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亲眼见过?”老刘头摇头,“但听别人说过,也听咱师父讲过。”
按老刘头的话说,其父刘子威想当年在天津卫是响当当的人物,绝对的家财万贯黑白通吃,以这样的身家,是万万没有必要送孩子出家当道士的。在老刘头的记忆中,老爷子有一次忽然失踪了一个多月没看见人,再回到家时便不顾家人的反对非要吵吵着把两个孩子都送走出家当老道,什么原因也不大清楚。之后老大刘风鸣被送到了河北,老刘头则被送到了北京的白云观,拜当时还是住持的马淳一道长为师。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鬼子占领了北京,马淳一便打发老刘对回家待了几年,本以为不会再回去当老道了,没想到没过几年日本鬼子一投降,又被老爷子逼着当起了马淳一的徒弟。当然,这第二次出家不是在白云观,而是天津郊区的通天观。
回家期间,曾经有一个叫曹墨云的小师哥也被马淳一安排住到了刘家,老刘头第一次听说万煞劫,就是听这个曹墨云说的。
“那个曹墨云也是有钱人家出身,他爹外号叫‘曹三代’,在吴佩孚、冯玉祥和段祺瑞手底下都当过差,而且都是肥差,在北京城也算个人物,家里也挺有钱,即便这样,这曹墨云也被他爹打发去当老道了。”老刘头道,“他比我大十岁,跟我说他爹就是因为长了这么一身东西,才逼着他出家的,还用墨汁画给我看过,就是这样。”老刘头边说边用手捏起了照片,晃了晃,“当时我还小,他用墨汁在身上画完,吓得我一晚上没敢睡觉,到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
“煞”字,在道术中有很多含义,最通常的一种含义便是形容宝器兵刃所带的锋芒之气。当然,在有些教派中,一些厉害的角色也被称之为“煞”,在正一道中就有“十厉若真,十真若煞”的说法,字面意思是说十个恶鬼的能力抵得上一个(修成)真身(的恶鬼),十个(修成)真身(的恶鬼)才能抵得上一个恶煞,足以见得,什么东西要是厉害得不得不以“煞”字称谓了,将是多么难缠。民间俗语中的“凶神恶煞”一词便源于此。
顾名思义,万煞劫,就是聚集了一万个煞的劫难,当然,这也只是一种夸张的叫法,若真有一万个煞都冲在一个人的身子上,估计老君下界都得干瞪眼。按那个曹墨云的形容,其老爹最初并没什么事,后来就是天天觉得别扭,再后来人越来越木讷,就跟得了老年痴呆一样,等到了卧床不起的时候,整个人基本上已经跟植物人没什么两样了,请了无数的名医郎中都不管用,甚至连前清的太医和英国来的洋大夫也请过了,都没瞧出个子丑寅卯,中药西药都试过,越是用药病情就越是恶化,直到最后巴掌大小的皮肤连脓带肉用手一撕就掉。最可怕的就是病人本身虽说一声不吭,但从眼神中,不难看出其还是有意识的,似乎能看见也能听见,就是说不出话、身体不听使唤而已。可以想象,看着自己的身体如同烂柿子一样吧唧吧唧往下掉皮掉肉,自己却喊不出声,更是连动都不能动,想寻死都死不了,这种心灵和肉体的双重摧残简直比传说中的满清十大酷刑还痛苦。
后来,在一个前清老太医的指点下,那个曹墨云的家人找到了白云观,据说后来白云观似乎也弄不了,说来得太晚了,貌似后来是花钱把人弄到四川治了小半年才好,等病好回到北京之后,这“曹三代”第一件事便是把儿子曹墨云送到了白云观。
建文迷踪 第二章 白玉瓦
按老刘头的说法,自从那个曹墨云向自己展示过所谓的万煞劫之后,自己便一直想弄明白那东西到底是怎么回事,因为其怀疑自己老爹逼自己出家的动机,和曹墨云的老爹是一样的,都是因为害了那东西,但在自己的记忆中,老爷子消失过一个月是不假,但似乎从来没弄到过曹墨云形容的那种烂柿子的地步。后来就这个万煞劫的问题,老刘头也不止一次地骚扰过老师马淳一,起初马淳一也是遮遮掩掩不大想说,后来直到刘子威过世,马淳一才向老刘头道出真相。
虽说道术博大精深,但也有很多解释不了的事情和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例如老刘头一天到晚想弄明白的这个万煞劫。实际上,万煞劫并不是纯粹道术范畴的东西,而是一种介于冤孽作祟与疾病之间的东西,最早关于万煞劫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唐朝。
唐高宗驾崩这前,唐朝本是一个重道抑佛的朝代,甚至连唐高祖李渊也拜老子为先祖,这一时期也是历史上符篆、丹鼎两派各种术数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之一。然而在唐武周(即武则天时期)之后,朝廷开始重佛抑道(唐朝自武则天起重佛抑道长达130余年,直到公元840年唐武宗李炎继位为止,但李炎在位仅6年,驾崩后宣宗李忱继位,唐朝便又开始了重佛抑道的政策),搞得好多道门中人都丢了饭碗,即使是某些从前呼风唤雨的宗师级人物,也不得不过起了以号脉看病看风水设计墓葬等小伎俩糊口的江湖术士日子,和郎中、风水先生抢起了饭碗。在中医理论中,一些在传或已经失传的阴阳、经络理论很大一部分都与这一时期道门中人的融入有关。
这期间,一些道门中人甚至着述了一些融合道术与医术双重理论的典籍,例如正一派吕仙龙的《道医杂记》、灵宝派郑碧隐的《三清方》、上清派冯云普的《脉说》等,在大多数类似典籍之中,都不难找到对万煞劫或类似症状的记载,其中最早记录万煞劫的典籍是吕仙龙的《道医杂记》,说的是唐朝开成元年(836年),并州府一位手揽大权的宦官庞义因患怪病还乡,卧床整整一年治而不愈,在这一年中光五百年以上的国宝级人参用了不下数十条,且不止一次遣宫中顶级太医诊脉开方都不见好转,后来吕仙龙游经并州,正好碰到衙门贴出黄榜悬赏黄金五百斤给这个庞义治病,也便顺手揭了榜,以郎中的身份被请到了庞府。
在《道医杂记》的记载中,庞义的症状与那个“曹三代”的症状比较类似,“肌若故絮,不触而溃;呆若木鸡,言语不答”,意思就是肌肤(的质地)像破布一样,就算不碰自己也会溃烂;整个人呆若木鸡,不回答(别人的)问话。经过一些常规的诊疗手段之后吕仙龙发现,这个庞义虽说表面上看是患了怪病,但脉象正常经络疏通,与其说是患病,倒更像是犯了什么东西的“冲”。
介于庞义“宦官”的特殊身份,吕仙龙并未对其在宫中的所作所为刨根问底,这庞义据传乃是大太监王守澄最为器重的下属,其所作所为无非是充当王守澄的打手参与宫廷中的那些狗咬狗的黑幕诸如此类,作为平民,知道了那些事脑袋恐怕就保不住了,斟酌损益之后,这吕仙龙决定先从这个庞义在宫中的住处开始找起,希望先从宫中的住处开始找起,希望先从周围环境中试着寻找庞义“犯冲”的根源所在,也该着这个吕仙龙命好,进宫第二天便从庞义住处的房顶上找到了一块与众不同的白玉瓦。
之所以说是与众不同,首先是因为瓦的质地,从古至今,中国人烧制瓦片的原料无外乎陶土、黄土,从没听说过有人用汉白玉做瓦片;其次便是这片瓦本身,经过事后吕仙龙以传统道术手段的证实,这片瓦上竟然存纳了一百余个冤魂厉鬼。
这件事让吕仙龙不由得想起了前不久憾动京城的“甘露之变”,当朝天子文宗皇帝希望借参观所谓“甘露”的机会将所有掌权太监一网打尽悉数铲除,结果事情败露,导致当朝文武数十人被杀,满门抄斩者亦不下十人,而这片白玉瓦很可能与此事件有着直接的关系,没准就是被杀大臣的亲属或挚友的报复产物,推断至此,唯一让吕仙龙想不通的就是,如果大臣之中真有人认识能弄出这片白玉瓦的牛人,为什么还要搞那些劳什子的“甘露”呢,直接用白玉瓦搞定那群阉货不就行了?
想不通归想不通,吕仙龙的任务毕竟是治病而非破案,所以对于白玉瓦的来历问题最后也只是不了了之,以至于吕仙龙直到最后也没能弄明白这片白玉瓦究竟用的什么原理能存纳如此之多的冤魂厉鬼;更不知道这片存冤纳鬼的瓦片,究竟是基于什么样的法术原理能让那个庞义如此生不如死,所以最后也只能用一个最笨最直接的方法为庞义治病,就是将白玉瓦内的冤魂厉鬼逐一超度,这项浩大的工程足足耗费了吕仙龙四年零五个月的时间,折阳寿五年,才使得那个庞义康复如初,等吕仙龙完成所有超度法事的时候已经是会昌元年
小说推荐
- 茅山后裔之建文迷踪
- 严禁附件中包含其他网站的广告。第一章 万煞劫拿着茶杯,老刘头刚准备换个舒服的姿势看电视,门铃忽然叮叮咚咚地响了起来,此时此景,让老刘头心里顿时生起了一股似曾相识的感觉,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老伴不在家,甚至连按门铃的手法都一样,这…老刘头顿时升起了一股不祥的预感“莫非秦戈那老小子又来了”蹑手蹑脚地来到门
- 最新章:第57章
- 茅山后裔之第四卷:不死传说
- (﹏(﹏╯不死传说 简介香港廖氏企业廖冲、罗美君夫妇前往甘肃探险意外身亡,其子廖若远怀疑父母为人所害,请张国忠、老刘头帮助调查死因,茅山传人再次踏上冒险之旅。能否揭开廖氏夫妇死亡之谜?能否揭开流传了数千年的道家不死传说的神秘面纱?和氏璧传国玺《兰亭集序》能否重归华夏?不死传说 第一部 廖氏迷冤 序
- 最新章:第83章
- 茅山后裔之第一卷:传国宝玺
- (﹏(﹏╯作品相关 序道教,源于战国时期,楚国苦县人李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老子)是当今道教公认的创始人。相传李耳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传说其寿元二百有余,而后成仙,从宋代开始被尊为“太上老君,其所着《道德经》被公认为道教的思想之源。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道教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可谓深远,虽说佛教在后来几
- 最新章:第76章
- 茅山后裔之第三卷:将门虎子
- (﹏(﹏╯将门虎子 简介一桩离奇的杀人案引出了一个集盗、倒、卖于一体的跨国盗墓团伙,一起手段极为残忍的杀人剔骨案,这其中究竟隐藏了什么秘密?且看张国忠、张毅城父子二人如何施展茅山道术,驱散重重迷雾,解开这一个个看似无法破解的难题…将门虎子 第一部 鼠蠹之患 第一章 实话实说李二丫正在车间上班,忽然传
- 最新章:第69章
- 茅山后裔之第二卷:兰亭集序
- (﹏(﹏╯兰亭集序 简介王羲之传世墨宝《兰亭集序,被誉为国宝中的国宝,唐代临摹本尚且价值连城。张国忠、老刘头踏上寻找《兰亭集序》真迹的探险之旅,茅山道术即将再次破解历史迷团!战埃及、赴缅甸,且看茅山道术一展全长!历史悬疑一一揭示:古老而神秘的茅山教因何衰落?八年抗战的腥风血雨中,道教义士究竟演绎着怎
- 最新章:第71章
- 茅山后裔茅翎传
- 作品:茅山后裔茅翎传作者:忧郁龙哥分类:武侠仙侠简介:茅翎一个茅山传人中的吊车尾级的人物,就读于H市乃至全国都算最好的贵族学校,却因为发现了数具不明死因的尸体而展开故事,而在偶然机遇下得到拥有强大力量的“天雄星”的守护下的他又会在险象环生的学校当中与僵尸,妖魔展开怎样的的斗争呢 而在这个和平祥和的年
- 最新章:第115章
- 茅山后裔之太平邪云
- 茅山后裔之太平邪云第一章 情 敌“爸,你白天干吗去了?什么时候回家啊”张毅城给张国忠打了一天的手机,一直到天黑才打通“我白天有事”电话中,张国忠似乎很是疲惫“再有个三五天吧…最多一礼拜回家”说实话,虽说有骈石这种天然形成的超度圣地,但超度这个苏铁力也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以张国忠与老刘头的估算,要完全
- 最新章:第60章
- 茅山后裔之传国宝玺
- 道教,源于战国时期,楚国苦县人李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老子)是当今道教公认的创始人。相传李耳活了160多岁(也有传说其寿元二百有余,而后成仙,从宋代开始被尊为“太上老君,其所著《道德经》被公认为道教的思想之源。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道教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可谓深远,虽说佛教在后来几乎主宰了中国的宗教发展,
- 最新章:第77章
- 茅山后裔之兰亭集序
- 《茅山后裔》之外篇将门虎子 之兰亭集序 序 洞彻殄文回天津的路上,老刘头反复看着这把从赵昆成父亲尸首上找来的短剑,一个劲儿的嘬牙花子感叹“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啊“师兄,这是啥剑”张国忠对古物不是特别了解“我告诉你,你可别惊着”老刘头咳了一下嗓子,把嘴凑和到张国忠耳边,小声嘀咕了一句“啊”张国忠喊了一声
- 最新章:第7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