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推测,当局对吴的情绪,一无了解,也可能忽视了吴的打击力量。吴忍无可忍,再想到留台的儿子吴修潢,放行无期,亲情难遏。乃于七日这天,向台发难,首先应MGN台的电视访问,周后接见合众社记者的专访。
美国的七日,正是台北八日的夜间。台北七日广告见报的时间,美国六日夜晚,吴国桢的消息,不可能这样快,换句话说,他知道这个消息,已明日黄花,否则,这场误会,或许可以避免。
吴之“政见”,共有下列三点:
“(1)除非吾人能在现行政治区内实施民主”,则无法争取台湾人民及海外侨胞的全力支持,更无法争取自由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同情与支持。(2)目前的政府过于专权。国民党的经费,非来自党员,而靠国库支出,目的在永恒一党统治。(3)政治部完全拷贝苏联,若干人士竟认为——‘与共产主义作战,必须采取共产主义的方法’。”'17'
吴的意见,知道内情的人,早见怪不怪,美国公众,当然闻所未闻,经吴登高一呼,美国的大众传播,如获至宝。报纸如著名的《纽约时报》、《芝加哥论坛报》,杂志如《展望》、《纽约客》、《时代》、《新闻周刊》等,无不争相报导。
国外闹得轰轰烈烈,台湾的报纸,只字不提。二月二十六日,身为立法院长的张道藩,始揭竿而起,和吴隔海骂战。
张氏是出名的政坛丑角,和吴曾在南开中学同学,自称是“老朋友”,这天的发言,一面孔的春秋大义,且非常情绪化。指吴“反动”、“狂妄”,上海市长任内,临阵脱逃,反对“耕者有其田”的根本大计等等。周后,张氏余意未尽,公开招待记者,说吴“非法犯纪”,罪名包括:“擅离职守,拒办移交、私自滥发钞票、抛空粮食,并在外汇、贸易、林产等问题的处理上,非法乱纪,专擅操纵,有意的包庇贪污,营私舞弊等”'18',共达十三条之多。
张带头“提质询”,“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主要向经国表态,所列罪名,也都是秦桧对付岳飞的手段,其中有关“套汇”一条,行政院长陈诚于答复佘凌云委员(立法院第十三次会期第五次会议中)时,已“郑重声明”,“吴政务委员根本无结汇套汇情事。”足见张道藩落井下石的居心。
另一位和张搭挡的是吴的湖北同乡陶希圣,陶撰《两把刀·杀到底》一文,刊台北《新生报》,口诛笔伐,“正气”凛然。
一片漫骂声中,惟独《自由中国》的一篇文章,较为心平气和。
“吴国祯二月七日及十六日指摘政府的话,尚系空空洞洞的词句,如‘不民主’、‘过于专权’,以及‘若干人士竟认为与共产主义作战必须采用共产主义的方法,等等。这些原属空洞的词句,现在一经张院长的质询,吴国桢己申言要举出事实以支持之。果如此,我们倒是欢迎的。但我们要强调一点,即吴氏如要举出事实,最好是回国来向立法院公开作证,如同一九五一年五月间联军统帅麦克阿瑟将军被罢黜后向美国国会作证一样,正在堂堂地说出政见之争何在,并确确凿凿地指出我们政府有哪些不民主的事实,有哪些过于专权的地方,有哪些人认为对共产主义作战必须采用共产主义的方法……。这样一来,即不说其效果之如何有利于政治民主,就凭这个作证的本身,也可使我国政治向民主前途跨进一大步。我们该还记得,当时麦克阿瑟在其国会作证时所引起的‘杜鲁门麦克阿瑟大论战’,是如何显得民主国家的气派吧!我们对吴国桢作如此希望,希望其回国作证,正可觇验吴国桢的政治道德及其道德的勇气。”'19'
可惜作者虽较台湾报纸的文章,具有理性,却眜于世情。满纸书生之见。吴先生果能堂堂正正地“向立法院公开作证”,他还要远适异邦吗?连出钱刊登广告的自由,如是拖延不决,要最高当局批准,复要求吴有“道德勇气”,岂非强人之难。
倒是作者批评张道藩的一段,尚不失为镜言佳句。
“张院长的质询,其内容是由立法院新闻室发布,刊载于报章的。其文字当与张院长当时所说的话没有两样。我们细读这篇文字,又不得不为张院长惋惜。不得不为一个作为民主国家的立法院院长惋惜。为什么呢?我想,凡是懂得‘民主不仅是指政治制度,同时也包括生活方式,更重要的还包括心理状态”的人.读到张院长这篇质询词,有一定感觉到一股非民主的气氛,扬溢在字里行间。尤其是被张院长使用的‘危害国家’、‘反动’等字眼,实在有点刺目。就我们所习知的,在民主国家中,对政府的批评、指摘、乃至于攻击,不仅是常有的事,而且是必有的事。但民主的政府从未以‘反动’的帽子,加在批评者,指摘者或攻击者的头上,至于人民代表机关的主席,更不会骂他们为‘反动’。而且政府并不等于国家。批评政府的言论—也止于言论更说不上是‘危害国家’。动不动给人带上帽子,是共产党型的政治作风,民主的政治枝术,压根儿没有这一套。”'20'
当局明知理亏,仍顽抗到底,三月九日,党报以《吴案应究办到底》,发表社论,硬指吴所谓“政见不同”,是“阴谋诡计”,意图使“法律问题转变为政治问题”。同时重弹外国自由主义污蔑台湾“独裁专制”的老调,说吴与“外国的‘粉红色伙计’携手”、“以自由破坏自由”。
三月十七日,国大第十次大会“一致”通过临时动议,
“建议政府以该员迅即吊销护照,勒令回国依法处办,如违即予明令撤职通缉归案,以维国纪而正官常案”。
同日,发挥高度行政效率,蒋先生发表“总统命令”,作为事件的尾声。
“总统四十三年(一九五四年)三月十七日令:
据行政院呈:‘本院政务委员吴国祯于去年五月借病请假赴美,托故不归,自本年二月以来竟连续散播荒诞谣琢,多方诋毁政府,企图淆乱国际视听,破坏反共复国大计,拟请予以撤职处分,另据各方报告,该员前在台湾省主席任内,多有违法与渎职之处,自应一并依法查明究办,请鉴核明令示遵’等情。查该吴国祯历任政府高级官吏,负重要职责者二十余年,乃出国甫及数月,即背叛国家污蔑政府,妄图分化国军,离间人民与政府及侨胞与祖国之关系,居心叵测,罪迹显著,应即将所任行政院政务委员一职予以撤免,以振纲纪,至所报该吴国祯前在台湾省政府主席任内违法与读职情事,并应依法彻查究办,此令。”'21'
“政务委员”一职,在吴氏辞省主席时,即坚辞不允,现在“予以撤免,以振纲纪”,完全是黑白倒置,自我下台好办法。“违法读职”更是莫须有,有失风度的政治手法。
吴修潢,后来通过蓝钦大使缓颊,当局放人。但事件过程中,台北新闻界的一些做法,纵非当局授意,当局未予阻止,却颇受非议。故事经过如下:
“自从吴国祯发表诋毁政府的言论后,却使吴修潢深深陷入苦闷之中,同学们的冷嘲热讽,使得他再也安不下心来研习功课,三天两次请假。为了逃避一部分同学的揶揄和白眼,他拿起父亲关国祯的印章向学校要求转学,虽然经学校当局劝阻了,但是他的苦闷是可以想见的。他已是失去了蹦跳的活力,眼镜下是一双失神的眸子。问起他对他爸爸最近的言论有何感想时,他带着些愤怒和难以掩饰的痛苦说:‘那是我爸爸的事,我完全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我只愿意念书,其它什么问题我都无兴趣。’但是稍稍平静之后.他又说:‘如果爸爸是胡说的,那末我希望他不要再错下去了,不能再错下去了’。吴修潢的性格似乎是比较内向的,在学校除了功课,他对课外的团体活动,一向无多大兴趣,而且许多想法也很不健全。他心中所念念不忘的,还是到美国去念书。他的爸爸临走时曾对他说:‘孩子你不要难过,我们不久就会见面的’,他仍寄予无限的希望。可是由于吴国桢在国外种种卑劣的行为,倒先作了儿子的罪人了。”'22'
整个事件,系由经国而起,吴函所指“若干人士”,尚有保留,等另刊出《上总统书》,重申六项建议,提出特务迫害问题,才对经国正式点名。说太子是台湾“政治进步之一大障碍,主张送入“(美国)大学或研究院读书……在大陆未恢复以前,不必重返台湾”。同时批评蒋先生“自私之心较爱国之心为重,且又固步自封,不予任何人以批评建议之机会。”
国民党要员中,如此批评蒋先生的,除胡汉?
小说推荐
- 此嫁经年-蒋姿
- 书名:此嫁经年作者:蒋姿文案如愿以偿嫁给心中的良人,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身处五年之后,原本预想中的举案齐眉、夫唱妇随的日子,并没有如愿。莫名的小产,丈夫冷淡,婆媳不和,妾侍争宠,主仆离心,娘家失势—忧心之事已经那么多,而她被告知此生再不可能有孕。之前的五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她竟是没有半分记忆,仿佛别
- 最新章:蒋姿-第115章
- 绝代医仙在都市
- 医仙之道,纳天地于方寸,制轮回于掌间!少年励志弘扬国粹中医道统,以岐黄妙手纵横三界六道,并专治诸佛神魔各种不服
- 最新章:大结局•择日完婚
- 蒋介石传
- 《蒋介石传》作者:布赖恩·克罗泽第一章保守的革命者第一章 保守的革命者与我们这个时代的其他军人政治家一样,蒋介石是个无所畏惧的人,允论是在心理上还是精神上都是这样。但他只是一个战术大师而非战略家。他的真正天才是善于搞政治阴谋 蒋介石对希特勒纳粹及法西斯主义发生了极大兴趣,于是派次子蒋纬国赴德国深造,
- 最新章:第72章
- 蒋贵妃传
- 书名:蒋贵妃传作者:苏小凉文案从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嫡长女到太子府的蒋侧妃从太子府的宅斗到后宫之中惊心动魄的宫闱之争且看堂堂嫡长女如何冲破阻碍夺得君心跳坑前提示:1,本文人物和庶女有所关联但基本独立来看,无需纠结两文之间情节联系。2,本文并不是一开场就宫斗,不重生不穿越,不是超爽文,妹子请谨慎跳坑。3,
- 最新章:第223章
- 蒋氏家族全传
- 蒋氏家族全传 作者:朱小平 吴金良 内容简介 第一章 一代枭雄西归去 1.岭山弯道上的意外车祸 1974年,蒋介石已届87岁高龄,生命的钟摆在这个老态龙钟的独裁者身上已经无可逆转地显现了衰微之态。这位一生行伍、曾经雄心勃勃天下的老军人,已经完全失去了往昔的风采,他脸庞消瘦、须发皆白,双眼眼眶严重下陷
- 最新章:第191章
- [宫斗]蒋贵妃传
- 《蒋贵妃传》作者:苏小凉文案:从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嫡长女到太子府的蒋侧妃从太子府的宅斗到后宫之中惊心动魄的宫闱之争且看堂堂嫡长女如何冲破阻碍夺得君心跳坑前提示:1,本文人物和庶女有所关联但基本独立来看,无需纠结两文之间情节联系。2,本文并不是一开场就宫斗,不重生不穿越,不是超爽文,妹子请谨慎跳坑。3,
- 最新章:第230章
- 蒋国公府见闻录
- 本书由(梨梨梨梨只丶)为您整理制作蒋国公府见闻录作者:花日绯【文案:这是一次没什么技术含量的穿越。爹娘大胖子,爷爷不疼,奶奶不爱。好不容易傍上个高富帅,一道圣旨,还特么给贬去了关外。好吧,既然天不帮忙,那就只好自己创业发家,勤劳致富,让那些等着看他们笑话的人,洗洗睡吧。内容标签:穿越时空 布衣生活、
- 最新章:第201章
- 蒋贵妃传 作者:苏小凉(晋江榜推vip2014-05-22正文完结)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大家=书名:蒋贵妃传作者:苏小凉文案从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嫡长女到太子府的蒋侧妃从太子府的宅斗到后宫之中惊心动魄的宫闱之争且看堂堂嫡长女如何冲破阻碍夺得君心跳坑前提示:1,本文人物和庶女有所关联但基本独立来看,无需纠结两文之间情节联系。2
- 最新章:05-22正文完结)-第231章
- 张文木: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与中国的选择
- 历史就像是大国兴衰更替的链条,一环扣一环,有始无终,兴亡无常。而今 日之中国就是这条链环中的一个环节。中国正在崛起,而正在崛起的国家有的最 终成长为世界性的大国,也有的行百里而半九十,功败垂成。因此,研究大国崛 起的历史经验,对于今天正在向现代化转型的中国发展,是有益的。先从国家与 财富的关系谈起
- 最新章:第1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