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日战争史》第423章


太平洋舰队:以潜艇和航空兵在日本海域行动,切断关东军与日本本土驻军的联系;支援地面部队的濒海翼侧防御;协同陆军在北朝鲜东岸诸港口、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登陆作战。
战役经过战役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8月9日至14日),苏军突破日军边境防御,前出到东北平原。
8月8日夜,苏军三十方面军、太平洋舰队和黑龙江区舰队的部队占领进攻出发地域(阵位)。9日零时,各先遣支队越过国境。拂晓,主力先后发起进攻,航空兵分两批袭击哈尔滨、长春、吉林和沈阳,太平洋舰队在日本海积极行动。
在西线,后贝加尔方面军各先遣支队利用夜暗,同时在所有方向越过国境。4时30分,方面军主力开始进攻,基本未遇日军抵抗。坦克第6集团军在相隔70多公里的两个方向上成两路以疏开队形快速前进,战役第一天前进150公里。10日下午,又前进100多公里。坦克第5军当夜登上大兴安岭,占领了台日黑达坝。8月12日,坦克集团军全部越过大兴安岭,其先遣支队已于11日占鲁北,12日占突泉。左翼第36集团军于11日攻克满洲里筑垒地域,坦克部队在海拉尔筑垒地域,遭日军顽抗,主力实施迂回。右翼骑兵机械化集群分两路开进,一路14日攻占多伦,另一路15日占领张北。
在东线,远东第1方面军先遣支队于9日1时偷渡乌苏里江,袭击日军边境筑垒地域。8时半,主力发起进攻,左翼第25集团军和右翼第35集团军分别遭到日军东宁、虎头筑垒地域的顽抗,主力被迫迂回,留一部兵力继续攻击。第5集团军以先遣支队消灭日军火力点后,主力迅速前进,于战役第2天攻占绥芬河,14日攻入牡丹江市区,与第1集团军协同,同日军展开巷战,并以主要力量从牡丹江市南面迂回,直插吉林。
在北线,远东第2集团方面军于9日1时发起进攻,独立第5军强渡乌苏里江,14日占宝清。第15集团军在黑龙江区舰队的协同下,强渡黑龙江,于14日经激战攻占富锦筑垒地域,打通了去佳木斯的道路。第2集团军先担任黑龙江北岸海兰泡沿线的防御,11日转入进攻,于14日包围了孙吴和爱辉筑垒地域。
经战役第一阶段的6天交战,后贝加尔方面军越过大兴安岭,前进450至500公里,前出到东北平原;远东第1方面军前进150至200公里,前出到牡丹江平原;远东第2方面前进50至100公里,前出到佳木斯的接近地;太平洋舰队协同陆战队,占领了北朝鲜雄基、罗津等港口,切断了日军从海上的退路。关东军的部署被割裂、打乱,失去统一指挥,只有部分兵力仍在牡丹江市和海拉尔、孙吴、虎头等筑垒地域继续抵抗。
第二阶段(8月15日至9日2日),苏军继续进攻,关东军投降。
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投降,但关东军并未停止抵抗。苏军继续进攻。
后贝加尔方面军于16、17日相继攻占扎兰屯、洮南、通辽、赤峰、张北等地。
由于道路泥泞,坦克集团军只能沿铁路路基运动,每昼夜前进速度平均40至50公里,主力在先遣支队后面跟进,没有进行战斗。部分兵力继续围攻海拉尔筑垒地域。
远东第一方面军的第1和第5集团军于17日攻占牡丹江市,俘日军4万余人。当日,方面军右翼第35集团军进占勃利,左翼第25集团军进占图们,并向北朝鲜推进。部分兵力仍在虎头和东宁筑垒地域同日守军进行激烈争夺战。
远东第2方面军的第15集团军于17日攻占佳木斯后,沿松花江追击退却之敌。第2集团军在航空乓和炮兵支援下,对孙吴筑垒地域展开猛烈攻击。
8月17日,关东军下令停止抵抗,日军开始投降。鉴于各兵团离战役目标尚远,华西列夫斯基要求关东军从8月20日12时起停止一切作战行动,并于18日命令各方面军派出快速支队,迅速进占重要城市和交通枢纽。从18日起,苏军以临时编组的小分队,先后在13个重要城市(内有朝鲜4个)实施空降,控制机场和市区重要目标,接受日军投降。
20、21日,东西对进的苏军快速支队分别在哈尔滨、长春、沈阳会合。
驻守虎头和东宁筑垒地域的日军,直到8月26日才停止抵抗。
与此同时,8月11日至25日,苏军第16集团军在太平洋舰队部分兵力的协同下,实施了南库页岛进攻战役;8月18日至9月1日,远东第2方面军一部在第16集团军一部和太平洋舰队的编队协问卜,实施了千岛群岛登陆战役。
远东战役,苏军歼灭关东军、伪满军和伪蒙军的全部,日军损失官兵约70万人,其中8。3万人被击毙,60。9万人被俘。苏军伤亡3。2万余人。
苏军发动远东战役,不仅是正义之师,而且是胜利之师,士气高昂,兵力雄厚,与日军相比,占有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外交上的全面优势,运用了他们在苏德战争中的作战经验,导致对日作战的迅速胜利。
日本关东军迅速崩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深陷于中国14年的长期战争中,在东北军民和全国军民持久抗战的打击、消耗下,不断死伤,不断补充,老部队基本消耗殆尽。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已使它疲惫不堪,经不起多少打击。对于关东军当时的屠弱情况,服部卓四郎写道,“关东军的兵员又膨胀起来,拥有以24个师、9个独立混成旅为基干的约75万人的兵力。可是,这些部队的实际战斗力怎样呢?即使是最老的师,也只有昭和19年(1944年)5月编成的第107师。其他都是在那以后新建的兵团,编制、素质、装备都很差,训练也不够。在7月份的彻底总动员中,人员勉强补充够了,但武器很缺,计缺:野炮400门,机枪236挺,掷弹筒4900个,刺刀约10万支。”“如果把拥有24个师、9个混成旅的关东军的实际战斗力,换算成过去的驻满常备师,实际上仅为8个半师。所以关东军的增强,可以说是一种表面膨胀而内容空虚的浮肿。”关东军仍然“果敢地挥起它的螳螂之臂来面对最后的血战,……实在不无悲怆之感。”'〔日〕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原书房,1970年版,第856页。'
具有如此实力的关东军,在整个法西斯轴心土崩瓦解的总形势下,在苏军强大攻势的打击下,一周多时间即告覆灭是不足为奇的。
苏联参加对日作战而发起的远东战役,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加速了日本投降的进程,缩短了盟国对日作战时间。
第六编 走向胜利(1943。7~1945。9)
第三十七章 实行全面反攻,夺取抗战最后胜利
第三节 中国敌后战场举行全面反攻
中国战场的大反攻,实际上即是中国敌后战场的全面反攻。
中国战场之正面战场,自1944年豫湘桂作战后,大片国土沦陷,全国上下怨声载道,国民政府面临着政治、经济危机。1945年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为摆脱困境,决定“开始使用中国战区内所有之陆军空军及后勤机构,对在华之日军予以强烈紧密之进攻。”企图切断在华日军“与越南及其以南地区之陆上交通线,并夺取中国西南海岸之港口,以增加中国战区陆空军之物资供应”。'何应钦:《八年抗战之经过》,台北金文图书有限公司,1982年版,第272页。'
中国国民政府判断日军随时有投降的可能,因此准备在日军投降时,速派军队先行占领上海、大沽、广州、青岛、汉口等地。但是,当时国民党军正规部队大多偏处西南各省。上述战略要地非唾手可得。由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的发展,远比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预计快得多。德国法西斯战败投降后,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处于四面楚歌,孤立无援的境地。
1945年春夏期间,日军大本营为坚持所谓“本土决战”,被迫在中国战场采取战略收缩,放弃湘桂铁路及粤汉铁路大部,将在华南地区的日军主力向华中地区集中,再准备转用于上海、青岛、朝鲜沿海,及用于确保华北、华中和东北;在上海以南沿海,除在广州、香港留置少数日军外,其他日军部队亦同时北调。4月,广西日军为隐匿撤退企图,采取佯攻掩护撤退的湘桂撤退作战。5月下旬,中国第3、第4方面军尾追日军收复南宁,6月底收复柳州。7月初,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制订了反攻广州的计划,打算“先以有力部队攻略桂林,夺取雷州半岛,再分别攻击衡阳、曲江,井牵制越北之敌,以主力沿西江流域攻略广州。”'何应钦:《八年抗战之经过》,台北金文图书有限公司,1982年版,第273页。'
8月上旬,中国第2方面军先头部队进入梧州以西地区;第3方面军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