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有九个要吃亏的。
因为长期受妇德妇行的熏陶、教育,历史上不少妃后成了性格内向、举止端庄、言谨行拘的“公式人”,她们只知道对皇帝毕恭毕敬,甚至连与皇帝间的私生活也少有风趣,这自然就吸引力大减。像清代咸丰帝皇后钮祜禄氏,此人贞静慈和,端庄肃穆,结果弄得咸丰皇帝对她只有敬重而不生情爱。倒是伶牙俐齿、妩媚动人而又有心计的兰贵人很得咸丰的欢心,结果兰贵人变不利为有利,最后由贵妃而转正为皇后以至太后,她就是人所共知的慈禧。而钮祜禄氏虽然宽厚仁德,却只能空对冷月,眼瞅着皇帝的宠爱从自己身边滑往兰贵人。
无独有偶,白交学费的人也不只钮祜禄氏一个,北魏孝文帝的皇后冯媛也属此类。冯媛出身高贵,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因为她贤淑文雅,终于被孝文帝选为皇后。冯媛虽然做了皇后,却从不傲慢欺人,她不仅对孝文帝的其他嫔妃忍让有礼,而且还建议孝文帝不应专宠一人,要对宫妃、贵人都一视同仁,依次召幸,以免引起彼此争风吃醋,导致后宫不宁。孝文帝接受了她的建议,果然一段时间里六宫风气大正,嫔妃们心情舒畅。也就是因为冯媛妇德好得失去了分寸,又城府太浅,太缺少心计,所以很快就被另外一个工于心计的女人钻了空子。
这另外一个女人并不是别人,她就是冯媛的同父异母姐姐冯妙莲。冯妙莲的母亲是父亲冯熙的一个小妾。妙莲继承了母亲的容貌、性格和举止,入宫后很快就得到了孝文帝的宠爱。可是她入宫后不久就得了一种慢性病,因此被送回老家做了尼姑。按照常理推断,一个女人一旦如此,这一生的命运也就大体可以定案了。但是,冯妙莲削发为尼没有多久,孝文帝对已经策立为皇后的冯媛越来越失去了兴趣,冯媛的端庄、不苟言笑,常常让孝文帝想起妩媚娇娜的冯妙莲。于是文帝又派人把冯妙莲接入宫中,封为左昭仪。
二次进宫的冯妙莲做了左昭仪后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如何设法拴住皇帝的心,以达到废冯媛而代之的目的。为此,她对孝文帝先是大献殷勤,又不断钻研揣摩房中术,用床上本事来诱惑孝文帝,很快使孝文帝对她情有独钟,从而享受到孝文帝的专房之宠。此后她又阳奉阴违,故意触怒冯媛,激冯媛在皇帝面前失态。不仅如此,冯妙莲还暗中收买孝文帝最信赖的太监王遇,让王遇一有机会就在孝文帝面前说皇后冯媛的坏话。本来,孝文帝对冯媛的一本正经就感到乏味,再有冯妙莲和王遇两个人不时在耳朵边吹风,说皇后如何妒嫉,如何恃宠蛮横、打骂下人等等。冯妙莲心里清楚,孝文帝最讨厌的就是后妃的专横、妒嫉和猜忌了。所以这样一来二往,孝文帝就逐渐产生了废冯媛而立冯妙莲的念头。
冯妙莲眼看时机就要到了,于是就向冯媛发动了最后的进攻。一天,她趁孝文帝正高兴的时候,说皇后背后议论皇上的改姓和迁都是错误做法。改少数民族复姓为汉人单姓,都城由平城迁往洛阳是孝文帝处心积虑,实行政治改革的重大措施,这是他经过多方论证做出的最后选择,决不允许任何人干扰和反对。冯妙莲不编造别的故事,而单挑这一点,也说明在她看来这一状告上去是最足以致冯媛于死地的。果然,孝文帝听了冯妙莲的话后,当即勃然大怒,因为这是一个在孝文帝心目中绝无任何商量余地的问题,所以他不做调查,不加澄清便下诏废冯皇后为庶人,并迁冯媛进瑶光寺削发为尼。可怜一个仁德惠慈的皇后只好面对青灯,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无奈而又无助地度过了后半生。而冯妙莲此后不久就登上了后位。
不管是孝文帝的冯媛还是咸丰帝的钮祜禄氏,她们对于自己每况愈下的处境并非一点没有察觉,但是她们屡屡吃亏上当,却屡屡以德解释对方、原谅对方,以维持自己错误的心理平衡。学费交了不少,但从来没能从教训中学到点什么,这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以败北告终。而冯妙莲和冯媛姐妹两个的升降变迁又颇耐人寻味和具有对比意义,到底仁德和心计哪个更有意义,恐怕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德行心术两相济:2.成功的马皇后
很显然,缺少心计的德行是脆弱的,它难以经受考验,而缺少德行的心术则是危险的,因为它易犯众怒。作为后妃,要想正位中宫,要想终其后位,那就必须有德又有术,谦抑修德和巧用心术二者缺一不可。东汉明帝的马皇后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成功。
马皇后是伏波将军马援之女。在她10岁那年,父亲被光武帝刘秀派往武陵镇压当地农民起义。战争未果,马援病死军中。事后,梁松、窦固和马援部将马武、耿舒等人上书朝廷,诬告武陵战事不果是因为马援贻误了战机。光武帝在死无对证的情况下,削去了马援侯爵,从此马家完全失势,马援之妻和儿子因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相继病亡。马皇后从此便挑起了赡养祖母、支撑风雨飘摇的家庭的重担。家庭变故使这位小姑娘从小就养成了谦逊俭朴、恭敬贤德的品性,她的美名很快传入宫中,13岁时就被选入官,封为贵人。
失去家族势力依靠、身为罪臣之女的马贵人明白自己在后宫的孤立地位。她知道一般后妃常常借用两者取胜,这一是色,二是子。而在马贵人看来,后宫佳丽中色衰爱弛者屡见不鲜,靠色相得来的宠幸难以持久。母以子贵,而她到20岁时还未给明帝生出一男半女。马贵人审时度势,决定先在德行上下功夫。因为明帝是个事业型皇帝,在这样的皇帝面前,马贵人不时发表一些治国安邦的独到见解,而于男女情事,马贵人多依明帝,既不耍嗲,也不放刁,即使对其他嫔妃、宫女们,马贵人也总是以协贤仁慈感化之。这样时间一长,马贵人在后宫中的名声就一天天好起来了。
口碑一高,马贵人就有意识地开始了她的下一步计划,即占领太后、安抚大臣、笼络太监。
占领太后。马贵人知道,当时朝廷的理论是以“孝”治天下,而明帝对母亲阴太后又极其尊敬,那么得到阴太后的支持就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阴太后是个朴实不喜浮华的人,对此,马贵人一方面恭顺地伺候阴太后,一方面身体力行,做后宫中勤俭朴素的表率。平时马贵人身上穿的总是粗布衣服,边缘也不加修饰。每当明帝携带嫔妃们游园时,她总是找借口不去参加,这些都被细心的阴太后看在了眼里。由于阴太后喜欢她,当宫女贾氏生下—个男孩,也就是后来的章帝刘NB07D
时,阴太后毫不迟疑地提出要马贵人来抚养。马贵人把刘NB07D视如己出,照顾得无微
不至,以致把自己都累出病来,这更赢得了阴太后的赏识。[·电子书下载乐园—Www。Qisuu。Com]
安抚大臣。明帝执政期间,朝中重臣多为光武帝时的旧臣。为守住父亲留下的基业,明帝对这些大臣的意见大都言听计从。马贵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她也寻找机会在这些大臣中施加自己的影响。永平十三年,明帝的同父异母弟弟楚王刘英因谋反罪被黜自杀。主管部门按照明帝的旨意大搞逼供信,结果大臣们互相牵引,受株连的人不计其数,仅下狱和被流放的官员就多达几千人。因为刘英生前喜欢交游,所以这样一搞,朝野上下人人自危,一片恐慌。在这种情况下,马贵人恳切地劝谏明帝,为了国家的前途和安定,切不要穷追不止,连累无辜。经她有理有节的劝谏,明帝放弃了过去的成见,下令此案宽大处理。此事一传出,马贵人得到了朝中大臣的一致赞扬,明帝对她的敬佩和喜欢也更增加了几分。
笼络太监。太监是中国古代宫廷中的一个特殊阶层、一群特殊人物,他们是皇帝的耳目、奴才,又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皇帝,主宰着皇帝。对于后妃来说,太监支配皇帝的夜生活这一点,就与自己的政治生命息息相关。因为皇帝所拥有的女人太多,一般每天由敬事太监呈上若干幅嫔妃的画像或写有嫔妃名字的“绿头牌”供皇帝挑选。这与其说是皇帝挑选嫔妃,倒不如说是太监在替皇帝挑选嫔妃。因为太监在递呈画像和“绿头牌”时可以告诉皇帝“某妃近来身体欠佳”,也可以说“某妃近来容光焕发”,这两种说法一说出口,它所造成的结果就完全不同。所以,马贵人早已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为此,她便常在各个方面关照敬事太监,有时也不免行些小恩小惠,这样太监们的心也都慢慢向马贵人这边靠拢,明帝从太监口中听
小说推荐
- 剖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1个关键人物-历史的刀
- 前言 历史,虽然是一些曾经发生过的往事,早已随风而逝烟消云散,但对今天生活着的每一鲜活的个体生命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人类并非从天而降凭空而生,而是从远古一步步地发展进化而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次重要转折,无论多么久远,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在人类
- 最新章:历史的刀-第74章
- 历史上的中国 中国疆域的变迁
- 1历史上的中国的含义本书要讲的,是历史上中国的疆域的变迁过程,因此首先必须讲清“历史上的中国”的含义“历史上的中国”是不是就是现在的中国呢?当然不是。因为如果这两者没有什么区别的话,它们的疆域也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只讲现状就行了。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中国”这个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到春秋时已经用得很普
- 最新章:第22章
- 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 历史的拐点
- 从历史冷到历史热马立诚:改革开放初期是文学热,进入20世纪90年代是经济学热,后来又有一段政论热,现在是历史热,先后四个热。到书店看一看,各种各样的中外历史著作满坑满谷,蔚为大观,中国大片也都是历史题材。雷 颐:历史热是正常的。无论美国、法国、英国还是俄国,每年的畅销书,历史著作都占据了很重要的一个
- 最新章:第25章
- 84-中国社会史:窃贼的历史
- 对于人们来说,窃贼这个词并不陌生,但窃贼究竟起于何时,却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时间概念。俗话中有“强盗碰上贼爷爷”之说,说明窃贼确实是人类社会中所产生的最为悠久的一种破坏社会生产和社会秩序的一类人 在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产生之后,窃贼的盗窃行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不过是被剥削者反抗剥削者,夺回自己劳动果实
- 最新章:中国社会史:窃贼的历史-第29章
- 局道:中国历史中的博弈术
- 要想把别人拉入你的局,一定要“抚摸”他,使他感到舒服;一定要和他建立一种认同关系,使他愿意顺着你的思路走下去。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把精明挂在脸上,不一定是好事。做人朴拙一点“傻”一点,会使人感到踏实,反倒受人欢迎。当然,这种“傻”不是真傻,而是一种低姿态,是一种掩盖。设局要抓住对方的心理特点,甚
- 最新章:第58章
- 2809-局道:中国历史中的博弈术
- 要想把别人拉入你的局,一定要“抚摸”他,使他感到舒服;一定要和他建立一种认同关系,使他愿意顺着你的思路走下去。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把精明挂在脸上,不一定是好事。做人朴拙一点“傻”一点,会使人感到踏实,反倒受人欢迎。当然,这种“傻”不是真傻,而是一种低姿态,是一种掩盖。设局要抓住对方的心理特点,甚
- 最新章:局道:中国历史中的博弈术-第58章
- 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
- 潜规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吴思云南人民出版社简历文/吴思吴思,男,1957年5月生于北京。出生时母亲是大学教师,父亲是杂志编辑。1968年随母亲去河北省文安县商业部五七干校
- 最新章: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第39章
- 张文木: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与中国的选择
- 历史就像是大国兴衰更替的链条,一环扣一环,有始无终,兴亡无常。而今 日之中国就是这条链环中的一个环节。中国正在崛起,而正在崛起的国家有的最 终成长为世界性的大国,也有的行百里而半九十,功败垂成。因此,研究大国崛 起的历史经验,对于今天正在向现代化转型的中国发展,是有益的。先从国家与 财富的关系谈起
- 最新章:第11章
- 中国历史的后门
- 孔子“修《春秋,创造“春秋笔法,使乱臣贼子惧,是中国历史篡改史的开端。宗周内乱,周室典籍被人携出后杳无下落,是古代典籍之又一大劫。秦始皇并六国,焚书坑儒,是古代典籍之又一大劫。此三劫过后,兵燹,水淹,火焚…天灾比不上人祸,历朝历代的独裁者们,或出于政治合法性的延续,或出于对末日的莫名恐惧,纷纷操纵刀
- 最新章:第39章