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的皋兰山,以营盘岭为最高,能否拿下它,是第5军能否胜利完成这次战斗任务的关键。
彭德怀指着营盘岭下面的一个名叫下庄的小村子,对一直站在旁边的罗元发说:
“根据这个地形和敌人设防的重点,你们很好地组织侦察,确实弄清敌人的火力,再好好研究一下,如何从正面突破。”
听了彭德怀的这番话,罗元发想:
“在战术上,彭总历来要求我们尽量从敌人的侧翼实施迂回,分割和包围,可是,这次为什么要我们从正面突破呢?”
怀着一种矛盾的心情,他又把敌人的阵地仔细观察了一遍。
原来营盘岭顶上,有一组用钢筋水泥筑成的环形集团工事,那是营盘岭的主阵地。以此为依托,敌人将山崖削成3道峭壁,每层约10米高,设了3道防线。最下一层更高,约15米的样子,它的下面就是下庄。主阵地的东西两侧,都是悬崖绝壁,难以攀登,而且敌人可能料到解放军善于使用迂回战术,特别加强了两面的火力配备。
这种阵地,如果从侧翼主攻,必然上当。而从正面主攻,却是比较妥当的。
罗元发在重新研究了地形之后,想了想,对彭德怀说:
“彭老总,我有个想法。是不是主攻部队在强大的炮火支援下,从下庄正面发起攻击,以少数兵力从侧翼助攻,吸引敌人火力,待正面得手后,再从两翼投入兵力?”
彭德怀点了点头,说:
“这样才好。”
看完地形,来到山背后,彭德怀选准了一块草地,对大家摆了一下手,说:
“这个地方挺好,我们坐下来,再仔细谈谈吧!”
人们围着彭德怀,坐在草地上。
彭德怀摊开军事地图,一面看图,一面让大家各抒己见,有计献计,有策献策。
于是,你一言,我一语,无拘无束地谈起来。谈来谈去,基本看法都认为从下庄发起正面攻击是上上之策。
在交谈中,个别同志流露出一种轻敌情绪,大大咧咧,满不在乎地说:
“当前全国的形势是秋风扫落叶,马步芳父子不会死守兰州,听说他们正把兰州的军用物资和工厂机器日夜往西宁老窝抢运,说不定仗一打起来,敌人夹着尾巴就溜掉啦!”
还有一个团长拍着胸膛说:
“没问题,把主攻的任务交给我们团,给我两个钟头,保证完成任务!”
彭德怀一听,当即严肃地批评说:
“这是你的一厢情愿,马家父子会简单到如此地步吗?”
他见大家不再讲话,便缓和一下口气,语重心长地说:
“马继援是你们第6军的老对手,难道西府战役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希望大家记住这句话。”
一句话,如石击水,搅动了大家的心海。回想起1948年在陇东战役和西府战役中,与马军激战数百里,由于指战员普遍存在着的轻敌情绪,部队遭受了严重损失,解放军的许多重伤员惨遭敌人杀害……如今,只要一提起马继援,第6军指战员无不切齿痛恨。
彭德怀停了一下,又说:
“马步芳,马继援,这父子俩都是反动透顶的家伙,他们是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像个大赌棍一样,他们很善于搞孤注一掷。直到今天,马步芳父子还自恃‘固若金汤’的防线,凭险可守的地形,把最后一点赌注全压在兰州。以为我们是长途跋涉,后方运输线长,补给困难;而他们则是以逸待劳。”
他停了停,稍稍加重语气说:
“马军妄想吸引我军主力于兰州城下,消耗我军有生力量,等待胡宗南反扑关中。然而,这个赌棍有他妄想的一面,也有他虚弱的一面。他那点本钱毕竟是有限的,我们一定要他在这里输得精光。”
这时,有个同志担心地说:
“兰州北有黄河天险,东南西三面有高山阵地,敌人如果真要死守,我们攻打起来恐怕也是老虎抓刺猬,不好下手……”
彭德怀胸有成竹地说:
“马步芳要死守兰州,这太好啦!我们不怕他守,而是怕他跑掉。如果他真的不跑,就到了我们把他彻底消灭在兰州的时候了。”
彭德怀丝毫不低估敌人的力量,但决不夸大敌人,他简短、扼要地对大家谈着这些情况。他那平静的,几乎没有抑扬顿挫的声音,他那用以强调说话重点的从容不迫的手势,都使人感到倍加熟悉、亲切和诚挚。
大家聚精会神地聆听着他的每一句话,注视着他的每一个手势。谁也不曾想到,连续几昼夜,他总共才睡了不过几个小时。
在他讲话的时候,气氛总是安静的,镇定的,没有也不可能有什么事情,会使他改变说话的语调,使得他那从容不迫的谈话变得激动起来。
听完了彭德怀的话,人人都感到心里豁然敞亮,顿时信心百倍,力量剧增。
彭德怀站起来,问:
“这次是哪个团主攻?”
第6军第17师师长兼政委程悦长慌忙站好,干干脆脆地说:
“第50团。”
第50团团长刘光汉,高兴得直眨眼睛。
彭德怀边走边说:
“走,到他们那里去看看。”
来到第50看完阵地后,彭德怀又下到连队,看了看战士们搭的草棚,用手摸摸铺草,并叮嘱战士们,一定要注意抓住一切可能的时间多休息,尽快恢复体力。
战士们高兴地围着彭德怀,回答他提出的各种问题,感到分外亲切。
彭德怀最后来到第7连。战士们都拥到他身边。他望着这些可爱的勇敢的战士们,问:
“对打下兰州你们有信心没有?”
指导员曹德荣坚决地说:
“我们一定能够完成上级交给的战斗任务!”
彭德怀的眉毛稍微扬了扬,又问:
“为什么?”
有的战士大声说:
“我们有人民群众的支援!”
有的战士喊着说:
“我们有兄弟部队的密切配合!”
更多的战士异口同声地说:
“我们有毛主席军事思想的指导,有彭老总的直接指挥,信心百倍打胜仗!”
彭德怀听完后,笑了笑,说:
“最重要的是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据不完全统计,解放区的人民群众为支援战争,出动民工690多万人,牲畜190多万头,大车89万辆。我们走到哪里,人民就支援到哪里,这就是我们解放军战无不胜的根本。”
他停了一下,目光扫视着站在周围的战士们。双手打着手势,说:
“其次、就是你们的英勇善战。”
战士们听了,又高兴,又激动,一时竟不知说些什么话才好。
对彭德怀来说,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还有更多的迫在眉睫的事,等着他去思考,去筹划,去处理。
但他深深地知道,部队最迫切的问题,是缺乏粮食和弹药尽管支前的群众日夜在赶运,但终归是后方太远,运输线太长,运输工具太落后,人挑驴驮,远远供应不上几十万大军的需求。
而且,秋雨季节又即将来临,尽管部队夜以继日,长途行军,连续作战,人困马乏,但立即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战役,最需要的仍是休息、补充和准备,一句话,需要较充分的时间。
但是,战争是不等人的。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兰州战役必须抓紧时间,提前打响,尽快结束,赶在雨季之前。这是军事常识。
彭德怀决定在攻击之前,抓紧一切时间,走遍几个主攻的部队,看一看情况,见一见连队的战士们。
他对罗元发再三叮嘱道:
“罗元发同志,你们要注意不可轻敌急躁!还有时间,一定要抓紧准备。马步芳还有一股牛劲,我们部队大部分还没有同他交过手。不是有个‘困兽犹斗’的故事吗?要反复告诉部队,对敌人不可疏忽大意。”
说完,他迈着沉着而自信的步子,轻快地离开了第6军的阵地。
这一天,他跑遍了整个前沿主攻阵地。
在往回走的路上,他忽然想到一个问题:
“第4军的张达志怎么搞的,还没赶到?”
张达志接到调任第4军军长的命令时,正在太原前线指挥作战。
他是陕西人,早年在刘志丹、谢子长的领导下从事革命活动,先后担任过陕北特委委员、陕北红军团政委、师政委和军分区司令员等职,为创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流过血,洒过汗。当他接到调令时,又是高兴,又是激动。
第一野战军的主力之一第4军,老底子就是陕北红军游击队。张达志是在这支部队里长大的,熟人很多,他真想立即动身,早点回到第4军。
但是,等到太原战役结束后,他又接到一个新的任务,临时去参加了一段和平解放榆林的接管工作。尔后,转头南下,星夜兼程,拼命追赶部队时,大军早已西进,将他远远地抛在后边了。
他抱着急切赶队的心情,从榆林出发后,第一次途经光复后的革命圣地延安,真有一种重踏故土的说不上来的激动心情。然而,使命在身,重任在肩,他
小说推荐
- 西北偏北易倾城
- ╮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布受天下】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书名:西北偏北易倾城作者:纪南倾文案《诗经》里说“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而苏奕北在最后一刻想的是此生不如不遇梁倾,两个人之间也不会有这么多爱恨纠葛,没有遇到过他的梁倾应该是快乐的《诗经》里还说“哲夫成城,哲
- 最新章:第33章
- 闷+西贡故事(父子)--北战_论坛_西陆社区 www_xilu_com
- 社区帮助功能服务用户管理主题频道版主站务精品论坛社 会军 事文 学情 感娱 乐游 戏贴 图体 育I T生 活经 济教 育汽 车健 康传 媒房 产数 码职 场学 术艺 术其 他新手帮助站务帮助产品客服社区活动排行查询帖子搜索
- 最新章:-北战_论坛_西陆社区 www_xilu_com-第5章
- 缉凶西北荒
- 《缉凶西北荒》作者:白云诗诗诗文案罪犯都爱演,破案全靠浪十五年前的金川连环杀人案,十五年后再现于三百公里外的关中省会长安市。同样的杀人手法,同样的犯案现场。死者恰恰是当初金川始案的犯罪嫌疑人。跨越十五年的悬案,再次划破了关中省的宁静,宛如在血液里行走的针,它从长安破土而出,以最尖锐的形式扎入警方的视
- 最新章:第121章
- "西北王"的败落
- 作者:方知今第一章 针锋相对1941年春,重庆。晨雾笼罩山城,无疑给市民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但是,在这日寇对大后方施行“疲劳轰炸”的日子里,晨雾给陪都提供了天然屏障,至少在雾散之前,无须再去“躲空袭警报”了,可以较从容地准备一下长时间躲在防空洞里的必需品,把应携带的东西准备好。尤其是家有老小者,有了准
- 北京遇上西雅图
- (﹏(﹏╯第一章 文佳佳的座右铭是:追求烧钱的快感(1)如何赞美一个生活环境优雅、人色色彩丰富的城市呢?美国人喜欢在城市标一个Title,比如“最佳生活工作城市,比如“生活质量最高的城市,比如“最健美的城市,这些Title都是赋予西雅图的。但是到了中国人眼中,就会自动转化成“消费水平非常高的城市。消
- 最新章:第48章
- 西南山羊东北狼
- 西南山羊东北狼作者:雪脂蜂蜜Part1 亏大发了早上,空气中弥漫着东北特有的雪味。杨洋洋抬起头,看了看旁边已经变成干桠枝的桃树,不由暗自窃喜,东北的秋天好像没她想象中的那么冷。本来她想偷偷从单位旁边的早点铺旁溜过去,可是眼尖的老板娘还是发现了她“洋洋啊,快来快来,我寻思着你快来了,咸菜都给你夹好了”
- 最新章:第34章
- 西北风呼啸的中午
- 阳光从没有一丝裂隙一点小洞的窗玻璃外面窜了进来,几乎窜到我扔在椅子里的裤管上,那时我赤膊躺在被窝里,右手正在挖右眼角上的眼垢,这是我睡觉时生出来的。现在我觉得让它继续搁在那里是不合适的,但是去粗暴地对待它也是没有道理。因此我挖得很文雅。而此刻我的左眼正闲着,所以就打发它去看那裤子。裤子是昨晚睡觉时脱
- 最新章:第1章
- 从台湾流浪到大西北
- 《从台湾流浪到大西北》全集小说作者 郭语作者简介郭语,原名郭玉章,祖籍江苏扬州,客居皖北,抗战期间出生南阳。生于忧患,长于战乱,自幼随母逃难多年,历经沧桑,倍受磨难,碌碌无为,颇爱文学。著有《从台湾流浪到大西北,共三十四章,约四十万字,现寻求出版,望有识之士能给予支持《从台湾流浪到大西北》郭语著尊敬
- 最新章:第93章
- 我自镜中来
- 在混乱的时间中,我的人生就此开始,是喜剧,是闹剧,是科幻片,是历史片,是魔幻电影,是黑白老电影nbsp它们一部部交织在一起,竟然成了壮丽的mdashmdash大杂烩。这是我的故事,我的前半生nbsp生
- 最新章:终章 拯救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