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路,入地无门,六万大军,竟然全军覆没了!
紧急军报传到北京,举朝皆惊。这是康熙即位五十七年来从没有过的大败仗。皇上知道了该怎么说呢?新任兵部尚书鄂尔泰不敢擅自处理,也不敢有片刻耽搁,揣了这份告急奏章,飞马去畅春园见驾。可是,他来得不是时候,被门口的太监挡驾了:“大人请稍候,皇上正在进午膳呢。”
鄂尔泰急了:“哟,那可不行。我这儿有十万火急的事,要立刻奏明皇上。”鄂尔泰知道这些太监的毛病,一边说,一边摸腰包。却不料,今个出门儿太急,竟没带银子。他只好苦苦央求:
:“公公,我是兵部尚书,确实有急事得立刻叩见皇上。请公公通融一下,赶明儿,下官有点敬意拿来给公公道乏。”
那太监一听,嗬,嘴上说得倒甜,孝敬银子却明天才能给呢。得了吧,赶明儿我还不一定见着你呢。他把脸一仰:
:“哦,原来是兵部尚书大人,失敬了。不过,您是兵部尚书,我可不是兵部的司官。您手中权力再大,也管不住这畅春园。明说吧,就是亲王来了,在皇上用膳的时候,也得在外面候着,这是规矩!”
巧了!这太监的话还没落音,一乘杏黄大轿来到了园门口。轿帘一掀,四爷胤祯下了大轿。他听到这边吵吵闹闹的,便倒背着手走过来问道:“你们这是吵什么呀?”
兵部尚书鄂尔泰见救星来了,连忙赶过来请安,顺手把那封告急文书呈了上去说:“四爷请看,这事儿能耽误吗?他们却不让我进去见驾。”
老四接过来一看,脸都变色了。他正要发作,那个太监精明,也赶紧过来请安了:“四爷明鉴,内务府前几天传下话来,说皇上年事已高,龙体欠安。在皇上睡觉或者用膳的时候,任谁都不准进见。奴才不敢做主,就是四爷您老,恐怕也得在这里等一会儿……”
四爷阴沉着脸打断了太监的啰嗦:“哦?有这事儿吗?你是新来的吧,老家是哪里人哪,叫什么名字?”
“回四爷,奴才是新补进来的,保定人,叫秦狗儿。”
四爷微微一笑又问:“嗯,你原来就姓秦叫秦狗吗?”
“回四爷,小的在家里姓胡……”
这太监一句话尚未说完,四爷已经抡起胳膊,“叭”的一耳光打在他的脸上:“混账奴才,知道皇上为什么要让你改姓秦吗?竖起你的狗耳朵来听爷告诉你。皇上因为你们这些太监,最爱狗仗人势,作威作福,所以,从康熙五十二年起,凡入宫的太监,只准姓三个姓:秦、赵、高。你知道秦桧和赵高吗?就是那三个字。你知道狗是哪一等的奴才吗?所以你只配叫秦狗儿。今儿个,你连我四爷也敢拦阻,我赏你一巴掌,让你长点见识。来人,即刻带鄂尔泰大人去见皇上。他有军情急报,一刻也不能耽搁。”
鄂尔泰进去了,可四爷却没走。他看看趴在地下不住磕头的秦狗儿,冷笑着从怀里掏出一张五十两的银票甩了过去:
“秦狗儿,你今天冒犯了四爷,我就责打你,教训你。可是,你是按内务府的条令办事,不管怎么说,还是知道规矩,忠心办差的,所以四爷又要赏你。爷再教给你一样本事,在这儿当差,不打勤的,不打懒的,却专打没长眼的。你好好想想吧。”说完,袍袖一甩,大步走进去了。秦狗儿挨了打又得了赏,简直糊涂了:这位四爷,到底是什么脾气呢?
什么脾气?老脾气。说随便点儿,是赏罚分明,说严肃点儿,是恩威并用。自从那年听了邬思明的劝说,四爷是处处谨慎了。他不改自己“冷面王”的形象,下边的人也照样怕他,对他不敢有一点冒犯。可是,这位四爷也悄悄地改了一点,注意收买人心了。只要下边有一点长处,哪怕只干了一件好事呢,他就立刻重赏。像刚才对秦狗儿的处置吧,打了,骂了,训了,可一撒手就是五十两的赏银。五十两,三品京官半年的俸禄啊!秦狗儿能不傻眼吗?往后,他见了四爷,还敢不俯首听命吗?
此刻,胤祯走在园子里,见不少小太监都手执长竿,围着林子转圈。他停下来一看,哦,原来是在粘知了。他不觉心中一阵感慨,谁说当皇上不好?外边热得人汗流浃背,这园子里却是冷风习习。为了让皇上能清清静静地睡午觉,知了都不许它叫。胤祯这么想着,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澹宁居了。
总管太监李德全连忙迎上来见礼:“四爷您老吉祥。刚才皇上和大臣们议事时还夸您哪!说您办事认真,识大体,顾大局。”
胤祯心中暗笑。嗯,前几天我给你李德全那二百两银子,看来没白花:“哦,多谢李公公照应。”
李德全一边赔笑,一边打起了帘子:“四爷,您请进。”
胤祯进来时,见桌上御膳还没有撤下去。显然,是鄂尔泰带来的那份军情急报,使皇上没心思吃饭了,上书房大臣张廷玉、马齐,还有方苞,都侍候在皇上身边。兵部尚书鄂尔泰则跪在地上。胤祯见了礼也退下来站在一边。他偷眼向上瞟了一下,见康熙的面色平静,虽然没有笑容,但也没有一点惊慌失措的样子。嗯,父皇果然是久经沧海,处变不惊啊。这一点,得学!
康熙一边沉思,一边说话了:“咱们派去的将军不是废物啊。当年,朕西征时,他们都跟着朕打过仗,怎么一下子败得这么惨呢?鄂尔泰,你是兵部尚书,联想先听听你的看法。”
鄂尔泰磕了个头说:“回圣上,臣以为此次失利原因很多。其一,是天下升平已经二十多年,八旗兵,绿营兵也换了几茬儿了,虽然终日操练,但毕竟没有真刀实枪地打过仗,没有实战的经验。其二,统率军兵之人,虽然当年曾随主子西征,但那时候他们不过是一些营哨、管带之类的下级军官,只知道听命行事,冲锋陷阵。这些年,他们的官越做越大,当了将军,可是无仗可打,得不到历练,不懂兵法,不知战阵,更不懂得保护粮道,以致孤军深入,遭此惨败。而阿拉布坦的西蒙古兵,却一直在寻衅闹事地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了。”
康熙默默地点了点头:“嗯,你说得对,这个兵部尚书也算你没白当。那么,依你看,如今当何以处置呢?”
第四十二章 定边乱选将解近忧 出考题用计防隐患
前方军事失利,兵部尚书鄂尔泰来畅春园见皇上,陈述了这次失败的原因。康熙觉得,鄂尔泰的头脑还算清醒。便又问:“依你之见,眼下当如何处置呢?”
这一问,鄂尔泰不敢回答了。他心里很明白,怎么处置,除了派兵出征,还有别的办法吗?但一说出征,头一条就是选将。选对了,打了胜仗还好说。万一选不准,再打一次败仗可怎么交代呢?这举荐人才不当的罪名,我又怎能担得起呢?可是,皇上问了,他又不敢不回答呀,吭哧了半天,才模棱两可地说:“圣上请恕奴才昏聩。奴才刚刚接了兵部的差使,对下边的军力和将佐的情形不大熟悉,不敢妄言。”
听了这话,康熙没有生气。如今国家的军力,他能不清楚吗?老一辈的大将,如图海、周培公、飞扬古等等,早已去世了。剩下的几个,像狼瞫、武丹等人也都已年迈。年轻的、可以担此重任的确实不好找啊!与蒙古人打仗不同于在内地剿匪,茫茫草原,沙漠瀚海,这仗不好打呀。万一用人不当,失败事小,朝廷的体面也输不起呀。他叹了口气,沉重地说:
“唉!想朕八岁登基,十五岁擒鳌拜,十九岁平三藩,三十二岁收复台湾,加上三次御驾亲临西征蒙古,一生中,大大小小,亲临战阵七十余次,从没有吃过亏。想不到说老就老,精力不济了,竟连一个小小的阿拉布坦都制服不了,连一个能用的将军都选不出来。可悲呀,可叹!”
国家发生大事,臣子拿不出办法,让皇上如此忧愁,这臣子是怎么当的呢?所以说:主优即是臣辱。众人听康熙说得动情,“扑通”一下全跪下了。这里面,只有一个人比较超脱,也便于说话,那就是方苞。他想了想说:
“皇上,请不必过于伤神。臣方苞虽然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但臣却知道,兵是带出来的,将是打出来的。靖西将军岳仲麒、四川巡抚年羹尧,都是骁勇善战的猛将。现在缺的是一位统率三军的元帅。既然在武将之中一时选不到合适的人,何不在众位阿哥中选一位,坐镇中军,代天行事,既可以有调动全国兵力之权,又能显示皇子代君父出征的威严。想那阿拉布坦,不过是个胸无大志的跳梁小丑,论兵力、财力,论粮草、供应,都与我天朝无法相比。臣?
小说推荐
- 康熙大帝 - 二月河
- 康熙帝名玄烨,是顺治的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第一卷 夺宫 第一章 开新篇纵谈天下事 辞旧朝忍抛骨肉情 顺治十八年正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刚过完年,一群一群的叫花子像从地下冒出来似的又开始沿街乞讨。北京城哈德门以西的店铺屋下、破庙里挤满
- 最新章:二月河-第334章
- 康熙大帝二月河
- 书籍介绍-章节内容开始-第一卷 第一章书香屋 更新时间:2007-1-12 23:49:44 本章字数:64026一 开新篇纵谈天下事 辞旧朝忍抛骨肉情-顺治十八年正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刚过完年,一群一群的叫花子像从地下冒出来似的又开始沿街乞讨。北京城哈德门以西的店铺屋下、破庙里挤满了这些人。一家
- 帝后耕耘记(康熙与孝惠)
- 帝后耕耘记(康熙与孝惠)作者:李木白第一章 假如我是孝惠的头三天宁芳惯性早起,不论自己当天是不是早接班。可今天起意时即觉头昏沉,周身无力。回忆着,昨天没走什么路呀,只是清晨出吴山驿在吴山里遛 达了一两个小时,下山过仿古街早中餐做堆吃完 就顺着四亭路回来了。而后坐在木房子里上了一下午网,稍晚也就睡了。
- 最新章:第168章
- 康熙年之大土匪
- 作者:屠狗辈第1章 离奇重生“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江涛仰头饮了一大口酒,心中沉吟道。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江涛想到此,自言自语道“呵呵,大学刚毕业时野心勃勃,现在已毕业五载,却还是一事无成,真是不堪回首,时也,命也”落寞的声音有点响亮,此时已是星空如海,他正蜗居在郊区的租房
- 最新章:第266章
- 找个皇帝做老公(清穿、康熙)
- 作者:香辣肉丸面、就叫她引子现在打开电视,就会发现每个频道里都会有一群托着长辫子穿着长袍的男人,和梳着两把头穿着旗袍的女人在屏幕里晃来晃去。所以,咱不得不承认三百多年前清军入关,为中国的影视届和文学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更为穿越大军创造了一片沃土。穿越了的姑娘小伙们抛爹舍娘的,从怒而哈赤到皇太极,再到
- 最新章:第128章
- 当汉武帝穿成康熙[清穿]
- 文案 汉武帝从未想过他死了还能活过来,还是在一个皇帝身上活过来 可是这个康熙皇帝,除了是九五之尊,其他方面简直一言难尽。八岁死了爹,九岁没了娘,不过而立之间就死了仨媳妇 内忧外患,天灾人祸不断,更严重的是康熙的魂魄没消失,天天盯着他勤政爱民…汉武帝烦的秃头,这日子,可怎么过 看文指南:康熙没有消失!
- 最新章:第170章
- 盗陵:康熙、咸丰、同治皇帝与慈安太后墓葬盗掘真相
- 作者:窦应泰】第1章 揭开一段尘封的历史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1928年军阀孙殿英悍然指挥国民党第12军盗掘乾隆、慈禧陵墓的事件,早已是个耳熟能详的话题。但是,发生在1945年深秋的第二次清东陵盗宝案却一直鲜为人知,隐藏在了中国近代史的浩瀚海洋之中。为了揭开第二次清东陵盗案的神秘内幕,笔者曾于1995
- 最新章:第81章
- 康熙通嫔
- 《康熙通嫔》作者:电话文案:通婉从平凡到尊贵的奋斗史,对通婉来说,这一生最大的幸运就是在六岁多的时候战胜了所谓的穿越者,获得了自己最大的金手指(另一个金手指哭晕了。内容标签:清穿搜索关键字:主角:通婉,康熙 配角 其它:金牌编辑推荐:通婉从平凡到尊贵的奋斗史,对于通婉来说,这一生最大的幸运便是在六岁
- 最新章:第298章
- 康熙宠妃
- !书名:康熙宠妃作者:指尖的精灵文案“洛姬,朕的美人,给朕笑一个呗”出其不意的抱住洛己的康熙,笑得春光灿烂。懒洋洋靠在软榻上读书的洛己,抬头看了一眼笑得有点傻的帝王,给他一个“你又闲得无聊”的眼神,低头继续读书,任由忠犬皇帝在她身上闹腾。又吃了闭门羹的康熙一点也不恼,使劲的蹭过去,好脾气的道“美人不
- 最新章:第6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