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年大将军总要好得多。』周少棠说∶『至少,性命之忧是不会有的。』
陈老板接口说道∶『就算没有性命之忧,活得也没意思了。』
『是啊!』杨书办深深点头∶『爬得高,跌得重,还是看开点好。』
就这样一直在谈胡雪岩,直到酒醉饭饱,相偕下山,周少棠方又提到唐子韶,『我答应过他,只算两万四千银子。』他说∶『你同马大老爷去说,要报就报这个数目好了。』
『好的。』杨书办说∶『不过,你应该同胡大先生去说说清楚,现在是照他的意思,看在唐子韶小老婆分上,特为少报。我们三个人是随公事。不然,他只以为我们从中弄了多少好处,岂不冤枉。』他又加了一句∶『这句话请你一定要说到。』
由于杨书办的态度很认真,周少棠决走到元宝街去一趟。胡雪岩已经不会客了,但对周少棠的情分不同,仍旧将他请了进去,动问来意。
『你说的那匹「瘦马」我见过了,亦就是见一见,没有别的花样。』周
少棠说∶『他亏空至少有八万银子,照你的意思,打了他一个三折,公事一报上去,当然要追。追出来抵还你的官款,也不无小补。』
一听这话,胡雪岩的眼圈发红,『少棠,』他说∶『有你这句话就够了。
从出事到现在,再好的朋友,都是同我来算帐的,顶多说是打个折扣,少还一点,没有人说一句,我介绍来的那笔存款,不要紧,摆在那里再说,帮我去弄钱来的,可以说没有。其中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古应春,帮我凑了二三十万银子,应付上海的风潮;再一个是你。古应春受过我的好处,大家原是有往来的,象你,该当凭你本事弄来的外款不要,移过来替我补亏空,虽说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不过,我看来这两万四千银子,比什么都贵重。『
『大先生,你不要这样说。从前我也受过你的好处。』周少棠又说∶『今天中午,我们在城隍山吃油蓑饼,还提起你同王抚台的交情,只怕他听得你有这一场风波,在阴司里都不安心。』
提到玉有龄,枨触前尘,怀念故友,胡雪岩越发心里酸酸地想哭,『真正是一场大梦!』他说∶『梦终归是梦,到底是要醒的。』
『一个人能够象你做这样一场梦,古往今来,只怕也不过数得出来的几个人。』
这话使得胡雪岩颇受鼓舞,忽然想到他从未想过的身后之名,『不晓得将来说书的人,会不会说我?』他问∶『说我又是怎样子地说,是骂我自作孽,还是运气不好?』
『说是一定会说的,好比年大将军一样,哪个不晓得?』
这使得胡雪岩想起年大将军赠妾的故事,心中一动,便笑一笑说∶『我哪里比得上年大将军?不讲这些了。老弟兄聊聊家常。少棠,你今年贵庚?』
『我属老虎,今年五十四。』
『嫂夫人呢?』
『她属羊,』比我小五岁。『周少棠说∶』照道理,羊落虎口,我应该克她,哪晓得她的身子比我还健旺。『
『你也一点都不象五十几岁的人。』胡雪岩说∶『嫂夫人我还是年纪轻的时候见过。那时候,我看你就有点怕她。现在呢?』
『都一把年纪了,谈啥哪个怕哪个?而况┅┅』
『怎么不说下去?』胡雪岩问。
这是因为说到周少棠伤心之处了,不愿多谈,摇摇头说∶『没有啥。』
『一定有缘故。少棠,你有啥苦衷,何妨同我讲一讲。』
『不是有啥苦衷。』周少棠说∶『我们的独养儿子┅┅』
周少棠的独子,这年正好三十,在上海一家洋行中做事,颇得『大板』「的器重,当此海禁大开,洋务发达之时,可说前程如锦。哪知这年二月间,一场春瘟,竟尔不治。周太太哭得死去活来。
周少棠本来要说的一句话是∶『而况少年夫妻老来伴,独养儿子死掉了,我同她真正叫相依为命。』
原来是提到了这段伤心之事,所以说不下去。胡雪岩便问∶『你儿子娶亲了没有呢?』
『没有。』
『怎么三十岁还不成家?』
『那是因为他学洋派,说洋人都是这样的,三十岁才成家。他又想跟他们老板到外国去学点本事,成了家不方便,所以耽误下来的。如今是连孙子
都耽误了。『
『是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胡雪岩说∶『嫂夫人倒没有劝你讨个小?』
『提过。我同她说┅┅』
周少棠突然顿住,因为他原来的话是∶『算了,算了,「若要家不和,讨个小老婆」。』话到嘴边,想起忌讳∶第一,螺蛳太太就是『小老婆』;第二,胡雪岩家『十二金钗』,『小老婆』太多,或许就是落到今天这个下场的原因。总之,令人刺心的话,决不可说。
于是他改口说道∶『内人虽有这番好意,无奈一时没有合便宜的人,只好敬谢不敏了。』
『这倒是实话,要有合适的人,是顶要紧的一桩。「若要家不合,讨个小老婆」,大家总以为指大太太吃醋,其实不然!讨小讨得不好,看大太太老实好欺侮,自己恃宠而骄,要爬到大太太头上。那一来大太太再贤惠,还是要吵架。』
周少棠没有想到自己认为触犯忌讳的那句俗语,倒是胡雪岩自己说了出来。不过他的话也很有道理,螺蛳太太固然是个现成的例子;古应春纳妾的经过,他也知道。都可以为他的话作注脚。
『少棠,你我相交一场,我有力量帮你的时候,没有帮你什么┅┅』
『不,不!』周少棠插嘴拦住,『你不要说这话,你帮我的忙,够多了。』
『好!我现在还要帮你一个忙,替你好好儿物色一个人。』
『大先生!』周少棠笑道∶『你现在倒还有闲工夫来管这种闲事?』
『正事轮不到我管,有刘抚台、德藩台替我操心,我就只好管闲事了。』
满腹牢骚,出以自我调侃的语气,正见得他的万般无奈。周少棠不免兴起一种英雄末路的苍凉之感。再谈下去,说不定会掉眼泪,因而起身告辞。
胡雪岩握着他的手臂,仿佛有话要说,却两次欲言又止,终于松开了手说∶『再谈吧!』
半夜里叩中门,送进来一封信,说是藩台衙门的专差送来的。螺蛳太太将胡雪岩唤醒了,拿一盏水晶玻璃罩的『洋灯』,让他看信。
看不到几行,胡雪岩将信搁下,开口说道∶『我要起来。』
于是螺蛳太太叫起丫头,点起灯火,拨旺炭盆,服侍胡雪岩起身,他将德馨的信,置在桌上细看。一张八行笺以外,另有一个抄件,字迹较小,需要戴老花眼镜,才看得清楚。
抄件是一道上谕∶『谕内阁∶给事中郎承修奏请,责令贪吏罚捐巨款,以济要需一折,据称该给事中所开赃私最著者,如已故总督瑞麟、学政何廷谦、前任粤海关监督崇礼及俊启、学政吴宝恕、水师提督翟国彦、盐运使何兆瀛、肇难道方浚师、广州府知府冯端本、潮州府知府刘湘年、廉州府知府张丙炎、南海县知县杜凤治、顺德县知县林灼之、现任南海县知县卢乐戌,皆自宫广东后,得有巨资,若非民膏,即是国帑等语,着派彭玉麟将各该员在广东居官声名苦何,确切查明,据实具奏。』这跟胡雪岩无关。
另有一个附片,就大有关系了∶『另片奏∶闻阜康银号关闭,协办大学士刑部尚书文煜,所存该号银数至七十余万之多,请即查明确数,究所从来,据实参处等语,着顺天府确查具奏。』
接下来再看德馨的亲笔信,只有短短的两行∶『事已通天,恐尚有严旨,请速为之计。容面谈。』
『你看!』胡雪岩将信递了给螺蛳太太,『话没有说清楚,「容面谈」是他来,还是要我去?』
『等我来问问看。』螺蛳太太将递信进来的丫头、由镜槛阁调过来的巧珠唤了来,关照她到中门上传话,赶到门房去问,藩司衙门来的专差,是否还在?如果已经走了,留下什么话没有?
这得好一陈工夫才会有回话,胡雪岩有点沉不住气了,起身蹀躞,喃喃自语∶『严旨,严旨!是革职还是抄家?』
螺蛳太太一听吓坏了,但不敢现诸形色,只将一件大毛皮袍,一件贡缎马褂堆在椅子上,因为不管是德馨来,还是胡雪岩去,都要换衣服,所以早早预备在那里。
『 「速为之计」,怎么「计」法?』胡雪岩突然住足,『我看我应该到上海去一趟。
『为啥?』
『至少我要把转运局的公事,弄清楚了,作个交代,不要牵涉到左大人,我就太对不起人了。』
『光是为这件事,托七姐夫就可以了。』
『不!还有宓本常,我要当面同他碰个头,看?
小说推荐
- 胡雪岩(共五部)
- 《胡雪岩《胡雪岩》之第一部《平步青云》作者:高阳楔子在清朝咸丰七年,英商麦加利银行设分行于上海以前,全国金融事业,为两个集团所掌握,商业上的术语称为『帮,北方是山西帮,南方地宁绍帮,所业虽同,其名则异,大致前者称为『票号,后者称是『钱庄。山西帮又分为祁、太,平三帮,祁县、太谷、平遥,而始创票号者,为
- 最新章:第481章
- "传奇"商人胡雪岩
- 作者:樊文超】前言胡雪岩,为人们熟知的一位商业奇才。他是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商界名人,他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刚开始他只是钱庄的一个小伙计,后来他通过结交权贵显要,纳粟助赈,为朝廷效犬马之劳;洋务运动中,他聘洋匠、引设备,颇有劳绩;左宗棠出关西征,他筹粮械、借洋款,立下汗马功劳。终于,通过不懈的
- 胡雪岩4-萧瑟洋场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简介纷华洋场,富丽都市,都已被这掩不住的秋意,改颜易色了。欲知胡雪岩面对着种种窘况,又是何样的激烈手段,且看高阳先生继《萧瑟洋场》之后的新作(亦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一寿域宏开因为如此,螺蛳太太的心境虽然跟胡雪岩一样,不同往年,还是强打
- 最新章:萧瑟洋场-第44章
- 胡雪岩1-平步青云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简介胡光墉(1823—1885,字雪岩,安徽绩溪人。作者在书中极力铺陈了主人公的传奇经历,胡雪岩初在钱庄学徒,因囊助潦倒的冗吏王有龄旋升,以致自身失业,王有龄感其思,遂二人结生死之交。后胡雪岩利用王有龄在宫场上的发达,开设钱庄,在官府势力
- 最新章:平步青云-第240章
- 胡雪岩5-烟消云散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一甲申之变上海的市面更坏了,是受了法国在越南的战事的影响。法国凯觎越南,由来已久。同治元年,法皇拿破仑第二,以海军大举侵入越南。其时清廷正因洪杨之变自顾不暇,所以越南虽是清王朝的属国,却无力出兵保护,越南被迫订了城下之盟,
- 最新章:烟消云散-第71章
- 胡雪岩2-红顶商人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简介胡光墉(1823—1885,字雪岩,安徽绩溪人。台湾著名作家高阳先生在《胡雪岩(上、中、下)一书中,己讲述到胡雪岩依靠王有龄在官场中的势力,结交中外各式人物,层层投靠,精巧运动,经营丝茶、军火生意,大发其财,发迹于上海、杭州。高阳先生
- 最新章:红顶商人-第80章
- 胡雪岩3-灯火楼台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简介胡光墉(1823—1885,字雪岩,安徽绩溪人。胡雪岩因协助左宗棠镇压捻、回起义,为其筹措军饷、购办西洋新式火器、运送军前药品,所以,得左宗棠在“收功”之后的出奏保举。由于胡雪岩的“殊功,朝廷破格优奖,赏穿黄马褂,顶戴用珊瑚,赫然成了
- 最新章:灯火楼台-第51章
- 大清传奇巨商胡雪岩
- 大清第一商人的传奇人生:胡雪岩(精编 作者:二月河 薛家柱 胡雪岩 第一部分 隆冬,正是年关“大比”之期 杭州的清河坊。人丛中,穿行着一位英俊青年,长方脸,眉清目朗,白净面皮反被朔风吹得红润。青年叫胡雪岩。几天前,请一个有学问的老先生,给他取了个大号:光墉。他是杭州城有名的“开泰钱庄”的跑街。他每天
- 最新章:第24章
- 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
- 作者:赵月华第1节:前言(1)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文稿前言"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这句流传民间百年的经典谚语,深刻道出了一个洞悉中国传统内圣外王之术的名臣曾国藩和一个深谙中国传统智慧权谋的传奇商人胡雪岩在人们心中不可拒不撼摇的崇高地位。他们两个是那中国历史天空中永远闪耀着熠熠光辉的双子星
- 最新章:第7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