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夫孩子热炕头》第356章


黄太子说得头头是道,句句在理,且这东西的前景,皇帝陛下也是能看出来的,就是因为这样,他看着皇太子的眼神又有了深意。
四月过了便是五月,五月节到了,各种小粽子开始频繁出现,于良吉还是给于兴怀带了五彩绳。
“小叔,我都已长大了!”于兴怀站着不动,任由于良吉给他系上各种五彩绳在手腕上,脚腕上,脖子上。
“你就是八十岁,也得管我叫小叔!” 于良吉才不管那个,一定要用五彩绳系住他侄子。
于兴怀只好任由他叔叔给他系上极其幼稚的五彩绳。
五月节除了五彩绳和粽子,还有各种蛋类,咸蛋和茶叶蛋最受欢迎,配着杂粮粥吃,于良吉最喜欢。
等过了五月节,便开始种地了,侯府还是那么多人,一起下田种地速度很快,几天时间就种完了于良吉爽快地付了工钱给他们,等人刚走,那边就有人来侯府。
是宇文县令!
“您这是怎么了?”宇文县令一直都是很沉稳的人,这次骑马而来却慌里慌张。
“石宏大呢?”宇文县令咽了咽口水,一下马就紧握着于良吉的胳膊。
“在府里呢!”于良吉用另一只手指了指身后,没看出来,宇文县令别看跟他差不多瘦,可这手劲儿还挺大!
掐的他胳膊都疼了!
“快进来,有大事!”这位直接拉着于良吉进了侯府,幸好他还知道石宏大的书房小校场在哪儿,不用人带,自己就进去了。
“你快放开他!”一进门,石宏大就看到于良吉皱着眉头,再看宇文县令拉着于良吉,立刻就炸了。
“拉一把也不行啊?”宇文县令立刻就放开了手,但是觉得兄弟中重视契兄弟,不重视他了,有点窝火又吃醋。
“那是拉一把吗?”石宏大这个气啊,上前就拉开于良吉的袖子。
因为是到了五月份,都穿了春衫,薄的那种,袖子一拉开,胳膊上一个青紫的手印赫然在目!
“都不知道喊疼的吗?”石宏大气的瞪了一眼于良吉。
“这不是看他着急的,我想着大事要紧……”于良吉也不是玻璃娃娃,这点疼就忍不住的,他只是看宇文县令这么着急慌忙的,就跟着他往院子里跑了。
“什么大事也不能每个轻重!”石宏大朝外头扯着嗓子喊:“来人!”
“大人!”何管家来的很是时候。
“去拿药膏了,要紫金化瘀膏!”那个是上用的铁打药膏,是皇帝陛下的赏赐。
在这个家,也就石宏大能用上,于兴怀习武只是为了强身健体并自卫自保,并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损伤,根本用不上那东西。
“我这手劲儿也不大啊?”宇文县令看到于良吉手臂上的手印儿,摸着鼻子给于良吉认错:“对不起啊于侯爷。”
他是真没想到,自己一着急,就手劲儿就没控制住,而于良吉也是细皮肉嫩的,胳膊上老大一个手印儿,看着好像被人掐了多狠一样。
“这不是没什么事吗?”于良吉也没怎么样,毕竟谁都有着急的时候,又不是故意的,便转移话题,“对了,发生了什么事?我看你脸色可不太好啊!”
要不是因为这个,他也不会不吭一声的被人一路拉倒这里,差点胳膊脱臼。
“对,是有个大事,天大的事儿!”宇文县令一下子跌坐在太师椅上,好似软苗条。
“什么大事?敌人返边关了?还是南边大海啸了?”石宏大接过何管家气喘吁吁跑步送过来的药膏,将人撵了出去,自己拧开药膏给于良吉擦胳膊上的手印子。
他刚才摸过了,没伤到骨头。
其实这看着好像很严重,只要药膏好用,明天就能留下个青印儿,后天就变淡,过不了几日就好了。
“皇上,要禅位!”
晴天一声霹雳啊!
但是石宏大眼中只有于良吉胳膊上的淤青,根本就没怎么听,于良吉则是因为后世过来的,对禅位啊,谁当皇帝啊,并没多大感触,反正老板换了,只要公司不倒闭,管他谁做主事呢!
但是俩人这种反应,让宇文县令看的目瞪口呆!
想当初,啊,也就是今天早上的时候,他知道之后,那个震惊,好像天塌了一样!
不顾形象的骑马就跑出了县城,直奔侯府而来,结果俩人听了就跟没听到一样!
反倒是衬得他特别大惊小怪一样!
石宏大直到涂完药膏,收拾完之后,才拉着于良吉坐在椅子上:“你刚才说啥来着?”
这问题问的宇文县令一翻白眼,合着刚才人压根就没听他说的是什么啊?
再一看于良吉,于良吉还左右晃动脑袋,压根就没觉得禅位有啥大惊小怪的,不就是换了个皇帝么?
这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
“皇上,要禅位了。”有气无力的再次重复了一下。
“噗!”石宏大喷了!
刚喝了一口好茶到嘴里,还没等咽下去,宇文县令就丢给他一个心灵炸弹,皇帝要禅位!
“你说什么?”石宏大当时就站了起来,整个人气势都变了:“谁敢逼迫皇帝禅位?什么时候的事?要发兵救援还是特种营出动?京中的大军都是吃素的吗?宫中……。”
连皇帝都发布要禅位了,宫中恐怕情形也不好了……
“你瞎想什么呢?”宇文县令一拍桌子:“少说胡话,皇帝陛下只是在邸报上通知,说要禅位,太子殿下什么都没干!”
掏出报纸丢过去,这是今天早上他接到的抵报,其中有一份是要送到侯府的,他给一起带了过来。
石宏大一把展开报纸,于良吉也跟着看了一眼,第一条就是皇帝陛下打算禅位,皇太子苦苦哀求,众大臣痛哭流涕,结果皇帝陛下硬是打定主意,一定要禅位!
还在抵报上说自己累了!
圣太祖因为当年起兵后南征北战,后来成亲的时候都快四十了,以前愣是没有一个女人!
婚后对妻子也很体贴,圣祖皇后生了两个闺女,圣太祖都没说要纳妾,一直到生皇帝陛下,圣太祖那个时候都四十了。
圣太祖六十去世,皇帝陛下二十岁就登基了,如今当了三十年的皇帝,自认为当得不错,而且他后继有人啊!
皇太子很好,有明君之势,禅位之后,他就是太上皇了,可以好好的歇一歇。
看到这里,石宏大才松了口气,他真怕京中出乱子,皇帝陛下其实还是很好的,又是圣太祖亲自教导起来的一代明君,三十年了,不说风调雨顺,可也维持住了国泰民安。
于良吉有点不太好意思,他把这件事情想得太简单了,根本没想到什么篡位的可能,京中是否出乱子等等,他想的就是换届而已嘛!
可人家石宏大一听,就立刻联想到了有人在‘造反’!
跟他不是一个级别的啊!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只要天下太平,皇帝谁做都没关系,石宏大也是这么认为的。
皇帝再好,就像他自己说的,都五十了,能过五十过午,他要享受的话,也该享受一下了。
皇帝要禅位的事,瞬间传遍了天下。
幸好皇帝陛下是主动提出禅位的,而且皇太子民间声望也有不少,大家都觉得,皇帝都喊累了,可见这三十年他的确是很累。
于是大家都带着祝福看待这件事情。
一直到五月都要结束了,朝廷的抵报和报纸也传来了消息,六月初六,禅位暨登基大典!
而于良吉没太关注这件事情,家里有石宏大关注就好了,他正在河岸上指挥人手竖起水利驱动大扇车。
“那边,当心点啊!”于良吉作为总指挥,站在最醒目的位置上指挥人手。
下面一大堆人跟着立柱子,上梁子,还有那已经做好了的大扇车,伫立在河沿的堤坝上,堤坝是用石头和水泥搭建起来的,特别结实,且北边很少发大水的地方,这堤坝自打筑立起来,就没遭过什么事儿。
所以于良吉将大扇车立在这里,大家用的也放心。
“我说侯爷,这是个什么玩意儿啊?”有人看不明白了。
“水车吗?”有人提出疑问:“可咱们这儿东北,一年四季有三个季节都是冷飕飕的时候多,这水车,南方人用的吧?”
他们这人因为有这条河,也不缺水,风调雨顺这么多年,还真没想过弄水车。
“不是,这是水利驱动大扇车,以后咱们不用一股脑的将谷子在有风的天气扬谷子了,直接用这个就行!”于良吉趁机在堤坝上给大家说了这水利驱动大扇车的好处。
大家一听,好东西啊!
以后不用担心秋天没风或者风力不大的时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