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头怒气冲冲地离去。后来,一个工人因为不满一个日本监工的污辱,就和那日本人打架,打得那日本监工下巴脱落,因此那工人被记了处分后强行遣送回国。
当时去伊拉克的有许多工人党员、共青团员和积极分子,这些人原先都怀着满腔热血,准备去解放“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三的受压迫人民”、宣传毛泽东思想的,可是经历了这一切以后个个都变得异常消沉。我父亲在宣传队时的同事陈××,原先是工人党员、基干民兵,政治表现很是积极,可自从伊拉克回来以后,他比谁都要萎靡。
《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族史》 第六章 春寒料峭(1977~1983) 八、审判“四人帮”
一九八○年冬天,电视里播放了《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系列节目。那是长达七十七天的审判,从一九八○年的十一月底一直持续到过春节前夕。当时我正在放寒假,所以后来的那些审判过程和宣判大会我都看了,看到了人们恨得咬牙切齿、千夫所指的“王、张、江、姚”。当时我还是小孩子,也没有什么政治观,只是看热闹。只记得张春桥特别硬,从头至尾板着个脸一言不发;江青特别刁蛮,时而眉飞色舞,时而捶胸顿足,一副标准的戏子面孔;王洪文则垂头丧气,有问必答,以至于我都觉得他“挺好”的;而在十几年前写出杀气腾腾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棍姚文元,此时早已没有了当年那股锐气,瞪着一双金鱼眼,把什么责任都往别人身上推。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些昔日八面威风、不可一世,动动嘴皮子就可以置人以死地的大人物们,此时却作为阶下囚站在被告席上,浑身哆嗦地等候着别人的判决,难道这不是报应吗?通过电视,我还看到王光美控诉“四人帮”罪行时那悲痛欲绝的情景。当时我很奇怪,当时一直说毛主席他老人家是伟大领袖,如何如何伟大光荣正确,可为啥他身边老出坏人?老是好人受冤枉、受迫害?为啥他老人家一逝世这些坏人就被抓起来了?难道“四人帮”干这些坏事时,他老人家不知道?他老人家不是据说能“洞察一切”吗?
最后,当审判长宣布:“判处罪犯江青死刑……”(人们没来得及听到“缓期两年执行”)时,我们家所在的铁Z局家属院立即响起了“劈劈啪啪”的鞭炮声和欢呼声,还有敲脸盆、水桶的声音。经历了长期浩劫的人们,终于扬眉吐气,尽情发泄他们对“四人帮”和封建法西斯暴政的不满和憎恨。
一九八一年春天的一天,我们的班主任老师笑眯眯地来到教室,站在讲桌上,把教室黑板上方墙上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和“英明领袖华主席”的肖像摘了下来,卷成一个小卷往腋下里一夹就走了,什么都没对我们说。我们小孩子不懂政治,也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后来我在作文里写了句“毛主席永远都会活在我们少先队员的心里”之类的套话,班主任老师把我叫去说:“以后这样的句子就不要写了。”于是,我就不再这么写了。
也就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经常在垃圾堆上、上学路上看到一些毛泽东的画像,或脏兮兮,或残破不堪,人们就在上面踏来踏去;还经常捡到一些人们遗弃的毛泽东像章,捡起来玩一段时间,也就扔掉了。太谷县鼓楼边的商店里对着正门的那个毛泽东巨幅画像,也因为无人维护而逐渐色彩黯淡,后来还有人在他脸上涂了一些黑墨汁,再后来撤走了。昔日被当作神仙一样顶礼膜拜、无所不能的伟大领袖,今日却威风扫地,连自己的形象也顾不了了。
《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族史》 第六章 春寒料峭(1977~1983) 九、东南街小学
东南街小学位于太谷县城的中心地带——东寺园。由于铁Z局单位子弟学校教育质量差,因此从农村回来后,我和姐姐都转学到太谷县东南街小学读书。农村的教育水平确实很低,虽然我和姐姐在农村上学都算是班上成绩好的学生,但刚到东南街小学时进行入学测试,我考了四十分,姐姐考了二十分,学校说我们基础太差不收。那一段把母亲忙坏了,四处求人送礼,学校才勉强收了我们。我的基础差到了什么程度,我有很深的体会:那时学一篇课文,里面有个名词“崎岖”,解释是“形容山路不平”,我当时一直都很纳闷,这个“形容山”究竟是哪座山?为什么“形容山”的路才是崎岖的?那别的山路是怎么样的?又怕老师说自己笨而不敢问,好长时间才悟过来。
当时,父亲经常要到商丘处机关里驻勤,一走就是三五个月不回家。为了让我们跟上进度,我的母亲天天晚上自己做我们的家庭教师。我的母亲那时也在自学,每天晚上,一家三口人都坐在桌子旁边,我和姐姐做功课,母亲自学,有不会的就问我的母亲。经过一个学期的追赶,我们俩的考试成绩终于逐渐开始在班上靠前了。
在东南街小学时,我订了一张《中国少年报》,里面有一个专栏,叫“在资本主义角落里”,里面刊登的全是美国、日本、西德等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生活的悲惨状况。每当我看了这些报纸以后,总是想:“唉,美国的儿童可怎么活呢?真是太可怕了。”还隐隐有一种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幸福感,庆幸感。
我刚到东南街小学上学的时候,原来的班主任仿佛不怎么管学生,班里秩序很乱。还没一个月,原来的班主任就调走了,新来了一位班主任,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妇女,姓白。白老师很严厉,来了以后就整了几个最调皮的“刺头”,结果班上秩序大为好转,学生们用功多了。我的母亲看到有这么一个好班主任,心里自然非常高兴。虽然家里当时还并不宽裕,但我的母亲却特别舍得对老师下本钱,经常买一些罐头、水果、点心等礼品去拜访白老师。八十年代初的人们还都比较贫穷,特别是教师生活更为清贫,这些礼品在当时来讲都算很重的礼了。白老师有一个女儿,小名叫二青,和我年纪相仿;一个儿子,小名叫宝宝,比我小三、四岁。有一次过年时我母亲和我登门给白老师拜年,一进门就看见宝宝在就着大酱吃玉米面窝窝头,腮帮子上都是酱。后来,宝宝考上了大学,而二青在上初中时遇到了车祸,不幸夭折了。
有了母亲所下的功夫,白老师对我既严格,又关切,可以说我小学时成绩能始终在班上数一数二,与白老师的管束是分不开的。
本来,我在农村上小学时,农村是没有什么少先队组织的。可是等我转到东南街小学以后,发现班上几乎没有人不是少先队员。因此,我的母亲上商店买了条红领巾,也算是我入了队,还成了小队长。后来在学校发的履历表中,“家庭出身”一栏,我填上了“工人”。当时填出身闹了很多笑话:好几个学生不懂啥叫“出身”,因此想当然地填上了“我妈”,还有几个似懂非懂的填了“贫下中农”,把白老师弄得哭笑不得。
在一九八二年,全国开展了“学雷锋、树新风”,“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那时,每个班后面的小黑板上,都写着学生的名字,做一件好人好事,就画一面小红旗。后来,班里还开过一次主题班会,题目是“我的理想”。同学们有想做科学家的,有想当解放军的,而我,则说想当中国第一名宇航员。现在看来这理想是没戏了,杨利伟取代我成了中国第一名宇航员。轮到我们班的大队委发言时,她却哭了起来,然后说她的理想就是当一名普通工人。白老师夸奖了她,说这个理想,才是最实实在在的。
后来到小学五年级时候,共产党召开了十二大,国家改选了领导人。当时我们小学生也学时事政治课,白老师让一个女同学到黑板上默写新当选国家领导人的名字,结果她把国家主席“李先念”写成了“李失念”,把总理“赵紫阳”写成了“赵柴阳”。白老师笑道:要是在文化大革命,你早就成现行反革命了。
一九八三年我小学毕业的时候,我们家里的条件在同学当中依旧不能算很好的。小学毕业照毕业合影时,我没有合适的衣服照相,于是白老师借了同学的一件褂子给我穿上;而我的裤子膝盖那块正好有一个洞。白老师看见以后,让我把手放在那个洞上照相。这张照片我至今还有,穿着借来的褂子,手按在膝盖上。
《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族史》 第六章 春寒料峭(1977~1983) 十、父亲平反
一九七八年以后,随着“拨乱反正”的深入开展,社会上上访、平反的风?
小说推荐
- [综]作为一个普通人生在你们家我也很绝望啊
- 书名:作为一个普通人生在你们家我也很绝望啊[综 作者:湖蓝阁 文案 席巴:你大哥非常精明能干,你二哥懒是懒了点,但头脑非常好,你三弟资质是几代来最佳的,你四弟…这个略过不说,你五弟的能力也非常优秀,你呢…我想你作为一个女孩子,至少能夸你一句漂亮,但伊尔迷和柯特都长得比你好看,我想你至少有点女孩子样,
- 最新章:第181章
- 剖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1个关键人物-历史的刀
- 前言 历史,虽然是一些曾经发生过的往事,早已随风而逝烟消云散,但对今天生活着的每一鲜活的个体生命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人类并非从天而降凭空而生,而是从远古一步步地发展进化而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次重要转折,无论多么久远,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在人类
- 最新章:历史的刀-第74章
- 我真的只是个普通人类
- 文案一觉醒来发现整个世界都变了某正常【重点】人类【重点】找上传说中的三界事务处拜托大佬们查一查自己到底是个谁然而见到大佬们后—对不起我想我还是先去警察局挂个失踪信息吧。对普通人类定义与其他人完全不同且坚持认为自己是普通人类的软萌大佬受X似乎哪里不太对的大佬朱雀攻以及各式各样都似乎哪里不太对的妖魔鬼怪
- 最新章:第91章
- 中国商业第一家族:荣氏百年
- 作者:杜博奇】内容简介百年荣氏家族史,反映的是一部中华民族工商业百年变迁史。从清末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开办实业打响名声,到荣毅仁获得“红色资本家”称号,再到荣智健叱咤商界、名噪中外,荣氏一族当仁不让成为中国最大的民族工业财团。一切成功都建立在艰苦拼搏之上,回顾荣氏几代风云,无一不是在泥泞中前行,通过重
- 最新章:第44章
- 一个中国军人在越南的奇遇
- 上部 前传(更新时间:2003-5-7 0:02:00 本章字数:9710 每颗星都有自己的轨迹,然而他的轨迹又在哪里呢 在一座金碧辉煌的楼房的房顶上,一个军人正久久地凝视着夜空“国生”一声呼唤,那军人应声回了头。他是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人,脸庞黑黝黝的,几点疤痕点缀着他那本来十分英俊的面孔,此刻他摇
- 最新章:第65章
- 僵尸家族中惟一人类
- 、穿越在僵尸堆中!苏联从小到大,没什么烦心的事情,如若硬要说最大的烦心事,也挺多就算他的名字,苏联,苏联,每次一说,他总会自动脑补成苏联抗战!他甚至想过,如果真有一天他穿越到二战时候,凭他这名字怎么得也是个轰轰烈烈的人物。其实从这一点来看,苏联其实是有点闷骚的性子。当然,如若只是外表看来,苏联绝对是
- 最新章:第68章
- 直面普京一个人的振兴
- 前言 引子:直面普京(二 普京在俄罗斯政坛的迅速崛起,被认为是一个奇迹。他从圣彼得堡来到莫斯科只有三年,就成为俄国的新领袖。俄罗斯国内对他充满期望,民众对他的好评超过叶利钦。2000年1月13日普京在母校宣布正式参选后,每次民意调查得到的支持率都超过50,比第二位的久加诺夫高二十几个百分点,其他候选
- 最新章:第53章
-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 作者:张明金等
- 作者:张明金等本书简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的辉煌历史,介绍了它们的起源,参加过的重大战役、战斗,曾经出现过的英雄集体和英雄人物等。这是一部全面了解我军历史和光荣传统的作品 目录 概述序言再版说明第一章 军委总部机关一、中央军事委员会二、总参谋部三、总政治部四、总后勤部第二章 野战军一、第
- 最新章:第55章
- 一个中国革命亲历者的私人记录
- 一个中国革命亲历者的私人记录 作者:李耀宇,李东平 这是一个自幼参加中国革命的普通士兵对其人生经历的私人记录。书中虽然没有透露重大历史事件的决策内幕、描写革命过程的奇峰险壑和波澜壮阔,但作为许多历史细节唯一健在的见证人,他忠实地记录了中国革命过程中许多稚拙平实的一面,革命领袖们即使在战争年代也从不缺
- 最新章:第4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