胪炅耍馑哪暌谡舛哑评美锒裙恕?br />
武汉有个东湖,比杭州的西湖要大好几倍,风景也非常优美,只可惜缺乏人文景观,比西湖名气差远了。东湖边上有一个占地面积很大的别墅群,是毛泽东每次到武汉的下榻之处。毛泽东一生对武汉情有独钟,总是喜欢到武汉来住住,还畅游长江。别墅群里立了一块牌子,上面说这个别墅群一九六二年竣工。后来一九九七年我去杭州出差,导游也说西湖也有毛泽东的故居,还有一条地道通到杭州市区。
解放初期,我大伯一家落户到了武汉,到一九九一年时几个子女也都是三、四十岁的人了。我的堂兄,也就是大伯的长子比我母亲还大两岁,在长江航运管理局当工人。堂兄的妻子是他在新疆建设兵团插队时认识的,是一个回族阿訇的过继女儿。我的堂嫂故乡原本在宁夏,一九六○年大饥荒时期,全家步行逃荒到新疆。走到沙漠里,堂嫂的亲生父亲又累又饿病倒了,就对家人说,别管我了,你们要是再带着我这个累赘,一个也走不出这沙漠。妻儿老小含泪告别了这个无私的父亲,继续逃荒到了新疆,堂嫂从此再没见到过自己的父亲。到了新疆以后,堂嫂的母亲改嫁给当地回族的一位阿訇,定居下来。后来我堂兄、堂嫂都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就这么认识并结婚了,到七十年代末二人返回武汉落户。
此时,我堂兄就住在离汉口老火车站不远的粤汉码头。我父母领着我到了堂兄家,一是跟久违的亲人见见面,二是把我介绍给堂兄认识一下,以便以后有个照应。堂兄一家三口当时住在一幢属于部队的老式楼房的亭子间里,面积还不到十平方米,房子的高度只有两米,个子高点的人进去都要低着头。我的堂兄见到我们来了,也很高兴,盯着我看了一会儿就笑了,说咱们老国家的人长得可真像,个个都是标准的国字脸。
在堂兄家住了一两日,我们一家就到位于武昌紫阳路的Z大学报到了。一进校门,我就大呼上当:这所大学面积充其量不过二百亩,里面挤满了五十年代兴建的苏式简易楼房。到体育馆前的接待站报到时,看到旁边贴了一张告示,说接到上级通知,学费由每年一百二十元上调为二百二十元。于是,等我父母交足了学费、给我留够了生活费后,身上已经没钱了。但他们没和我说,把我安顿好以后就走了。我本来要送他们去火车站,但走到学校门口母亲说,别送了,回去收拾一下,认识认识新同学吧。我站在门口目送自己的父母,母亲扭过头来,又挥了挥手说,去吧,去吧。我这才扭头回去,眼泪却忍不住掉了下来。后来我才知道,那天晚上他们因为没钱住旅店,就在武昌火车站的长凳上坐了一夜,幸亏有铁路免票,第二天才坐上火车。
《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族史》 第九章 我的大学(1991~1995) 二、军训琐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最初几年,“军训”成了给不知天高地厚的大学生们下马威的最好手段。开学典礼过后不久,我们被学校拉到位于武汉关山的一个部队靶场去军训。应当说,一开始我们还是很新奇的,因为很多男孩子都从小梦想着穿上威武的军装、为祖国建功立业。学校给每人发了一套学生军装,我们立刻就兴高采烈地穿着它上街。走到长江大桥时,守桥的武警战士看着我们虽然穿着军装,但戴的帽徽、领章都跟他们不一样,跟“老野”(「注」武警部队官兵对野战军的称呼)也不一样,以为我们是新成立的军种,还跑来问我们的番号。
出发那天,我们被通知要步行走三十三华里到军营。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这是生平第一次走那么远的路。那天晚上八点我们举行了誓师大会后准时出发,高举着“Z大学军训团”的红旗,排着整齐的队伍出了校园。我抬头看到高年级的学生们趴在临大街的三十八号楼的宿舍窗户上、楼顶上、阳台上向我们喝彩,他们有的敲洗脸盆,有的燃放鞭炮,有的高声尖叫、吹口哨。当时我们都以为他们是出于热情送别我们,一年以后当我也和他们一样冲着九二级学生高声尖叫时,我才明白,那是一种发泄,夹杂着自己的苦闷、压抑以及对这些幸运的不幸者的同情的发泄……
只走了五、六公里以后,我们队伍的队型逐渐混乱起来,好多人陆陆续续地掉队了。等到走了一半的路程时,我们已经完全成为散兵游勇了。但是我没有放弃,当钢铁军人的梦想支撑着我不停地往前走啊,走啊……直到凌晨一时到目的地。我两腿发酸,脚踝像折断了一样的疼痛。这种疼痛几乎伴随了我整整两年,我猜想脚踝一定受到了损伤。后来才知道,学校早就为本地官员子女和学校教工子弟准备好了大客车,他们只假模假样地走了几步路就纷纷以车代步了。还是应了那句话:“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动物,更加平等”。
男生营房里没有床,大家都直接睡在地上铺着的稻草上。参加军训的一千多名学生组成了一个“军训团”,以系为营,专业为连,班为排。我记得我所在的班的番号似乎是“三营一连五排十八班”,教官都是驻守南湖机场的武警部队官兵。我们的排长姓陈,湖南农村来的,是个跟我年纪相仿的新兵,比较淳朴,和我们关系很好。但是我们同连的一排长是个老兵痞,也是湖南人,长着一副鹰钩鼻,上士军衔,成天歪戴个帽子,动不动就打学生,骂脏话。一排长有个绝活:能够一句话骂出三个脏词儿,比如“你他妈给老子站直啊我操!”之类的。后来搞阅兵时,全连都归他指挥,我也挨了不少棍子和辱骂。男学生挨打,可女学生吃香,教官们常常“手把手”交女生动作,晚上待在女生寝室不走。当时男女生寝室是面对面的两座大楼,一到这种时候,我们男生就趴在窗户上朝女生那边起哄。
当时的年轻人,一般都是成绩好的上大学,成绩差但有门子的去当工人,既上不了学又上不了班的就当兵,以求入党提干,或者在转业时安排个工作。所以,当时老百姓里流传着一句话“好铁不打钉,好人不当兵”。那些当兵的多多少少都对这些大学生们有些嫉妒情绪,经常辱骂和殴打大学生。一般的列兵、上等兵还过得去,越是到了士官,就越坏。前面提到的一排长有一次在晚上到男生宿舍晃悠,那群学生正在专心致志地打扑克没看见他,故而没站起来敬礼。一排长勃然大怒,就让那群学生面对面站成两列,互相扇耳光取乐。开始几个男生还轻轻地扇,一排长一看,冷笑着说:“哼哼,他妈的不会扇耳光是不是?来,老子教教你们这帮孙子。”说罢,挨个把那帮学生狠狠扇了几巴掌,把其中两个都打趴下了。然后,一排长又让那帮学生继续扇,这回那帮学生不敢不用劲,互相把嘴都打肿了。当时我不是一排的,就站在门口看热闹,心里很不是滋味。
如果说当兵的对学生不好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学校的老师对学生不好就不能原谅了。老师本应是教书、育人的职业,作为老师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就应当是爱护学生。然而,当时军训时随团去的那些政工人员,不但不帮着学生说话,反而在学生受到体罚时不份青红皂白地斥责学生,学生敢顶撞就给处分。有几个政工人员,专业上没有什么建树,平时在学校里没什么地位,此时当上了“政委”,“指导员”头衔,马上就觉得自己是个人物,装起大瓣蒜来。有一天晚上,睡到半夜忽然紧急拉练,等大家迷迷糊糊到了操场才知道,原来是“政委”要训话。身材矮胖的“政委”站在检阅台上,背着两手,真的跟什么了不起的大首长似的。我记得他张嘴讲话就是:“我越来越惊诧于你们的行为了,啊,来到这里不是学习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啊,竟然酗酒,啊。”其中,他把酗酒的“酗”字,念成了“凶”。我听了忍不住想笑,可又不敢,拼命地憋着,直到宣布解散才哈哈地笑出声来。学生们对这些政工人员恨之入骨,经常背后里骂他们,那个念“凶酒”的政工人员,也得了个外号叫“凶酒的”。
军训时,经常要以营为单位出黑板报,还搞比赛。我们那个营里,数我的画画得最好,因此就经常和另外一个字写得好的同学一起出板报。我这个人比较敬业,我们营里的黑板报设计是最漂亮的,四次评比中除了第一次以外都是第一名。每次把黑板报一抬出来,就围着一大堆人观看。那位字写的好的同学喜欢朦胧诗,总是往黑板报上写些
小说推荐
- [综]作为一个普通人生在你们家我也很绝望啊
- 书名:作为一个普通人生在你们家我也很绝望啊[综 作者:湖蓝阁 文案 席巴:你大哥非常精明能干,你二哥懒是懒了点,但头脑非常好,你三弟资质是几代来最佳的,你四弟…这个略过不说,你五弟的能力也非常优秀,你呢…我想你作为一个女孩子,至少能夸你一句漂亮,但伊尔迷和柯特都长得比你好看,我想你至少有点女孩子样,
- 最新章:第181章
- 剖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1个关键人物-历史的刀
- 前言 历史,虽然是一些曾经发生过的往事,早已随风而逝烟消云散,但对今天生活着的每一鲜活的个体生命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人类并非从天而降凭空而生,而是从远古一步步地发展进化而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次重要转折,无论多么久远,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在人类
- 最新章:历史的刀-第74章
- 我真的只是个普通人类
- 文案一觉醒来发现整个世界都变了某正常【重点】人类【重点】找上传说中的三界事务处拜托大佬们查一查自己到底是个谁然而见到大佬们后—对不起我想我还是先去警察局挂个失踪信息吧。对普通人类定义与其他人完全不同且坚持认为自己是普通人类的软萌大佬受X似乎哪里不太对的大佬朱雀攻以及各式各样都似乎哪里不太对的妖魔鬼怪
- 最新章:第91章
- 中国商业第一家族:荣氏百年
- 作者:杜博奇】内容简介百年荣氏家族史,反映的是一部中华民族工商业百年变迁史。从清末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开办实业打响名声,到荣毅仁获得“红色资本家”称号,再到荣智健叱咤商界、名噪中外,荣氏一族当仁不让成为中国最大的民族工业财团。一切成功都建立在艰苦拼搏之上,回顾荣氏几代风云,无一不是在泥泞中前行,通过重
- 最新章:第44章
- 一个中国军人在越南的奇遇
- 上部 前传(更新时间:2003-5-7 0:02:00 本章字数:9710 每颗星都有自己的轨迹,然而他的轨迹又在哪里呢 在一座金碧辉煌的楼房的房顶上,一个军人正久久地凝视着夜空“国生”一声呼唤,那军人应声回了头。他是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人,脸庞黑黝黝的,几点疤痕点缀着他那本来十分英俊的面孔,此刻他摇
- 最新章:第65章
- 僵尸家族中惟一人类
- 、穿越在僵尸堆中!苏联从小到大,没什么烦心的事情,如若硬要说最大的烦心事,也挺多就算他的名字,苏联,苏联,每次一说,他总会自动脑补成苏联抗战!他甚至想过,如果真有一天他穿越到二战时候,凭他这名字怎么得也是个轰轰烈烈的人物。其实从这一点来看,苏联其实是有点闷骚的性子。当然,如若只是外表看来,苏联绝对是
- 最新章:第68章
- 直面普京一个人的振兴
- 前言 引子:直面普京(二 普京在俄罗斯政坛的迅速崛起,被认为是一个奇迹。他从圣彼得堡来到莫斯科只有三年,就成为俄国的新领袖。俄罗斯国内对他充满期望,民众对他的好评超过叶利钦。2000年1月13日普京在母校宣布正式参选后,每次民意调查得到的支持率都超过50,比第二位的久加诺夫高二十几个百分点,其他候选
- 最新章:第53章
-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 作者:张明金等
- 作者:张明金等本书简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的辉煌历史,介绍了它们的起源,参加过的重大战役、战斗,曾经出现过的英雄集体和英雄人物等。这是一部全面了解我军历史和光荣传统的作品 目录 概述序言再版说明第一章 军委总部机关一、中央军事委员会二、总参谋部三、总政治部四、总后勤部第二章 野战军一、第
- 最新章:第55章
- 一个中国革命亲历者的私人记录
- 一个中国革命亲历者的私人记录 作者:李耀宇,李东平 这是一个自幼参加中国革命的普通士兵对其人生经历的私人记录。书中虽然没有透露重大历史事件的决策内幕、描写革命过程的奇峰险壑和波澜壮阔,但作为许多历史细节唯一健在的见证人,他忠实地记录了中国革命过程中许多稚拙平实的一面,革命领袖们即使在战争年代也从不缺
- 最新章:第4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