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史》第6章


向中国提供1亿美元贷款购买苏联军用物质和其他物资。1937年10月,国民党政府经济委员会在兰州设立西北公路运输处,不久改为陕甘运输管理局,负责开辟和管理陕甘国际运输线,以使从陆路直接获得苏联的援助。陕甘运输管理局开辟了从苏联边境至中国西安的陕甘新线。陕甘新线分为三段,西安至兰州段长719公里,兰州至星星峡段长1179公里,星星峡至霍城段长工500多公里,总长约3400公里。从1937年11月首批苏联物资到达兰州,至1938年夏从陕甘新线运到中国的战略物资达6000多吨。苏联援华的轰炸机由苏联飞行员直接驾驶到中国,歼击机拆装后装箱由陆路运到哈密,组装后飞往前线机场'注:德波林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一卷,上海译文出版社,第118页。'。同期,苏联还从水路通过越南海防等港口给中国运送了多种军用物资14000多吨。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国际上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的国家主要是苏联,苏联通过陕甘新线和东南水路,在1938年向中国提供382辆坦克,65架飞机,817门大炮,700辆汽车,6400多万发子弹,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1939年,苏联运交中国飞机420架,大炮500门,汽车850辆,机枪7700挺,子弹1亿发。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集中全力对付德国,援华物资逐渐减少。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很快取代苏联,成为中国争取国际援助的主要来源。
日本切断中国华南国际运输线以后,中国国际运输的重心逐渐转向西南,在日军占领越南前,中越交通线取代粤汉铁路,成为中国衔接海运的主要干线。1940年6月,越南政府在日本的要求下,不准中国的一切物资通过越南。此时,中国存在海防的物资还有约8万吨,只好立刻抢运到边界附近,然后内运。无法出售的只好设法保全,将汽油拨交美孚和德士古公司在越南出售,由两公司在仰光照数拨还,但仍损失巨大'注:谭伯英:《抗战以来之滇缅公路》,《抗战与交通》第33期。'。
西南国际运输线中,最重要的是滇缅公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政府为了保障国际物资,特别是战争物资的输入补给,决定打通西南国际运输线,作为易受攻击的沿海交通干线的后备。为此目的,1937年,中国同英国政府商定,双方协作,修筑滇缅公路。
滇缅公路从中国昆明至缅甸腊戍,全长1146公里,中国境内由中方修筑,缅甸境内由缅方修筑,限一年内完工。1937年11月,国民党政府拨款交云南地方当局督修滇缅公路。从1937年底到1938年2月,修筑工程陆续展开。中国境内路段分昆明至下关和下关至畹町两段。昆明至下关段长434。8公里,为改建工程,下关至畹町段长524。6公里,为新建工程。工程开工后,滇西各县征调各族民工20万人,日夜赶修。到1938年8月,基本建成通车,此后又不断完善。滇缅路工程量十分浩大,共计土方为2000万立方米,石方近200万立方米,永久式桥206座,半永久式桥271座,孔径总长2700多米,石涵洞2196个,水涵洞1114个,铺碎石100多万立方米。
滇缅公路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修筑的,公路沿线通过横断山脉纵谷区,跨怒江,澜沧江,山高谷深,水流湍急,路线高差达1300多米,地形气候非常复杂。在低温的峡谷,瘴疫流行,多种急性传染病猖獗,来自各地的民工自带食粮衣物,住在树枝搭成的窝棚里,栉风沐雨,风餐露宿,依靠两只手和铁镐,锄头等简单工具,仅用9个月时间就修通了滇缅路。这是我国公路交通史上的一大奇迹,也是举世罕见的。公路修成后,国外舆论界的专家高度评价和赞扬,甚至有人认为滇缅公路工程的艰险可与巴拿马运河相比。为了使这条国际运输线早日建成,成千上万的人含辛茹苦,胼手胝足,工程事故和恶性疟疾使3000多民工、技术人员献出了生命。这条公路的建成,显示了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决心,为我国开辟了一条继华南、西北国际运输线之后的可靠通道。
1938年12月1日,滇缅公路正式通车。1937年10月,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设立西南进出口物资运输总经理处,对外称兴运公司,最初由广州市长负责,后由宋子良负责。滇缅公路在缅甸腊戍与铁路衔接,南接港口仰光,立即成为中国的重要国际运输动脉。1938年10月,苏联运军用品的几艘货船到达香港,因广州失陷,越南各港又不许中国卸军事用品,只好通知苏联船只移往仰光卸货。12月,宋子文亲自出马从仰光押运第一批军用物质经过腊戍从滇缅公路回到昆明。
1939年,西南运输处从国外运到大批车辆,滇缅公路缺乏汽车驾驶人员,各地华侨闻讯,纷纷回来报效祖国,从华侨中招募了3000多人为司机或技工。西南运输处机构庞大,职工约2万人,汽车3000多辆。从1939年初至1941年底,西南运输处的主要任务是从仰光运军用物资经滇缅公路至昆明,再由重庆和贵阳运钨砂和猎棕到仰光出口。
1940年9月,日军占领越南北部,中越公路和滇越铁路被切断,滇缅公路成为唯一的一条国际运输线。盟国援华的大批物资,先由海路运到仰光,再由铁路转运到腊戍,最后经滇缅公路输入昆明、重庆。因此,这条公路的运量激增,沿线行驶的载重汽车昼夜不绝,个别路线每天多达800辆。从1940年起,为了赶运物资,外国及华侨的运输公司也加入滇缅路运输,平均月运送物资达到1万吨以上。
从畹町至昆明公路长959公里,途中经过横断山脉,跨过怒江,澜沧江,漾濞江,有惠通、功果和漾濞三个大桥。1940年和1941年,日本为切断中国唯一的国际运输线,多次派飞机轰炸惠通和功果两桥,管理公路的员工随炸随修、保持公路畅通。当时滇缅公路的运输原则是尽量先把物资运过功果桥以东,再逐步内运。从1939年11个月中,通过滇缅公路共运入物资27980吨。1940年,运送了61394吨,1941年,运送物资132193吨。到1942年春滇缅公路被切断为止,通过滇缅公路共输入战时各种急需物资达40万2千多吨,其中油类约15万吨,枪械弹药约7万吨,其余为五金、交通器材、医药、机床、发动机等维持国计民生和战时经济的重要物资。在此期间,通过滇缅路输出物资约10万吨。
随着日本对外侵略扩张步伐的加快,日本与美英在亚太地区的冲突加剧,美英开始增加对华援助。1940年3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中国可以享受租借法案。从1939~1941年,美国向中国提供4次贷款,共1亿2千万美元,规定以钨砂、锡、桐油偿还。英国也两次向中国提供贷款,共800万英镑。上述贷款多用于购买武器、兵工器材、交通器材,这些物资绝大部分都是通过滇缅公路运入国内。
滇缅公路建成后,对中国政府维持大后方经济,稳定战场的形势,重整军备,坚持抗战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42年4月,日军占领缅甸,滇缅公路被切断。1945年1月,中美军队缅北反攻告捷,滇缅公路才又通车。不过,此时由于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程已进入战略大反攻时期,日本在中国大陆上也节节败溃,许多以前被日军切断的交通逐渐恢复,因此,滇缅公路的作用和地位已无法与抗战最艰苦的年代相比了。
三缅甸的基本形势及战略地位
缅甸是亚洲中南半岛面积最大的国家,自19世纪80年代起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它东北与中国云南省相邻,西北同英属印度交界,东南与泰国和法属印度支那接壤,西南濒临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缅甸各族人民六十多年在英国殖民统治下,深受奴役的痛苦,要求民族独立自由的思想日益增长。但国内的政治形势却非常复杂。英国反对缅甸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蒋介石为首的中国政府也态度暧昧以讨好英国。因此,日本乘机而入,利用缅甸的反动党,该党甘作缅奸,到处进行破坏活动。使缅甸的局势更为动荡。加之缅甸人民普遍仇视英军,遇机即杀,造成当时缅战中情况更加错综复杂,危机四伏。
缅甸按山川河流及政治经济情况分为两部分:曼德勒以北为上缅甸,重镇为曼德勒(瓦城),以南为下缅甸,重镇为仰光。上缅甸西有那加山脉,中为明克山脉,东有逢隆山,与泰国毗连者为登劳山脉。全境三条主要河流,即伊洛瓦底江、色当河(亦称西当河或锡当河)、萨尔温江,南北贯通全境;铁路公路南北贯通,并与我滇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