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你这位客人,真正是老客人了。』跑堂的说道∶『现在叫得出我们老板娘名字的,没有几个人。』接着,便回过去,高声喊道∶『老板娘,老板娘!』
看看没有回音,古应春便拦住他说∶『不必喊了。有啥好东西,随意配几样来,烫一斤酒。』
等跑堂离去,胡雪岩不胜感慨地说∶『二十多年了!我头一回到上海,头一顿饭就是在这里吃的。』
『小爷叔好象很熟嘛!连老板女儿的小名都叫得出来。』
『不但叫得出来┅┅』胡雪岩摇摇头,没有再说下去。
这种欲言双止的神态,又关涉到一个『女小开』,很容易今人想到,其中必有一段故事。如此寒夜,如此冷店,听这段故事,或者可以忘忧消愁。
就这样一转念间,古应春便觉得兴致好得多了。等跑堂端来『本帮菜』
的白肉、乌参,一个『糟钵头』的火锅,看到熊熊的青焰,心头更觉温暖,将烫好的酒为胡雪岩斟上一杯,开口说道∶『小爷叔,你是什么都看得开的,吃杯酒,谈谈当年在这里的情形。』
正落入沉恩中的胡雪岩,啜了一口酒,夹了一块白肉送入口中,咀嚼了一会说∶『不晓得是当年老板的手艺好,还是我的胃口变过了,白肉的味道,大不如前。』
『说不定两个原因都有。』古应春笑道∶『还说不定有第三个原因。』
『第三个?』
『是啊!当年还有阿彩招呼客人。』
『她不管招呼,坐帐台。那时我在杭州钱庄里的饭碗敲破了,到上海来寻生意,城里有家钱庄,字号叫做源利,有个得力的伙计是我一起学生意的师兄弟,我到上海来投奔他,哪晓得为他兄弟的亲事,他回绍兴去了,源利的人说就要回上海的,我就住在一家小客栈里等。一等等了十天,人没有等到。盘缠用光了,只好在小客栈里「孵豆芽」。』
囊底无钱,一筹莫展,只好杜门不出,上海的俗语叫做『孵豆芽』。但
客栈钱好欠,饭不能不吃,他每天到老同和来吃饭,先是一盘白肉、一碗大血汤,再要一样素菜,后来减掉白肉,一汤一素菜,再后来大血汤变为黄豆汤,最后连黄豆汤都吃不起了,买两个烧饼,弄碗白开水便算一顿。
『这种日子过了有七、八天,过不下去了。头昏眼花,还在其次,心里发慌,好象马上要大祸临头,那种味道不是人受的。这天发个狠,拿一件线春夹袍子当掉后,头一件事就是到老同和来「杀馋虫」,仍旧是白肉、大血汤,吃饱惠帐,回到小客栈,一摸袋袋,才晓得当票弄掉了┅┅』
『掉在老同和了?』古应春插嘴问说。
『当时还不晓得。不过,也无所谓,掉了就掉了,有钱做新的。』胡雪岩停下来喝口酒,又喝了两勺汤,方又说道∶『到第二天,出了怪事,有个十二三岁的伢儿,手里捧个包裹,找到我住的那间房,开口说道∶』客人,客人,你的夹袍子在这里。「一看,这个伢儿是老同和小徒弟。我问他∶『哪个叫你送来的?」他说∶』客人,你不要问。到我们店里去吃饭,也不要讲我送衣服来给你。「我说∶『为啥?」他说∶』你不要问,你到店里也不要说。你一定要听我的话,不然有人会打死我。「『
『有这样怪事!』古应春兴味盎然地问∶『小爷叔,你总要逼他说实话罗!』
『当然。』胡雪岩的声音也很起劲了,『我当时哄他,同他说好话,他就是不肯说,逼得我没法子,只好耍无赖,我说∶我不说,我也要打死你,还要拿你当小偷,送你到县衙门去打屁股,你说了实话,我到你店里吃饭,一定听你的话,什么话都不说。两条路,随你自己挑。』
『这一来,便把实话逼出来了?』
『当然。那个小徒弟叫阿利,是阿彩的表弟,我的夹袍子,就是阿彩叫他送来的。原来┅┅』
原来胡雪岩掏钱惠帐时,将当票掉落在地上,至晚打烊,阿利扫地发现,送交帐台。阿彩本就在注意胡雪岩,见他由大血汤吃到黄豆汤,而忽然又恢复原状,但身上却变了『短打』,便知长袍已送入当铺。于是,就悄悄赎了出来,关照阿利送回。特为交代,要守秘密,亦望胡雪岩不必说破,倒不是怕她父亲知道,是怕有人当笑话去讲。
『照此说来,阿彩倒真是小爷叔的红粉知己了。』古应春问道∶『小爷叔见了她,有没有说破?』
『从那天起,我就没有看见她。』胡雪岩说∶『当时我脸皮也很薄,见了她又不能还她钱,尴尬不尴尬?我同阿利说∶请你代我谢谢你表姐。她替我垫的钱,我以后会加利奉还。』
不道此一承诺竟成虚愿。大约一年以后,胡雪岩与杨昌浚重逢,开始创业,偶然想到其事,写信托上海的同业,送了一百两银子到老同和,不道竟碰了一个钉子。
『那次是怪我的信没有写对。』胡雪岩解释其中的缘故∶『信上我当然不便说明缘故,又说要送给阿利或者女小开阿彩,人家不知道是啥花佯,自然不肯收了。』
『那么,以后呢?小爷叔一直在上海,莫非自己就不可以来一趟?』
『是啊!有一回我想起来了,用个红封袋包好一张五百两银子的银票,正要出门,接到一个消息,马上把什么要紧的事,都掼在脑后了。』
『什么消息?』古应春猜测着∶『不是大坏,就是大好。』
『大好!』胡雪岩脱口答说∶『杭州光复了。』
『那就怪不得了。以后呢?以后没有再想到过?』
『当然想到过。可惜,不是辰光不对,就是地方不对。』
『这话怎么说。』
『譬如半夜里醒过来,在枕头上想到了,总不能马上起床来办这件事,这是辰光不对;再譬如在船上想到了,也不能马上回去办,这是地方不对。
凡是这种时候,这种地方想到了,总觉得日子还长,一定可以了心愿。想是这样想,想过忘记,等于不想。到后来日子一长,这件事就想了起来,也是所谓无动于衰了。『
古应春深深点着头,『人就是这样子,什么事都要讲机会。明明一定办得到的事,阴错阳差,叫你不能如愿。』他心里在想胡雪岩今日的遭遇,也是一连串阴错阳差的累积,如果不是法国构衅,如果不是左宗棠出军机,如果不是邵友濂当上海道,如果不是宓本常亏空了阜康的款子┅┅这样一直想下去,竟忘了身在何地了。
『应春!』
古应春一惊,定定神问道∶『小爷叔,你说啥?』
『我想,今天的辰光、地方都对了,这个机会决不可以错过。』
『啊,啊!』古应春也兴奋了,『小爷叔你预备怎么样来补这个情?』
『等我来问问看。』当下招一招手,将那伙计唤了来,先问∶『你叫啥名字?』
『我叫孙小毛。』
『喔,』胡雪岩向古应春问道∶『你身上有多少洋钱?』
『要多少?』
『十块。』
『有。』古应春掏出十块鹰洋,摆在桌上。
『孙小毛,』胡雪岩指着洋钱说∶『除了惠帐,另外的是你的。』
『客人!』孙小毛睁大了眼,一脸困惑,『你说啥?』
『这十块洋钱,』古应春代为回答,『除了正帐,都算小帐。』
『喔唷唷!太多,太多,太多了!』孙小毛仍旧不敢伸手。
『你不要客气!』胡雪岩说∶『你先把洋钱拿了,我还有话同你说。』
『这样说,我就谢谢了。客人贵姓?』
『我姓胡。』
『胡老爷,』孙小毛改了称呼∶『有啥事体,尽管吩咐。』
『你们老板娘住在哪里?』
『就在后面。』
『我托你去说一声,就说有个还是二十多年前的老老板的朋友,想同她见个面。』
『胡老爷,我们老板在这里。』
『也好!先同你们老板谈一谈。』
孙小毛手捧十块鹰洋,转身而去,来了这么一个阔客,老板当然忙不迭地来招呼,等走近一看,两个人都有些发愣,因为彼此都觉得面善,却记不起在哪里见过。
『你不是阿利?』
『你这位胡老爷是┅┅』
『我就是当年你表姐叫你送夹袍子的┅┅』
『啊,啊!』阿利想起来了,『二十多年的事了。胡老爷一向好?』
『还好,还好!你表姐呢?』胡雪岩问道∶『你是老板,你表姐是老板娘,这么说,你娶了你表姐?』
『不是。』阿利不好意思地说∶『是入赘。』
『入赘也好,娶回去也好,总是夫妻,恭喜,恭喜!』胡雪岩又问∶『有几个伢儿?』
『一男一女。』
『一男一女一盆花,好极、好极!』胡雪岩转脸向古应春说道∶『我这个把月,
小说推荐
- 胡雪岩(共五部)
- 《胡雪岩《胡雪岩》之第一部《平步青云》作者:高阳楔子在清朝咸丰七年,英商麦加利银行设分行于上海以前,全国金融事业,为两个集团所掌握,商业上的术语称为『帮,北方是山西帮,南方地宁绍帮,所业虽同,其名则异,大致前者称为『票号,后者称是『钱庄。山西帮又分为祁、太,平三帮,祁县、太谷、平遥,而始创票号者,为
- 最新章:第481章
- "传奇"商人胡雪岩
- 作者:樊文超】前言胡雪岩,为人们熟知的一位商业奇才。他是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商界名人,他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刚开始他只是钱庄的一个小伙计,后来他通过结交权贵显要,纳粟助赈,为朝廷效犬马之劳;洋务运动中,他聘洋匠、引设备,颇有劳绩;左宗棠出关西征,他筹粮械、借洋款,立下汗马功劳。终于,通过不懈的
- 胡雪岩4-萧瑟洋场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简介纷华洋场,富丽都市,都已被这掩不住的秋意,改颜易色了。欲知胡雪岩面对着种种窘况,又是何样的激烈手段,且看高阳先生继《萧瑟洋场》之后的新作(亦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一寿域宏开因为如此,螺蛳太太的心境虽然跟胡雪岩一样,不同往年,还是强打
- 最新章:萧瑟洋场-第44章
- 胡雪岩1-平步青云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简介胡光墉(1823—1885,字雪岩,安徽绩溪人。作者在书中极力铺陈了主人公的传奇经历,胡雪岩初在钱庄学徒,因囊助潦倒的冗吏王有龄旋升,以致自身失业,王有龄感其思,遂二人结生死之交。后胡雪岩利用王有龄在宫场上的发达,开设钱庄,在官府势力
- 最新章:平步青云-第240章
- 胡雪岩5-烟消云散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一甲申之变上海的市面更坏了,是受了法国在越南的战事的影响。法国凯觎越南,由来已久。同治元年,法皇拿破仑第二,以海军大举侵入越南。其时清廷正因洪杨之变自顾不暇,所以越南虽是清王朝的属国,却无力出兵保护,越南被迫订了城下之盟,
- 最新章:烟消云散-第71章
- 胡雪岩2-红顶商人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简介胡光墉(1823—1885,字雪岩,安徽绩溪人。台湾著名作家高阳先生在《胡雪岩(上、中、下)一书中,己讲述到胡雪岩依靠王有龄在官场中的势力,结交中外各式人物,层层投靠,精巧运动,经营丝茶、军火生意,大发其财,发迹于上海、杭州。高阳先生
- 最新章:红顶商人-第80章
- 胡雪岩3-灯火楼台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简介胡光墉(1823—1885,字雪岩,安徽绩溪人。胡雪岩因协助左宗棠镇压捻、回起义,为其筹措军饷、购办西洋新式火器、运送军前药品,所以,得左宗棠在“收功”之后的出奏保举。由于胡雪岩的“殊功,朝廷破格优奖,赏穿黄马褂,顶戴用珊瑚,赫然成了
- 最新章:灯火楼台-第51章
- 大清传奇巨商胡雪岩
- 大清第一商人的传奇人生:胡雪岩(精编 作者:二月河 薛家柱 胡雪岩 第一部分 隆冬,正是年关“大比”之期 杭州的清河坊。人丛中,穿行着一位英俊青年,长方脸,眉清目朗,白净面皮反被朔风吹得红润。青年叫胡雪岩。几天前,请一个有学问的老先生,给他取了个大号:光墉。他是杭州城有名的“开泰钱庄”的跑街。他每天
- 最新章:第24章
- 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
- 作者:赵月华第1节:前言(1)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文稿前言"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这句流传民间百年的经典谚语,深刻道出了一个洞悉中国传统内圣外王之术的名臣曾国藩和一个深谙中国传统智慧权谋的传奇商人胡雪岩在人们心中不可拒不撼摇的崇高地位。他们两个是那中国历史天空中永远闪耀着熠熠光辉的双子星
- 最新章:第7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