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史》第38章


。112团缴获满载军用品大卡车45辆、15公分重榴弹炮4门、骡马320匹、汽车修理厂1座、粮弹库房11处。使卡盟及其以北地区日军,不仅弹尽粮绝,而且整个通信、联络、运输、指挥等机构,都陷入混乱状态。
正在此时,在卡萨地区切断日军铁路线的英印军第3师被日军击溃,日军沿卡萨-孟拱铁路向卡盟紧急增援,日军第2师团第4联队全部、53师团一部已进抵卡盟附近。为了打通退路,日军以增援的生力军第2师团第4联队、53师团第128联队部分、151联队部分、18师团114联队部分,重炮4门、野战炮12门、速射炮10余门,中型坦克5辆,向112团南北两端阵地发动猛攻,112团始终确保占领地区重地,虽遭重大伤亡,毫不后退。战至16日,先后歼敌大队长增永少佐以下官兵1730多人'注:中国驻印军前总指挥办公室编辑:《中国驻印军缅北战役战斗纪要》上册,1945年版第22~23页。'。日军打通其生命线的企图失败后,不得不放弃马拉高以南至卡盟20英里既设坚固阵地。
第114团于5月28日于芒平附近集结后,从杳无人烟的原始森林中于6月1日突然出现在瓦鹿山,出敌不意,一举攻占拉芒卡道。6日攻占大高、卡当两地。10日攻占大利、马塘。15日攻托猛拱、密支那间交通要冲巴陵杜,距孟拱仅4英里,取得了瞰制孟拱的有利战略地位。这样,114团与112团相互呼应,密切配合,切断了孟拱至卡盟、孟拱至密支那的公路、铁路,使日军无法增援密支那,对于整个反攻缅北,取得了决定性的有利态势。
6月5日,第113团攻占纳昌康,同时在西瓦拉与114团第2营会合。6月7日,原在瓦兰地区的溃逃之敌55联队第1大队残余100多人,经西瓦拉向支遵逃窜,被113团第2营发觉,将该敌全歼后攻占支遵。支遵与卡盟一水之隔,唇齿相依。113团以竹筏屡次偷渡,因时值孟拱河河水暴涨,水流湍急,加之日军炮火猛烈,未能成功。6月9日,新1军左右两翼,已将卡盟包围。
6月10日,新22师沿公路攻击卡盟正面,65团攻击其侧背。新38师由东北渡河攻击,112团于卡盟南占领区发动攻势,牵制敌军。这样,新1军各部已围卡盟城西、北、南三方,东面113团准备强渡攻击。6月16日,各部队开始向卡盟之敌合力围攻。113团第3营在炮火和烟幕掩护下,以橡皮舟实行强渡。由于官兵奋勇,不惜牺牲,10时渡河成功,一举攻占卡盟东侧高地,卡盟顿失屏障。此时,65团第3营经反复冲杀,于13时攻入卡盟。113团第3营也已攻入卡盟东北地区。新22师和新38师会合,完全占领卡盟。
卡盟失守后,日军残余和伤病员撤到卡盟西南山地,新1军令64团和149团由正面向南压迫,66团主力从西侧阻击,逐地扫荡,将残敌完全肃清。新22师从占领索卡道到肃清卡盟西南山地残敌,先后击毙敌遗尸确认者1600多具,俘敌大尉以下官兵89名,缴获各种火炮30门、汽车200余辆、仓库30余处。
卡盟会战的胜利,为保证中印公路的顺利修筑,粉碎日军企图阻止新1军在孟拱河谷过雨季的计划,奠定了基础。
六打通缅北交通
卡盟失守后,驻守孟拱的日军第53师团128联队主力、151联队的一部、18师团114联队一部,企图凭借孟拱河天险固守孟拱及西山地,阻止中国驻印军南下。新1军占领卡盟后,以主力攻击孟拱,打通缅北交通,并解救被日军围攻的孟拱东南英军77旅。
114团占领巴棱杜后,威逼孟拱,受命全速在孟拱以东渡河,支援英军并攻取孟拱。当时英军第3师77旅空降在孟拱卡萨区间,受日军攻击,伤亡重大、士气沮丧。该师派少校参谋泰克到新38师请求支援,表示如无援兵,英军只能支持24小时即向东南山地后撒。为了避免因英军崩溃而影响整个战局,114团冒雨轻装挺进,于6月18日晨抵达孟拱日军侧背。20日晨,日军正压迫英军后退,该团突然攻击其侧背,立刻减轻了日军对英军的威胁,114团第2营沿孟拱东侧攻击前进,于黄昏前攻占孟拱外围重要据点马亨、瓦铁,切断孟拱日军主要交通线。23日,114团经激战后夺取孟拱外围汤包、来生、来鲁,切断通孟拱的公路和铁路,从东南北三面包围了孟拱。114团第1营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突破日军坚固的障碍物,经6小时激战,攻入城区。日军以房屋及既设工事顽抗,双方进行巷战。傍晚,第1营已攻占城区一半及火车站全部。第2营第5连亦由瓦铁西进,攻占孟拱城西大铁桥,断敌后路。这样孟拱日军处于四面楚歌之中。
当天晚上,日军猛烈反扑,企图夺路而逃,被密集火力击退。日军退守城西北,双方寸土必争,巷战两天。至25日,日军因伤亡过大,又无援军,抵抗才逐渐减弱。下午5时,新38师占领孟拱。残余日军投南恩河泅水逃跑,大部被击毙。
这次战役共击毙日军1500多人,俘虏21人,缴获轻型战车5辆、汽车47辆、列车95辆、各种炮24门,仓库20余所。
当时孟拱至卡盟之间,日军重兵驻守公路两侧,正沿密支那至孟拱铁路增援孟拱。新38师令第112团由孟拱西进,至7月10日,112团与149团在卡盟-孟拱公路会师,完全打通了卡盟公路。6月27日,113团沿铁道向固宁南堤的日军攻击。日军1个大队负隅顽抗,经113团集中炮火轰击,于28日占领南堤,毙敌95名,缴获列车250辆。残敌沿伊洛瓦底江逃窜。
7月11日,113团沿铁道到达密支那,与围攻密支那的盟军和30师会合。这样,新1军就打通了孟拱至密支那40多英里长的铁路线,粉碎了日军阻止中国远征军修筑中印公路的企图,缅北战役告一段落。
在夺取孟拱、打通卡盟、孟拱公路及孟拱至密支那铁路的战斗中,击毙日军53师团炮兵联队长高见量太郎大佐及128联队大队长丁本冒利少佐等3400多人,生俘日军43人,列车462辆及大量武器弹药。
七战役总结
新1军自进入孟拱河谷到占领孟拱,与日军作战4个多月,从日军手中夺取了2600多平方英里土地。歼灭了日军精锐第18师团,重创第2师团第4联队,53师团128联队及151联队、56师团146联队,先后毙敌达11500多人,日军曾12次补充18师团,足见伤亡之惨重。生俘日军117名,骡马585匹,缴获各式大炮116门,轻重机枪324挺,步枪4370枝。日军钻隙辟路,攀登雪邦山,向南逃窜。“查此次敌重武器及军用车辆遗失之大,人员死伤疾病、转于沟壑者之众,狼狈溃散惨状,有甚于两年前国军野人山之转进。追昔睹今,因此痛雪可耻,官兵大奋”'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下册第1457~1459页。'。孟拱战役的辉煌胜利,使新1军不但占领卡盟、孟拱两大重镇,从而控制了缅北整个战局,奠定了反攻缅甸胜利的基础。
总结孟拱战役的经验教训,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战术正确灵活。整个战役过程中,新1军多采取正面和迂回攻击相结合的战术,经险阻之地形或密林开辟道路前进,出敌不意,截断日军的补给线及退路,动摇日军战斗意志,有利于歼灭日军的有生力量。
二、有坚决进攻的精神。森林山地作战,无论攻防,都必须以攻击为主,才能确保主动地位。如114团第1营解了英军第77旅之危,孟拱战事告一段落后,该旅旅长亲率各级军官赴114团作战地区考察各部队攻击经过,以为参考。他们对该团的攻击力赞叹不已。保持强大的攻击力是以少胜多的重要因素。
三、埋伏奇袭。常能以一抵百,为小部队取大战果的捷径。但必须行动果敢迅速。
四、有充足的物资保证。驻印军装备突出火力,每一战斗都尽量发扬火力,大量杀伤日军,减少自己的伤亡。所以,日军虽有丰富的山地战、丛林战经验,但因配备太差,影响战'|。'斗精神,此亦为其败因之一。
五、由于情报搜集组织不够严密,缺乏战术侦察,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
第四章中国驻印军与缅北反攻
第四节密支那战役
密支那位于缅甸北部,周围多山,中间是小平原,为缅甸铁道终点,可直达孟拱、曼德勒、仰光等地。公路北通孙布拉板,南通八莫至腊戍,接滇缅公路入云南,西至孟拱经卡盟可达胡康谷地,与中印公路相接。东有伊洛瓦底江环绕,向东南倾注,经缅甸中部流入大海。不但交通发达,而且是缅北的商业中心和最大城市之一。密支那西北为有名的库芒山脉,把密支那与孟拱河谷隔断,是防守的天然障碍。密支那城西、北面两方都有机场,中印公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