有代表性的电子产品之一,而日本手机的产量现在只占世界年产量的6%,和其他的电子产品形成很大的不同。
日本手机在海外几乎没有市场,十几年前,日本通产省搞过一次对中国山东产大蒜头的制裁。作为报复,中国把日本手机也列入了制裁名单。当时还是手机属于奢侈品的时代,对华手机出口仅占日本对华出口的0。5%,所以日本人也没当回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