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自乖其说,或草率以塞责,或自障于垂成。此岂庙堂不为主持而流谤之果足为害耶?子产曰,“政如农功,日夜以思之,思其始而图其终,行无越思,如农人之有畔。”愿公审固熟虑,集思广益,计定而后发,发必期成。至于力排众议,居中握算,则孤之责也。使孤得请而归,后来之事,诚不可知;若犹未也,则公可无虑矣。(书牍十《答河道司空吴自湖言任人任事》)
不幸就在六年正月桂芳病死,随后再命潘季驯为右都御史兼工部左侍郎、总理河漕,至此河、漕方面得到一个正当的解决。
明代以前,国家岁入,以赋役为大宗,赋是田赋,役是丁役。要整顿国家底收人,便要从调查田地和户口人手。滕文公要行仁政,使毕战问孟子,请他指示井地的办法。孟子说:“子之君将行仁政,选择而使子,子必勉之。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汙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这几句话,固然透露他对于井田的理想,但是行仁政必自经界始,是一句颠扑不破的话。当时推有把田地、丁口,调查清楚以后,人民底担负才能平均,不至于有一部分逃避责任,另一部分加重担负的流弊。
太祖洪武二十六年的调查;户一千六百五万二千八百六十,口六千五十四万五千八百十二,田八百五十万七千六百二十三顷。到孝宗弘治四年重行调查的时候,中间经过九十八年的休养生息,贵州又经开辟,无论丁口和田地方面,都应当有巨额的增加,但是实得的只有户九百十一万三千四百四十六,口五千三百二十八万一千一百五十八,田六百二十二万八千五十八顷。(田土调查在弘治十五年。《明史·食货志》载天下土田止四百二十二万八千五十八顷。嘉靖八年霍韬言天下额田已减强半,其言皆误。盖嘉靖间修《会典》设以六百余万顷为四百余万顷。今以万历本《会典》考之,应作六。)这里的结论不是丁口、田地底减少而只是担负赋税的丁口、田地减少了。豪门的家奴,两京的匠役,都免除了役底义务,于是便有卖身投靠和冒充匠役的人民;再不然,便行贾四方,举家舟居,调查户口的也就无从着手。至于田地,也有拨归王府的,也有隐托豪宗的;再不然,在治安有问题的地方,当然更谈不上征收。担负赋税的丁口、田地减少,一切的责任又加到其余的人民身上,更加造成政治上的不平。万历五年十一月,居正疏请调查户口、田地,凡庄田、民田、职田、荡地、牧地,一概从实丈量,限三载竣事。(《明史纪事本末》作万历五年十一月,《明史·食货志》作万历六年,《明纪》作万历七年十一月。按万历本《明会典》卷十七有万历六年田土实数。盖疏请在五年,而开始调查则在六年。)这一件事业的完成,在居正归葬以后,姑且不谈。万历九年,萧廪为陕西巡抚,尽管诏书严催调查隐田,萧廪吩咐部下只要和旧额相等,无须多报。(《明史》卷二二七《萧廪传》)史册流传,以为美谈。其实对于少数人的宽容,恰恰增加多数人的担负,这一点最简单的政治常识,当时人没有看到,反而认为居正底主张,过于苛刻,不能不算是历史上的怪事。
万历六年到了,大婚改在二月,筹备的程序,着着进行。正月间司礼监文书官邱得用口传圣旨,奉圣母慈谕;“这大礼,还著元辅一行,以重其事。”又说;“忠孝难以两尽,先生一向青衣角带办事,固是尽孝;但如今吉期已近,先生还宜暂易吉服,在阁办事,以应吉典,出到私宅,任从其便。”大婚便得钦定问名纳采使两人:按当时的资望,正使当然是英国公张溶,副使便是居正。慈圣皇太后赐居正坐蟒、胸背蟒衣各一袭,吩咐自正月十九日起,吉服办事。不料户科给事中李涞上疏,认为居正有服,不宜参加吉礼,请求改命。神宗随即谕示居正:
昨李涞说,大婚礼不宜命先生供事。这厮却不知出自圣母面谕朕说,先生尽忠尽不的孝。重其事,才命上公元辅执事行礼。先生岂敢以臣下私情,违误朝廷大事。先朝夺情起复的,未闻不朝参居官食禄,今先生都辞了,乃这大礼亦不与,可乎?看来今小人包藏祸心的还有,每遇一事,即借言离间。朕今已鉴明了,本要重处他,因时下喜事将近,姑且记着,从容处他。先生只遵圣母慈谕要紧,明日起暂从吉服,勿得因此辄事陈辞。(见奏疏六《请别遣大臣以重大礼疏》)
这是正月十八日的事,经过一度疏辞以后,居正暂从吉服,照常办事。
穆宗逝世以后,慈圣皇太后一向住在乾清宫,对于神宗,尽监护的责任。现在大婚期近,皇太后退居慈宁宫,一面谕示神宗:
说与皇帝知道,尔婚礼将成,我当还本宫,凡尔动静食息,俱不得如前时闻见训教,为此忧思。尔一身为天地神人之主,所系非轻。尔务要万分涵养,节饮食,慎起居,依从老成人谏劝,不可溺爱衽席,任用匪人,以贻我忧。这个便可以祈天永命,虽虞舜大孝,不过如此。尔敬承之,勿违。(见奏疏六《乞遵守慈谕疏》)
同时慈圣太后赐居正坐蟒、蟒衣各一袭、彩段八表里、银二百两,又颁慈谕:
皇帝大婚礼在迩,我当还本宫,不得如前时常常守著照管,恐皇帝不似前向学勤政,有累盛德,为此深虑。先生亲受先帝付托,有师保之责,比别不同。今特申谕交与先生,务要朝夕纳诲,以辅其德,用终先帝付托重义,庶社稷苍生,永有赖焉。先生其敬承之,故谕。(见奏疏六《谢皇太后慈谕疏》)
慈圣太后把监护的责任,完全移交居正。居正对于神宗,是担当国事的大臣,同时也是朝夕照管的监护人。直到神宗大婚以后,居正底双重职责,依然存在。奉到慈谕以后,居正疏称:
兹奉诰谕,以慈驾还宫,虑看管之少疏,恐圣德之有累,委臣以师保之责,勉臣以匡弼之忠,宠锡骈蕃,开谕恳切。臣捧读未竟,涕泗横流。念臣昔承先帝顾托之重,既矢以为国忘家,捐躯徇主矣,其在今日,敢不益掳忠荩,图报国恩。但内禁外廷,地势自隔;臣谟母训,听纳悬殊:尚冀我圣母念祖宗基业之重,天位保守之难,凡所以拥护圣躬,开导圣学者,尤望时加训迪,勿替夙恩;臣知皇上纯孝性成,必能仰承慈意,服膺罔懈也。至于进尽忠言,弼成圣政,则臣分义所宜自尽者,虽微慈谕,犹当思勉,况奉教督谆谆,敢不罄竭愚衷,对扬休命,臣诚不胜感激祈望之至。(奏疏六《谢皇太后慈谕疏》)
大婚典礼正在进行的时候,辽东巡抚张学颜底捷报到了。土蛮约同泰宁卫速把亥进犯辽东开原,大营扎在劈山,辽东总兵李成梁得到消息,随即出寨二百里,进捣劈山,斩敌四百三十,这便是所谓“劈山大捷”。捷报到了,神宗奏知慈圣皇太后,太后对神宗说:
“赖天地祖宗默祐,此时正尔行嘉礼之际,有此大捷,乃国家之庆,我心甚喜。元辅运筹庙谟,二辅同心协赞,才得建此奇功。我勉留张先生,这是明效。”
“圣母慈谕的是,’神宗恭敬地答复。(见《辽东大捷辞免加恩疏》。对话用原文。)
在大捷声中,神宗婚礼举行了,所娶的王皇后,后来谥为孝端皇后。大捷和大婚,对于辅臣,都有照例的赏赐,经过谦辞以后,居正两次各受银一百两,彩段六表里,对于升荫,仍坚辞未受。
现在是居正力援前疏,请求给假归家葬父的时候了,但是神宗还是不允,上谕说:
卿受遗先帝,辅朕冲年,殚忠宣劳,勋猷茂著。兹朕嘉礼初成,复奉圣母慈谕惓惓,以朕属卿,养德保躬,倚毗方切,岂可朝夕离朕左右?况前已遣司礼官营葬,今又何必亲行?宜遵先后谕旨,勉留匡弼,用安朕与圣母之心,乃为大忠至孝,所请不允。(见奏疏七《乞归葬疏》)
居正再行上疏,辞旨非常迫切,他说:
夫尽忠所以尽孝,而死者不可复生,臣岂不知今日之归,无益臣父之死;且重荷殊恩,特遣重臣,为之造葬,送终之礼,已为极至,臣今虽去,亦复何加,但区区乌鸟私情,唯欲一见父棺,送之归土,以了此一念耳。若此念不遂,虽强留于此,而心怀蕴结,形神愈病,必不能专志一虑,以图国家之事;公义私情,岂不两失之乎?比得家信,言臣父葬期,择于四月十六日,如蒙圣慈垂怜,早赐俞允,给臣数月之假,俟尊上两宫圣母徽号礼成,即星驰回籍,一视窀穸,因而省问臣母,以慰衰颜。傥荷圣母
小说推荐
- 张居正大传
- 作品:张居正大传 作者:朱东润 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虽多,但是象张居正那样划时代的人物,实在数不上几个。但是张居正的一生,始终没有得到世人的了解 作者简介 朱东润(1896-1988,江苏泰兴人,中国古代文学及各体文学专家。1916年英国伦敦西南学院肄业。1918年8月至1929年4月任通
- 最新章:第87章
- 张居正
- 作者:熊召政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木兰歌第一回病皇帝早朝生妄症美贵妃衔恨说娈童第二回述病情太医藏隐曲定总督首辅出奇招第三回主事钻营买通名妓管家索贿说动昏官第四回魏侍郎惊听连环计冯公公潜访学士府第五回姨太太撒泼争马桶老和尚正色释签文第六回新总督街头奇断案假老表千里访行辕第七回斗机心阁臣生龃龉信妖术天
- 最新章:第357章
- 风雨张居正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风雨张居正(实体书精校)作者:郦波讲述着张居正靠着自身的天赋,运筹韬略,操弄权谋,从白圭神童到两朝帝师,节节擢升,再到变法改革的宰辅首相,及至曲终人散,自己也差点落个鞭尸的悲惨结局,蜿蜒曲折,跌宕起
- 最新章:第71章
- 明朝出了个张居正
- 作者:清秋子能注意到我这篇文字的人,我想,大概都是喜欢或曾经喜欢读书的人。以我的经验,凡是喜欢读书的人,都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有过经邦济世的宏图大志、有过心雄万夫的快意狂想。读书,乃是为了两个字“向上。不过,乐于读书的人,一辈子能有多大出息?不是说“人生识字糊涂始”么?不是说“寻章摘句老雕虫”么?这样
- 最新章:第82章
- 邪王狂妃:嚣张大姐大
- 简介:现代金牌杀手孤独琉璃死后灵魂穿到独孤堡五小姐身上,从天才杀手变成废物,受尽世人的嘲讽!让她嫁给一个废物算是抬举她“对不起,她,我要了”这个邻国冷酷君王,在所有人都唾弃她的时候,偏偏对她呵护有加,让她感觉倍有面子“抱歉,他,我不要”就在世人皆认为她耍大牌时,她云淡风轻,玩起大逆袭,让世人皆惊!从
- 最新章:第796章
- 大明正德皇游江南传-大明正德游江南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风月宝贱】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大明正德皇游江南传作者:何梦梅第一回 孝宗皇临崩顾命 明武帝即位封臣 话说大明弘治皇帝,乃宪宗第三子,在位一十八年,民殷物阜,四海咸钦;正宫张氏,太子厚照,年方一十五岁。是年七月,弘宗皇抱恙,日加沉重,召
- 最新章:大明正德游江南-第29章
-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
-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作者 浪浪浪历史不是镜子,历史是精子,牺牲亿万,才有一个活到今天;人生不是故事,人生是事故,摸爬滚打,才不辜负功名尘土。作为一名宅男,穿越,是我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事情,可穿越到武大郎身上算怎么回事?身材短小,面目丑陋?我呸,我武大郎堂堂七尺男儿,玉树临风!不一样的水浒,不一样
- 最新章:第530章
- 绛珠传+番外 作者:李子谢谢(起点大封推vip2014-11-12正文完结)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大家绛珠传作者:李子谢谢起点大封推VIP2014-11-13完结+番外总点击:2945183总推荐:494022014-10-12登上了起点女生网八大分类大封推2014-08-03登上了起点女生网八大分类大封推2014-08-01获得
- 最新章:11-12正文完结)-第311章
- (大唐双龙传同人)[大唐双龙传]东都之狼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 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大唐双龙传]东都之狼》作者:缘流夜文案写这文的目的只因对天策深深的爱—剑网三安史之乱将开,天策穿越大唐双龙传,大展东都之狼威名。你的后代不让天策好过,我代表天策不让你好过。东都之狼,你的獠牙安在!CP:石之轩×唐
- 最新章:第12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