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计地企图生子和千方百计地杀人之子貌异而实同,它所体现出的都是子嗣对于后妃的重要。另外像汉景帝废薄后而宠栗姬,唐高宗废王皇后而立武则天,一个直接的原因都是因为前者无子而后者有子,这在中国古代宫廷中一直是一个相当显见的问题。
母以子贵:2。母子辩证法
不用说,在中国古代后宫女性们的生存竞争中,“母以子贵”是一条不言自明的真理。但是,除了“母以子贵”一条原理之外,还有与它一刃两面、相辅相成的另一条原理,这叫作“子以母显”。可以说母子之间是一曲交响乐,也存在着深刻的辩证法。没有子嗣的后妃难以固宠固位,没有受宠的母亲的儿子也别想继位续统。因此,在“皇帝—后妃—太子”这个三点一线中,后妃是皇帝与太子之间的中介,是可以通达两者的桥梁,她的地位和作用是极为重要的。
最能体现母子辩证法的例子要数汉景帝的王皇后和太子刘彻了。汉景帝前元元年,身为美人的王氏为景帝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刘彻,也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汉武帝。但此时王氏只是个普通美人,受宠的则是另一个女人栗姬。在王美人生下刘彻的第二年,也就是汉景帝前元四年,栗姬的儿子刘荣被册立为太子。此时王美人和栗姬在后宫中的地位根本没办法相比。但是,王美人自有她的机灵和心计,她并没有服输。恰好,景帝的姐姐长公主刘嫖见栗姬得宠,刘荣又被立为皇太子,就想把自己的女儿陈阿娇嫁给刘荣。可栗姬偏偏不买这位皇姐的账,竟一口回绝了长公主。其实栗姬这一时的意气不仅害了自己,也同时误了儿子刘荣的前程。长公主在栗姬面前吃了闭门羹,她恼羞成怒,随时准备找机会报复。而机敏的王美人听到这个消息,认为争取外戚支持以打击栗姬的时机到来了。于是王美人不断主动接近长公主,与长公主攀感情套近乎。一来二往,长公主终于按捺不住,就将自己想把阿娇许配刘荣而遭栗姬拒绝的话说给了王美人。早有思想准备的王美人随即来了个顺手牵羊,对长公主说:“您实在犯不着和那个不识抬举的人生气,阿娇长得那么漂亮,我真想为儿子向您求婚,只可惜我的儿子不是太子,没那个福分。”这话既是试探,也是提醒。长公主当即答应把陈阿娇嫁给刘彻,王美人欣然应允,两人一拍即合。长公主把阿娇许给刘彻,是有报复栗姬的意思在里边的,而王美人则另有自己的打算。自此以后,王美人和长公主团结一致,轮番在景帝面前编排栗姬的不是。过去王美人有时说些栗姬的坏话,景帝总是认为这其中难免有争风吃醋的成分在内,现在连长公主也看不顺眼栗姬,景帝就不能一点也不往心里去了,关键的问题是,长公主每次在说栗姬坏话的时候都要说上王美人的一番好话,天长日久,景帝慢慢疏远了栗姬,而和王美人亲近起来。
王美人处心积虑,经过一年多的舆论工作以后,她觉得时机已经成熟。眼前的问题是,皇后的宝座一直空缺,景帝以前虽然喜欢栗姬,但并没有封她为皇后,而景帝因为时下对栗姬的温度下降,对太子刘荣也有些不冷不热。王美人决定让事态的发展速度再加快些,于是她私下找来宫中执掌礼仪的大行官,叫他去劝说景帝立栗姬为皇后。王美人探知此时景帝已经有些讨厌栗姬,大行官这一去奏请,肯定会引起景帝的疑心和反感,到那时形势就会急转直下。果然,大行官一向景帝奏请,景帝当即勃然大怒,大声喝斥大行官:“这是你应该过问的事吗?”立刻命人将大行官处死,并随后废太子刘荣为临江王。栗姬对此一无所知,虽受不白之冤,但又无处诉说,不久便忧愤成疾,含屈而死。栗姬死后不到两个月,王美人便被封为皇后,入主中宫,其子刘彻随后也被册立为皇太子。
后妃有子固然重要,因为母以子贵。但是有了子嗣并不能因此而高枕无忧,因为儿子的未来需要母亲去奠基、铺路。更进一步说,只有儿子有了可靠的未来,母亲才可能永保富贵,这就是后宫中母与子关系的辩证法。王美人因为有刘彻才得以登上后位,而刘彻因为母亲受宠幸才得以立为太子。据载,刘彻在做了皇帝后,仅王氏一家就有三人被封为侯,这也算是汉武帝对王太后的一种报答吧。
王美人与刘彻,这母子辩证法体现得十分清楚。魏文帝曹丕的甄后和儿子曹NDE43则以另一种方式体现着同样的母子关系辩证法。甄后名元,原本是袁绍次子袁熙的妻子,是曹操打败袁绍攻进邺城后,曹丕搜城时据为己有的。当时盛传天下有三个著名美人,江南有大乔、小乔,分嫁孙策和周瑜;北方则有甄元,先嫁袁绍的次子袁熙,后做了曹丕的夫人。曹丕的喜爱美色是历史上出了名的,这一点很像他的父亲曹操。据说,早在攻入邺城前,曹操就听说袁绍的二儿媳妇是个著名的美人,本想自己将甄氏弄到手,不料有其父必有其子,后来被曹丕捷足先登,曹操只好作罢。这或许只是道听途说者随意编造的故事,姑妄听之可也。但是,这个故事也从侧面证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甄氏确实美。甄氏的绝色不仅在曹操入城时使她因此保住了性命,而且还成了曹丕的夫人。甄氏不仅美丽端庄,而且还知书达礼,为人也颇为正直。这一点让颇通为人之道,时不时耍些小聪明、小伎俩的曹丕很有些不快。特别是甄氏安守女人的本分,不能在政治上出谋划策,更使曹丕感到不满。再加上曹丕的另一个姬妾郭氏善于察言观色,时不时在曹丕耳边讲甄氏的坏话,甄氏虽然为曹丕生下了第一个儿子,却仍未能登上皇后之位。不仅如此,在甄氏为曹NDE43的事与曹丕发生口
角之后不久,曹丕便将甄夫人赐死了。问题的复杂也许就在这儿,如果曹丕不贪恋甄氏的美色,曹丕和甄氏就不可能走到一起,更不可能为曹丕生下曹NDE43这么个皇位继承
人。如果曹丕对甄氏自始至终怀有美好的眷恋,那么在甄氏为他生下皇位继承人以后就不会狠心将她赐死。然而事实上这两种情况都发生了。不难明白,曹丕曾对甄氏是怀有极大的情感冲动和强烈的贪恋之心的,正因为如此,曹丕才毫不犹豫地接纳和占有了这个战争对手的妻子。虽然后来由于多种原因,曹丕赐死了甄夫人,但他却仍然把甄夫人所生的曹NDE43立为太子。史无明文记载,曹丕是否喜欢曹NDE43
,后人无法得知,然而曹丕在立嗣问题上并没有对曹NDE43产生过太大的动摇,这是否仍然有他对甄夫人的
那份冲动和感情在内呢?我们对此不能持完全的怀疑态度。虽然赐死了母亲,但仍立其子为太子,恋顾的仍是往日的那份美好记忆,这里体现出的也是母子关系辩证法。
母以子贵:3。摆脱窘境的毒招儿
既然后妃生育子嗣如此重要,母与子之间寓有那么多极富诱惑力的辩证法,那么那些无论如何也生不出儿子,或虽生过儿子但其子并未活下来的后妃,怎样摆脱不尴不尬的窘境而保住自己的地位和权力,那恐怕非得出奇制胜不可了。其出奇制胜的具体办法一般是用黑心下毒手。
历史上有两个例子是最有代表性的,这就是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和明宪宗的皇后万贞儿。
贾南风本来又胖又丑,只因父亲贾充是西晋第一号功臣,才被许多拍马屁的人以次充好塞进了后宫。可是,说来也巧,贾南风的丈夫晋惠帝是个智力低下的白痴,此人不仅不会治理国家,而且连女人的美丑好坏也分不清楚。所以,贾南风一入后宫,小用权术,就使晋惠帝言听计从了。尽管如此,在整个社会普遍存在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强大伦理制约下,更有对未来后宫地位的深切考虑,连生4个女儿却不能生出一个儿子的贾南风心里实在没法踏实。各种办法想尽,贾南风还是没有什么收获。无子的困扰可能使一个善良人陷入绝望,而贾南风所想到和所采取的应付办法则是下毒手,让可能有子的变为不得有子,从而在生育子嗣上使自己和对方拉平。她心里明白,只有这样,她的后位才不会遭受本质性的威胁。所以,只要她听说有哪个宫女怀了孕,她就手持长戟,不问青皂白痛打一顿,直打得对方流产为止。一次,一个宫女就要生产了,消息才传到她耳朵里,她勃然大怒,立即派人把怀孕的宫女带来,她手抄短戟,奋力向宫女的大肚子刺去,宫女大叫一声,只见血花飞溅,一个还在蠕动的婴儿流出母?
小说推荐
- 剖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1个关键人物-历史的刀
- 前言 历史,虽然是一些曾经发生过的往事,早已随风而逝烟消云散,但对今天生活着的每一鲜活的个体生命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人类并非从天而降凭空而生,而是从远古一步步地发展进化而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次重要转折,无论多么久远,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在人类
- 最新章:历史的刀-第74章
- 历史上的中国 中国疆域的变迁
- 1历史上的中国的含义本书要讲的,是历史上中国的疆域的变迁过程,因此首先必须讲清“历史上的中国”的含义“历史上的中国”是不是就是现在的中国呢?当然不是。因为如果这两者没有什么区别的话,它们的疆域也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只讲现状就行了。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中国”这个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到春秋时已经用得很普
- 最新章:第22章
- 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 历史的拐点
- 从历史冷到历史热马立诚:改革开放初期是文学热,进入20世纪90年代是经济学热,后来又有一段政论热,现在是历史热,先后四个热。到书店看一看,各种各样的中外历史著作满坑满谷,蔚为大观,中国大片也都是历史题材。雷 颐:历史热是正常的。无论美国、法国、英国还是俄国,每年的畅销书,历史著作都占据了很重要的一个
- 最新章:第25章
- 84-中国社会史:窃贼的历史
- 对于人们来说,窃贼这个词并不陌生,但窃贼究竟起于何时,却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时间概念。俗话中有“强盗碰上贼爷爷”之说,说明窃贼确实是人类社会中所产生的最为悠久的一种破坏社会生产和社会秩序的一类人 在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产生之后,窃贼的盗窃行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不过是被剥削者反抗剥削者,夺回自己劳动果实
- 最新章:中国社会史:窃贼的历史-第29章
- 局道:中国历史中的博弈术
- 要想把别人拉入你的局,一定要“抚摸”他,使他感到舒服;一定要和他建立一种认同关系,使他愿意顺着你的思路走下去。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把精明挂在脸上,不一定是好事。做人朴拙一点“傻”一点,会使人感到踏实,反倒受人欢迎。当然,这种“傻”不是真傻,而是一种低姿态,是一种掩盖。设局要抓住对方的心理特点,甚
- 最新章:第58章
- 2809-局道:中国历史中的博弈术
- 要想把别人拉入你的局,一定要“抚摸”他,使他感到舒服;一定要和他建立一种认同关系,使他愿意顺着你的思路走下去。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把精明挂在脸上,不一定是好事。做人朴拙一点“傻”一点,会使人感到踏实,反倒受人欢迎。当然,这种“傻”不是真傻,而是一种低姿态,是一种掩盖。设局要抓住对方的心理特点,甚
- 最新章:局道:中国历史中的博弈术-第58章
- 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
- 潜规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吴思云南人民出版社简历文/吴思吴思,男,1957年5月生于北京。出生时母亲是大学教师,父亲是杂志编辑。1968年随母亲去河北省文安县商业部五七干校
- 最新章: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第39章
- 张文木: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与中国的选择
- 历史就像是大国兴衰更替的链条,一环扣一环,有始无终,兴亡无常。而今 日之中国就是这条链环中的一个环节。中国正在崛起,而正在崛起的国家有的最 终成长为世界性的大国,也有的行百里而半九十,功败垂成。因此,研究大国崛 起的历史经验,对于今天正在向现代化转型的中国发展,是有益的。先从国家与 财富的关系谈起
- 最新章:第11章
- 中国历史的后门
- 孔子“修《春秋,创造“春秋笔法,使乱臣贼子惧,是中国历史篡改史的开端。宗周内乱,周室典籍被人携出后杳无下落,是古代典籍之又一大劫。秦始皇并六国,焚书坑儒,是古代典籍之又一大劫。此三劫过后,兵燹,水淹,火焚…天灾比不上人祸,历朝历代的独裁者们,或出于政治合法性的延续,或出于对末日的莫名恐惧,纷纷操纵刀
- 最新章:第3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