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观察者稍用想像力,即可以闭目看出在制造这些陶塑兵俑时,哲学家、艺
术家、匠人曾与成批的占卜者以及数以百千计的军官在集思广益,摩肩抵掌的研磋
情景。这地下人像的工程,自设计至施行不可能没有全面交换意见,然后在技术上
不断协商所能侥幸而成。从这方面讲,陶制兵涌可以视作一种历史文件,它证实了
历史书里所说战国时全面动员的事迹,它也指出当日百家争鸣之所述非虚。它也表
明中国2200年的历史,确有垂直的茎干存在,很多带有中国性格的特征在当日即已
出现。这种系统在上端必有设想而成的成分在内,而介于合理化及非理性之间。
虽说我们不能崇信法家学说,认为个人必须受团体的强迫去为善去恶,但这一
大群以窑火烤成的雕像群却证明了一个公众的目的,可由国家的意志创成。马基雅
弗利所提倡的普遍的利己主义(universal egoism)不能因其为恶即否定它之存在。
威利(详第二章)以“现实主义者”的名目概括所有的法家自有其深意。
可是观光者看到这大批窑火烤成的像群也可能发生怀疑:既有如此的聪明才智、
庞大的眼光和组织能力、详尽的企划工作,何以中国不能彻底利用这些长处作科技
的大突破,有如文艺复兴之于西欧?这些艺术与技巧之所以不能持续,可以用缺乏
社会的推动力来解释。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需要教廷雇用,才能发展他的
天才。鲁本斯(Rubens)靠替各国国王画画像而生活优裕。秦国的无名艺术家不幸
之处在于他们的作品是集体完成的,只能贡献于一个君主之前,而他自己的肖像尚
且把他的上唇画如鹰嘴,而他的纪念馆竟是埋在地下之陵寝。然而这批无名艺术家
的遭遇,到底不是全部不幸。他们的作品,并未全部丧于尘埃,约2200年之后,他
们的杰作出土,也有人将之修刷整理,使之重见天日,表现一个历史上重要转变之
际的感觉和现实。
第五章 第一帝国:树立楷模
前言
汉武帝继承了汉高祖以来,数十年休养生息所累积的国家资源,对内以“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奠下中央集权官僚体制运作的理论与方法,对外则连年发兵征
讨匈奴,开拓四裔,使大汉声威远播,国势达于顶峰。而在一片繁华景象中,财政
短绌、外戚干政的乱源却悄然伏下。
从现实的角度看来,始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功绩并不
因之而湮灭。不出10年之内一个新朝代继之勃兴。兹后延续达400年。汉朝在公元前
后各经历约200年,全盛时管辖的人口约6000万,足可与罗马帝国相比拟。就是从所
控制地域和存在的时间上讲,两个帝国也可以相提并论。只是中国方面内在的凝聚
力,非西方所能望其项背。
这个新朝代被中国作家极度的恭维,因为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平民所创造的
功业。汉朝创业之主刘邦是秦帝国里位卑职微的地方巡警官。他的两个丞相,萧何
和曹参,曾任县级的小官僚。樊哙日后为大将,当日不过是屠夫。另一大将韩信寒
微时曾一度乞食,黥布与彭越曾为盗。从新朝廷布衣卿相的局面看来,以前各领域
内的贵族统治力量必已全部摧毁。组织新政权时,既不能追随旧世族的踪迹,也无
须凭借他们大张旗鼓。这可不是说中国社会革命的条件业已成熟,即使几千年后中
国也还没有树立一种民主体制。能够确切地代表庞大而又均匀的农村基层组织.在
这时候更不足论。
汉朝的组织者承袭了秦朝所遗下宽阔而又均匀的基层,而且以灵活的手腕避免
前代的过于极端。他们所采取的政策,基本上是“进三步;退两步”。以几十年的经
营,构成一个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而成为中国整个帝制时期的楷模。
汉帝国的统治政策
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
于是采取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前所设郡县仍原封不动地任其存
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帝裔里的近亲,亦即刘家的叔伯、
兄弟、从兄弟等封为王,功臣中之卿相则封为侯。他们的领域和直隶于中央的郡县
犬牙根错。这种互相监督的局面避免了秦朝的过度集权,可是这也不是全面退却,
有意在长期间内再构成战国期间的纷争局面。这样的安排纯系一时权宜之计,从未
预计长久保持。即使在创业人刘邦去世之前,已有不少侯国,因有心和无心的差错,
被削被除。刘邦的吕后及以后袭位的皇帝,遵循着这政策而且变本加厉。公元前15
4年,去帝国的创始已半个世纪,朝廷的举措更是向各王国施加压力,因而激起全面
的叛变。叛乱勘平后,很多王国即被撤销,余存的不仅面积减缩,而且内部的行政
权也被中央政府接收。这种加强中央统治的政策,至第5个皇帝刘彻在位期间达到极
点。刘彻溢号汉武,他在位于公元前141年至公元前87年。这54年的御宇期间,在全
汉朝是最长久的,对以后的影响也最深远。
刘彻首先公布了帝制意识形态的立场。其宗旨经过综合,则为“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实际上他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
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
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
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往
重农桑贬斥商业原为法家宗旨,也一并拿来构成武帝御制意识形态之一部。其他法
家的措施,如官方专利盐铁,以严峻刑法维持人民纪律也同样被袭用。
宇宙观与政治
更有很多信条,既不出于孔子之主张也不见于孔子语录仍被收纳于这体系之内。
武帝以皇帝身分登高山,以神秘之祭礼祈祷,企求与神祗直接接触。他朝中博士认
为五行(木、火、土、金、水)和东西南北中之五方、五种基本之色彩、五声之音
阶、五种个人之德性,甚至五项施政之功能都互相配合而融会贯通。例如火,色赤,
见于夏季,与用兵有关。这种观念源于一种信仰,它认定人世间任何‘物”,不管
是实际物品,或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和交往,都出自某种类谱上的相关价值,
所以可用数学方法操纵之。其根源出于《易经》,它是一种来历不明的古老经典。
这种利用假科学说真问题的方式,迹近于迷信。暴露了当日读书人承受了至大的压
力,他们急不得暇地务必将天地的现象予以直截的解释,包括可以获知之事物。汉
代的朝臣不断以这种带着诗意的方式去贯彻他们的主张,强调良好的政府是基于伦
理的和谐,甚至将天候与政治混为一谈。只是如此一来,他们也将专制皇权合理化
了,使之比较温和,同时鼓舞百官的自信。他们因此觉得盈天地之道(我们称之为
自然律,natural law),都已在掌握之中。纵使天子之职位世袭,臣僚则以文笔见
长,但因为彼此有了共通的认识,也能在行动中俨如一体。如此将宇宙观及政治学
混为—谈。笼统地称之为儒教,固然符合了某种目的,但其流弊则是一经摆布,今
后两千年则再难以摇撼之。诚然,它所遗下之影响时至今日犹未衰竭。
匈奴问题
西方人士认为中国人之保守性缘出于环境上有一成不变之因素在。只要这些因
素一日存在,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则须维持其一定结构。今日很少有旅游者履足中国
而不将八达岭的长城列入行踪之中。秦始皇首先构造的长城,位于15英寸等雨线之
北,今日早已颓废。现存之砖墙系15世纪所建,上面之楼,系16世纪新添。当日火
药之使用早使类似的设防在世界其他各处失去时效。当这绵延几千英里的城壁展现
眼前时,观光者只要知道它曾不断的修补翻新,就不待解说而了解中国边防问题与
中国文化之源起几乎同一长远。它与汉武帝刘彻的关系乃是这位不同于常人的君主,
16岁登极,享国54年,正值汉朝威势达到最南峰时,曾企图一举而永远解决游牧民
族的问题。可是纵使他的军事行动一再获胜,他的目的却迄未获得。他在公元前87
年去世时,他的匈奴战争使国库大为亏损,这也是西汉(亦称前?
小说推荐
- 中国大历史020
- 第二十章 现代中国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前言 中国的长期革命,近百年来有了重大的发展。继自强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及五四运动以后,蒋中正及其所领导的国民党建立了一个新的高层机构;毛泽东和中共则建立了新的低层机构。今后中国的重要课题,是如何在高低层机构中建立法制性的联系,使整体发展走向合理化 严格说来
- 最新章:第7章
-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 作者 黄仁宇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中文版自序macro-history这名词刻下看来由我创用。如果有前人用过,则恕我查访未周。其实此间之出处与是非已无关宏旨,因为这名词纵是新颖,已乏创意。经济学家以货币之流通影响到物质与雇佣之最基本的原则统称之为‘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而以内部
- 最新章:第62章
-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 中国大历史[美:黄仁宇]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中文版自序macro-history这名词刻下看来由我创用。如果有前人用过,则恕我查访未周。其实此间之出处与是非已无关宏旨,因为这名词纵是新颖,已乏创意。经济学家以货币之流通影响到物质与雇佣之最基本的原则统称之为‘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
- 最新章:第59章
- 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 全
- 作者 黄仁宇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中文版自序macro-history这名词刻下看来由我创用。如果有前人用过,则恕我查访未周。其实此间之出处与是非已无关宏旨,因为这名词纵是新颖,已乏创意。经济学家以货币之流通影响到物质与雇佣之最基本的原则统称之为‘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而以内部
- 最新章:第62章
- 剖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1个关键人物-历史的刀
- 前言 历史,虽然是一些曾经发生过的往事,早已随风而逝烟消云散,但对今天生活着的每一鲜活的个体生命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人类并非从天而降凭空而生,而是从远古一步步地发展进化而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次重要转折,无论多么久远,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在人类
- 最新章:历史的刀-第74章
- 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
- 作者:方丽萍】1.华夏民族的形成华夏民族是在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迁徙、战争融合而成的。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不仅通过逐鹿、阪泉战争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各个部落,成为中原的大盟主,而且发明了许多东西如衣裳、舟车、宫室等,为华夏民族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和文化条件。远古时期的黄河流域是肥沃的地方,住在
- 最新章:第49章
-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件大事
- 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绵远流长,波涛汹涌。其间,有些事件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一部分:华夏民族的形成华夏民族的形成华夏民族是在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迁徙、战争融合而成的。华夏民族的始祖是黄帝,黄帝不仅通过涿鹿、阪泉战争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各个部落,成为中原的大盟主,而且发明了许多东
- 最新章:第21章
- 张文木: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与中国的选择
- 历史就像是大国兴衰更替的链条,一环扣一环,有始无终,兴亡无常。而今 日之中国就是这条链环中的一个环节。中国正在崛起,而正在崛起的国家有的最 终成长为世界性的大国,也有的行百里而半九十,功败垂成。因此,研究大国崛 起的历史经验,对于今天正在向现代化转型的中国发展,是有益的。先从国家与 财富的关系谈起
- 最新章:第11章
- 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 历史的拐点
- 从历史冷到历史热马立诚:改革开放初期是文学热,进入20世纪90年代是经济学热,后来又有一段政论热,现在是历史热,先后四个热。到书店看一看,各种各样的中外历史著作满坑满谷,蔚为大观,中国大片也都是历史题材。雷 颐:历史热是正常的。无论美国、法国、英国还是俄国,每年的畅销书,历史著作都占据了很重要的一个
- 最新章:第2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