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鲁门传》第231章


为得到纠正之前,在政治上或军事上我们将不承认撤离引起的后 果。
杜鲁门此时已经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通告对价格和工资实行紧急管 制,并且还把国际开支增加到 500 亿美元,是战争开始时那一年的国防费用 预算的 4
倍多。他委派通用电气公司总裁查尔斯?E?威尔逊负责新成立的“国 防动员办公室”的工作,任命艾森豪威尔将军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最高司 令官,并且在 12
月 15 日对全国发表了一次广播、电视演讲,呼吁每一个公 民“为了国家的利益,把他的个人利益摆在一边”。所以在杜鲁门尽力避免
扩大战争的同时,他显然正在准备打一场这样的战争。
如同马歇尔将军后来证实的那样:“我们正处于最低落的时刻。” 但是在1月17日星期三早晨,马歇尔打电话给杜鲁门请他阅读一篇乔?柯
林斯将军刚带来的一个令人惊奇的报告。何林斯曾经飞到朝鲜去和李奇微进 行会谈。马歇尔读着报告说:“第 8 集团军已处于良好状态。在李奇微的领
导下,情况日益好转。”“十气令人十分满意??李奇微有信心,在下得不 开始撤退之前,他能使之延迟二三个月的时间??总的来说,第 8 集团军现
在严阵以待,而且准备严厉惩罚任何大规模的进攻。” 麦克阿瑟对局势的惨淡估价和关于厄运的预测显然是十分错误的,而且
这种认识的影响是惊人的。这一天,当报告中的这些话在政府上层人员中传 开时,人们记得,他们几乎听到了如释重负的叹息声。第 8 集团军的长途撤
退——美国军事史上最长的撤迟——已经结束了。1951 年 1 月 25 日,李奇 微抵达后不到一个月,第 8
集团军就开始“滚滚向前”,如同李奇微所报告 的那样。
李奇微以冲天的干劲和普通的常识开展他的工作。他首先考虑的是部队 的基本需要——较好的伙食、更温暖的冬季服装以及改善了的巡回陆军外科
医院等。他强调要密切部队之间的通讯联络,较少依赖大路和公路,要更多 地注意坚守高地,更好更多地使用空中力量和大炮进行惩罚性的打击。李奇
微以他自己的信心、天生的活力,经常地和惹人注目地出现在前线,身穿准 备进行战斗的服装,胸前绑着的两颗手雷,为部队树立了强有力的榜样。军
队是李奇微的生命,就像在他之前曾经是他父亲的生命那样。他才恩敏捷, 朴实无华,时年 56 岁,身体非常健康,而且被誉为是二战空中袭击的先驱。
但是李奇微也了解麦克阿瑟,他佩服麦克阿瑟的能力,而且知道他的局限性。 更重要的是,李奇微既了解也赞成政府的政策,他不仅确实佩服杜鲁门,而
且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有胆量的人。
如布莱德雷写的那样,在华盛顿,现在所有的倾向都是把目光“越过麦 克阿瑟”而落在李奇微的更为可靠的军事判断上。到现在为止,华盛顿几乎
完全依靠麦克阿瑟的司令部提供情报,依赖于他自己的看法和战略。现在这 一切都结束了,他对制订计划的影响已不复存在,战争的一个新阶段已经开
始了。就军事行动而言,布莱德雷这样写道,麦克阿瑟已经“主要变成了一 个人们不得不容忍的喜怒无常的傀儡”。
由于第 8 集团军重新发起攻势,无情地向前推进,到达汉江、仁川,接 着是汉城,在 3 月 15 日夺回了这座首都城市所剩下的一切,华盛顿的士气大
振。如艾奇逊所说,新的战地指挥官的出现是一件无可估量的重要事件。“在 麦克阿瑟将军与五角大楼作战时,李奇微将军却正在与敌人作战。”
李奇微手下的部队只有 36.5 万人,而他面对的却是 48 万多人的敌军。 但是,李奇微善于使用密集的炮火攻击,如他所说“我们火力的真正令人惊
恐的力量”,再加上“我国已经造就的这支英勇的野战军的战斗”精神,使
得人员上的差距得到了弥补。到了 3 月底,第 8 集团军在重创中国人之后又 回到了三八线。
然而,李奇微的进展似乎只是更加使麦克阿瑟感到苦恼。美国驻东京的 大使威廉?西博尔德发现这位远东战区司令官“疲惫不堪,无精打采”。麦
克阿瑟说,除非允许他大胆地打击敌人,否则他关于朝鲜统一的梦想是不能 实现的。他抱怨“政策的空缺”。他现在建议不仅要对满洲实施大规模攻击,
而且要把朝鲜从满洲“分割开来”,也就是沿着整条鸭绿江设置有放射性废 物、即“原子产品的副产品”的隔离地带。像以往经常发生的那样,他的请 求遭到了拒绝。
麦克阿瑟需要抢李奇微的“戏”已接近于可笑的地步。在 2 月末李奇微 发动的一次新的攻势的前夜,麦克阿瑟飞到前线,站在十几名记者的面前,
而李奇微却退居后台。麦克阿瑟宣称,他“刚刚命令恢复攻势”,而实际上 他与这次行动的任何部分都没有关系。
3 月 7 日,麦克阿瑟在同记者谈话时哀叹,美国人在一场消耗战中被“野 蛮屠杀”是不可避免的。到 3 月中旬,如杜鲁门所写,战斗的潮流“开始转
向对我们有利”,杜鲁门在国务院和五角大楼的顾问们都认为,直接呼吁中 国进行和平会谈的时机已经到来,麦克阿瑟拒绝回答对这一问题的询问。相
反,他大声反对对他的指挥权实行任何“进一步的军事限制”。
麦克阿瑟后来这样写道,对他来说,杜鲁门的神经似乎正处于一种破裂 的时刻——“不仅是他的神经,而且是一个交战国的总统的具有更大威胁性
的东西——他的精力。”
杜鲁门命令对停战建议进行认真的准备。3 月 21 日,一份总统声明的草 案交由联合国 17 个出兵朝鲜的国家审议批准。3 月 20 日,参谋长们通知麦
克阿瑟目前正在发生的这些事情,给他送去一份文电其中有杜鲁门称之为声 明中的“鲜肉章节”的内容,该文电似乎给了麦克阿瑟过去其他文电都没有
的深刻印象,即确实不会与赤色中国发生竭尽全力的战争了。他的回答使华 盛顿十分震动,以致许多人怀疑他可能失去理智了。过去,福雷斯特尔和路
易斯?约翰逊也曾先后发生过这种情况,现在轮到麦克阿瑟了。多年之后, 布莱德雷推测,可能麦克阿瑟认识到,他对中国的战争将不会“绷断他的英
明但又脆弱的意向”。
在朝鲜,3 月 24 日星期六早晨(在华盛顿是 23 日星期五),麦克阿瑟 在没有打招呼的情况下,用一种人们认为只会激化局势的态度,试图抓住主
动权。他向中国共产党人发表他自己的炫耀实力的声明,这份声明实际上是 一份最后通牒。他在声明的开头嘲笑赤色中国人缺乏工业实力,他们在朝鲜
与受到“抑制”的联合国军队作战时在军事上的可怜表现。更严重的是,麦 克阿瑟威胁说要扩大战争。
因此,敌人现在必须痛苦地认识到,美国已作出决定摆脱把战 争局限于朝鲜地区的忍让做法,而把我们的军事行动扩展到赤色中
国的沿海地区和内陆基地,那样赤色中国就注定有立即发生军事崩 溃的危险。
麦克阿瑟在声明的结尾中说,他个人“准备随时同中国司令官会晤以便 达成一项解决办法。”
杜鲁门为停火建议所做的精心准备工作全都白费了。麦克阿瑟使他的论 点站不住脚。后来麦克阿瑟驳回说他是以“例行公报”的形式说这番话的。
然而他自己的忠心助手考特尼?惠特尼将军却称这是麦克阿瑟的一个大胆举 动,以便阻止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阴谋之一得逞,这意思是指政府计划姑 息中国。
黄昏后,消息传到了华盛顿。 艾奇逊写道,麦克阿瑟以他的“宣言”搞了一场大的破坏活动。对艾奇
逊来说,这是“最严重的抗上行为”。对布莱德雷来说,这是“不能原谅的 和无法挽回的行动”。
3 月 23 日星期五,华盛顿晚上 11 点钟,艾奇逊、洛维特、腊斯克和另 两名国务院资深官员亚历克西斯?约翰逊和卢修斯?巴特尔在乔治敦艾奇逊
的家中开会,会谈一直进行到午夜之后。洛维特通常是个性格沉着冷静的人, 却是所有人中最生气的。他说,麦克阿瑟必须立即被撤职。艾奇逊表示同意
并引用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的名言:“众神要摧毁一个人,首先要使他 变成疯子。”
在布莱尔大厦,杜鲁门在楼上的书房里一遍又一遍地阅读着麦克阿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