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
195 司马光写《通鉴》
王安石罢相以后,宋神宗还把王安石定下的新法维持了将近十年。公元1085年,宋 神宗病死,年才十岁的太子赵煦(音xù)即位,就是宋哲宗。哲宗年幼,由他祖母高太后 临朝。高太后是一向反对新法的。她一临朝,就把反对新法最激烈的司马光召到东京担任宰 相。
司马光是当时最有名望的大臣,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他的名声,从他幼小的时 候已经开始传开了。他七岁那年,就开始专心读书。不论是大伏暑天,或者数九寒冬,他总 捧着书不放,有时候连吃饭喝水都忘了。他不但读书用功,而且很机灵。有一次,他跟小伙 伴们在后院子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一不小心,掉到缸里。 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一面哭喊,一面往外跑, 找大人来救。司马光不慌不忙,顺手从地上拾起一块大石块,使尽力气朝水缸砸去。“砰” 的一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
这件偶然的事情,使幼小的司马光出了名。东京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画,广泛流 传。
宋神宗在位的时候,司马光担任翰林学士。司马光和王安石本来是要好的朋友,后来王 安石主张改革,司马光思想保守,两个人就谈不到一块儿去了。
王安石做了宰相以后,提出的一件件改革措施,司马光没有一件不反对。有一次,司马 光向宋神宗提出要求取消青苗法,同时,以老朋友的资格,写了一封信,责备王安石侵犯其 他官员的职权,惹是生非,搜刮财富,还拒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王安石写了一封回信,对司马光的四条责难针锋相对地作了反驳。信里说:我受皇上的 命令,改革法制,怎能说我侵犯别人职权;为国家办事,怎能说我惹是生非;为天下理财, 怎能说是搜刮财富;驳斥错误的言论,怎能说拒绝意见。
司马光接到回信,气得要命。但是眼看王安石有皇帝撑腰,也无可奈何。最后,他辞去 朝廷职务,离开京城,到了洛阳,表示不愿过问政事,关起门来写书了。
原来,司马光对历史很有研究,他认为治理国家的人,一定要通晓从古以来的历史,从 历史中吸取兴盛、衰亡的经验教训。他又觉得,从上古到五代,历史书实在太多,做皇帝的 人没有那么多时间看。于是,他很早就动手编写一本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书。宋英宗在位的时 候,他把一部分稿子献给朝廷。宋英宗觉得这本书对巩固王朝统治有好处,十分赞赏这项工 作,专门为他设立一个编写机构,叫他继续编下去。
宋神宗即位以后,司马光又把编好的一部分献给宋神宗。
宋神宗并不信司马光的政治主张,但是对司马光编书却十分支持。他把自己年轻时候收 藏的二千四百卷书都送给司马光,要他好好完成这部著作。还亲自为这本书起了个书名,叫 《资治通鉴》(“资治”就是能帮助皇帝治理天下的意思)。
司马光罢官回到洛阳之后,就专心写《资治通鉴》,一共花了十九年时间,才把这部著 作完成。这部书按历史年代编写,从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年到五代时期公元959年,记 载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
为了写这一部巨大篇幅的著作,司马光和他的助手们收集和整理了大量资料,除了采用 历代的正史之外,还参看各种历史著作三百多种。据说,这部书写成的时候,原稿足足堆放 了两间屋子。由于它的材料丰富、剪裁恰当和考证严格,加上文字精练生动,所以成为我国 史学史上最有价值的著作之一。它对于后来的人研究历史,提供了比较完备的资料。
在整整十九年时间里,司马光把全部精力放在这部著作上面,每天工作到深夜。到《资 治通鉴》完成的时候,他的身体已经十分衰弱,眼睛昏花,牙齿大多脱落了。由于他在史学 方面作出了贡献,他被认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
司马光在洛阳写了十多年书,但是因为他反对新法出了名,一些保守的官员都很记挂 他。他虽然口口声声说不谈政治,但是许多人还把他当作“真宰相”看待,连普通百姓也知 道洛阳住着一个司马相公。
高太后临朝执政,把司马光召回朝廷,司马光已经是又老又病了。但是,他反对王安石 新法却丝毫不肯放松。他一当上宰相,第一件大事就是废除新法。有人劝阻他说,神宗刚刚 去世,马上把他的政治措施改掉,总不大好吧!司马光气呼呼地说:“先皇帝立的法度,好 的自然不要去改动,像王安石搞的那一套,却是害民的事,为什么不能改?再说,现在高太 后执政,高太后是神宗的母亲,做母亲的改动儿子的主张,有什么不可以?”
就这样,他不顾许多官员的反对,到了第二年(公元1086年),就把王安石建立的 新法一古脑儿废除了。王安石听到这个消息,当然十分生气,不久就郁郁不乐地死去。而司 马光的病也越来越重,在同年九月咽了气。
上下五千年
196 苏东坡游赤壁
司马光执政后,把宋神宗贬谪的许多大臣都召回朝廷,其中有两个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 ——苏轼(音shì)和苏辙(音zhé)。
苏轼兄弟俩,是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苏轼二十岁刚出头的那年,他的父亲苏洵 带着他和苏辙到京城去考进士。主考官欧阳修,正在注意从考生中物色有才华的人。第一场 考试下来,他在阅卷的时候,看到一篇文章,高兴得拍案叫好。
考卷是密封的,上面没有考生的名字。欧阳修心里想,能写出这样精采的文章,一定是 一个文坛能手。京城里有点名气的文人,欧阳修多少了解一点,这篇文章究竟是谁写的呢? 他猜想了半晌,觉得从文章的风格看,很可能是他的门生曾巩。他本来想把这篇文章评为第 一名,但是曾巩是他门生,评得高了,怕人们说他偏袒,就把它评为第二。
直到发榜的那天,欧阳修才知道,那个写精采文章的不是曾巩,却是刚到京城的青年考 生苏轼。
苏轼考取以后,照例要去拜见主考老师欧阳修。欧阳修跟他谈了一阵子,觉得他气度大 方,才华出众,打心眼里喜欢。苏轼走了以后,欧阳修跟他的老同事梅尧臣说:“像这样出 众的人才的确难得,我真应该让他高出一头呢!”(成语“出人头地”就是这样来的。)
欧阳修这番话一传出去,一些读书人听了都不服气。京城里这样多的人才,难道比不上 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后来,大家读到苏轼才气横溢的诗歌和文章,才不得不服输。
苏轼出了名,他的弟弟、十九岁的苏辙也在同年考取了进士,他们的父亲苏洵的高兴劲 儿就不用说了。但是苏洵另外有一番感触。原来苏洵也是个擅长散文的人。他在少年时期, 没认真读书,到二十七岁那年,看到别人一个个都上进了,才发个狠劲读书。过了一年,考 进士没考中,回到家里,一气之下把他过去写的文章,一把火烧了,从头学起,果然进步很 大。
这回,他带儿子到了京城,眼看儿子年轻轻的都考中了,怎么不感慨呢。他听说欧阳修 是最重视文才的,就把他几年来写的二十多篇文章托人送给欧阳修,请欧阳修指教。欧阳修 一看,苏洵的文章文笔老练,别具风格,就向宰相韩琦推荐,韩琦也很赞赏。后来,没经过 考试,破格把苏洵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
这样,苏家父子三人在当时京城中都出了名。后来,人们把他们父子三人合起来称做 “三苏”。
王安石实行新法的时候,苏洵已经死了。苏辙在王安石手下干过事,后来,因为跟王安 石合不来,被降了职到外地去了。苏轼主动要求外调,先后当过杭州、湖州(今浙江吴兴) 等地方的刺史。他每到一个地方,都兴修水利,减轻赋税,提倡生产,做了一些对人民生活 有益的事。
后来,苏轼在湖州看到了地方豪强官吏的横行霸道,很不满意,写了一些诗,讽刺这些 事。没想到这些诗传到京城,几个反对苏轼的官僚从苏轼的诗文里摘出几句话,诬陷苏轼诽 谤朝廷,大逆不道。他们撤了苏轼的职,把他押解到东京,关在大狱里,想把他处死。
苏轼在牢监里足足被关了一百天,受尽折磨。后来,因为实在算不上什么大罪,宋神宗 才下令把他释放,贬谪到黄州(今湖北黄冈?
小说推荐
- 中国上下五千年
- 139924第1章 远古传说(1)盘古开天我们伟大的祖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按照古代的传统说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现在,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有许多动人、有意义的故事。其中有许多是有文字记载的。至于五千年以前远古时期的情况,没有文字记载,但是也流传了一些神话和
- 最新章:第510章
- 爱你上下五千年
- ︱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布受天下】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书名:爱你上下五千年作者:子少言文案淡定从容的男人和任性妄为的女人的故事。男主是考古学家。考古+爱情文章涉及考古,但是作者并非考古专业的,因此肯定会有许多错误的地方,非常欢迎大家指出来,我也很乐意得到大家的指正,会虚心改正的。
- 最新章:第77章
- 爱你上下五千年II
- 爱你上下五千年II作者:子少言晋江金牌推荐VIP2017-03-04完结非V章节总点击数:207226 总书评数:1733 当前被收藏数:1283 文章积分:28,765,912文案"教授,这块石头在古代也是一种货币吗"嗯"那我用这块石头买教授一晚"左煜"我不收钱《爱你上下五千年》第二部,左煜和司玥
- 最新章:第87章
- 执手千年·上下
- 洗衣丫鬟邂逅今生男友:执手千年·上下 作者:木轩然第一章·穿越(1)今天,2006年11月7日,立冬。明年,丁亥年,也就是我的本命年。本人是一个小猪尾巴,据各大八卦网站解说,需要从立冬这一天开始佩戴吉祥物。怎么说都算是本命年,拜得神多自有神庇佑,就算再怎样都得带些东西也好趋吉避凶。俗话说,宁可信其有
- 最新章:第168章
-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
- 作者:非玩家角色内容简介 她曾经历了长平之战,见证了数十万人的坑杀 她曾率领大秦铁骑,与六国逐鹿天下 她见过天下三分,山河破碎 也听过那袅袅的隆中琴音 贞观盛世她曾一醉今朝,那千古女帝又是如何芳华 她鲜衣怒马过,也曾羽扇纶巾 做过田舍农,也为过教书生 却没人知道,这么一个人,活了两千年。标签:变身
- 最新章:第373章
- 三千年华夏历史图景:新读史记(下卷)
- 作者:司马迁 第一部分 第1节:新读史记(下卷(1 寂寞的孔子 他是一块温润的美玉 虽然生前郁郁不能得志,但他的思想却影响着每一个华夏子孙 他的言行,成为后世的楷模 圣人之初 孔子,字仲尼,出生在鲁国的昌平乡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名叫孔防叔。孔防叔生下了伯夏,伯夏又生下了叔梁纥,叔梁纥是当时鲁国的
- 最新章:第106章
- 三千年华夏历史图景:新读史记(上卷)
- 作者:司马迁 第一部分 第1节:新读史记(上卷(1 序 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记载了我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大约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司马迁,字子长,生于公元前145年或135年,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父亲司马谈学识渊博,曾任太史令。司马谈死后,司马迁继任
- 最新章:第90章
- 征战五千年
- 作者:维斯特帕列简介一枚神秘的虎符将李悠带到了异界,还给了他穿越时空召唤军队的能力;虎牢关下,李元霸锤打吕奉先;汴梁城外,戚家军大破金兀术;山海关前,皇太极疲于奔命.华夏春秋五千年,吾身不死,征战不休。征战五千年!带着从各个时空收集到的强大军队,李悠开起了自己的争霸之路。第1章 神秘的虎符“今晚上就
- 最新章:第656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七:秦并天下
- ╮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白猎鹰】整理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书名:易中天中华史:秦并天下丛书名:易中天中华史作者:易中天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4-1ISBN:9787533939519所属分类:图书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世
- 最新章:第2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