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我非管教不可。”太后向旁边说一声:“把那两张单子拿来!”
“喳!”小德张的声音又亮又脆,随即呈上两张素笺。
“给摄政王!”太后拿手一指:“念给我听听。”
跪着的载沣,从小德张手里接过素笺一看,才知道是两张治丧大臣的名单。于是先念恭办大行皇帝丧礼的那一张:“礼亲王世铎,睿亲王魁斌,喀尔喀亲王那彦图,奉恩镇国公度支部尚书载泽,大学士世续、那桐,外务部尚书袁世凯,礼部尚书溥良,内务府大臣继禄、增崇。”
“你再念老佛爷的那张。”
于是载沣又念:“肃亲王善耆,顺承郡王讷赫勒,都统喀尔沁公博迪苏,协办大学士荣庆、鹿传霖,吏部尚书陆润庠,内务府大臣奎俊,礼部左侍郎景厚。”
“你看看,给大行皇帝治丧的是十一个人,给老佛爷治丧的是九个人!不但人数少了,身分也差得很多!你是不是存心看低了老佛爷?载沣!”太后直呼其名,脸色铁青地呵斥:“老佛爷那一点亏待你了?你这样子报答她,天良何在!”
载沣没想到身为皇父,职居监国,有此开国以来亲藩未有之尊荣,头一天就受这么一顿申斥,气得脸上白中带青,青中带红,恨不得把那顶宝石顶子的暖帽取下来,当面摔在她面前,说一声:“我不干了!”
可是,不干行吗?这样一转念间,不由得气馁,而太后却又开口了,这一次语气缓和得多。
“不是我特意要责备你!你不想想,天下是谁维持下来的?你不尊敬老佛爷,有谁瞧得起你?你监国就跟老佛爷训政差不多,可是,你自己想想,你能比得上老佛爷吗?如果你不是处处打着老佛爷的金字招牌,只怕用不了多久,大权就落到老庆的手里了!”
想想太后的话也不错。载沣虽非心悦诚服,但气是平得多了,“如今头一道上谕已经发了。”他说:“太皇太后的治丧大臣,如果要加,只有加溥伟那班人,挂个名儿,不能办事。
倘或再胡出主意,更为不妙!皇太后看怎么办?”
“这件事就算了!另外丧仪上,能够有给老佛爷尽孝心的地方,再别忽略了!”
“是。”
“你回去吧!”
载沣神色灰败地回到军机处。由于大丧连连,大家的神气都不好,所以没有想到他是碰了大钉子。只把该发的上谕,拿给他看。
上谕是早就准备好了的,不过不到时候不能发,这天一大早已发了一批,现在要发的一批,共计六件:一是大行皇帝大殓成服;二是议监国的礼节;三是重大事件由摄政王面奏皇太后请旨;四是议皇帝尊太皇太后、皇太后的礼节;五是外官不必奔丧;六是避讳之例,溥字不避,仪字缺一撇。载沣毫无意见,看过照发。
“如今有几件事,要请摄政王定夺。第一件是定年号。今上入承大统,为穆宗之子,兼祧大行,这个统绪,必得宣明。
我想不如就用宣统二字。”
“宣统,宣统!”载沣念了几声:“很响亮嘛!就是他。”
别无异议,张之洞说第二件:“大行的陵寝,至今尚未择定。应该赶快派人驰往东西陵查勘地势,绘图诸旨。”“提到这件事,我有点难过……。”载沣突然顿住不说了。
历朝皇帝,都在生前自择陵寝,只有穆宗跟大行皇帝不然。穆宗是年方弱冠,不急于此,谁知祸起不测,另当别论。大行皇帝早露衰象,应该让他自己选一块中意的长眠之地,只为慈禧太后从来不提,亦没有人敢请懿旨,以致到今天尚无葬身之处,载沣不免难过。但话刚出口,想起慈宁宫中所受的训斥,就不敢往下说了。
大家也都能想得到,他缩口是为了不便批评慈禧太后,因而也就没有人追问。话归正传,只请他派定勘查陵地的人选。
“这得懂风水的才行。”奕劻答说。
鹿传霖恰好又听见了这句话,深怕会派他这个苦差,因而赶紧接口:“还得年纪轻一点的,才能翻山越岭,细细去找。”
“我举荐两个人。”世续说道:“一位是伦贝子,一位是陈雨苍。”
陈雨苍便是邮传部尚书陈璧。工部裁撤,一部分营造事业归邮传部接管,派他去是很适当的人选。至于溥伦,方在壮年,又略知风水,这个差使亦能胜任。这件事便又算有了着落了。“第三,”张之洞未说之前,先表示意见:“这件事是照例文章,请摄政王从宽处置,就是各省所荐的医生,跟太医院的人如何处分?”
“你们看呢?”
“处分该有轻重!”张之洞说:“太医院的重一点,各省来的轻一点。”
“不管轻重,反正照样做官当差。”奕劻说道:“一革留,一降留就是了。”
革是革职,降是降级,但都留任,并无大碍,这件事又算定了。
“至于谁该穿孝,派谁奠酒,应由治丧大臣会议请旨。”
“不,不!”载沣接着张之洞的话说:“大行太皇太后母家应该穿孝百日,在大行太后梓宫前奠酒的,要多派亲王、贝勒。”载沣接下来又说:“我还想起一件事,上尊谥是怎么个规矩?”
“列帝加至二十二个字,不得再加。”张之洞说:“列后加至十六个字,不得再加。这是乾隆年间传下来的定制。”
“那么,大行太皇太后,现在已经有了几个字了?”
“摄政王是问大行太皇太后的徽号?”张之洞念了一遍,失声说道:“糟了!已经有了十六个字!”
“不能再加了吗?”
“再加就超过字数了。”
“照这么说,莫非就没有尊谥了?”载沣大不以为然:“这不象话吧?”
一句话将张之洞问住了。袁世凯便替他解围地说:“这交礼部议奏好了!”
※ ※ ※
慈禧太后尊谥字数多寡的难题,由于一道上谕,迎刃而解。这道上谕是根据载沣的建议而下的,道是“大行太皇太后垂帘训政,四十余年,功在宗社,德被生民,所有治丧典礼,允宜格外优隆,以昭尊崇,而申哀悃,着礼部将一切礼节,另行敬谨改拟具奏。”礼部议奏,比照皇帝的丧礼,斟酌改拟。皇帝的尊谥二十二字,既然比照,自然可加,而且加六个字正好。
原来谥法有一定的规矩。后谥第一字必用“孝”字,下一字用贤德贞淑的字样,末四字的偶数,则必用“天”、“圣”二字。这样加起来,不多不少,恰好六个。
只是会典所载,适用于后谥的字样,崇隆切合而又未曾用过,竟找不出来,于是又下一道上谕:“着于会典帝谥字样内参酌选择,敬谨恭拟,以重巨典,而伸显扬。”
这件事有人看得极重,有人看得极轻。看得极轻的是一班少年亲贵,见解都差不多:“反正字数跟皇上一样就行了。
字眼上不必去细琢磨,还能用个丑字眼吗?”
看得极重的,自然是一班词臣。说帝谥重在末一字如世祖章皇帝、圣祖仁皇帝、世宗宪皇帝、文宗显皇帝,这章、仁、宪、显之谥,无不确切不移,一字可以尽其一生。高宗纯皇帝、仁宗睿皇帝、宣宗成皇帝、穆宗毅皇帝的纯、睿、成、毅等谥,亦有因时论势,或者有所讳言,出以曲笔的苦心在内。至于后谥,重在第二字,慈禧太后垂帘四十年,盖棺论定,用一字涵盖,能不格外慎重?
这样的一件大事,自然是宰相之任,上谕中亦指示“着内阁各部院衙门,会同敬谨拟奏以闻”,即是交付廷议,理当由大学士主持。不过廷议是表面文章,出主意的还须靠一班通人。所以张之洞跟孙家鼐商量,开了一张名单,汉人是协办大学士鹿传霖、陆润庠,南书房翰林朱益藩、吴士鉴、郑沅、袁励准,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刘廷琛,以及翰林出身的丞参、唐文治、汪荣宝等人,旗人只邀了三个:大学士世续,协办大学士学部尚书荣庆、礼部尚书溥良。
由于国有大丧,禁止筵宴,张之洞命会贤堂备了两桌素饭,亦不设酒,草草餐毕,喝茶开议。
“大行太皇太后一生,史册罕睹。”张之洞说:“自古垂帘的贤后,莫过于宋朝元祐年间宣仁太后,然而临朝时间不长,也没有什么大忧患。我面承大行太皇太后末命,谆谆以后人‘说公道话’见嘱。我辈今日所议虽只一字,关系重大,总要勿为千秋史评所讥才好。”
沉默片刻,礼部尚书溥良职责所在,不能不表示意见:“上谕虽说在帝谥字样中选用,其实合于皇太后身分的也不多。譬如文武神圣,至大中正等等字样,似乎都不合适。”
“那么合适的呢?”荣庆接口:“不妨先列出来,逐字斟酌。”
“这话不错!”孙家鼐附议:“这样虽费点事
小说推荐
- 慈禧全传_001
- 前一页回目录写在《慈禧前传》之前清文宗与恭亲王清咸丰十一年辛酉七月十六日,文宗崩于热河。遗命以皇长子载淳继位,并派怡亲王载垣等军机大臣,额驸景寿及辅国公肃顺等总共八人“赞襄一切政务。这就是清朝家法中“顾命大臣”辅弼幼主的制度。不久,幼帝的生母慈禧太后(其时仿明朝万历的成例称她“圣母皇太后,既不甘于大
- 最新章:第250章
- 慈禧全传之母子君臣
- 作者:高阳在天津老龙头火车站下了车,袁世凯不回小站的“新建陆军”营地,骑着马直驰金刚桥北洋大臣衙门,求见荣禄。荣禄是慈禧太后的亲信,并有个无可究诘而疑云重重的传说。大约二十年前,慈禧太后得了一场大病,御医会诊,束手无策,下诏命各省举荐名医。直隶总督李鸿章举荐前任山东泰武临道无锡人薛福辰,山西巡抚曾国
- 最新章:第128章
- 原来慈禧
- 《原来慈禧》引子 印象慈禧(1 妇孺皆知的慈禧太后,在人们印象中历来是一个祸国殃民、狠毒凶残、腐化保守的一代妖后、恶女人形象 近年来,这种形象在影视剧中开始软化和模糊。最初是被施以漫画式的喜剧、闹剧色彩,后来渐渐进展到探索“妖后”的人性与女性 慈禧太后(1835年-1908年,叶赫那拉氏,满洲镶蓝旗
- 最新章:第19章
- 真假慈禧
- 《真假慈禧》全集【校】作者:张宝瑞★严正声明:请不要使用在商业用途,如果您觉得我们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去掉您认为侵权的书籍,谢谢支持!书籍简介《真假慈禧1西遁风云录》作者:张宝瑞正文第1章源远流长的黄河之水在养育中华民族的华夏大地上不知流淌了多少年,它经历了炎黄子孙的欢乐和幸福,也
- 最新章:第102章
- 我不是慈禧
- 《我不是慈禧》作者:旺德福文案:清史系教授在故宫东暖阁(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之地)游览时穿越,成了叶赫那拉·杏贞(慈禧)的阿玛—叶赫那拉·惠征。惠征有感于清末鸦片战争的国运不济,打算为十岁的杏贞提供“精英教育,企图扭转国运。不料,杏贞女扮男装为了完成“卖字”的作业,巧遇科举落榜的李鸿章、六阿哥奕?及其青
- 最新章:第62章
- 重生之我是慈禧
- 简介:秦时明月汉时关,北疆烟云南国还。唐宗宋祖今何在,三分流水,几处尘埃。寰宇之内谁称雄,圆明园外春水寒。数英雄,论成败,古今无人说明白。万里江山千钧担,海雨天风独往来。12004楔子、一、梦回百年)楔子&年11月12日,农历十月初十。天气闷闷的,天边隐隐传来几声闷雷。晚上十点钟,杭州市郊的一处农民
- 最新章:第1329章
- 龙夫人--慈禧故事
- 作者[美]斯特林·西格雷夫声明:前言说不尽的慈禧 一部晚清史,套用一句老话,道是:从何说起!李鸿章称“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可算是政治家的宏大叙事;王国维言“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则是诗人的切肤之痛。其间波诡云谲,山重水覆,不但当局者迷,旁观者也未必清。是故百年以来,以晚清为题材的文字著述,可谓车载斗量,
- 最新章:-慈禧故事-第113章
- 慈禧是怎样炼成的
- 总点击:194873总推荐:6516文案:看一个“家事国事天下事干我屁事”的现代小蛀虫如何化身“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末代女主没有空间没有金手指,但有好闺蜜相伴还有一个温吞腹黑面瘫男鼎力支持庶女丫鬟、贵女小姐、贵妃娘娘角色转换之间且看慈禧如何成就-本文从家宅往事说起,给你一个不一样的叶赫那拉氏。
- 最新章:第169章
- 当武则天穿越成慈禧
- 《当武则天穿越成慈禧》作者:穆烟晋江VIP2014-01-31正文完结+两番外总非V章节总点击数:151712 当前被收藏数:1247 文章积分:13,454,322文案一代女皇武则天,寿终正寝之后竟然传到了清朝末期,并成为了在正史中谩骂不断的慈禧太后。当慈禧这个外壳里面的芯子变成武则天之后,清末那
- 最新章:第6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