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该没话说了吧?”蕙娘笑停了问。
“不!这个叫法还不大对。”皇帝问道:“你今年多大?”
“二十八。”
“那,”你想呢?你年纪比我大,怎么叫我哥哥?“
“莫非叫弟弟?”
“正是!好姊姊,”皇帝吸口气,脸贴脸地,腻声说道:“叫我!”
“臣妾碍难遵旨。”蕙娘忽然收拾笑容,一本正经地说,“僭越过甚,心所难安。”
越是如此,皇帝越要她叫,“好姊姊,好姊姊,你就许了我吧!”皇帝解释缘故,“从来就没有人叫过我弟弟,我要听一听,那是什么滋味?”
说着似小儿女撒娇一般,又推又揉,搅得蕙娘心不安稳,便即说道:“做弟弟的就得听话。”
“好!我听、我听!你说,要我怎么?”
“请安静些!”
皇帝果然听话,立即安坐不动。蕙娘却怔怔地不开口— 她的感想很复杂,惊异、得意、感动,也有些不安,是从未有过的经验。不由得细细辨一辨味,以致于忘了开口。
直到发现皇帝眼中盼望的神色,方始想起,自己欠他一声“弟弟”。而就当话要出口之际,突然惊觉,有道是“天威不测”,又道是“伴君如伴虎”,此时只求满足好奇,皇帝什么委屈都肯受,事后想想窝囊,翻起脸来,吃罪不起。万一不幸料中,自己该当有个辩解之词。
这样一想,计上心来,随即起身面北跪倒,皇帝不解其意,吃惊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臣妾要作一番祷告。”说着,双手合什在胸,闭着眼喃喃祝祷,“过往神祗请听,下界信女吴氏蕙娘,辱蒙万岁爷矜宠,必要唤一声‘弟弟’。信女恳辞不允,只得斗胆僭越。这都是奉旨行事,出于无奈,折福忒甚,无可申诉,过往尊神,必知信女的本心,千万垂鉴。”
“原来是怕折福。”皇帝笑道:“不会、不会!好姊姊,你太认真了。”
“臣妾不能不认真。”蕙娘停了一下才叫:“弟弟!”
“要叫好弟弟。”
既然叫了,就不必再做作,蕙娘改了态度,笑嘻嘻地喊:“好弟弟!”同时捧着皇帝的脸,亲了一下。
这一下,皇帝又乐不可支了,就势一滚,将头枕在蕙娘的腿上,抓住她的手揉啊,搓啊,开始骚扰了。
※ ※※这些情形都已落入朱宁眼中,原来他在室外悄悄窥探。直到蕙娘服侍皇帝上床,细语娇笑,历久不断,方始叹口无声的气,转身而去。
一路走,一路回忆刚才的所见所闻,忽然有了灵感。蓟州此行,大可作罢。原是万不得已的事,如果出了什么差错,责任担负不起!能有一丝可以挽回之处,决不必冒此大险。
回到卧室,灯下独酌,盘算了好一会,方始妥贴。昨宵累了半夜,难得这晚上天下太平,正想早早上床,找补一觉好觉,只见贴身小厮走来问道:“马先生来了。见是不见?”
若是别人,一定不见,马大隆情形不同,即时请入室内,很客气地招呼着,然后夸奖马大隆手腕高明,很恭维了一番,倒是由衷之言。
马大隆少不得也说几句谦谢的话,应酬告一段落,言归正题,他是衔命而来,探询御驾的进止。这两天皇差办下来,张一义已有力不胜任之感,所以名为打听,其实是催促,希望御驾早早向蓟州进发,可以一卸沉重的担子。
“老实奉告,蓟州大概是不去了。不过,也不会马上回京,还要辛苦大家几天。”
听得这话,马大隆心便一沉,暗自思量,这要告诉了张一义,不知道怎样地大失所望。原来估计皇帝最多不过再驻驾一两日,谁知竟有几天之多,这一大笔供应,如何负担得起。
于是,他很委婉地说:“为皇上,理当竭尽驽骀,干殿下的‘辛苦’二字言重了!不过,自上方玉食,到弟兄们的伙食等等,不过多花几个钱,还是小事,只怕御驾久驻,而此地又再没有什么新鲜玩意可以上娱圣心,那时反倒落个不是,实在吃罪不起。”
朱宁心知其意,觉得张一义这趟皇差,实在办得不错,尤其是马大隆来关说,无论如何得要帮忙。当即很诚恳地答道:“马先生,人心都是肉做的,这一趟,很难为张侍郎,我知道。如果办得到,我一定劝皇上早早启驾,只是意外的机缘,蕙娘居然很讨皇上欢喜,情形就不同了。皇上能欢喜是好事,一切都用不着担心。马先生,我有两点,请你转告张侍郎。”
“是!请吩咐。”
“第一,皇上大概不会再要什么新鲜玩意了,他决不会落个不是。第二,这两天张侍郎很花了些心血,皇上亦不忍让他赔累,我会记着这件事,找机会补报他。”
“是!”马大隆灵机一动,“张侍郎亦有句话,让我转陈,听说干殿下性耽凤雅,收藏甚富,已备下几件精品,请示干殿下,什么时候送来?”
“噢,噢,”朱宁问,“是些什么东西?”
张一义收藏的字画,都由马大隆鉴定,肚子里有本很清楚的帐,此时自作主张地替张一义挑定四样艺林珍秘送给朱宁。
“两字两画,一共四件。先说字,一唐一元,丝毫不假的真迹,怀素的‘千金帖’,用黄绢八幅,丝毫无损— ”
“慢来,慢来!”朱宁在此道亦算行家,打断他的话说,“怀素自叙帖我见过,草书千字文亦很有名,就不知道什么叫‘千金帖’?”
“喔,”马大隆歉然笑道,“我忘了交代,就是千字文,怀素的草书千字文不止一本,这本特别名贵,藏家以为一个字值一两银子,所以叫它‘千金帖’。”
“原来如此!千金虽不值,也值六七百两银子。”朱宁问道,“元朝的那件,想是赵松雪的手笔?”
“正是!干殿下一猜就着。这一件,也是千字文,不过,”马大隆紧接着说,“其名贵之处,依我看,不下于千金帖,是行草篆隶,以及钟鼎、章草共计六体— ”
“啊,啊!”朱宁大为动容,“我有一本赵松雪的三体千字文,自觉已很难得,不想还有六体!不说别的,六体就是六千字,论量,就是古今书法中第一大件了!难得,难得。”他略停一下又说:“还难得的是,两样都是千字文,成了一个名堂。”
这倒是马大隆事先未想到的,他的机变很快,心想,字成了名堂,画也要搞个名堂,有了名堂,东西差一点就不要紧了。
这样想着,信口就道:“两件画都是君家先德的手笔,一件是钱舜举的‘杨妃上马图’,另一件世所罕见,是钱文僖的‘陌上缓归图’,画意正是钱武肃王的隽语。”
“喔,”朱宁问道,“文僖可是溢号?”
“是!就是钱惟演。”
这一说,朱宁知道了。宋太祖得了天下,吴越归地,钱亻叔被封为王,诸子都在宋朝做了大官,以第二个儿子钱惟演最有名,仁宗朝官拜掌管军政的枢密使,死后溢文僖。
钱武肃王就是钱囗,也就是钱惟演的曾祖父。钱囗虽是盐枭出身,但五代时割据称王,在浙江颇多惠政。为人亦居然风雅,有一次王妃归宁,好久未回杭州,钱囗寄信催促,说是“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武夫而有此吐属,令人惊奇,相许为难得的隽语。
听得这个解释,朱宁可以想象得到,“陌上缓归图”必是盛装宫女,簇拥着一辆七宝香车,在甲胄鲜明的士兵前呼后护之下,从锦绣般的陌路上缓缓行过。
朱宁虽然赐了国姓,但人不忘本,想到有钱武肃王这样一位祖先,家世亦足夸耀,尤其是这样一幅意味深长有趣,题材不同凡响的画,悬挂中堂,必能使得来访的宾客称赏不绝。那是件多有面子的事;想到这里,笑容满面:“张侍郎厚赐,本不敢当,不过这幅画,归入别家,不如收入寒舍,我就老老脸皮拜领了!”说罢,还作个揖,倒像马大隆赠画似的。
“不敢,不敢,干殿下别谢我。”
这一说,朱宁才知张冠李戴,是失态了。不过,“就谢谢老哥,也是应该的。”他说,“张侍郎倚老哥为左右手,这番安排,当然是你老哥的建议。”
“这话倒不错。”马大隆说,“我跟敝居停说,干殿下权倾当朝,圣眷之隆,方兴未艾,仓场衙门在公事上很容易出差错,将来少不得有请干殿下援手的时候。此刻既然要表表微意,就一定要至至诚诚,东西贵贱不说,起码这片心要让干殿下知道。”
“我知道,我知道!”朱宁沉吟了一会说,“皇上对张侍郎办这趟差,亦很知他实心实力,花了好些心血,打铁趁热,如果张侍郎公事上有什么难处,倒不如趁早跟我说了,我找个机会面奏,皇上点一点头不就行了?”
这几
小说推荐
- 大明正德皇游江南传-大明正德游江南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风月宝贱】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大明正德皇游江南传作者:何梦梅第一回 孝宗皇临崩顾命 明武帝即位封臣 话说大明弘治皇帝,乃宪宗第三子,在位一十八年,民殷物阜,四海咸钦;正宫张氏,太子厚照,年方一十五岁。是年七月,弘宗皇抱恙,日加沉重,召
- 最新章:大明正德游江南-第29章
- 正德五十年
- 《正德五十年》作者:竹下梨第一章 一梦千年(新人新书,请各位兄弟鼎力支持“正阳门,九丈九尺九寸高,这里,便是这个时代的燕京吗?这个偌大的东方帝国,大明皇朝的京师”站在路边,望着眼前那高耸的巍巍城墙,那直刺云天,比城墙更是高出一倍多的城楼,连子宁轻轻地叹了口气,眼神飘忽。此时正是傍晚时分,晚霞满天,给
- 最新章:第987章
- 大明正德秘史
- 《大明正德秘史》作者:绕地球一半外篇海瑞传(强推实在太郁闷了,今天暂不更新正文了,先发一篇以前写的小文上来,大家看了如果觉得还行的话,就支持一把我的大明,点、收、推一个都不能少啊否则的话我会)发布清官,从来就是无知的老白姓的一厢情愿的想法。何为清?廉、直、刚就是清吗?古诗云“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 最新章:第178章
- 伴君记.缘木求鱼+4番外 作者:绿意生凉(晋江vip2014-06-25正文完结)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大家书名:伴君记作者:绿意生凉晋江VIP2014-06-25正文完结【文案】在所有人眼中,卫国公家庶出第四女裴嫊,就是个抢了亲妹妹采选机会,不择手段入宫的心机虚荣女。嫊嫊姑娘对月长叹:真真是山月不知心底事啊?人家才不想和那只风流天子有
- 最新章:06-25正文完结)-第157章
- 娇花养成记+番外 作者:抹茶曲奇(晋江金牌推荐vip2015-01-23正文完结)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大家娇花养成记作者:抹茶曲奇文案:甜宠文《娇花养成记》自从嫁给楚慎之后,姜月的人生目标就是成为一个贤良淑德的好王妃。奈何夫君太给力,一不小心就让她当上了大曜的皇后 姜月觉得,作为一朵小娇花,她能做的就是→紧跟夫君的步伐,努力为他生几个
- 最新章:01-23正文完结)-第170章
- 正德大帝
- 弘治十八年五月,一代中兴之主弘治皇帝驾崩。正德王朝的大幕正式拉开。自此伊始,大明帝国向全球亮出了他的獠牙。当帝国的战舰再次扬帆,带来的不再只是商品,还有枪炮与钢铁以及文明!当帝国的铁骑再次西进,留下的不只是鲜血,还有城堡与蒸汽!读者群:398359794
- 最新章:新书已发
- 穿越之明正德皇帝
- 《穿越之明正德皇帝》作者:大咪咪爱我正文第一章 无聊的博物馆展(手打版“各们同学,大家请跟我到这边来”几十名同学,稀稀拉拉地跟着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走进展厅。那四十来岁的工作人员用她懒洋洋的声音解说道“我们这里收藏了明朝历代皇帝的画像。明朝是我们中国历史上年代最长的一个封建王朝,从开太祖皇帝朱洪武到崇祈
- 最新章:第318章
- 联合舰队的覆灭 [日] 伊藤正德
- 联合舰队的覆灭[日 伊藤正德 初版序 第一章 联合舰队的历程(一)回顾联合舰队—祭奠卓越的舰队及作战人员(二)秘密建造“不沉战舰—世界第一流的三大巨舰的由来(三)建造战舰 但不参战—米内海军大臣在会议上的断言(四)对美作战能否取胜—陆军盲目相信,海军深表怀疑(五)称誉世界的造舰技术—官兵们的前途不堪
- 最新章:第68章
- 德云日记
- 作者:赵峰、王山甲《德云日记1:我给师傅开车》郭德纲小序:他没给我开过车很久很久以前,北京德云社网站论坛上有人贴了一篇《德云日记―我给师傅开车,通篇诙谐轻松,挺有意思,而且是以我徒弟栾云平的口吻而写。一问云平,他并不知晓,大家都笑了笑。因网上每天都有各路英豪发不同的帖子,我也就没往心里去。但记住了这
- 最新章:第6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