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与往日不大相同。
马大隆作的是道家装束,不冠而髻,髻上插一根木簪子,身穿一领灰布道袍,脚上高腰袜子云头履,配着他那三绺清秀的花白长须,颇有仙风道骨的模样。
“你倒真会打扮你自己!”朱宁笑道,“赛似三戏曲牡丹的吕纯阳。”
“罪过,罪过!刚入门的全真,如何拿吕祖来相提并论?”
“全真?马先生,”朱宁愕然,“你说的什么,我全然不晓。”
“贫道出家了!”
“出家了?”朱宁越发诧异,“出家做道士?”
“是的。”
“这可是让我丈二金刚摸不着头了,好端端地看破红尘,是为什么?在哪里出的家?”
“就是京里白云观。”
“哪一天的事?”
“有三天了。”
“怎么,我一点都不知道!马先生、马先生,”朱宁使劲摇着他的身子,“日子过得兴兴头头,怎么会去做了道士?”
“贫道自己也不甚了了,只觉得人世繁华,恰如镜花水月,倒不如潜心向道,性命双修,一切都靠自己的好!”
朱宁怔怔地将他的话想了半天,却是参悟不透,好半天才说了一句:“想必你是受了感触?”
这话说对了。马大隆正是受了感触。第一个是蕙娘,意外姻缘,恩荣可羡,谁知道吃时鱼会送了一条命!玉碎珠沉,一切成空,令人怅惘不已。
第二个是刘瑾,如此权势,如此富贵,一夕之间,烟消火灭,风流云散,真正是黄粱一梦!
“蕙娘也好,刘瑾也好,真所谓富贵如浮云,飘散无常,此皆由于无根之故。古人有言:”赵孟能贵之,赵孟能贱之‘,蕙娘如果不死,色衰爱弛,境况也不见得会好到哪里。总之,靠人的事,哪怕是靠皇帝也是靠不住的。“”连靠皇帝都靠不住!“这话让朱宁惊然心惊,便即问道:”马先生,你的意思是人要靠自己?自己又怎么靠得住呢?“
马大隆一怔,心里在想:这样聪明的人,怎会问出这种话来?但念头一转,恰好有话可答:“我出家修道,就是想靠自己— ”
“那好啊!”朱宁迫不及待地说:“马先生请你好好跟我讲一讲。”
“讲起来话长了!一部历史,尚且不知从何说起;一部‘道藏’,四千三百多卷,就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这倒也是实话。”朱宁定定神,问起他感兴趣的事,“马先生,捉鬼拿妖,修炼采补是怎么回事?”
“这,干殿下可是问道于盲了!宗派不同,我不敢瞎说。”
于是,道家的宗派,便成了一个话题的开头。原来道教有南北二宗,南宗起于辽,祖师叫刘海蟾;北宗起于金,祖师姓王,道号重阳子,所以人称王重阳。
“慢点!”朱宁打断他的话问,“江西龙虎山的张天师,难道不能算一派?”
“是!到了元朝,分为三派,一派就是世称‘正一真人’的天师道。不过照我看,天师道无非南宗的巨擘,与北宗大不相同。”
“不相同在什么地方?”
“南宗在家,北宗出家。南宗道士,饮酒食肉,一如在家,称为火居道士— ”
“那,”朱宁又插嘴了,“可以不可以取妻生子呢?”
“当然,若不能取妻生子,小张天师从何而来?”
“啊!啊!”朱宁笑了,“说的是。”
“北宗是出家道士,所以称为‘全真’。”马大隆说,“道教不分南北,都以性命双修为宗旨,命者寿命,换句话说,修道希望长生不老,这个目标是相同的,不过手段各异。修炼采补,是火居道士之事,全真则纯然清心寡欲,以求长生。”
“这样说,‘全真’应该亦有戒律。”
“正是。”马大隆说,“‘全真’的戒律甚多,有一百八十戒,不过通常奉行的是五戒:不得杀生,不得嗜酒,不得口是心非,不得偷盗,不得淫色。”
“这样说起来,马先生,我今天特为了御厨,专诚请你的这番心意,看来是完全落空了!”
“言重,言重!”马大隆稽首答说,“干殿下的险情盛意,早就拜领,不在乎一顿盛撰。好在贫道出家与佛子出家不同,心向碧落,人在红尘,以后还是可以常常来往。”
这一说才又把朱宁的情绪鼓舞了起来。另外设了素斋清茶,谈谈养生之道,清心之方,欢聚到三更方散。
到得第二天,朱宁特为备办了四套单夹不同的精美道装,两枝玉暂,一具牙柄拂尘,一副奇捕香手串,亲自去面送马大隆。哪知人去楼空,说是一早就动身出京,云游名山去了。
朱宁惆然若失,累日不欢。幸喜刘瑾的逆案,由于张永与李东阳内外协力,波澜平静,株连不多,而朱宁亦能脱然无累,得宠如故。
※ ※※皇帝的日子又过得很兴头了。
他很忙,一早要上教场— 教场就在豹房附近,三海之西,有一大片空旷的地方,设立东西两座教场,名为“东官厅”、“西官厅”。东官厅归太监张忠掌管,操练京军,但皇帝所看重的是在西官厅操练的边兵。
原来京军自景泰年间经于谦大力整顿以后,至今三十余年,已经暮气沉沉,徒耗粮的,不能得力,所以京辎群盗并起,兵部特调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的边兵剿匪,果然收功。
皇帝好武,见边兵瞟悍善战,不肯放回原地。大学士李东阳上疏力谏,认为边防至重,非精兵防守不可。调来剿匪,是一时权宜之计,如果“久假不归”,九边空虚,敌人长驱直入,震动京师,为患不堪设想。可是皇帝不听,硬是留住了四镇边兵。
这四镇边兵,名为“外四家”,此外皇帝又选用年轻力壮的大小太监,自立一营,名为“中军”。每天一早一晚,两次下操,鼓噪发炮,惊动九城,宫墙之内,刀光闪耀,旗破飘拂。太后对这件事很不高兴,认为是天下要动干戈的不祥之兆,说过皇帝几次,然而只要皇帝陪个笑脸,太后就说不下去,等于未说。
因为“外四家”深受重视,所以有好些边将得宠。其中有个宣化府人氏江彬,是大同一军中的游击,在两淮剿匪时,身中三箭,其中一箭由颊上射入,耳旁穿出,江彬拔箭再战,勇冠一时,更为皇帝所赏识。
江彬的得蒙皇帝赏识,是由于朱宁的引荐。当四镇兵追流寇到两淮,在南通狼山一战大捷,班师回防,经过京城,兵部奉旨犒劳边兵,江彬趁此机会,送了朱宁一个大大的红包,得以进入豹房去谒见皇帝。同时进谒的边将,还有一个许泰,他跟江彬一样,能近御前,全是红包的效力。
皇帝好武,可是平时所接近的京营武将,大多养尊处优,虚有其表。一看江彬、许泰那种真材实料的体魄武猛,恍然大悟,什么叫做“猛将”。当即便将两人留了下来,江彬矫捷强狠,能说善道,更为得宠,连升三级,官拜都指挥金事,率领四镇边兵,称为“总管”。又赐国姓,改名朱彬。许泰亦是都指挥佥事,掌管西官厅,实权比江彬差得多了。
这一来,朱宁便大感威胁了。眼见江彬的宠信,日甚一日,自己有相形见绌之势,而且江彬为人狡黠,一旦势力凌驾而上,自己必遭排斥。为了先发制人,常在皇帝面前说江彬短处。
江彬虽有许多短处,贪残凶狠,其人很难相处。可是皇帝只看到他的长处,看不到他的短处,所以朱宁的话,并无多大效用。
然而朱宁的短处,却在无意间暴露无遗——有一次,皇帝忽然兴起,要入虎槛中去捕虎,左右苦谏不听,只得将笼子打开,放皇帝入内。
皇帝虽以豹自命,究竟不是豹子,力不足制虎,人兽相对,看那头大虫张牙舞爪,作势相敌时,不由得胆怯不前了!
“小宁儿,小宁儿!”皇帝大喊。
朱宁就在虎槛外面,“来了,来了!”他口中答应,人却不进去,只在那里张皇瞻顾。
不过,他的样子,皇帝看不到。因为他在皇帝背后,而皇帝不敢回头,也不敢移动一步,只要动一下,老虎就扑将上来。唯有这样坚持相对,才能镇慑老虎,得保一时之安。
“小宁儿,小宁儿!”皇帝喊得更急。
朱宁无奈,不能不硬着头皮救驾,正要移步时,闪出一个人来,直奔上前,挡住皇帝。老虎一惊,掉头而走,缩在一边。
这个人正是江彬,一面监视老虎,一面大声说道:“万岁爷请往外走。”
等皇帝安然脱离虎槛,大家才将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不过,他好面子,不肯承认是江彬救了他。
“我对付得了它!何用你来插手?”
话虽如此,心中有数,朱宁的忠心、勇气、武艺都不及江彬。可是在豹房的复道秘室中讲求声色,朱宁
小说推荐
- 大明正德皇游江南传-大明正德游江南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风月宝贱】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大明正德皇游江南传作者:何梦梅第一回 孝宗皇临崩顾命 明武帝即位封臣 话说大明弘治皇帝,乃宪宗第三子,在位一十八年,民殷物阜,四海咸钦;正宫张氏,太子厚照,年方一十五岁。是年七月,弘宗皇抱恙,日加沉重,召
- 最新章:大明正德游江南-第29章
- 正德五十年
- 《正德五十年》作者:竹下梨第一章 一梦千年(新人新书,请各位兄弟鼎力支持“正阳门,九丈九尺九寸高,这里,便是这个时代的燕京吗?这个偌大的东方帝国,大明皇朝的京师”站在路边,望着眼前那高耸的巍巍城墙,那直刺云天,比城墙更是高出一倍多的城楼,连子宁轻轻地叹了口气,眼神飘忽。此时正是傍晚时分,晚霞满天,给
- 最新章:第987章
- 大明正德秘史
- 《大明正德秘史》作者:绕地球一半外篇海瑞传(强推实在太郁闷了,今天暂不更新正文了,先发一篇以前写的小文上来,大家看了如果觉得还行的话,就支持一把我的大明,点、收、推一个都不能少啊否则的话我会)发布清官,从来就是无知的老白姓的一厢情愿的想法。何为清?廉、直、刚就是清吗?古诗云“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 最新章:第178章
- 伴君记.缘木求鱼+4番外 作者:绿意生凉(晋江vip2014-06-25正文完结)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大家书名:伴君记作者:绿意生凉晋江VIP2014-06-25正文完结【文案】在所有人眼中,卫国公家庶出第四女裴嫊,就是个抢了亲妹妹采选机会,不择手段入宫的心机虚荣女。嫊嫊姑娘对月长叹:真真是山月不知心底事啊?人家才不想和那只风流天子有
- 最新章:06-25正文完结)-第157章
- 娇花养成记+番外 作者:抹茶曲奇(晋江金牌推荐vip2015-01-23正文完结)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大家娇花养成记作者:抹茶曲奇文案:甜宠文《娇花养成记》自从嫁给楚慎之后,姜月的人生目标就是成为一个贤良淑德的好王妃。奈何夫君太给力,一不小心就让她当上了大曜的皇后 姜月觉得,作为一朵小娇花,她能做的就是→紧跟夫君的步伐,努力为他生几个
- 最新章:01-23正文完结)-第170章
- 正德大帝
- 弘治十八年五月,一代中兴之主弘治皇帝驾崩。正德王朝的大幕正式拉开。自此伊始,大明帝国向全球亮出了他的獠牙。当帝国的战舰再次扬帆,带来的不再只是商品,还有枪炮与钢铁以及文明!当帝国的铁骑再次西进,留下的不只是鲜血,还有城堡与蒸汽!读者群:398359794
- 最新章:新书已发
- 穿越之明正德皇帝
- 《穿越之明正德皇帝》作者:大咪咪爱我正文第一章 无聊的博物馆展(手打版“各们同学,大家请跟我到这边来”几十名同学,稀稀拉拉地跟着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走进展厅。那四十来岁的工作人员用她懒洋洋的声音解说道“我们这里收藏了明朝历代皇帝的画像。明朝是我们中国历史上年代最长的一个封建王朝,从开太祖皇帝朱洪武到崇祈
- 最新章:第318章
- 联合舰队的覆灭 [日] 伊藤正德
- 联合舰队的覆灭[日 伊藤正德 初版序 第一章 联合舰队的历程(一)回顾联合舰队—祭奠卓越的舰队及作战人员(二)秘密建造“不沉战舰—世界第一流的三大巨舰的由来(三)建造战舰 但不参战—米内海军大臣在会议上的断言(四)对美作战能否取胜—陆军盲目相信,海军深表怀疑(五)称誉世界的造舰技术—官兵们的前途不堪
- 最新章:第68章
- 德云日记
- 作者:赵峰、王山甲《德云日记1:我给师傅开车》郭德纲小序:他没给我开过车很久很久以前,北京德云社网站论坛上有人贴了一篇《德云日记―我给师傅开车,通篇诙谐轻松,挺有意思,而且是以我徒弟栾云平的口吻而写。一问云平,他并不知晓,大家都笑了笑。因网上每天都有各路英豪发不同的帖子,我也就没往心里去。但记住了这
- 最新章:第6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