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葡茏诎菖岫茸鲈紫啵鲂募绦≌魈只次鳌?br />
公元817年,朝廷派李愬担任唐州(今河南唐河)等三州节度使,要他进剿吴元济的 老巢蔡州(今河南汝南)。
唐州的将士打了几年仗,都不愿再打,听到李愬一来,有点担心。李愬到了唐州,就向 官员宣布说:“我是个懦弱无能的人,朝廷派我来,是为了安顿地方秩序。至于打吴元济, 不干我的事。”
这个消息传到吴元济那里。吴元济打了几次胜仗,本来就有点骄傲,听到李愬不懂得打 仗,更不把防备放在心上了。
以后,李愬一点不提打淮西的事,唐州城里有许多生病和受伤的兵士,李愬一家家上门 慰问,一点官架子也没有。将士们都很感激他。
有一次,李愬的兵士在边界巡逻,碰到一小股淮西兵士,双方打了一阵,唐军把淮西兵 士打跑了,还活捉了淮西军的一个小军官丁士良。
丁士良是吴元济手下的一名勇将,经常带人侵犯唐州一带,唐军中很多人都吃过他的 亏,非常恨他。这一回活捉了他,大伙都请求李愬把他杀了,给死亡的唐军兵士报仇。
将士们把丁士良押到李愬跟前。李愬吩咐兵士松了他的绑,好言好语问他为什么要跟吴 元济闹叛乱。丁士良本来不是淮西兵士,是被吴元济俘虏过去的,见李愬这样宽待他,就投 降了。
李愬靠丁士良的帮助,打下了淮西的据点——文城栅和兴桥栅,先后收服了两个降将, 一个叫李祐,一个叫李忠义。李愬知道这两人都是有勇有谋的人,就推心置腹地信任他们, 跟两人秘密讨论攻蔡州的计划,有时讨论到深更半夜,李愬手下的将领为了这件事都很不高 兴,军营里沸沸扬扬,都说李祐是敌人派来做内应的。有的还有凭有据地说,捉到的敌人探 子,也供认李愬是间谍。
李愬怕这些闲话传到朝廷,让唐宪宗听信了这些话,自己要保李愬也保不住了,就向大 家宣布说:“既然大家认为李愬不可靠,我就把他送到长安去,请皇上去发落吧。”
他吩咐兵士把李祐套上镣铐,押送到长安,一面秘密派人送了一道奏章给朝廷,说他已 经跟李祐一起定好攻取蔡州的计划,如果杀了李祐,攻蔡州的计划也就吹了。
唐宪宗得到李愬的密奏,就下令释放李祐,并且叫他仍旧回到唐州协助李愬。
李祐回到唐州,李愬见了他,高兴极了,握着他的手说:“你能安全回来,真是国家有 福了。”说着,立刻派他担任军职,让他携带兵器进出大营。李祐知道李愬千方百计保护 他,感动得偷偷地痛哭。
没多久,宰相裴度亲自到淮西督战。原来,各路唐军作战都有宦官监阵,将领没有指挥 权。打胜仗是宦官的功劳,打败仗却轮到将领挨整。裴度到了淮西,发现这个情形,立刻奏 请唐宪宗,把宦官监阵的权撤消了。将领们听到这个决定,都很兴奋。
李祐向李愬献计说:“吴元济的精兵都驻扎在洄曲(今河南商水西南)和四面边境上, 守蔡州的不过是一些老弱残兵。我们抓住他的空隙,直攻蔡州,活捉吴元济是没问题的。”
李愬把这个计划秘密派人告诉裴度。裴度也支持他,说:
“打仗就是要出奇制胜,你们看看办吧。”
李愬命令李祐、李忠义带领精兵三千充当先锋,自己亲率中军、后卫陆续出发。除了李 愬、李祐几个人,谁也不知道到哪里去。有人偷偷问李愬,李愬说:“只管朝东前进!”
赶了六十里地,到了张柴村。守在那儿的淮西兵毫无防备,被李祐带的先锋部队全部消 灭。李愬占领了张柴村,命令将士休息一会,再留下一批兵士守住张柴村,截断通往洄曲的 路。一切安排妥当,就下令连夜继续进发。
将领们又向李愬请示往哪里去,李愬这才宣布:“到蔡州去,捉拿吴元济!”
将领中有一些是在吴元济手里吃过败仗的,一听到这个命令,吓得脸色都变了。监军的 宦官特别胆小,急得哭了起来,说:“我们果然中了李祐的奸计了。”
这个时候,天色黑洞洞的,北风越刮越紧,鹅毛般的大雪越下越密。从张柴村通往蔡州 的路,是唐军从来没走过的小道。大家暗暗叫苦,但是,李愬平日治军很严,谁也不敢违抗 军令。
半夜里,兵士们踏着厚厚的积雪,又赶了七十里,才到了蔡州城边。正好城边有一个养 鹅、鸭的池塘,鹅鸭的叫声,把人马发出的响声掩盖过去了。
李祐、李忠义吩咐兵士在城墙上挖了一个个坎儿,他们带头踏着坎儿爬上城,兵士们也 跟着爬上去。守城的淮西兵正在呼呼睡大觉,唐军把他们杀了,只留着一个打更的,叫他照 样敲梆子打更。接着,打开城门,让李愬大军进城。
大军到了内城,也照这个办法顺利地打进了城,内城里的淮西军一点也没有发觉。
鸡叫头遍的时候,天蒙蒙亮了,雪也止了。唐军已经占领了吴元济的外院,吴元济还在 里屋睡大觉呢。有个淮西兵士发现了唐军,急忙闯进里屋报告吴元济说:“不好了,官军到 了。”
吴元济懒洋洋躺在床上不想起来,笑着说:“这一定是犯人们在闹事,等天亮了看我来 收拾他们。”
刚说完,又有兵士气急败坏地冲进来说:“城门已经被官军打开了。”
吴元济奇怪起来,说:“大概是洄曲那边派人来找我们讨寒衣的吧!”
吴元济起了床,只听见院子里一阵阵吆喝传令声:“常侍传令啰……”(常侍是李愬的 官衔)接着,又是成千上万的兵士的应声。吴元济这才害怕起来,说:“这是什么常侍?怎 么跑到这儿来传令?”说着,带了几个亲信兵士爬上院墙抵抗。
李愬对将士说:“吴元济敢于顽抗,是因为他在洄曲还有一万精兵,等待那边来援救。”
驻洄曲的淮西将领董重质,家在蔡州。李愬派人慰抚董重质的家属,派董重质的儿子到 洄曲劝降。董重质一看大势已去,就亲自赶到蔡州向李愬投降了。
李愬命令将士继续攻打院墙,砸烂了外门,占领了军械库。吴元济还想凭着院墙顽抗。 第二天,李愬又放火烧了院墙的南门。蔡州的百姓们受够吴元济的苦,都扛着柴草来帮助唐 军,唐军兵士射到内院里的箭,密集得像刺猬毛一样。
到太阳下山的时候,内院终于被攻破,吴元济没有办法,只好哀求投降。
李愬取得了全胜,一面用囚车把吴元济押送到长安去,一面派人向宰相裴度报告战果。
裴度、李愬平定淮西、活捉吴元济的消息传到河北,使河北藩镇大为震动,纷纷表示服 从政府。唐代藩镇叛乱的局面总算暂时安定了下来。
上下五千年
172 韩愈反对迎佛骨
唐宪宗依靠裴度、李愬,平定了淮西叛乱,觉得脸上光彩。他决定立一个纪功碑,来纪 念这一次大胜利。叫谁来写这个碑文呢?恰好裴度手下有个行军司马韩愈,擅长写文章,又 跟随裴度到过淮西。唐宪宗就命令韩愈起草《平淮西碑》。
韩愈是唐朝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西)人。他认为自从魏晋南北朝 以来,社会风气不好,连文风也衰落了。许多文人写的文章,喜欢堆砌词藻,讲求对偶,缺 少真情实感。他决心对这种文风进行改革,写了不少散文,在当时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 主张和写作实践实际上是一种改革,但是也继承了古代散文的一些传统,所以被称做“古文 运动”。后来,人们把他和柳宗元两人称为“古文运动”的创导人。
韩愈不但善于写文章,还是个直言敢谏的大臣。在他写完《平淮西碑》之后,又发生了 一件得罪朝廷的事儿。
原来唐宪宗到了晚年,迷信起佛法来。他打听到凤翔的法门寺里,有一座宝塔,叫护国 真身塔。塔里供奉着一根骨头,据说是释迦牟尼佛留下来的一节指骨,每三十年开放一次, 让人瞻仰礼拜。这样做,就能够求得风调雨顺,人人平安。
唐宪宗给人说得相信了,特地派了三十人的队伍,到法门寺把佛骨隆重地迎接到长安。 他先把佛骨放在皇宫里供奉,再送到寺里,让大家瞻仰。下面的一班王公大臣,一看皇帝这 样认真,不论信或是不信,都要凑个趣。许多人千方百计想弄到瞻仰佛骨的机会。有钱的, 捐了香火钱;没钱的,就用香火在头顶、手臂上烫几个香疤,也算表示对佛的虔诚。
韩愈是向来不信佛的,更不要说瞻仰佛骨了。他对这样铺张浪费来迎接佛骨,很不满 意,就给唐宪宗上了一道奏章,劝?
小说推荐
- 中国上下五千年
- 139924第1章 远古传说(1)盘古开天我们伟大的祖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按照古代的传统说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现在,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有许多动人、有意义的故事。其中有许多是有文字记载的。至于五千年以前远古时期的情况,没有文字记载,但是也流传了一些神话和
- 最新章:第510章
- 爱你上下五千年
- ︱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布受天下】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书名:爱你上下五千年作者:子少言文案淡定从容的男人和任性妄为的女人的故事。男主是考古学家。考古+爱情文章涉及考古,但是作者并非考古专业的,因此肯定会有许多错误的地方,非常欢迎大家指出来,我也很乐意得到大家的指正,会虚心改正的。
- 最新章:第77章
- 爱你上下五千年II
- 爱你上下五千年II作者:子少言晋江金牌推荐VIP2017-03-04完结非V章节总点击数:207226 总书评数:1733 当前被收藏数:1283 文章积分:28,765,912文案"教授,这块石头在古代也是一种货币吗"嗯"那我用这块石头买教授一晚"左煜"我不收钱《爱你上下五千年》第二部,左煜和司玥
- 最新章:第87章
- 执手千年·上下
- 洗衣丫鬟邂逅今生男友:执手千年·上下 作者:木轩然第一章·穿越(1)今天,2006年11月7日,立冬。明年,丁亥年,也就是我的本命年。本人是一个小猪尾巴,据各大八卦网站解说,需要从立冬这一天开始佩戴吉祥物。怎么说都算是本命年,拜得神多自有神庇佑,就算再怎样都得带些东西也好趋吉避凶。俗话说,宁可信其有
- 最新章:第168章
-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
- 作者:非玩家角色内容简介 她曾经历了长平之战,见证了数十万人的坑杀 她曾率领大秦铁骑,与六国逐鹿天下 她见过天下三分,山河破碎 也听过那袅袅的隆中琴音 贞观盛世她曾一醉今朝,那千古女帝又是如何芳华 她鲜衣怒马过,也曾羽扇纶巾 做过田舍农,也为过教书生 却没人知道,这么一个人,活了两千年。标签:变身
- 最新章:第373章
- 三千年华夏历史图景:新读史记(下卷)
- 作者:司马迁 第一部分 第1节:新读史记(下卷(1 寂寞的孔子 他是一块温润的美玉 虽然生前郁郁不能得志,但他的思想却影响着每一个华夏子孙 他的言行,成为后世的楷模 圣人之初 孔子,字仲尼,出生在鲁国的昌平乡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名叫孔防叔。孔防叔生下了伯夏,伯夏又生下了叔梁纥,叔梁纥是当时鲁国的
- 最新章:第106章
- 三千年华夏历史图景:新读史记(上卷)
- 作者:司马迁 第一部分 第1节:新读史记(上卷(1 序 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记载了我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大约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司马迁,字子长,生于公元前145年或135年,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父亲司马谈学识渊博,曾任太史令。司马谈死后,司马迁继任
- 最新章:第90章
- 征战五千年
- 作者:维斯特帕列简介一枚神秘的虎符将李悠带到了异界,还给了他穿越时空召唤军队的能力;虎牢关下,李元霸锤打吕奉先;汴梁城外,戚家军大破金兀术;山海关前,皇太极疲于奔命.华夏春秋五千年,吾身不死,征战不休。征战五千年!带着从各个时空收集到的强大军队,李悠开起了自己的争霸之路。第1章 神秘的虎符“今晚上就
- 最新章:第656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七:秦并天下
- ╮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白猎鹰】整理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书名:易中天中华史:秦并天下丛书名:易中天中华史作者:易中天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4-1ISBN:9787533939519所属分类:图书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世
- 最新章:第2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