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为五部自相征伐。南匈奴随后降汉,接受了中国的名号,使汉廷再将边防的卫
戍减少。
外戚专权
可是在这些军事行动中已产生了一个皇帝外戚得权的成例。刘彻是一个意志坚
强的人,他也深恐自己的权力落入他人之手。在他的私生活里,他不能忘情于女色,
因此而发生不少周折。在军事行动中他对自己所宠信的将领赏赐过厚,而对其他人
则处分过厉。总之,在征匈奴诸役的过程中他集结了庞大的权力,既不能使之制度
化,也不便让人代理。李广为能将,得人心,汉军及匈奴对他有同样的敬畏,可是
始终不得封赏。 在最后一次征战之中,他被逼迂回,终在行军时失道。大将军卫青,
是皇后卫子夫之异母弟,扬言要报告皇帝听候御前处分,李广羞愤之余,引刀自裁。
但另一面,卫青的三个儿子尚在孩提之中,巳因父亲的军功封侯。另外一个将军霍
去病是皇后的外甥,也始终受皇帝恩宠。各方传闻前线将土饥不得食,霍去病行军
之厨车南归时犹有剩余之珍品,皇帝也置之不问。只因霍去病英年早逝,不及封上
大将军名号。后来此名号落在他异母弟霍光头上,而霍光终生未帅兵出塞,可是却
成为朝政纠纷的中心。[奇…书+网//QiSuu。cOm]
武帝既殁,霍光为摄政,辅助一个八岁的小皇帝,如此13年,这髻龄的皇帝也
未有子网而先殁。霍光与皇后商议之后迎立一位皇子为帝,才27天,他认为这皇嗣
不符合他理想的尺度,废之而更在武帝的另一个后裔。他才18岁,旁人指出他和霍
光乘坐同车之时表现着极度不安的形色。
可是霍光也并没有成就无人敢与之争的权威。公元前80年他执行了一次整肃,
反对他的一派多人被处死,包括前述执行武帝财政的桑弘羊。现存的史料根据当日
朝廷纪录写成,内中指出这些人意在谋反,企图罢废皇帝,而另立其他一位皇子。
可见他们与霍光之冲突,可以追溯到很多小心眼的争执和家室间的纠纷上去。
但是霍光的行政措施,在当时儒家思想的熏陶之下,可谓深得人心。他在执政
期间对武帝好大喜功的边防政策有了明显的收敛。在他主持国务的20年间,赋税已
经豁免和降低,和匈奴的淡判也在开始。公元前8l年朝廷主持了一伙有关盐铁专利
政策的公开辩论。之后政府放弃了酤酿的专利。
皇权的性质
综合说来,汉武帝刘彻和霍光不可能一眼看穿他们自己在历史上的作为的真意。
即使千百年后,想要全部洞悉,仍至为不易。在讨论他们的行为与个性之余,很少
人曾想及的则是,中国的皇位乃是世间无从合理维持的一种制度。皇帝非神,而兼
二者之性格。他不合理而又非全不合理,也是脚踏两条船。他不能如儒家之采取人
本主义,也不能加法实之全部铁面无私,而又要兼顾两家之长。即在专制时代的初
期,皇帝已任用13万个官僚去治理6000万的人民,他所能凭借的手段极少,而他解
决问题的方法,一面须通过无数的矛盾与暖昧,一面又要有威权和气魄。
一个带有同情心的读者可以领悟到天子之责为“天子”,乃是不意之间被命运
派去处理一个局面。如果我们借彼观此,可以想见密西西比河会更换河道而趋向弗
罗里达入海;一次旱灾、蝗灾会使爱荷华及堪萨斯全部颗粒无收;而北方与加拿大
为邻的国界大部为沙漠,当中只有很少的几个绿洲。汉朝的皇帝以天下第一的农夫
自居,不时发出通告,表示对人民生计的关怀。我们无从指斥其余部为矫揉造作。
因为他们向小自耕农抽税而倚之生存,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只是从一种比喻看来,
他们所设计的制度和行政的方式,也还是倒金字塔式,上重下轻。越去权威愈远,
与原来没想之间的差误愈多,所以权力务必凝聚在上。有时理想中的至美至善和实
际情形的差异可以大得惊人。
西安朝廷中。半宗教性的安排增强了皇帝的地位。他是人世间最后的威权,他
的仲裁带着神权的判断力量。在这种作风下,制造了一种权力政治的传统,视一切
技术问题为道德中的是非。即在今日,此种习惯仍在不少事例中出现。要是站在上
端的人物不能摆脱人的弱点时,当朝中换班或政策改变之际,各项阴谋与诡汁可能
泛滥到无可收拾,及于宦廷内外。
霍光于公元前68年在平静的情况下去世。但是两年后的一次政变使他的妻儿及
多数的亲眷丧生。但一连串事件仍方兴未艾,外戚仍在宫廷之内的政治内幕里扮演
重要的角色。大将军仅为朝中名号,已不参与边境之征讨。传统上这一职位总是为
皇帝的姻兄或舅父把持,实际上居其职者总是一个政客,而不复为高级将领。总之
他倚此名位声势使朝臣失色,并且威震不离宫闱之间的人主。这传统上之成例一经
树立,以后只有继续展开,终至王莽篡位。
王莽的改革
王莽是中国历史中最离奇的角色之一。他一方面被指斥为翼位者、伪君子和操
纵言论的好手,可是另一面也被恭维为理想主义者,甚至是一个带革命性的人物。
环境上显示他可能有些性格接近上述评断,可是没有一个简单的称号足以将他一生
行止归纳无余。好在我们以长时间、远视界的立场研究历史,用不着将他详尽的传
记搬出。
王莽是汉朝皇太后的侄子,他也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另一个皇帝,因而又成了皇
后的父亲。他自己于公元前一年为摄政之前,她的三个叔父和一个从兄已相继以大
司马、大将军的名号辅政达28年。当时汉代宫廷陈腐无生气,如果王莽能在此时振
衰去弊,他的功业可能使历史家刮目相看。只是他夸大不实,因此他以华美的言辞
所作的各种公告更带着盲人瞎马的成分,他的矫揉造作也更不可宽恕。
他所对付的问题不难阐释:汉朝以庞大的农村经济为基础,因为这样的结构,
朝廷也只能以公众的精神作为施政方针。只是这时候汉朝的存在已两百年,宫殿和
外戚因恩泽封侯者谓之“内廷”,和其他百官公卿之“外廷”对立。后者一般由资
历晋升,多数成员对儒家仁民爱物的观念颇为重视。也在这同一时期之内,一般农
村内的人力与田地,向来构成向帝国当兵纳税之基础者,有逐渐落入私人手中的趋
势,时人称之为“兼并”。这现象一出现,日后这些资源即逃出政府的掌握。这一
问题也与2000年的帝制政府结下不解缘。
由于土地税系从每一亩之田地抽纳,人头税也以每个人为单位,照理他的易主
(包括为奴隶的贩买)不应当影响到税收的多寡。可是这种情形却出现于古代的农
村之中,税收的底册不可能随时修正反映到实际的情况,即同时的罗马帝国也有类
似的情形。不管当初的底册是用何种精密的方法调查而得,以后各地都只存在一种
硬性的定额。中国以户口为单位,每每因人口迁移、财产易主而造成税收短绌。地
方政府解决这问题的捷径,乃将应收数额转嫁在其他户口头上让他们补足原数。可
是如此一来只会引起人户逃亡,亏额更大,坏影响之所及也成螺旋式增大。原来税
率轻,处理不得法,可能令纳税人民不堪命。税重,甚至可以逼迫良民为盗匪。除
此之外只有减除税额,只是这办法也会在官僚机构之中造成士气的降低。
我们无从确定王莽接手以前的情形,只是他曾说及见税什伍,亦即所抽税已及
于生产品之—半。虽说不无夸大之辞,也可见得局势之严重。
但是不论他的动机如何,王莽提出改革时未曾作任何细密的准备。他尽信中国
古典,真以为金字塔可以倒砌。他满以为自己在西安执行天子之职权,其圣旨即可
以在边区远处全部奉行。等到事与愿违,他又慌忙的全面退却。这个篡位的改革者
夜以继日地工作,他的经济政策牵涉到耕地和奴婢的使用,二者都归国有,不得私
相买卖。他的金融政策将布匹龟壳全当作货币通行,与金银与铜元保持一种复杂的
兑换率。在他主持之下政府专利之物品增加,政府经商的范围也相次扩大,还包括
银行业务。当环境要求他在名目和实质上都以天子自居的时候,他也不再矫饰,于
公元9年即皇帝位。官僚组织的上层经过他成批的更换,可是基层组织除名号外,大
致如故。有时候他整个变更政府机构的名目,而自以为已作实质?
小说推荐
- 中国大历史020
- 第二十章 现代中国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前言 中国的长期革命,近百年来有了重大的发展。继自强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及五四运动以后,蒋中正及其所领导的国民党建立了一个新的高层机构;毛泽东和中共则建立了新的低层机构。今后中国的重要课题,是如何在高低层机构中建立法制性的联系,使整体发展走向合理化 严格说来
- 最新章:第7章
-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 作者 黄仁宇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中文版自序macro-history这名词刻下看来由我创用。如果有前人用过,则恕我查访未周。其实此间之出处与是非已无关宏旨,因为这名词纵是新颖,已乏创意。经济学家以货币之流通影响到物质与雇佣之最基本的原则统称之为‘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而以内部
- 最新章:第62章
-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 中国大历史[美:黄仁宇]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中文版自序macro-history这名词刻下看来由我创用。如果有前人用过,则恕我查访未周。其实此间之出处与是非已无关宏旨,因为这名词纵是新颖,已乏创意。经济学家以货币之流通影响到物质与雇佣之最基本的原则统称之为‘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
- 最新章:第59章
- 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 全
- 作者 黄仁宇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中文版自序macro-history这名词刻下看来由我创用。如果有前人用过,则恕我查访未周。其实此间之出处与是非已无关宏旨,因为这名词纵是新颖,已乏创意。经济学家以货币之流通影响到物质与雇佣之最基本的原则统称之为‘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而以内部
- 最新章:第62章
- 剖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1个关键人物-历史的刀
- 前言 历史,虽然是一些曾经发生过的往事,早已随风而逝烟消云散,但对今天生活着的每一鲜活的个体生命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人类并非从天而降凭空而生,而是从远古一步步地发展进化而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次重要转折,无论多么久远,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在人类
- 最新章:历史的刀-第74章
- 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
- 作者:方丽萍】1.华夏民族的形成华夏民族是在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迁徙、战争融合而成的。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不仅通过逐鹿、阪泉战争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各个部落,成为中原的大盟主,而且发明了许多东西如衣裳、舟车、宫室等,为华夏民族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和文化条件。远古时期的黄河流域是肥沃的地方,住在
- 最新章:第49章
-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件大事
- 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绵远流长,波涛汹涌。其间,有些事件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一部分:华夏民族的形成华夏民族的形成华夏民族是在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迁徙、战争融合而成的。华夏民族的始祖是黄帝,黄帝不仅通过涿鹿、阪泉战争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各个部落,成为中原的大盟主,而且发明了许多东
- 最新章:第21章
- 张文木: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与中国的选择
- 历史就像是大国兴衰更替的链条,一环扣一环,有始无终,兴亡无常。而今 日之中国就是这条链环中的一个环节。中国正在崛起,而正在崛起的国家有的最 终成长为世界性的大国,也有的行百里而半九十,功败垂成。因此,研究大国崛 起的历史经验,对于今天正在向现代化转型的中国发展,是有益的。先从国家与 财富的关系谈起
- 最新章:第11章
- 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 历史的拐点
- 从历史冷到历史热马立诚:改革开放初期是文学热,进入20世纪90年代是经济学热,后来又有一段政论热,现在是历史热,先后四个热。到书店看一看,各种各样的中外历史著作满坑满谷,蔚为大观,中国大片也都是历史题材。雷 颐:历史热是正常的。无论美国、法国、英国还是俄国,每年的畅销书,历史著作都占据了很重要的一个
- 最新章:第2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